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和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相對于曾國藩、李鴻章等人,他們都是進士出身,左宗棠的起點較低,只是一個舉人出身,他在二十歲考中舉人后,多次會試不第,沒有取得進士身份,僅取為'謄錄'。左宗棠不愿屈就,所以棄職返鄉(xiāng),這讓他無法和李鴻章、曾國藩等人一樣,通過科舉途徑入朝為官,走上仕途。
左宗棠返鄉(xiāng)后,開始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鉆研輿地、兵法,這為他之后的成就奠定了良好基礎。
1848,胡林翼因為愛惜人才,向時任云貴總督林則徐推薦左宗棠,想讓左宗棠去林則徐麾下謀個一官半職,為國家效力,但左宗棠因為有事,未能前去赴任。1850年,林則徐返鄉(xiāng)后,約左宗棠長沙舟中相見,兩人經過徹夜長談,左宗棠的見識、才華讓林則徐驚嘆,稱贊其'不凡之才' 、'絕世奇才'。
1851年,爆發(fā)了太平天國起義。左宗棠因為才能出眾,所以他在郭嵩燾等人的勸勉下,做了湖南巡撫張亮基的幕僚。因為左宗棠在炮火連天的日子里縋城而入,讓張亮基大喜過望,將全部軍事悉數(shù)托付給左宗棠。左宗棠接管軍務后,'晝夜調軍食,治文書'、'區(qū)畫守具',他的大部分建議都被采納并得到了實施,這也讓太平軍圍攻杭州三月未能拿下,最后被迫撤軍。
1853年時,左宗棠跟隨張亮基入湖廣總督幕府,但不久后,張亮基被調任為山東巡撫。不過次年,左宗棠得到了湖南巡撫駱秉章的青睞,他邀請左宗棠到湖南巡撫幕府做幕僚,左宗棠欣然應邀。左宗棠到湖南后,面對太平軍的猖獗,以及大片國土被占的糟糕局面,他焦思竭慮,日夜策劃,輔佐駱秉章'內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撐大局。同時,革除弊政,開源節(jié)流,穩(wěn)定貨幣,大力籌措軍購:軍械、船只,為平定太平軍和捻軍叛亂做出了重要貢獻。
駱秉章對左宗棠言聽計從,十分信賴。1858年,他還向朝廷保薦左宗棠,清廷給左宗棠加四品卿銜。
1859年,樊燮向咸豐彈劾左宗棠,雖然有潘祖蔭等人的支持,樊燮沒有彈劾成功,反而還丟了官職,但是左宗棠在當年,也被迫離開了駱秉章幕府。隨后,左宗棠受到湘軍青睞,出任湘幕,并開始初露崢嶸,引起了朝野很多人的關注。1860年,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后,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補。同年,左宗棠在湖南招募了5000人,組成“楚軍”,開始在江西、安徽等地與太平軍作戰(zhàn)。
1861年,太平軍攻破杭州后,曾國藩為了對抗太平軍的需要,向朝廷推薦左宗棠出任浙江巡撫。
浙江巡撫在清廷的官職中,屬于正二品,相當于現(xiàn)在的省長,不過他的權力,甚至比現(xiàn)在的省長還要大。因為浙江巡撫擁有行政權,管理者地方的漕運、財政、人事變更等。司法權,除了重大刑事案件之外,巡撫都可以自行裁決。以及領兵權,浙江巡撫兼任都察院副都御史銜,掌握節(jié)制綠營軍隊,由于平定太平軍的需要,浙江巡撫還負責軍隊的糧餉籌措,物資運送等。
1862年時,左宗棠率兵開始進入浙江境內作戰(zhàn),在中法混合軍'常捷軍'、中英混合軍'常安軍'、'定勝軍'的配合下,從太平軍手中奪回了金華、紹興等地。次年,左宗棠因公升任閩浙總督。
這個時候,由于出現(xiàn)了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重臣,以及他們組建了湘軍、楚軍、淮軍等軍隊,實力有了極大的提升,反觀太平軍,由于諸王的墮落腐化、爭權奪利、內斗等,一日不如一日,朝廷軍開始進入了反攻階段。1864年,左宗棠率兵攻破杭州,被朝廷加封太子少保銜。
杭州城破后,太平天國己成強弩之弓,走到了窮途末路。當年,太平天國的殘余勢力,也基本被消滅殆盡。
1866年,左宗棠率兵進入陜甘地區(qū),鎮(zhèn)壓捻軍起義,也因剿賊的需要,清廷讓左宗棠做了陜甘總督。
陜甘總督在大清的官制中是從一品,比浙江巡撫要大一級,浙江巡撫是總覽一省的軍政大權,但陜甘總督則總覽陜西和甘肅兩省的軍政大權,還擁有司法權。陜甘總督是清朝的9大總督之一。
左宗棠,他在防務上,和李鴻章截然相反,主張“塞防”,所以沙俄侵占我國伊利等地區(qū)后,左宗棠攜棺材入疆,誓要和沙俄決一死戰(zhàn),但沙俄由于剛打完俄土戰(zhàn)爭,不想再陷入和大清的戰(zhàn)爭泥潭,所以最終雙方通過談判,將伊犁九城及特克斯一帶還回了大清,這都是左宗棠之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