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靜書法斷想
齊玉新
當代書法的高度繁榮,使之在三十余年的時間涌現(xiàn)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書法家和不同的流派書風,各個不同年齡段的書法家鱗次櫛比,各領風騷。書法,呈現(xiàn)了一個極其寬松而又高度發(fā)展的態(tài)勢。盡管,評論家們一直在厚古薄今的以為,書法一代不如一代,但從書法家隊伍、展覽、教育、群體、取法、風格、審美等各個方面來客觀審視的話,竊以為,當代書法的整體實力不比民國乃至明清兩代差。一個時代書法的好壞與優(yōu)劣不是以出了幾個大師作為唯一指標的,那是狹隘的英雄史觀。
當六零后已經(jīng)成為中國書壇的中堅力量、七零后緊跟其后的時候,八零后書法家群體也已經(jīng)日趨成熟起來。在八零后的書法家中,或許陳陽靜這個人還沒有被書壇真正注意,可我以為,他是一個不可繞過的人物,因為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書法家、教育家。他的創(chuàng)作、他的取法方向和方法、他的書學理念,都有研究和借鑒價值。研究標本的選擇,不一定要瞄準完美的成功者,那些有特殊特征和具有個性的現(xiàn)象也具有切片意義。畢竟,事物是動態(tài)的,總是要追蹤它的蹤跡和因之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以及結果。
一個出生在湖南瀏陽的書法家,個頭不高,笑瞇瞇的兩眼閃爍著睿智的光芒。1997年的時候才上小學五年級,就已經(jīng)操翰習書。后來遠赴河北求學,從河北美院國畫系畢業(yè)后,不僅沒有回到湖南老家、沒有從事所學專業(yè)去老老實實當一個畫家,反而留校創(chuàng)建了書法專業(yè),并擔任了河北美院的書法院院長,雖說書畫同源,但竊以為這依然是一個很膽大的跨行。不是每一個畫家都會寫字,也不是每一個書法家都會畫畫。他卻從2008年開始,用了短短的8年時間,把河北美院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書法專業(yè)以開放式的教學理念搞得風生水起。他,不拘一格聘請校外具有各種優(yōu)勢和能力的書法類人士擔任特聘教授來校授課,河北美院的書法專業(yè)也因此成了全國書法專業(yè)中隊伍最龐大的隊伍------在校書法學生1300多人。這種氣魄和大模樣的構架是校方的開明也是陳陽靜的大膽和能力。我曾經(jīng)說過,對當代書法發(fā)展貢獻力的重要指標就是高等院校,是他們?yōu)楫敶鷷鴫暙I了大批的專業(yè)書法家和專業(yè)知識。書法,作為一個純藝術形式,在當代,越來越趨向于專業(yè)化,那么專業(yè)化的重要途徑和指征,就是學院式的教育。所以,專業(yè)的力量是不可預知的長效性。僅這一點,陳陽靜是一個膽大妄為的人,書法圈恐怕沒有誰有這個魄力和能力。
我不知道陳陽靜從小開始學習書法,為什么最后他卻考入了國畫專業(yè),我也不知道他為什么又留校創(chuàng)建書法專業(yè)而不是國畫專業(yè)。他似乎骨子里面就有一股與眾不同的基因在涌動。當代書法因為受到信息和媒體極其發(fā)達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展覽理念的左右,具有取法上的趨同性。當帖學盛行尤其是二王書風一統(tǒng)書壇的時候,陳陽靜卻又走了一條與人不同的道路。他的書法,在取法二王的基礎上,又取法秦、漢、魏刻石、簡牘、殘紙、顏體行草、五代楊凝式、宋人米芾、清代何紹基等。這個脈絡,不能單純看做是一條碑帖結合的道路,而更應該看作是一個獨辟蹊徑的路徑。今人書法,往往追求技法的完美而有精雕細琢的工匠氣,因此失去了古趣的高古氣息和自我本真性情的流露,囿于技法而不可出藩籬;而有人又因追求散漫、高古之氣格荒于技法走向荒率支離的末路。其實,中國古代書法史上流傳的各個流派、風格、面貌的文字史料,我們完全可以看成是各種中草藥材,每個人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需求來配置藥方。恰恰,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性情,也不懂藥理,于是胡亂吃藥,最終無疾而終,一生無成。面對歷史上那些林林總總的經(jīng)典,如何吃、吃什么,陳陽靜是有自己想法的。所以,他以秦漢刻石壯其骨,以簡牘、殘紙樹立其格調(diào),以二王、唐、五代和宋人的帖學豐富其技法。
很多書法家的創(chuàng)作,風格鮮明,取法清晰,其實這是沒有跳出古人的藩籬,他們在用筆和結構這些技法問題上食古不化,無法逾越。這是因為,他們過度取“形”而沒有取“意”,所謂貌合神離。聰明善學的書法家,他們重在取“意”,雖然寫的似是而非,然得意忘形。比如,我們?nèi)バ蕾p陳陽靜各個書體的作品,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隸書既有簡帛書又有好大王的意味,但仔細品味又似乎都不是;比如他的行草書,帶有很強烈的簡帛書和殘紙趣味,又似民間書法,生澀之際姿態(tài)萬千;他的正書,時而似摩崖錯落時而秦漢刻石,甚至有些作品已經(jīng)模糊了書體的概念和界定;而他的何紹基風格的作品又讓你覺得厚重的線條中濃縮著一種碑體的蒼茫和堅實;米字行草書卻在用筆中夾雜了碑體的凝練和簡凈。所以,欣賞陳陽靜的書法,我時常有一種進入原始森林的感覺,找不到一個定式也找不到一種規(guī)律性的東西,總讓人覺得不可捉摸、無法描述。書法最初的形態(tài)是文字的書寫,而書寫的方法就是所謂的筆法,作為一種書寫技術的筆法,是沒有定式的,它的形態(tài)也是自由和隨機的。而作為一種文字書寫的書法藝術,書體僅僅是一種界定方式和概念,文字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也是動態(tài)的和不斷進化的。陳陽靜,似乎就把握了這一點,所以我們也不要單純的用書體、用書體的圖式來判別他的線條和結體的外在特征。他的創(chuàng)作,技法已經(jīng)是屬于他的自由化解和隨機塑形,書體也全然是他遵循傳統(tǒng)經(jīng)典基礎上的信手演繹。如果,我們認為,陳陽靜是用線條、結構和字體來形成一種文字圖形(章法、作品),用文字圖形來形成一種對外在的感染力或者傳播形式,或許更能理解他的所有創(chuàng)作結果。不拘泥于成法,是他的高明之處。書法有法,書法也最終無法。
有人說過,書法是一種向回走的藝術。書法的確是這樣,創(chuàng)新,就是要求你塑造一種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氣氛),而這種風格是要有源頭和來歷的,那么,有古意、有情趣的古意、逼真的古意,就是高級的,也是成功的。作為一個骨子里面就有這不安分、不與人同的書法家陳陽靜,在藝術的道路上,也是時刻刻的這么做著,甚至一意孤行。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讓人覺得很像古代的東西,那種高古的氣息很容易讓人有穿越感。所以,追求古意,力避時風就一定是陳陽靜的藝術追求和信條了,他也一定會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的。處在一個書法繁榮的時代,在眾多的書法家群體中想特立獨行或者保持鮮明的藝術個性和藝術主張,就必須有他這種獨立的精神意志和睿智,每個時代不缺平庸的書法家,而缺有想法的人。
陳陽靜是一個不安分的人,天生一副好腦袋就要折騰就要攀登。這兩年他考上了四川大學書法碩士之后又被保送讀博士,這種碩博連讀也著實讓人心生艷慕,可這是人家自己的能力獲得的。如同,他經(jīng)常告誡他的學生們要學會獨立思考一樣,思考的力量是無窮的。他本人,就是一個善于思考、保持己見的人。其實,這何嘗不是鮮明的個性。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善于思考而又保持己見的書法家,恐怕也是這個時代罕見且寶貴的。他的創(chuàng)作理念、他的為藝方向都能說明,他對書法的摯愛和真誠,這是一種積極的藝術態(tài)度。八零后書法家群體中,有這樣一個人,實在是一件引人入勝的快事!
2016年2月20日定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