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很有趣,也很現(xiàn)實,在中小學語文教學里,李白、杜甫作為唐代最杰出的兩位詩人,他們二人詩的確占有相當大的權(quán)重。但是不是沒有他們,內(nèi)容就能減下來,我認為不會,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yīng)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去捋順。
首先,中小學生為什么要學習唐詩。我們都知道,唐詩是我們國家最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之一,在中華民族文化史的地位舉足輕重。就算在國外,它也廣受矚目,粉絲眾多。日本是學習研究唐詩最早的國家,在日本京都有一座“詩仙堂”,里面供奉著李白、杜甫等36位詩人的畫像;歐洲許多國家都翻譯出版了各種版本的唐詩,俄羅斯有研究唐詩的專著,美國還成立了全國性的“唐詩研究會”,西方以李白、王維、孟浩然名詩配曲的交響樂、音樂劇更是不勝枚舉,好評多多。我們常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唐詩而言,它以獨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滋養(yǎng)了后世,光耀了世界。對唐詩這樣的文化明珠,作為“接班人”的中小學生,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學習、不弘揚光大。
其次,學習唐詩對中小學生有什么現(xiàn)實作用。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遠非一篇小答案能夠說的清楚、承載了的。我們不妨從學生們“實用”的小口切入,略舉一二。從體裁規(guī)范、藝術(shù)表現(xiàn)、創(chuàng)作實踐來看,唐詩講究的是格律、韻味和意境。中小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的可塑性強,朗朗上口的格律,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節(jié)奏感、音樂感;意境可以培養(yǎng)畫面感、想象力;韻味一詞在我理解,就是要學會用典,通過旁征博引來增強自己寫文章的說理性、說服力。而且,學習唐詩能夠很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中小學生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的塑造是“全方位”的。李白和杜甫之所以在中小學語文教學所占的比重大,是因為他們分別代表了唐詩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的最高成就,“詩仙”、“詩圣”的名號可不是隨便得來的,多學習他們的詩歌對于全方位塑造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做到了提綱挈領(lǐng),綱舉目張,可謂是魚和熊掌兼得啊。但我們也不能忘記,李白和杜甫是成就最高,這是綜合評價,不等于其他詩人就毫無聲息,就黯然無光了。實際上,在他們前面有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初唐四杰”,在他們后面有白居易、劉禹錫,有“小李杜”,即使是與李白、杜甫同期,也還有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等一眾詩壇大咖……他們在某一領(lǐng)域,有的比“李杜”的藝術(shù)成就還要高!所以說,即使沒有李白、杜甫,唐詩在中小學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也不會少的,這是由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要求決定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