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列舉出唐代,不,是古代兩位水平最高的杜姓詩人,會是哪兩位?第一當然要推杜甫,第二恐怕也無甚懸念,可推杜牧。杜牧的詩俊朗清麗,“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清新綿邈,意境十足;“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情景交融,動人柔腸。
都說才氣外露,有才之人,往往秉性外露,有幾分輕狂。這個說法對別人是否應驗不得而知,但是對杜牧而言,確實算是比較準確。不過杜牧的外露和輕狂,是有充分底氣的。杜牧雖說沒有“一朝看盡長安花”那般驕傲,但是也曾經(jīng)因為“兩枝仙桂”在手,而志得意滿。
他甚至認為大家都應該認識他,可是偏偏有一個高僧,對他不感冒,甚至表示從未聽聞。這讓杜牧有些顏面掃地,無奈之下寫了一首詩。從詩中來看,被高僧打擊后的杜牧幡然醒悟,特別是最后一句,更是充滿著禪機令人回味無窮。
《贈終南蘭若僧》
作者:杜牧
北闕南山是故鄉(xiāng),兩枝仙桂一時芳。
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覺禪門氣味長。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28個字,但是結構極為復雜,蘊涵幾重轉折。前兩句是少年得志的輕狂和驕傲,第三句是滿腹牢騷。最后一句,幡然醒悟,達到了境界的升華和格局的提升。
第一句,杜牧是自吹自己出身高貴。他的故鄉(xiāng)在南山,這是什么地方呢?這是當時長安的南面,名門望族的聚居地。所謂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就是說的當時的京兆兩大望族,杜氏便是其一。門閥制度盛行的魏、晉,杜氏便是高門世族,至唐時更為煊赫。杜牧的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如此家世,值得驕傲,杜牧借此自夸并不過分。不過家世只是前人的榮耀,如果躺著吃老本,也算不得什么才俊。杜牧顯然不是靠祖上功德得名的公子哥。
第二句,杜牧標榜自己的高才和成就,那就是“兩枝仙桂一時芳”。所謂折桂,一般指的是高中,這是學業(yè)成就。然而古代學而優(yōu)則仕,折桂因此也常常指代當上了官。杜牧之所以稱“兩枝仙桂”,一枝是他高中進士,一枝是他因為“諫言制策”得官。雖然說一般而言,高中進士也能做官。但是杜牧卻沒有在這一條路上前行。唐代授官也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學業(yè)考試,即???,比如中進士授官。還有一種就是通過展示才能,即制科,入仕。杜牧是把兩條路都走通了,確實值得一提。杜牧也成為一時之芳,名動京城。
然而卻偏偏有人并不看重這些人間功名,比如這位對杜牧一無所知的僧人。不過能夠真正看透世俗功名的僧人,一定不是普通僧人。杜牧起先并沒有領悟到這一點,只是牢騷滿腹地抱怨怎么有人不知道自己。這便是詩的第三句“休公都不知名姓”。
不過杜牧究竟是杜牧,是有高才之人,突然之間,他就從牢騷中頓悟過來。自己如此志得意滿,為所取得的功名沾沾自喜,是否合適呢?浮名之無根無稽,或許才是亙古不變的常理啊。想到這里,杜牧不由得對那個僧人肅然起敬。他由衷地感慨道:始覺禪門氣味長。卻原來,佛門之內,氣韻更加綿長。自己的人生境界和格局,太狹隘了。
其實,唐代許多大詩人,都雅好禮佛,比如白居易。很多詩人對于佛理、禪意頗有心得。杜牧這首詩雖然前面三句頗有點年少輕狂的樣子,但最后一句其實也已入禪!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