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的特點和基本規(guī)律就是纏絲勁。陳式第十六代陳鑫先生在所著《陳式太極圖說》中說:“太極拳,纏法也”。又說:“不明此,即不明拳”。其一語道破了螺旋運動形式的纏法在太極拳中的重要地位。而陳式第十七代宗師陳發(fā)科的入室高徒,太極拳技擊家洪均生前輩在所著《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一書中,對陳式太極拳螺旋運動的纏絲勁及科學力學原理的簡釋更為透徹精細。首次提出了軀干的纏絲只有順逆纏的自轉而決不允許公轉,腿部的順逆纏和手法上的公轉正反旋加自轉順逆纏都作了具體詳細的說明。在眼法上首次提出了也有虛實、順逆之分的規(guī)矩,并主張目視固定目標(對方),改變了原來練拳時“眼隨手運”不符合實戰(zhàn)的眼法。
纏法的形成,是要求在練拳運動中,走公轉兼自轉的螺旋立體旋轉形的動作。這種整體螺旋形的動作,不但運行于肌膚上,而且貫穿于全身,使各個關節(jié)、肌肉,甚至每個細胞都得到運動。通過全身如擰毛巾的反復絞拉地持久鍛煉,使體內(nèi)自然產(chǎn)生一種似松非松又極富有彈性的抗擊打的勁來。這就是纏絲勁。運用這種勁的各種著法,便是“纏法”。
從纏絲勁對強身健體方面來講,因陳式太極拳是每一肢體都在進行整體螺旋纏繞運動,并要求在心靜放松的前提下用意引導身軀肢體各內(nèi)外器官、關節(jié)、肌肉、筋絡作均勻螺旋運動,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起到疏通筋絡作用。在運動中通過公轉和自轉的順逆纏,使全身的肌肉來一緊一張,循環(huán)絞拉,由內(nèi)到外,再由外而內(nèi)陸旋轉,可促使形體和神經(jīng)、臟腑和氣血相互摩蕩。對強壯體魄、臟腑和心肺功能,延緩衰老都起到直接的作用。
從技擊技術方面的作用來講,纏絲勁(內(nèi)勁)是陳式太極拳的核心,用此勁運用全部的著法稱為纏法。它無論在軀干上、肢體上,甚至每個指頭上都離不開螺旋運動。公轉的弧線是配合自轉走“ ”、“S”運動的,如同螺旋槳的形式。它的作用大體可分為:輪邊的滾動磨擦力,輪裹的旋絞力和鉆頭螺旋推進的崩炸輻射力。這些力量無孔不入、變化莫測、極快極靈、無堅不摧。凡與對方接觸的任何肢體的任何部位立刻得順著來力方向用螺旋自轉的順逆纏和公轉的正反旋,配合步法的進退,使敵來力變化方向,出現(xiàn)“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的效果。同時用螺旋旋轉的轉邊力或輪轉里的旋絞力或螺旋自轉的崩炸力將對方發(fā)出或挫裂傷其筋骨,使之喪失戰(zhàn)斗力。
總之,在陳式太極拳的習練中,應在纏絲勁上多下功夫,對纏法要進行細致入微,一絲不茍的長期研練,才能逐漸達到“以不變應萬變,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境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