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注釋】
▲賜:子貢的名字。端木賜,復(fù)姓端木,字子貢。
▲女:同“汝”。
▲器:器皿。
▲瑚璉:古代宗廟盛放黍稷[shǔ jì](黍俗稱黃米。稷又稱谷子,俗稱小米。黍和稷為古代主要農(nóng)作物,后泛指五谷。古代以稷為百谷之長,因此帝王奉祀為谷神:社稷)的祭器。瑚﹑璉皆宗廟禮器。用以比喻治國安邦之才,借指國家寶貴的人才。
《禮記·明堂位》:有虞氏之兩敦,夏后氏之四璉,殷之六瑚,周之八簋[guǐ](虞舜時期,祭祀時盛放黍稷用兩敦,夏朝用四璉,殷用六瑚,周用八簋)。
【譯文】
子貢問孔子:“我這個人怎么樣?”孔子說:“你就像是一個器皿。”子貢問:“我像什么器皿呢?”孔子說:“祭祀用的瑚璉。”
【學(xué)而思】
儒家思想是學(xué)以致用,子貢學(xué)業(yè)有成,擅長言語政事,是治國安邦的國之重器。
《為政篇》2.12子曰:“君子不器”,指不能像器皿那樣擺著不用,本章之器指已成大器,可用之器。
【知識擴(kuò)展】
程樹德《論語集釋》引《松陽講義》:“大抵天下人才最怕是無用。不但庸陋而無用,有一種極聰明極有學(xué)問的人,卻一些用也沒有。如世間許多記誦詞章虛無寂滅之輩,他天資盡好盡好,費盡一生心力,只做成一個無用之人。故這一個器字,亦是最難得的人。到了器的地位,便是天地間一個有用之人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