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關于家譜編纂的幾個問題(這次算找全了...)


族譜的基本概念          

01何謂族譜          

 譜牒又稱家譜、宗譜、家乘、族譜等等,各地叫法不同,但皆是記載本族世系傳承及其相關內容的歷史圖籍。譜牒可分為由專門機構修訂的官家族譜和由民間私人修訂的私家族譜?!掇o?!返尼屃x是:古代記述氏族世系的書籍。它是以文字形式出現的按輩份排列的血緣宗族的人際關系,是中華先民血緣相親、守望相助的實錄,是記載以父系為主體的家族源流和繁衍生息的圖集,是家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載體。

 譜牒的產生極早,可以說歷史悠久,淵源流長。殷墟出土的記載姓氏世系的甲骨片,被史學界稱為“甲骨家譜”。商代設有掌管譜牒的官員,并建立了譜牒檔案。戰(zhàn)國時,史官編寫的《世本》就是一本自黃帝以迄春秋時期諸侯之氏族、世系、居地的譜牒合編,被史學家稱為我國第一部譜牒專著。譜牒文獻的最初記載始于西漢劉向的《別錄》和班固的《漢書》。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政治、社會、婚姻的需要,十分強調門第和血緣關系的尊卑,所以修譜之風十分盛行。至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蘇洵等都親撰族譜,并被后世尊為范本而效法。唐代以前以官方修譜為主,五代以后,修譜之風日益昌盛,并從官方走向民間,宋代以后才逐步出現各姓各氏自修家譜,且要求續(xù)族譜一般不超過三十年。至清代中葉,家譜多至汗牛充棟,并被視為傳家之寶。

 族譜屬于史學的范疇,是我國歷史典籍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和方志、正史共同構成了中國史學大廈。三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罢贰奔词菄?,是專門記載國家大事?!胺街尽笔堑胤绞芳挥涊d一方水土、人文及經濟資料。“族譜”則著重記載一個家族的歷史等情況。正史極難囊括地方特有的內容,方志也不可能包攬一家一族的具體情況。正史不足才修方志。族譜的有些資料亦可彌補正史、方志之不足。從史料角度看,“族譜猶國史”。由于族譜的資料內容極為豐富,它的價值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和關注。

02   族譜的體例            

家族世系之體例,自宋代以來就有歐式與蘇式之分。歐式創(chuàng)自歐陽修,注重上下垂直聯(lián)系,淵源歷歷可索,但事跡難考;蘇式創(chuàng)自蘇洵,注重左右橫向聯(lián)系,事跡明了,但原委難稽,各有所長。張氏族譜,兩者兼用。先采用歐式,列出世系,再采用蘇式,詳載個人信息。族譜修撰到了明清兩代,其結構己基本定型。 



03族譜的主要內容          

   

    家譜繁簡各異,卷秩不一,但從其目錄來看,它們所包含的內容則大體一致,一般有序文、題辭、凡例、祠產、先祖墳塋,還有的設有仕宦錄、科舉名錄、節(jié)孝、誥敕、像贊、匾額、傳文、后跋等組成。比較簡單的只有序文、輩行和世系。

    中國家譜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國的為主,約占全部數量的90%。就這部分現存家譜來看,盡管其編纂形式有所不同,編纂體例有詳有略,記載范圍有大有小,記載內容有多有少,編修重點各有側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統(tǒng)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體例完整的家譜,大致應有以下各項:


(1)譜牒名稱。一般均稱為族譜、家譜、宗譜、家乘、世譜、統(tǒng)譜、支譜、祖譜、合譜、聯(lián)宗譜、大成譜、房譜等,也有的稱為譜傳、真譜、淵源錄、源流考、清芬錄、世典、世牒、世恩錄、故譜、族譜圖、族系、族講、石譜、世家、私譜、本書、大同譜、鄉(xiāng)賢錄、傳芳集、家傳簿、先德傳、系譜、譜志略、家譜匯編、家模匯編等,可謂名目繁多。其中以稱為族譜、支譜、房譜、宗譜和通譜的較為常見。

(2)譜序。序,分為自序與他序兩種。自序,記載始祖以來的分衍派系,遷徒發(fā)展情況,使子孫明白先世的世系。有的注明以往歷次修譜情況,使子孫清楚本族譜史。大多數敘述側重于修譜的原因、目的及其艱辛。他序,一般是請當時的名家或當地的行政長官所作的序,其內容除涉及上述各項外,主要是對譜主和家族的贊美與希望。稍具規(guī)模的家譜,卷首一定會有一篇至幾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譜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譜序還分為新序、舊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語等。

 (3)譜例。又稱凡例,修譜凡例,例言。它對家譜的體例結構、內容詳略,入譜對象、專用術語的解釋,對行文格式、圖表的應用作出規(guī)定,是修譜的法律性文件??梢苑从吵鲆徊考易V繁簡與好壞,其中一些對子嗣、妻妾專用術語的解釋與界定。一般而言,一些家譜在每一次續(xù)修時都會訂出若干條與時俱進的規(guī)則,以作為修譜時所要遵循的原則。

 (4)譜論。許多家譜都專門辟有譜論一章,專收先賢的譜說、譜論、譜議的篇章和古代經典中的有關論述,對修譜的作用、功能、意義、歷史、原理、方法等加以發(fā)明和闡述,是研究譜學的寶貴資料。

 (5)恩榮錄。主要內容為歷代皇帝對家族中的官員及其家譜的敕書、詔命、賜字、賜匾、賜詩、賜聯(lián)、御謚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贈諭文字等,以顯示和炫耀朝廷對該家庭及其成員的獎勵和表彰,同時反映本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贊、遺像。祖先及家族中歷代英賢、重要人物的圖像資料,一般為正面是遺像,背面是像贊。

 (7)姓氏源流。中國家譜素來有“敘本系,述始封”的傳統(tǒng),明清以來各家譜也大多有記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稱姓氏源流,或稱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來記述本姓來源、本族的歷史淵源、始祖、世派、遷徙、各支派間關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族譜中追溯姓氏之淵源,彰顯立姓始祖,探索宗族演變,記錄傳承脈絡,也是中華文化尊重生命、尊重歷史、尊重傳統(tǒng)的體現。在張氏家譜中,記述了自始祖即軒轅黃帝第五子揮公以來到現代五千多年的本族張氏世系傳承圖表,其用簡短精煉的語言文字圖表描繪了一幅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家族史。作為每一部族譜的必有部分。源流考中所蘊含的歷史知識,帶給我們大量的上古姓氏源流文化的傳奇,這又未嘗不可作為我們認識那段文明的一個依據。

 (8)族規(guī)家法。是宗族家族成員共同制定的、用以約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規(guī),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名稱各異,種類很多,諸如家規(guī)、家約、家戒、家法、家禮、家典、家儀、家條、族規(guī)、族約、祠規(guī)、祠約、規(guī)范、規(guī)條、規(guī)矩、條規(guī)、戒諭等。家法是對一個家族具有“法律效力”,用以約束全族成員的規(guī)章制度、法規(guī)條款的總稱。家法是先人的經驗積累,是世代不斷完善、傳承的一種有別于他人的精神風貌,這種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就是一種家風,更是一種齊家之道的家族文化。

 (9)祠堂。記載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歷史,介紹祠堂的建筑規(guī)模、地理位置,收錄有關祠堂的碑文、詩文、祠聯(lián)、祠匾、祠堂圖,建祠捐資人名稱,記錄祠堂內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況等。

宗祠,又叫家祠、祠堂,安放著祖宗的神位,是列祖列宗神靈的安息之所,正因為如此,它就變得十分神圣,它既是祭告祖先在天之靈的殿堂,又是家族實施權力的公堂。在祠堂聚族祭祖,一般一年兩次,分春、秋兩祭,或將秋祭改為冬祭,也有一年只祭祀一次的,至于具體時間也因地因族而異,但一般都以不違農時,合族方便為原則。祭祀前要設立主祭人(由族長擔任)和糾儀、通贊(引贊)、分類、讀祝等各“執(zhí)事人”,并在祠堂懸掛彩燈,擺設祭器、祭品,祭祀時焚香叩拜,金鼓齊鳴,“小樂”徐奏,熱烈莊重肅穆。祭祀的儀式很多,主要是告祖和祀祖。告祖就是舉行一定的儀式,告訴列祖列宗,子孫集聚一起,將開始祭祀,請其神靈蒞臨享祀。告祖祀祖都要宣讀祭文,然后焚化,表示祖先己經接受。

“郡望”和“堂號”是姓氏文化中的重要內容,是表明姓氏的地域分布、文化特色的重要標志。是區(qū)分同一姓氏不同地域和識別親疏的主要依據,也是尋根問祖、追源溯流的基本線索?!翱ね敝肝簳x南北朝至唐朝時期每個郡里顯貴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為當地所仰望。隨著“郡望”這一標明家族身份符號產生,而依為同郡同姓人,郡以標明某一家族或一房的名號“堂號”也就應運而生?!疤锰枴币布礊殪籼锰?。是申明一個家族的出身來歷,區(qū)分族屬支派的標記。是表明本族居住地域、思想、文化、功業(yè)成就、精神追求等具有本族特點的東西。既是對某一姓氏家族特色的高度概括,也是當時社會形態(tài)的反映,同樣具有區(qū)分宗支族別、血緣親疏的社會功能。它的更深內涵是中華家族文化中一種用以慎終追遠、弘揚祖德、敦宗睦族的符號標志。是尋根意識與祖先崇拜的體現。具有濃厚宗親色彩與精神紐帶作用。堂號常書寫在族譜的封面。張姓堂號常見的有“清河堂”“孝友堂”“百忍堂”“金鑒堂”等數十個。

 (10)五服圖。又稱服制圖。所謂五服,就是指古代喪服制度中的五種服色,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喪服是根據生者與死者的遠近親疏關系而穿著的一種服飾。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與死者的親疏遠近關系,同時又表明與死者同有關系的生者與生者之間的遠近親疏關系,所以不僅在執(zhí)行喪禮時要涉及到,而且在執(zhí)行宗族、家族事務及執(zhí)行法律時也必須涉及,所以家譜中一般都載有五服圖。

 (11)世系。這是家譜中的主體部分,又稱為世系圖、世系考、世系記等。這部分內容為所有中國家譜共有,因而成為家譜區(qū)別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顯的標志。世系表除歐陽修、蘇洵所發(fā)明的歐式圖譜和蘇式圖譜外,還有兩種比較常見:(1)寶塔式圖譜:這一圖譜形式何人所創(chuàng)、創(chuàng)于何時目前尚無定論,不過最遲已在南宋時出現了,因此很可能也是北宋人的成果。(2)牒記式圖譜:這一圖譜的特點是分別按世代以文字敘述先人的事跡,既不用線條,也不用圖表。

 (12)傳記。家譜中的傳記,又稱行狀、行述、行實、事狀、志略等,其體裁有傳記、行狀、壽文、賀序、墓志、祭文以及摘自正史中的資料,主要載錄家族成員中的“忠臣孝子”、“節(jié)婦義夫”的事跡和傳記資料。傳記,是為本家族凡有道德可紀、貞節(jié)可樹、文章可傳、學行可載者,即為所有一切貢獻于社會、家族的人立傳,以記其事跡勉勵后世子孫。歷史上很多有名望的人,其行狀、墓志、神道碑、年譜等都收錄進譜。

 (13)譜系本記。也稱作世序、世系錄、先世考等,主要內容與世系部分大致相同。記載本族成員的簡況,即本人名諱、父名諱、排行、字號、生卒年月、壽元等。

 (14)族產。記錄家族、宗族的集體財產,如祀田、墳地、義莊、學田、義墅、山林、房屋等。

 (15)契據文約。專門登載和記錄與族產有關的契據文約、管理制度以及宗族、家族內部關于承嗣、婚姻、分家等的文書及契約。

 (16)墳塋。記載族中公共墳地的情況,包括墓地圖、墳向、祖墳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

 (17)名跡錄。記載與本族或族中成員有關的山水橋梁、亭臺堂舍、庵寺書院等。

 (18)任宦記。記載族中成員歷代官宦名人事跡,其內容與傳記部分大致相同,包括履歷、科第、政績、功勛、著作、學說等。

 (19)年譜。是按照年、月、日專門記載一個人生平事跡的一種體裁。

 (20)藝文。收錄家族、宗族成員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試文、萬言策、詩詞和各式文章等。

 (21)字輩譜。又稱派語、派行詩、行第、派引、排行等,專門登載族內成員排行的字語。

 (22)領譜字號。中國古代家譜修好后,在派發(fā)給族中成員前,對每部譜都編以號碼。

 (23)續(xù)后篇。或稱余慶錄,指家譜修完后,專門留空白紙數頁,留待后世子孫續(xù)記,以示綿延不絕。

 (24)纂修、捐資人名單。家譜的纂修或續(xù)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許多人員,且須動員全體族人捐款助修。

 以上是家譜的基本格式。一部家譜也許不可能將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譜序、凡例、世系圖、傳記、家規(guī)、藝文、字輩譜等肯定會有,家譜也正是憑借上述內容將家族的歷史淵源、遷徙情況、歷代英賢等保存下來,并流傳后世。

其實一部完整的家譜就是一個宗族的歷史或是家族百科全書。通過一部家譜,我們可以了解到該家族的歷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變遷,居地變遷,婚姻狀況,該家族成員在科第、官職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跡,該家族的經濟情況和喪葬、禮典、家規(guī)、家法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譜也正是將這些內容以書、圖、志、表、史的形式記錄下來,成為可與正史、方志并列的又一文史寶庫。


05為什么要編纂族譜?            
      
(1)編修族譜是尋根留本的需要。古人云:“譜諜,身之本也?!币馑际亲V能告訴你,你是誰,你從哪來。人們常說:“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來,通過修譜追根溯源,你就會知道你從哪里來。

人從娘腹中十月懷胎,呱呱落地,在世上短短幾十年,最后靜靜地離開人世。古人云:“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過世后,連一個名字都沒有留在世上,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孫,就會忘記,那不是枉活一生,白活一世,換言而之,你的后代也就失去了根本。

過去和現在,有很多人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樹碑,一者表示后人的孝心,二者是不忘先人,但它又能保藏多久?世代變遷,人為的損壞,年代長久日月的風化,也就失去了樹碑的作用。而幾千年譜書之風,代代相傳,從遠古至歷朝歷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傳至今,這不是修譜的作用嗎?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你的根底在哪里?萬里江水,源起何處?一個人連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豈不負先人養(yǎng)你?所以說修譜,意義重大,一者可以幫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誰,讓你的名字與先祖一起流芳千古,二者是把你的祖輩、父輩和你一同記載下來,讓你的后人代代相傳,永遠知道你們是他們的先祖,將來和他們一起流芳千古。


(2)編修族譜是清緣備查的需要。古人云:“子孫不知姓氏所從來,以昧昭穆之序者,禽獸不如也”。意思是說,姓氏是一種血緣關系的標志,人獸之別,就在于他們對于血緣關系,有一種生生不息的尋根意識,使這個家族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個人不管漂泊多遠,總是忘不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因為那里埋葬著他們的先祖。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有著將祖宗的事跡記錄下來傳給后人的習慣,這就是家譜的功效。只要有了譜書,族人的人和事,都會有記載。

(3)編修族譜是增知育人的需要。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近年來,由于對子女缺乏應有的家族觀念教育,導致現今很多人沒有家族觀念和人倫規(guī)范,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義全無,有老不養(yǎng),有子不教,吃喝賭博,享樂無度。為官不體恤黎民,奢侈無度;為民不尊師長,橫蠻逆行。用什么教育他們?譜書是很好的教材,家訓族規(guī)中有現成的規(guī)范。譜書中收錄了歷代經典,如何立志?如何敬業(yè)?如何治學?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東西是在學校里學不到的。她能很好的陶冶我們的情操,鼓勵我們熱愛生活,奮發(fā)向上,為國貢獻,為族爭光。


(4)編修族譜是血肉聯(lián)情的需要。俗話說:“親不親,故鄉(xiāng)人”“多個朋友多條路”。在現今社會中,由于求學、打工、工作、婚姻等原因,人員流動性大,特別是現代交通、通訊和信息的高度發(fā)達,使國際一體化、“地球村”成為了現實,人們不可能禁錮封閉,走出家門,走出國門,漂洋過海更是家常便飯。這些分布在五湖四海的本族子孫,只有通過聯(lián)宗和聯(lián)譜,才能加強血脈同胞的相互聯(lián)系和深入了解。大家知道,一個人在外地謀生、工作,路人不如鄉(xiāng)人,鄉(xiāng)人怎比血脈之情。有了譜書,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哪怕是萍水相逢,我們的血脈親情一定更濃厚、更深重。

(5)編修族譜是承前啟后的需要。這里有雙重含義:一是上對先人,二是下對后人。我們的先人,在歷史的長河中,千辛萬苦、開荒拓土、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社會,為后人創(chuàng)造了豐功偉績。所有這些,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丟棄。只有通過修譜,為他們立傳,把他們的光輝業(yè)績和精神財富,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作為永久的紀念,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只有這樣,才能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后人。

編纂族譜的基本方法            


家譜簡介

   家譜是一個家族、宗族全面、詳細的記錄,堪稱家族、宗族史或家族、宗族百科全書,同時家譜又起著敦宗睦族、凝聚血親的功能和作用,那么纂修家譜可說是中國古代家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古人對纂修家譜可以說是謹慎而又隆重的,將修譜視為宗族中的頭等大事。有些家族在纂修家譜時,請本族或外族名人學士撰寫序言,其主要目的就是借以揚名和炫耀,但從另一側面也保證了族譜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一部家譜從醞釀重修或續(xù)修,到新譜修成,中間有許多過程,這里按續(xù)修和新創(chuàng)修分別介紹。

(一)續(xù)修族譜。也就是說,在原老譜的基礎上補充完善。

(1)平時分項記錄族人的情況。如家族成員,凡生丁口、行冠禮、結婚,均須預先立冊一本,以便以后陸續(xù)增入新添丁口。每年冬至祭祀前,族內各房須將男丁情況報至族里,同時將婚、嫁、卒、葬等一并報上,以作為日后修譜續(xù)修的依據。

(2)平時由各房單獨記錄,再按時匯總登錄平時家族成員的基本情況就由各房或各支單獨記錄和掌握,各家族成員也主動將變化情況報告房長,如生丁后須報以下內容:某房、祖某、父某、行某之第幾子、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每年冬至,各房長將該年的全年變動情況造表登記后送入族內,再由專人登入總冊送至族祠或派專人保存,到修譜續(xù)修之年時再拿出來使用。

(3)由各戶按時報告變動情況如山東曾參后裔在祠堂內設有《紀年簿》,規(guī)定族內成員生子三天命名后即報告族長,登名于簿,記明出生時日;去世者,家屬半年內將死者壽數、葬地報告登記;即媳婦,要求把女方生日、娘家情況記錄在簿;遷居外地者,要一年匯報一次情況,注明居地等項,以便族長記錄。

(4)修譜時普查填表而后匯總纂局格式如下:第幾某戶、幾十幾代、名某、年幾十幾歲、現居某縣某村、習何業(yè)何職、曾祖名某、號某、何指、在否、父字某、號某、何指、在否、有子幾人、名某。

(5)派人外出實地調查這是一般家族修譜、續(xù)譜時最常用的收集資料的方法之一。有些家譜在載錄修譜人員時稱從事這項工作者為“采訪”。外出實地調查的主要對象是遷居外地的本族成員的基本情況。

(6)各支族提供有些家族規(guī)定:修譜前兩年,各支族要將各自的情況先行編好送來匯總,各房“預先編訂,早發(fā)傳啟,匯齊修梓”。

 (7)利用舊譜資料這也是一般家族修譜、續(xù)譜時最重要的資料來源之一,幾乎所有的續(xù)修譜都是在舊譜基礎上參核考證,拾遺補缺再填加新材料而修成的。

(8)利用御賜詩文及各種契約文書等文獻資料。福建莆田《九牧林氏家乘》則載有宋、明兩朝五位皇帝賜給族人的八首詩詞及唐朝時發(fā)給林家的免稅役戶貼。

(9)從正史、方志、文集及其它書籍、資料中抄錄資料一些大家族的家譜收錄人物眾多,這些人物或在正史中有傳,或有文集行世,或在方志有載,另外他們與同時代的族外好友或有彼此酬唱、書函往來。這些酬唱、書函等也許收錄于他人的文集之中。以上種種情況都會在修譜、續(xù)譜的過程中遇到,因而正史、方志、文集和其它書籍、資料也成為修譜時不可遺漏的重要寶庫之一。

(10)輯錄族人所撰詩文及其它存稿。


(二)創(chuàng)修新譜。有的家族,舊譜已經損毀無存,或者老譜破損嚴重,那就需要重新編纂。這樣,編纂族譜的工作量就很大,方法與續(xù)修也就有所不同,需作重點介紹。

修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要修好一次族譜,重要的工作有三項:組織、經費、編輯。

第一步:組織機構

實際上是組織者和組織實施的統(tǒng)稱。通俗地說,就是由誰來倡議修譜,誰來組織修譜,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保證修譜能順利完成。

修譜一般有倡修。倡修者或為族長,更多的是在政治、經濟上有一定發(fā)言權的杰出人士,也有對宗族事務非常熱心的人。既有人倡議,家族就開始組織:不外乎召開各房代表會議,籌措經費,確定編輯班子等等,然后是調查、編輯、匯總、成稿、印刷。譜成之后,一般都要慶譜。應該指出的是,舊時修一次譜,花費是非常巨大的。

那么如何組織修譜呢?依然得有倡修。每一件事的緣起總得有熱心人提議?,F在的倡修者,首先是宗族事務的熱心者居多,其次是本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者,然后是經濟較富裕的族人和在政界有一定影響力的族人。有人倡議,召開籌備會議,各房有代表,各地有代表,還有知名人士等?;I備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兩項:一是統(tǒng)一思想,確定族譜編纂的大體思路和方案;第二,成立族譜纂修機構,推舉負責人。這個機構是修譜的組織者,其負責人,或曰主修,或曰理事長,舉足輕重,他應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輩份高,說話比較有影響。如果這人的身體狀況、工作能力、知識水準似乎不能勝任這個工作,這個時候可以考慮選舉一位工作能力較強的執(zhí)行主修(理事長),由他來做實際工作。修譜班子確定了以后,就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開會議事:一是確定編輯班子;二是籌措經費,并確定開支范圍和標準;三是組織協(xié)調采訪(調譜)工作;四是組織審查族譜草稿;五是印刷;六是發(fā)譜慶譜活動。

在日常組織管理之中,組織者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如經費不足,如采訪調譜不順利,有族人不愿意參加修譜……凡此種種,需要組織者以熱心、細心、耐心和高超的工作藝術,良好的協(xié)調能力去解決。

在修譜的組織工作中,協(xié)調工作十分重要。因為修譜機構(理事會)的成員來自不同地區(qū),各自的地位、身份、能力、性格、審美觀、文化程度、熱情等方面有差異,族人的認識水準也不一,這就需要負責人首先要團結、協(xié)調好修譜班子,依靠全體族人,以自身的熱情帶動整個班子和全體族人的熱情,修譜才能善始善終。


第二步:經費籌集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經費問題含有三層意思:經費的籌措、經費的開支、經費的管理。先說開支。修譜當然要花錢,開支的范圍大致有以下幾項:

1、印刷費。主要是印刷族譜的費用,這是修譜中最大的一項開支。

2、辦公費。包括修譜機構(理事會)日常開支、有關資料表格的印刷費、宣傳費、通訊費、水電費等。

3、差旅費。主要是外調人員赴外地調查和編輯人員外出查詢有關資料所發(fā)生的費用。

4、伙食費。主要是修譜、議事辦公、開會或聚餐的費用。

5、工資。這項開支可有可無。如果認為修譜是對宗族盡愛心,無需報酬,這項費用即可不支出。主要是支付給編輯人員和采訪人員等的報酬。

6、其他。

之所以先說開支,是因為先要理清修譜的大概費用,據此來預算到底需要多少錢,為籌措經費提供依據。


經費從哪里來?不外以下幾個方面:

1、捐助:這是修譜的最大經濟來源。捐助者當然大都是本族中經濟比較富裕的族人。一族修譜,總會有幾個熱心的族人站出來捐款,組織者要注意對這種行為給予足夠的表揚和鼓勵,樹其為榜樣,大力宣傳。然后發(fā)動各地各房捐款。

2、丁費:可以確定一個標準,以每人15-20元為妥,也可按男丁、女丁不同的標準收取丁費。如果捐款數目比較大,足以支付修譜的開支,這項丁費可以不收。

3、售譜收入:即向族人征訂族譜,擬定一個價格標準。應鼓勵各家各戶都擁有族譜,那樣價格才會更低。同樣,如果捐款的數目比較大,則可改為免費發(fā)放。

在資金的管理和使用上,一定要有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和財務紀律,完善開支計劃、經手、審核、審批幾道程序,定期公開明細帳目,讓全體族人和捐款者放心。有些地方的修譜就是因為發(fā)生了收入不入帳、不按規(guī)定開支、不公開帳目等行為,從而導致族人有意見,以至族譜編纂中途夭折。

修譜結束之后,通過決算,如果經費有盈余,各族也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大致有如下幾種形式:

1、設立“助學基金”、或“敬老基金”、或“扶貧基金”等;

2、作為修繕祠堂、祖墳和祭祖之用;

3、追加修譜人員的報酬。


第三步:編輯族譜

修譜的最終成果是族譜出版發(fā)行。所以,組織者最關注的莫過于編輯。為此,組織者要盡全力支持和配合編輯工作,尊重編輯人員,不干涉他們的工作,盡量為編輯們特別是主編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

編輯應該是一個班子:主編1人,副主編2-3人,編輯若干人。擔任編輯,特別是擔任主編的人,應該在古漢語、文筆、民間習俗方面有一定的基礎。主編是編輯的核心,他應該負責全盤編輯工作,對各位編輯作出分工,對整套族譜要構思一個基本思路,制定一個完整的計劃和一個切實可行的工作步驟。

族譜編輯步驟是:

1.通讀老譜。首先要對老譜,特別是上一屆老譜要仔細地閱讀,摸清楚老譜的格式、風格,對本族的歷史源流和支派世系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2.繪制世系圖。也就是將上一屆老譜上所載的人員按輩份全部畫到紙上,一輩一輩用線連起來。這項工作比較浩繁,但也很重要。因為你只有畫完了世系圖,你才可能對老譜所載人員的房別、輩份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你在普查、采訪時才不會遺漏。

3.普查。普查就是將上一次修譜還在世的族人、上次修譜后到本次修譜時出生的族人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查。

4.整理普查資料。為族人撰寫個人信息條文,同時要為族人擬定譜名。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字輩,同一輩份的人取一個相同的字以示標志。依照字輩取的名字,叫做“譜名”。具體的做法是:同一輩份取這個相同的派字,另用一個不同字組成譜名,而他日常使用的名字(身份證上的名字)作為名或字。譜名應由主編統(tǒng)一安取,這樣就不會發(fā)生重復的現象。當然,有些人向主編提出個人的要求,只要不重名,一般是會同意的。如果發(fā)生譜名重名,建議采用同音字。

5.關于老譜內容的取舍。1949年以前的老譜,一般有序言、歷次修譜序言、歷次修譜人員名單、家規(guī)家訓、墳山圖、祠堂圖、祀儀祀規(guī)、歷史資料、藝文、跋、后記、齒錄(即人口資料)等等,這些內容是否全部錄入新譜?主編要拿出一個意見,提交修譜機構(理事會)討論決定。

6.整理老譜內容。老譜內各篇文章,全部是豎排、繁體字,沒有標點符號,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我們要將決定留下來的所有文章進行整理:繁變簡,加注標點符號,改正其中的錯別字、異體字。

7.搜集資料,撰寫源流考。每族都有自己獨特的世系源流,主編應根據老譜所載源流,搜集和參考近代本氏源流的研究成果,盡量將本族的世系源流考證詳細寫清楚,可單獨成文,亦可列入序言之中。

8.撰寫《序言》。每次修譜都有一篇序言,序言很重要,它幾乎是一部譜的象征和門面,它反映了該次修譜的指導思想和價值觀念。序言撰寫者一般是主編,但也可以請本族德高望重或學識淵博的人士撰寫。

9.編定目錄。大體如下:序言(這是一定要放在最前面的),歷次修譜序言,源流考證,本次及歷史修譜人員名單和基本情況,捐款人名單及金額,凡例,歷史資料、字輩排行、齒錄、藝文、跋、后記、附注等。

10.審稿。審稿一般由修譜機構(理事會)召集組織,邀請相關人員對草稿進行審核,一旦審核通過,即可定稿。

11.印刷、校對、發(fā)譜。


上述是族譜編輯工作的基本流程。各族有自己不盡相同的情況,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工作順序。上述的工作步驟也可同時進行,次序亦可調整。

族譜編輯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關于封面設計及其族譜命名問題。一般來說,族譜封面、名稱應當簡潔明了,避免復雜化。并且封面不應有張氏圖騰。比如:寧鄉(xiāng)縣溈山鄉(xiāng)回心橋村張氏族譜的名稱,最初就搞得比較復雜冗長:《溈寧張氏瑄公房之回心橋鑑公子壽公房八修族譜》, 我建議他們改為《溈寧回心橋子壽公房張氏八修族譜》或《溈寧回心橋張氏族譜》。


2.關于目錄、序文、字體的編排問題。有的族譜將本次新撰的數篇序文籠統(tǒng)編目為“新序”,本人以為不妥。每篇序文都要有標題,有作者署名,不能籠統(tǒng)處理,要分列之。并且序文不要不留空白的一篇接著一篇刊載。一篇序文占據1-2個版面,版面出現部分空白,這是正常的作法。再就是字體要相對大一點,宜選用3號或2號宋體字比較適當。字體太小,老年人看不清,閱讀不方便。


3.關于垂線圖設計及其編排問題。垂線圖設計要簡潔、便于閱讀。要先設計總系,再行分支。這樣閱讀起來就很方便。另外,分支小系(每房)的垂線圖,要放在本支齒錄(人丁信息)的前面,便于對照查閱。


4.關于族譜中文章的標點問題。有的族譜中,部分文章標了點,有的沒標點,編排方式不統(tǒng)一,這樣不妥,應當全部標點。究其原因,主要是編者從舊譜和其他資料中摘錄的一些資料(舊式文章),本來就沒有標點,編者圖省事,或者其他原因不標點,這是不對的,不能這樣處理。


5.關于家譜序文的寫作問題。序文,也叫序跋,是一種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應用文件。放在書本前面的叫做“序”,放在書本后面的叫做“跋”。序和跋的內容,是有側重的、有區(qū)別的,不可混淆。族譜序文的寫作,同樣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今人在編纂族譜時,大部分修譜人也寫了序跋。但是,因為能力和水平問題,所寫的序跋不盡人意。個人認為,目前族譜序文存在兩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下筆千言,不知所云。二是序跋混淆,內容繁雜。序跋怎么寫作?個人談幾點想法,供大家參考。序,放在族譜前面,文章不要太長,以1000字左右為妥。主要內容有兩項:一是本支族的主要源流(世系)、遷徙、重要人物、職官等情況;二是本支族家譜的初創(chuàng)、續(xù)修等編纂情況,其他內容則不作要求。跋,又名“后序”,主要內容是本次族譜編纂的發(fā)起(倡修)、編輯、經費、采訪(調譜)、贊助、贈詩、題簽、校對、審稿、印刷以及對后人的期盼等情況,字數以2000—3000字為宜。


6.關于齒錄信息的記載詳略問題。從目前看到的新近續(xù)修家譜的情況來說,許多家譜記錄的個人信息(即齒錄)很不規(guī)范、很不完整,丟三落四的情況比比皆是。一般而言,個人的齒錄,應包含這幾個重要內容。男?。鹤V名、字號、生卒年月日時辰、葬地、方位、功名或職官等。女?。耗锛业刂?、娘家父親姓名、字號、生卒年月日時辰、葬地、方位、兒子數量次序(譜名)、女兒數量及婚配情況(女婿的地址或單位和姓名要載明),修譜人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記載。有的族譜,以改革之名,不給族人擬譜名,那還叫族譜嗎?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7.關于女兒是否應該上譜的問題。現在的一部分家譜,以男女平等為由,將女兒上譜,還配了譜名,個人以為不妥。族譜,本來就是以男人為主線的世系圖錄,女兒只能載于母親名下。給女兒配個字派、定個“譜名”,是不適宜、不合規(guī)矩的。這種作法,無論是誰編修的新譜,還是古人編纂的舊譜,都是不對的。這是修譜人不懂規(guī)矩的亂作為,應當予以糾正?,F今社會,因為計劃生育政策的緣故,獨生子女家庭較多,有的家庭只有一個女兒,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如果說,現在強行將女兒上譜,那么下一代你怎么續(xù)修?是不是也要將女兒的子女也繼續(xù)上譜呢?回答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可能,那就會亂宗,失去了編修宗譜的意義。以“這是老譜的問題,我只好將其沿襲”的理由搪塞,這也是自欺欺人的說法。


8.關于族譜的校對問題。要精心校對,盡量減少差錯。現今編修的一部分家譜,錯別字隨處可見,一則是編者水平有限,二則是校對不精所致。一部錯字、別字、白字連篇的族譜,無疑降低了族譜質量,也能看出編者的能力水平,不可等閑視之。


9.關于印刷的問題。族譜印多少部?要事先征求族人的意見(領譜意愿)。同時要初步核算成本價格,考慮族人的經濟承受能力(要以不增加族人負擔為前提)。若能發(fā)動族內“企業(yè)家”或樂意贊助的人士捐獻部分資金,那是最好不過的事。另外,選定優(yōu)質紙張,選好印刷廠等也是不可忽視的細節(jié)。



(內容整理于網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家譜的序跋、體例和格式內容
關于族譜家牒
看懂族譜,你需要了解這18點
傳統(tǒng)家譜的格式和內容
淺談家族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話說族譜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