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的根基
我在第一講里說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是有脈絡可循的,只要找到了它的規(guī)律,它核心的東西,了解它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在這一講里,我要告訴大家這個規(guī)律,這個核心的東西是什么。也就是我們需要給大家一把鑰匙,這把鑰匙可以幫同學們打開國學之門。
我們已經(jīng)明白,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要指中國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千百年來,這兩種文化和來自印度的佛教文化深深地滲透到中國人的血液里,成為中國人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么,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根基是什么,這兩種思想建立在一種什么樣的基礎之上呢?換句話說,儒家和道家思想成為中國哲學的重要思想,那么中國哲學的根基是什么呢?
其實,全部中國哲學的根基只有四個字——“天人合一”。
已故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在他的著作里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中華思想大辭典》說,主張‘天人合一’,強調(diào)天與人的和諧一致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主要基調(diào),這是很有見地的話,這是比較廣義的理解,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個代表中國古代哲學主要基調(diào)的思想,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含義異常深遠的思想?!?/font>
如果你翻開中國古代有代表性的典籍,關(guān)于“天人合一“的觀點比比皆是。
老子在他唯一的著作《道德經(jīng)》中如是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說:“人取法的是大地,大地取法的是天,天取法的是“道”,而“道”取法的是它本身的狀態(tài)?!?/font>
莊子在《齊物論》中也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font>
這個意思很明顯,莊子主張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人與自然是和諧統(tǒng)一的。
道家和儒家思想一個很重要的立場就是,從天地宇宙這個角度來看,人與其他物類一樣,是天地宇宙的一部分,無大貴也無大賤,是天地一物。這一物的本質(zhì)與其他一物的本質(zhì)并沒有什么大的不同,它們都是天地所生,天地所長的,這就是哲學家提出的“人的物性”。它們的身上都帶有天地的特征,從它們的身上,你也可以感受到天地的力量,了解天地的真諦。只不過,長期以來,人自己認為自己是萬物之靈,自己把自己看高了而已。
《周易·乾卦·文言》說:“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font>
《周易》在中國被稱為“萬經(jīng)之首”,無論是道家還是儒家,都把它作為自己學說的根本出發(fā)點。這幾句話出自孔子對《周易》的心得,后人把孔子對《周易》的注解叫《十翼》。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高度有修養(yǎng)的人,應該是順應自然的人,他的一言一行從來不違背自然的任何法則,他的存在,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自然的存在。甚至,他如果先于天而存在,天也不會違背他,后于天而存在,他更不會違背天。
《四書》之一的《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font>
《大學》是孔子的高徒曾子的作品,是他意會孔子的意思而寫成的一篇心得。曾子傳道于子思,子思名孔伋,是孔子的孫子,他作了《中庸》。孟子受業(yè)于子思的門人,作《孟子》。到宋代,朱熹把上述三個人的著作和孔子的弟子輯錄而成的《論語》合成“四書”。
《中庸》中的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只有使人性達到了那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創(chuàng)制天下的大綱,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曉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才能達到中庸之道?!敝劣谌藶槭裁慈诉_到至誠、至仁、至真的天性,如何達到,我們將在以后的章節(jié)中討論。
《孟子·盡心上》更是這樣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孟子是儒家的另一代表,他繼承和發(fā)展了他前輩孔子、曾子、子思的學術(shù)主張,認為一個人修養(yǎng)的關(guān)鍵是找到至誠至真至仁的本性,從而達到修養(yǎng)的至境。而達到這樣的至境的關(guān)鍵是要“盡心”,也就是最大限度的按照人本身的內(nèi)心需求,按照自己的良心召喚來做人做事。
這幾句的意思是說:“按照良心的驅(qū)使做事,用心去體驗人的本質(zhì)力量,理解人性的尊嚴,感受生命的魅力,你會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性分,認識到這一點叫做“知天”,天與人在這種境界中合一。而他在后文中進一步指出遵守這一天賦規(guī)則叫做“事天”。
由此可以知道,儒家所講的天人合一與道家的天人合一有區(qū)別,儒家強調(diào)人要通過后天的修養(yǎng)達到與天合一的境界,主張人為,主張努力,主張干預。而道家主張人的表現(xiàn)要向天學習,向天融合,順其自然,取消人為的干預,從而達到與天的合一。但就天人合一這個基本點,兩家是有共識的,只不過途經(jīng)不一樣。
西漢哲學家,今文經(jīng)學大師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人副天數(shù)》中說:“人有三百六十節(jié),偶天之數(shù)也;形體骨肉,偶地之數(shù)也;上有耳目聰明,日月之象也;體有空竅理脈,谷川之象也。”
在《春秋繁露·陰陽義》中,他進一步說:“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font>
這是從現(xiàn)象上來說的。他指出人與自然的相通性。這里的“天”,與上述儒道的“天”有區(qū)別。我們在以后的章節(jié)中再討論。
漢代史學家司馬遷說它寫《史記》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font>
其中,“究天人之際”,就是要探討天道和人事之間的關(guān)系。所謂“通古今之變”,就是要通過歷史的發(fā)展演變,尋找歷代王朝興衰成敗之理。所謂“成一家之言”,就是借寫這樣一部歷史著作,來表達他的某些獨到的歷史見解,社會,政治思想。
由此看出,在這位偉大史學家的意識中,天道與人道之間是有關(guān)系的,而且,他寫這么一部偉大作品的本意就是揭示這種關(guān)系,給后人以永恒的啟示。
北宋理學家、教育家程頤說:“天、地、人,只一道也?!?/font>
北宋哲學家,理學家張載更是詳盡地這樣闡述“天人合一”思想:
“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吾)幼。圣其合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殘疾、煢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于時保之,子之翼也;樂且不憂,純乎孝者也?!?/font>
全句大意是說,人是天地所生,藐然介乎天地之中。充塞于天地之間的氣構(gòu)成了人的身體,天地之間的主導便是人的天性。全人類都是同一父母所生的親兄弟。其他萬物都是人類的朋友。
需要指出的是,“民胞物與”的理念體現(xiàn)的是一種宇宙大愛,這與我們的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中曾經(jīng)一度盛行的斗爭哲學與冷戰(zhàn)思維,形成鮮明對照。
他又說:“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font>
這更是對儒家主導思想的繼承,是典型的“中庸”理念。
《墨子.法儀》說:“故父母、學、君三者莫可以為法治,然則奚以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瓌幼饔袨?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則為之,天所不欲則止?!?/font>
墨家的思想,自儒家一統(tǒng)意識領(lǐng)域以來,所提的不多,但它的確是先秦思想的一大家。以上這段文字可以表明,效法天地也是墨家的基本價值取向。
中國現(xiàn)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做了一輩子學問,終生致力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與發(fā)揚。在他的人生晚年,他這樣總結(jié)自己一生的學術(shù)立場:“‘天人合一’觀,雖是我早年已屢次講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觀念實是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之歸宿處?!?/font>
至此,我們可以下結(jié)論:盡乎人道,也就是合乎天道,最高的人生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這是中國哲學各流派的共識。
古往今來,無數(shù)大家都給了我們一種啟示,一個立場,一個方法,一個原則,這具有提綱挈領(lǐng)的作用,這是一把鑰匙,拿著這把鑰匙,然后,我們再去領(lǐng)會儒家思想,比如的五倫(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八德(孝、悌、忠、信、仁、義、禮、智)、十六字心法(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領(lǐng)會孔子的“仁”,孟子的“義”,領(lǐng)會老子的“道”,莊子的“逍遙”,甚至領(lǐng)會大乘佛法中的“色心一如”,都有一個根基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