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家者以《雍》徹”,這不是不講究,而是過于講究了。
包括《論語·八佾3.1》的“八佾舞于庭”,其本質(zhì)上,也算不上是不文明的行為,而是太文明了。這個太,和過,說明了一切?!墩撜Z·先進(jìn)11.6》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薄?b>子曰:“過猶不及?!保ǔ鲎浴墩撜Z·先進(jìn)11.6》)過猶不及,這是《論語》里,孔子明確提到過的。
過猶不及,過,與不及是一樣的。都不夠好。故,《論語·八佾3.1》與《論語·八佾3.2》里面的:“八佾舞于庭”,以及:“三家者以《雍》徹”這兩件事,表面上看,是屬于:過,的一種情況?!鞍速栌谕ァ?,按照當(dāng)時禮的規(guī)定,或是天子的規(guī)格。而《雍》樂(詩),按禮說似乎也不應(yīng)用在諸侯地祖先堂。“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徹”這都屬于:僭越地行為。
道理是一樣的。表面上看,是過了,實際上來說,是:不及。孔子曰:“是可忍,孰不可忍”,正是強(qiáng)調(diào)了這種行為的背后,是:人,的問題了。
道理是這樣的。一個行為的背后,反應(yīng)的是人思想境界,與思考邏輯、想法的問題。從這里就能看出,一個人,這里的人,指普遍的,自然人類……一個普遍的自然人類,他地程度是怎樣的,這是一個孔子比較重視的問題。
孔子,并不僅僅是認(rèn)為,一個普通的,普遍的自然人類,只要行為方式符合禮,不過,亦不不及,即可以了??鬃佑懈叩貥?biāo)準(zhǔn)。既:仁。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出自《論語·八佾3.3》)仁,不是邏輯上地堆砌,書看了很多,然后罷跟仁有關(guān)地詞匯,堆在一起……好似你是有:仁?!拔覠o是也?!保ǔ鲎浴墩撜Z·述而7.28》)我不做這樣的事。我就是憑經(jīng)驗,仁,就是形而上的,它不是邏輯的堆砌,它是靠著日積月累,水滴石穿地功夫,一點一點,一滴一滴,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夠到的。有點兒像孟子的“養(yǎng)氣”,既:“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摘自《孟子·公孫丑上》)既:“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保ǔ鲎裕希┪鹜鹬膫€字,可謂及精,及要也。道理是一樣地。仁,就是:人性?;蛘呓校骸疤烀浴保ㄕ浴吨杏埂烽_篇:“天命之謂性”)這個,人人都有。
這里的人人,指的是,任何一個,普遍地自然人。包括“季氏”,“三家”,他們都有。但是因為氣質(zhì)的不同,有些人厚清,有些人薄濁……氣質(zhì)不一樣,導(dǎo)致了有些人能開拓出一條路,即:盡性,有些人找不著路。所以,一味的讓人們尋找光明,其實有點兒強(qiáng)人所難。
道理是一樣的。仁就是:人性,人性是:仁,義,禮,智。但人性,也是需要被開發(fā)的。所謂:修行,修道,當(dāng)然,儒釋道的觀點不一,儒家的話,叫:學(xué)而見性。方法是:學(xué),目的是:見性(既:盡性)。這個性,是:人性、也叫:天命之性。儒家是這樣。當(dāng)然了,這本是非常形而上的一個:內(nèi)煉過程……實際上,就是:找到屬于人的本性。就像孟子說的那樣,既:“學(xué)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出自《孟子·告子上》)“放心”,就是罷這個:人性,找到。即行了。
把人性找到,做個人,這就是:學(xué),的目的。完了。當(dāng)然,你還可以繼續(xù)精進(jìn),繼續(xù)學(xué)……這個心,孟子說的:心,實際上就是孔子說地:仁。這是一個意思。
1.
孟子說地:心,實際上就是:(人)性。就是:性。但是,孟子是罷心,放在性上,故,孟子說:性,即心。好比,黑墻上,有一個白點兒,你一直盯著那個白點兒,一直盯著白點兒,然后你說:墻是白的。可不可以。
可以。你可以這么說。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保ǔ鲎浴墩撜Z·里仁4.4》)茍志于仁矣,無惡也,實際上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2.
人,一個普遍的自然人,當(dāng)然有善惡?!?b>一陰一陽之謂道?!保ㄕ浴兑讉鳌は缔o傳上》)一陰一陽之謂道,怎么會沒有:陰,呢。
有陰。只不過說,你把心,放在陽(既:仁)上,“茍志于仁矣”,意思是:你罷心思放在哪兒,那么就像你持續(xù)地,不斷地盯著黑墻上面地白點兒,那樣……
3.
“無惡也。”那么相對來說,對你個人而言,墻就是白地了。這就是,孟子認(rèn)為,孟子把性(既:天命之性)稱作:心,地原因了。道理是這樣地。“茍志于仁,無惡也”,但,還是有:惡的。還是有惡的。
4.
所以說:“心統(tǒng)性情”,張載說的。這話很好。這是:“極高明而道中庸”(出自《中庸》)地精神,既:你有高度,你到達(dá)了:仁境,盡性了。但你還得:下來一點兒,既:不能光盯著,墻上地白點兒。因為你畢竟是人,你也有:陰。
5.
所以,不能光停滯在:高明,上,也得下來點兒。“一陰一陽之謂道”。平常心是道。
道理是一樣的。----作者:李禮 庚子年 三月初一 于家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