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關(guān)于登泰山,在古代是有特殊的意思,那就是到泰山封禪,這一般都是那些功勛卓著的帝王才能干的事情,就是到泰山上跟天帝匯報一下自己的工作成績。
這里季氏指的是季康子,他“旅于泰山”,應(yīng)該是表明自己要造反的意思,到泰山上求山神、天帝保佑自己。
冉有是孔子的弟子——冉求,后世被尊稱為冉子,也被成為“子有”,位列孔門十哲,與子路同屬政事科的代表,這時候他在季氏家中做家宰,算是季氏的重要謀士,所以孔子問他,你不能救他嗎?這里要注意,孔子用“救”而不是“勸”,其中暗含著季氏這種嚴重違反禮制的行為,不會得到上天的支持,反而會引起天人共憤。
冉有說“不能”,孔子說“嗚呼”——感嘆詞,這其中應(yīng)該有對冉有的失望,因為冉有很有才華,但是功利心太強,過于講究實際,后邊《先進篇.第十七》中,講冉有幫助季氏斂財,把孔子氣的說“非吾徒也,小子可鼓而攻之”??鬃诱f“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難道泰山的山神們連林放都不如嗎?林放還知道研究禮的根本,而季氏這種大不道的行為,難道山神們會保佑他嗎?
從開篇的“八佾舞于庭”,到“季氏旅于泰山”,算是這一章的一個高潮,感嘆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而這下邊則開始了心平氣和的教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