要想克服目前學校存在“能研不能教,能教不能研”的問題,關鍵就要找準“教”與“研”的和諧共生點。
研究的靈感來自教學實踐
【案例1】早在1988年,魯彥的《聽潮》就被選入人教版統(tǒng)編教材初中語文第4冊。當時,課本和教參對該課的中心思想都一致表述為“謳歌大海的雄壯美和它的偉大力量”。在一次教學中,當筆者照搬教參對其中心加以解析后,一個學生突然發(fā)問:“老師,既然課文是為了歌頌大海的雄壯美和偉大力量,那么作者為什么還要用大量的篇幅去描繪落潮時大海的平靜和溫柔呢?這樣寫與主題有何關系?”我無法自圓其說,“被迫”讓學生展開討論,最后理解本課的中心應該把大海落潮和漲潮的描寫聯(lián)系起來考慮,去體味課文所揭示的社會和人生哲理。
結果這一過程成了這堂課的亮點,筆者圍繞這個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查閱了大量關于魯彥的生平資料,尋找選文的出處及眾多評論文章。最后得出結論:課本和教參對中心思想的歸納失之偏頗。于是撰寫了一篇題為《關于<聽潮>主題的一些思考》的研究文章,刊登于《語文學習》雜志,后來在該刊還引發(fā)了一場爭鳴。
這個案例讓我體會到,教研伴隨著教師教學的始終。只要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注意發(fā)現有價值的做法并深入思考,就會捕捉到教學研究的靈感,找到研究的主題。
因此,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引起注意:一要在教學實踐中養(yǎng)成敏銳的教研意識。二要在解決問題中尋求可行的教研方法。三要把教學思考轉化為積極的教研行動,及時地把思考的結果轉化為教研文字,以便在更大范圍內交流。
教學科研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行為,實踐既是研究的對象,又是研究的歸宿。因此,只有把教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才能促進教師不斷去反思自己的教學思想、教學行為和教學方式等,使教學研究真正成為他們自覺的行為,真正成為他們在專業(yè)成長道路上的共同追求。
教學的升華來自研究智慧
【案例2】筆者曾上過幾次魯迅的雜文《拿來主義》。前兩次上課時,總感到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不高,而在引導學生理解如何正確對待中外文化遺產時又無法化抽象為具體,影響了教學效果。后來,參加一次市級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恰好抽到這篇課文,還要借班上課。怎么辦?只有帶著上述問題硬著頭皮再去研究教材、教法。經過深入研究,筆者把設計的重點定為:一要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二要將課文中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具體化。出于這一思考,筆者在課堂引入中就直接引用了作家馮驥才出訪法國回答記者提問時的話:
記者:“馮先生,貴國改革開放,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東西,你們就不擔心變成資本主義嗎?”
馮驥才:“不!人吃了豬肉不會變成豬,吃了牛肉不會變成牛。”
課堂上,我運用馮驥才幽默機智的回答,自然引出了“拿來主義”的話題,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一上課就具體認識到對待中外文化遺產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道理。結果,這堂課上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我的教學情緒也非常飽滿,課堂目標達成度較高,聽課者反應熱烈。
這次研究經歷告訴我:教研不僅僅是寫幾篇論文,也不是教師個人的閉門造車,而是針對教學的實際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思路和方案。論文一般只是教研成果的一種表達方式,教學案例、教學課件、教學反思、評課交流等都是教研成果的重要載體,都是教與研和諧共生的智慧行為。一般而言,一個不作研究的老師是一定上不好課的,即使能上課也不會很精彩。因此,教師離不開教研。
筆者的上述經歷也有兩點值得思考:一是把研置于教的環(huán)境中。教研因課堂而動,因教學而作。二是將教擺在研的平臺上,讓教與研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因此,要找準教與研的和諧共生點,就必須以“和諧”為核心,以共生為紐帶,在教中發(fā)展研,在研中促進教。
《中國教育報》2009年4月10日第6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