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句話很有意思,它概括出了《道德經(jīng)》的主旨:何為道?
用最直白的話,來解釋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如果我們?nèi)ゲ耸袌鲑I肉,聽到有人說肉又漲價了,那此時我們心中大概就知道,對方聊的是豬肉了。
這就是所謂可以講出來的道理是普通的道,可以去命名的事物是常規(guī)的事物的道理了。
接下來,咱們代入全文,去理解一下我們用豬肉解釋出來的“道可道”的道理。
1、何為道
要理解老子的這句話,當(dāng)然不能認(rèn)為光是解釋出來,就可以說自己掌握這句話的精髓了。
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天地之始,指的是天地還處于尚未開化,一片混沌的時候。
萬物之母,指的是我們?nèi)祟愐呀?jīng)對大地有了初步認(rèn)知的階段。
從虛無到萬物有名,中間的關(guān)鍵之處就是“道可道”“名可名”。
這就好比我們還是孩童的時候,對萬事萬物都不了解,不清楚某件事物叫什么,不清楚這種事物會有哪種變化,這就是“天地之始”。
當(dāng)我們通過老師、父母學(xué)會認(rèn)知事物,明白了事物的名稱、規(guī)律時,這就是達(dá)到了“道可道”和“名可名”的境界。
但這種廣為人知的道,并不是老子所追求的道,他之所求,盡在于“非常道”“非常名”。
2、非常道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句話,是《道德經(jīng)》第一章的后半段內(nèi)容。
《朱子語類》記載,關(guān)于這句話有兩種斷句方式:問:「老子『道可道』章,或欲以『常無』『常有』為句讀,而『欲』字屬下句者,如何?」曰:「先儒亦有如此做句者,不妥帖?!?/span>
按照語錄中,古人覺得最恰當(dāng)?shù)臄嗑浞绞浇馕龀鰜?,效果就成了“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這句話是對“天地之始”和“萬物之母”,兩種不同環(huán)境下,提出的觀察世界的方法。
老子的話,可以看作他提倡要經(jīng)常保持“常無”的狀態(tài),去理解虛無之中“道”的奧妙,常保持有的狀態(tài),去觀察可名之物蘊含的道理。
換一個角度,我們用虛表示“無”,實表示“有”,無是我們尚未認(rèn)知的事物虛無的一面,有是我們已經(jīng)劃定邊界事物具體的一面。
在老子的觀念中,無和有,其實只是事物的兩面,也就是源同而名稱各異【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老子認(rèn)為,宇宙是非常玄妙之物,我們要認(rèn)識世界,就要借助“無”和“有”,來從可名可道之物理解不可道、不可名之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