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子思 孟子的“誠”與“誠信”
孫開泰
一、關(guān)于誠與誠信的含義:
《說文解字注》言部,“信:誠也。從人言?!毙蛘f會意曰:“人言則無不信者,故從人言。息晉切,……古多發(fā)為屈伸之伸?!庇终f:“古文信字,省也。又,言必由衷之意?!庇轴屨\為“信也。從言,成聲?!毙隆掇o源》釋誠為真誠、真實?!冬F(xiàn)代漢語詞典》釋誠為真實、實在、的確。釋誠信為誠實,守信用。
總之,誠為真實存在,即使是微小的仍能顯現(xiàn),是不可掩蓋的。誠,基本的意思是人所說的話,一定要實在,要辦到。誠,誠信,是儒家的道德修養(yǎng),也是儒家的宇宙觀。按郭沬若的說法就是“把‘誠’當(dāng)成了萬物的本體?!?《十批判書·儒家八派批判》)”楊向奎認(rèn)為,“在孔子的仁的范疇內(nèi)還沒有天道的意義,因為孔子的思想中還有著上帝的存在,子思之所謂誠,就代替了上帝的職能?!@接近了道家的宇宙觀,所以‘中庸’內(nèi)也屢次說‘道’?!保钕蚩骸犊鬃铀枷爰捌鋵W(xué)派》見《孔子討論文集》第一集P29)在楊向奎看來,子思孟子“誠”的哲學(xué)意義:相當(dāng)于上帝職能,與道家“道”的地位類似,是一種無神論的宇宙觀。但又具有其神秘意義。
明確了子思“誠”與“誠信”的含義,進(jìn)一步我們要問:子思的“誠”是從何而來?
二、子思“誠”的來源:
關(guān)于子思“誠”的來源,總的說來,子思孟子是把孔子、曾子的有關(guān)思想放大,如何理解呢?因為子思之學(xué)來源于曾子,可謂是孔子之正傳。正如蘇轍《古史·孔子弟子列傳》所說:“孔子之孫子思學(xué)于曾子,而孟子之學(xué)于子思,二子立志行義,大放曾子,數(shù)稱其言云。”這里“孟子之學(xué)于子思”,當(dāng)按《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所說,孟子學(xué)于“子思之門人”。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曾參,南武城人,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yè)。作《孝經(jīng)》?!笨梢娫邮强鬃雍笃诘靡獾牡茏樱孕⒌里@名,作《孝經(jīng)》。據(jù)朱熹《四書集注》所說,《大學(xué)》分為經(jīng)一章,傳十章。“經(jīng)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今天看來,《孝經(jīng)》與《大學(xué)》雖不一定是曾子一人所作,但至少與他關(guān)系密切?!洞蟠鞫Y·衛(wèi)將軍文子》記載孔子贊揚(yáng)曾子說:“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參也,中夫四德者哉!”也可見曾子的德行高尚,是孝弟忠信四德皆全,在孔門弟子中的出類拔萃者。曾子很重視信,《論語·學(xué)而》記載曾子說他“日三省吾身,”其中亦有“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可見他重信,每天都必以此而反躬自問?!抖Y記·祭義》講曾子之“孝”,亦把信作為孝的重要前提,因此有“朋友不信,非孝也?!彼偸欠磸?fù)強(qiáng)調(diào)“信”?!墩撜Z.泰伯》記載曾子說:“君子所貴道者三,”其中亦強(qiáng)調(diào)“正顏色,斯近信矣?!薄洞蟠鞫Y記·曾子立事》又有曾子說:“臨財而不信,吾必不信也。”《說苑·說叢》記載“曾子曰:‘入是國也,言信乎群臣,則留可也’”??梢娫雍苤匾曅拧33U摷靶诺闹匾?。
在《大學(xué)》經(jīng)一章里有“誠其意”:這是孔子傳授曾子關(guān)于“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目之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p>
即修身為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如何修身?必先正心,而誠意為正心之本。如何誠意?通過致知--格物。“知致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
由此可見,子思的“誠”與“誠信”確是來源于孔子與曾子。
按侯外廬的解釋是“把孔子的知識論,比附引申,升華而為神秘性的形而上學(xué),即把孔子‘所思’部分之‘學(xué)’擴(kuò)大為‘神’;把孔子‘能思’部分的‘知’,擴(kuò)大為‘誠’,于是人道與神道合一,真所謂‘以意逆志!’”(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P377)
三、孟子的誠來源于子思并有所發(fā)揮,特別強(qiáng)調(diào)了“思誠”:
《孟子.離婁上》(7.12) 孟子曰:“……悅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悅於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p>
《孟子》以上這一章,來源於《中庸》20章,文字幾乎一樣。具體地說,孟子所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眮碓从谧铀肌吨杏埂?0章:“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边@里孟子將子思的“誠之者”變成“思誠者”,特強(qiáng)調(diào)一個“思”字??芍^是孟子對子思的發(fā)展。
孟子的“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其中“至誠”來源於《中庸》第二十三章“唯天下至誠為能化。”二十六章“至誠無息。”又三十二章“唯天下至誠,為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庇帧吨杏埂返诙恼隆爸琳\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p>
可見孟子之說來源于子思,而孟子有所發(fā)揮,特別強(qiáng)調(diào)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突出了“思誠”。
四、思孟的誠為天人合一的橋梁:
上引《孟子.離婁上》(7.12)講明善是誠身之道。即明乎人倫日用者仁義禮,即善;血氣心知者智仁勇,即德。既善又德,則為誠。戴震正是這樣來論證的。焦循:《孟子正義》(P580-509)引戴震《孟子字義疏證》云:“誠,實也。據(jù)《中庸》言之,所實者,知、仁、勇也。實之者,仁也,義也,禮也。由血氣心知而語於智仁勇,非血氣心知之外別有智有仁有勇以予之也。就人倫日用而語於仁,語於禮義,舍人倫日用,無所謂仁、所謂義、所謂禮也。血氣心知者,分於陰陽五行而成性者也,故曰‘天命之謂性’。人倫日用,皆血氣心知所有事,故曰‘率性之謂道?!踔视抡?,其於人倫日用行之,而天下覩其仁,覩其禮義,善無以加焉,‘自誠明’者也。學(xué)以講明人倫日用,務(wù)求盡夫仁,盡夫禮義,則其智仁勇所至,將日增益以於圣人之德之盛,‘自誠明’者也。質(zhì)言之曰人倫日用,精言之曰仁曰義曰禮。所謂‘明善’,明此者也。所謂‘誠身’,誠此者也。質(zhì)言之曰血氣心知,精言之曰智曰仁曰勇,所謂‘致曲’,致此者也。所謂‘有誠’,有此者也。言乎其盡道,莫大乎仁,而兼及義,兼及禮,言乎其能盡道,莫大於智,而兼及仁,兼及勇。是故善之端不可勝數(shù),舉仁義禮三者而善備矣。德行之美不可勝數(shù),舉智仁勇三者而德備矣。曰善曰德,盡其實之謂誠。”
又趙岐注:“授人誠善之性者天也。故曰:天道。思行其誠者以奉天者,人道也。至誠則動金石,不誠以鳥獸不可親狎,故曰未有能動者也。”焦循《孟子正義》云:“惟天實授我以善,而我乃能明;亦惟我實有此善,而物乃可動。誠則明,明生於天道之誠;明則誠,誠又生於人道之思誠。人能思誠,由其明也。人能明,由其誠也。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此自誠明謂之性也。”簡而言之,人的誠善之性是得之于天,所以叫天道。人思念實行其誠以事奉天,這就是人道。由此可見,誠能與天地參,能勾通人道與天道,則誠為天人合一的橋梁。
孟子“天人合一”的思想來源于子思。子思最先提出“誠”作為溝通天人的橋梁。子思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禮記·中庸》第二十章)?!罢\”就是天道,努力去把握“誠”則是人道,達(dá)到“誠”的人,不需要“思”和“勉”,就能夠“從容中道”成為圣人。圣人就是具有“誠”的人,也就是達(dá)到了“天人合一”境界的人。孟子說過:“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也”(《離婁上》)。可見,孟子直接繼承了子思,并且又進(jìn)一步著重提出了“思誠”。《孟子正義》引趙氏佑《溫故錄》說,這是孟子“明示人以反求諸身為誠身之要”。這就是說,“誠”是人的主觀精神。它是世界上第一位的東西,沒有它,世界就沒有意義了。由此看來,孟子最終還是一個主觀唯心主義者。
關(guān)于《楚簡·五行》與《帛書·五行》和《中庸》的成書時間的早晚以及“誠”何也是“天人合一”的橋梁?
《郭店楚簡·五行》無“誠”字說明它時間早于《中庸》而寫成。在《帛書·五行》的《說21》有“誠”字,可見《帛書·五行》晚于《楚簡·五行》?!恫瘯の逍小贰墩f21》:“君子知而舉之也者,猶堯之舉舜,[商湯]之舉伊尹也。舉之也者,誠舉之也。知而弗舉,未可謂尊賢。”又說:“猶顏子、子路之事孔子也。事之者,誠事之也。知而弗事,未可謂尊賢也?!?/p>
《郭店楚簡·五行》:“德之行五,五行和謂之德?!薄八男泻椭^之善。”我們知道,五行即仁、義、禮、智、圣?!八男小敝肝逍兄腥鄙佟笆ァ敝?,即仁、義、禮、智相和稱為“善”?!冻啞の逍小酚终f:“善,人道也?!奔础吧啤睂儆谌说赖姆懂??!暗隆睂儆谔斓赖姆懂?。只有“五行和謂之德”。即五行和才屬于天道的范疇。也就是只有“四行” 仁、義、禮、智加上圣,才能具有天道屬性,才屬于天道的范疇。也就是《孟子·盡心下》所說的“圣人(人字衍)之于天道也?!?/p>
又《孟子·離婁上》:“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這與《楚簡.五行》:“四行和謂之善?!薄吧?,人道也?!薄拔逍泻椭^之德”?!暗拢熘酪??!毕啾容^,則“善”與“思誠”和“德”與“誠”處于相同的地位。即“善”相當(dāng)于“思誠”;“德”相當(dāng)于“誠”。也能看出“圣”與“誠”的關(guān)系密切,其地位也相同。即由四行和之“善”,即是“思誠”,加上“圣”,即通過“思誠”即可達(dá)到到“誠”即達(dá)到“德”,亦即“天道,”而“圣”與“誠”的地位也相同,則“誠”即是溝通“人道”(善)與“天道”(德)的橋梁,即達(dá)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為有了《帛書·五行》與《郭店楚簡·五行》的出土,使我們在論證子思、孟子的五行說,要比沒有它們時,僅據(jù)《中庸》、《孟子》來論證要直接了當(dāng)?shù)枚嗔恕?/p>
五、誠--思誠--至誠,即達(dá)到至誠如神的神秘境界
《孟子.離婁上》(7.12)“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逼渲小爸琳\”來源於《中庸》第二十三章“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倍隆爸琳\無息?!庇秩隆拔ㄌ煜轮琳\,為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又《中庸》第二十四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 。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泵献拥恼\雖基本上是無神論的道,但在子思那里卻有著比較濃重的神秘色彩。而在孟子那里的盡心--知性--知天,這種神秘色彩則比子思要少多了。
六、孟子“盡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思想
孟子由“誠”而達(dá)到的“天人合一”,是通過“盡心”、“知性”、“知天”的途徑來論證的。這里有必要對孟子“盡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進(jìn)一步分析研究:
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盡心上》)。這是指能夠守住行善的本心,培養(yǎng)那種本性是善的性,這樣的人就和天的道理相符合,所以就能事奉天了。這個過程是:一方面從“盡心”、“知性”到“知天”;另一方面從“存心”、“養(yǎng)性”到“事天”?!氨M心”、“知性”和“存心”、“養(yǎng)性”,都屬于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而“知天”、“事天”則是最終達(dá)到“天人合一”的神秘境界。
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孟子調(diào)和客觀唯心主義與主觀唯心主義的產(chǎn)物。為什么這樣說呢?
“盡心”、“知性”;與“存心”、“養(yǎng)性”的目的是為了“知天”與“事天”。孟子還認(rèn)為,進(jìn)行思考的“心之官”是“天之所與我者”(《告子上》)。即天是不依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神秘觀念,由它產(chǎn)生了物質(zhì)世界,其中包括產(chǎn)生人及其能思維的器官。從這方面看,孟子是個客觀唯心主義者。
但是,從“盡心”、“知性”、“知天”三者的關(guān)系看,孟子又強(qiáng)調(diào)的是“盡心”,認(rèn)為“盡心”是“知性”、“知天”的根本。清代的戴震解釋孟子的“盡心”,講得很好。他說:“天人道德,靡不豁然于心,故曰盡其心”(《孟子字義疏證·原善》卷上)。在這里孟子顯然片面地夸大了“心”的作用。以為只要“盡心”就可以“知天”,也就是片面地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他沒能正視和認(rèn)識物質(zhì)條件和客觀規(guī)律的作用。從這方面看來,孟子又是一個主觀唯心主義者。
我認(rèn)為,事實上孟子的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也好,“知天”、“事天”也好,以及還有他的天命論,這些都只不過是他政治立場的一種折射,即要求人們領(lǐng)悟到天的意圖到底是什么,因而也就不想違抗天意而能順天知命,做到“安貧樂道”。
在封建社會里,所謂“天意”究竟是什么呢?它只能是封建統(tǒng)治者的意志?!疤煲狻敝挥型ㄟ^少數(shù)“圣人”、“神人”的“知天”才能體現(xiàn)出來。孟子認(rèn)為,人的造詣可分為六等,即“善”、“信”、“美”、“大”、“圣”、“神”。他說:“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盡心上》)。達(dá)到了“圣”、“神”的地步,就能“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同上),這也就是達(dá)到了“天人合一”的神秘境界。達(dá)到這種境界的人就是天意的代表,同時又是民意的代表。這種人稱為“天吏”,是“無敵于天下”的(《公孫丑上》)。孟子與齊宣王討論伐燕,在“齊人伐燕”得勝之后是否吞并燕國的態(tài)度上,很強(qiáng)調(diào)“民意”,否定了齊宣王所說的“天意”。齊宣王認(rèn)為,如果不吞并燕國就會有“天殃”(即因違反天意而受到懲罰)。孟子反對這種態(tài)度,他主張“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梁惠王下》),把是否吞并燕國的問題歸之于要看燕國的老百姓是否樂意而定。這里孟子以民意否定了齊宣王所說的天意。
但是,孟子在與沈同論伐燕時則主張“為天吏則可以伐之”(《公孫丑下》)。可見,在孟子的思想中,天意與民意之間的鴻溝,最后是靠“天人合一”來溝通的。“天人合一”的體現(xiàn)者就是“天吏”。但所謂“天吏”的“知天”,實質(zhì)不過是“圣人”、“神人”主觀幻想出來的一種精神解脫,純粹是一種子虛幻想。所以他的這套“盡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完全沒有任何客觀意義的,是純精神領(lǐng)域里的范疇。
從以上的論證,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出,子思、孟子的思維重點是“天道”與“人道”的合一,“誠”或“誠信”主要屬于這個語境。至于“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外在”的功夫,他們很少涉及。這樣的此輕彼重,與其說是子思孟子理論的缺點,還不如說是其特點。這是因為,在子思孟子的理論體系里,“正心、誠意”是本質(zhì)性的問題,由此出發(fā),修齊治平就是邏輯上的必然結(jié)論或發(fā)之于外的必然效應(yīng),因而無需論證。
同時,我們在明白了子思孟子的“誠”與“誠信”的原始意義之后,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誠”與“誠信”不但是一個心理范疇的問題,也是人際交往范疇的問題。如何達(dá)到內(nèi)在與外在世界的共同和諧,是需要我們在這個有上下幾千年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進(jìn)行與時俱進(jìn)的創(chuàng)新的。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