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老師
從前面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從上天的命令到良善的道路,從知道有這條路到走上這條路,從走上這條路到實現(xiàn)和諧和順,是相當連貫通順又清晰完整的一套理論,這就是儒家思想的總綱。
如果一定要把“慎獨”理解為“獨處時也要戒懼謹慎”,話雖不錯,但很難跟上述的理論聯(lián)系上了。
《中庸》所闡述的道理其實并不復雜,只要先認準了良善這條路,再努力修正自己的所作所為,讓自己的言行都能夠合宜節(jié)操、符合禮節(jié),就能夠和諧和順了,這也正是孔子在《論語》中所論述的仁、義、禮、和的思想!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應(yīng)該是指“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的中,就是內(nèi)心。為什么說內(nèi)心是“天下之大本”呢?《中庸》反復強調(diào)了,人必須遵循良善的道路,只有把良善的道路深入到內(nèi)心里面去,做人做事才有了根本。所以說,內(nèi)心思想是天下一切事情的根本,所有的所作所為都是由內(nèi)心發(fā)出的。
和,就是和諧和順,和諧和順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最佳存在狀態(tài),也是儒家思想所追求的理想。所以說,和諧和順是“天下之達道”。
致,根據(jù)《說文》:送詣也?!墩f文解字注》:送詣?wù)?,送而必至其處也。引申為召致之致。又為精致之致。《康熙字典》引《春秋·成九年》: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蹲ⅰ罚号奕?,又使大夫隨加聘問,謂之致女。又引《禮記·曲禮》:獻田宅者操書致。《注》:詳書其多寡之數(shù),致之于人也?!豆糯鷿h語字典》:表示送到。綜上所述,致有著送和到達這兩層意思。
致中和,就是能夠使自己的內(nèi)心達到良善,能夠使自己外在的言行都合宜節(jié)操、符合禮節(jié),從而達到和諧和順。
中也者的中,以及致中和的中,為什么不理解為“發(fā)而皆中節(jié)”的中?也不理解為不偏不倚不高不低的中,而一定要理解為內(nèi)心呢?
從語法上講,“謂之中”與“謂之和”,“中也者”與“和也者”,都是相并列的句子,文字也應(yīng)該相對應(yīng),和是形容詞,而“發(fā)而皆中節(jié)”的中是動詞,顯然是不對應(yīng)的。而且,正是這“中”與“和”兩個字,組成了“致中和”,如果把“中”字理解為動詞的合乎、符合,那么“致中和”的意思就成了:達到符合和諧,成了動詞加動詞加形容詞,顯然是不對的。
再從字的意思上講,《說文》:中,內(nèi)也?!墩f文·入部》:內(nèi)者,入也。入者,內(nèi)也。由此可見,按照古代漢語,這個中字,表示內(nèi)也,同時也有入內(nèi)的意思。
再根據(jù)《中庸》原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原文在“君子慎其獨也”的后面,突然來了一句“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從表面上看,似乎這是兩句互不相干的話,一下子難以找到這兩句話之間的聯(lián)系。
按照古代漢語,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君子慎其獨也”指的是這條良善的道路,而這條良善的道路,是來自于上天的,所謂的“修道”,就是要把這條良善的道路,深入到自己的內(nèi)心里去!只有在喜怒哀樂未發(fā)之前,內(nèi)心已經(jīng)有了良善的道路,喜怒哀樂才會“發(fā)而皆中節(jié)”。
所以,“謂之中”、“中也者”、“致中和”的中,都應(yīng)該解釋為內(nèi)心,而不應(yīng)該解釋為不偏不倚不高不低。如果一定要把“中”解釋為不偏不倚不高不低,“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就會翻譯成: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表露出來,這叫做不偏不倚。或者像有些資料干脆翻譯成:喜怒哀樂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叫做中。對于這樣的翻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到別扭。
還有一個細節(jié),對于原文中的三個“之謂”二個“謂之”,我們并沒有翻譯成叫做。在其他資料上,只有百度百科把三個“之謂”翻譯為就是,其他的資料都翻譯成叫做,如果把“之謂”和“謂之”都翻譯成叫做,原文中的這些句子就很不通順了。在古代漢語中,“之謂”和“謂之”都表示相同、等同,最直接的翻譯為“可以稱作是”、“可以說成是”,最通順的翻譯為“就是”、“也就是”。如:上天的命令就是人要有良善的本性,遵循著良善的本性也就是人要走的道路。
位,根據(jù)《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墩f文解字注》:按中廷猶言廷中,古者朝不屋,無堂階,故謂之朝廷。朝士掌外朝之位,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面三槐,三公位焉。司士掌治朝之位,王南鄉(xiāng),三公北面東上,孤東面北上,卿大夫西面北上,王族故虎士在路門之右,南面東上,大仆大右大仆從者在路門之左,南面西上。雖有北面南面之臣,皆以左右約舉之。并引申之凡人所處皆曰位。《康熙字典》引《廣韻》:正也。綜上所述,位的本義是指王公大臣有位于朝是也,是指地位尊貴的人所處的正位,天地當然是最尊貴的,才稱之為天地位焉,這個位無疑是指天地的位,而不是人的位。
育,根據(jù)《說文》:養(yǎng)子使作善也?!墩f文解字注》:正謂不善者可使作善也?!犊滴踝值洹芬稄V韻》:養(yǎng)也?!吨芤住っ伞罚壕右怨杏?。注:育德者,養(yǎng)正之功也,疏:育養(yǎng)其德。又引《爾雅·釋詁》:育,長也?!对娊?jīng)·衛(wèi)風》:既生既育。箋:育謂長老也?!稌?jīng)·盤庚》: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傳:育,長也?!稌x語》:正名育類。注:育,長也。另外《中庸》:發(fā)育萬物。注:育,生也?!豆糯鷿h語字典》:育的本義指“養(yǎng)子使作善也”,即生養(yǎng)孩子使他做好事,就是生育、生養(yǎng)。綜上所述,育就是生養(yǎng)了孩子并使他走上良善的道路。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從原文上看,天地位焉和萬物育焉,這兩句話是并列關(guān)系,跟致中和又是條件關(guān)系,似乎先要致中和,才能天地位、萬物育,如果沒有致中和,就不會有天地位、萬物育。就像有些資料上的翻譯:達到了中和,天地便各歸其位,萬物便生長發(fā)育了。也有翻譯成: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這樣問題就來了,難道人不致中和,天地就不能各歸其位,萬物就不生長發(fā)育了嗎?這豈不是因果顛倒?
對于“天地位焉”這句話的理解,可以先參考一下道家經(jīng)典《陰符經(jīng)》:立天之道,以定人也。還有宋代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立天之道,就是指人要領(lǐng)悟到天道,并確認這個天道是正確的。以定人也,就是再根據(jù)天道來確定如何做人。為天地立心,就是先要找到天地的思想原則,并把這個思想原則確定下來。為生民立命,也是再根據(jù)天地的思想原則來確定做人的道理,張載希望根據(jù)天地的“心”,來確立做人的“命”?!蛾幏?jīng)》和張載的思路是一樣的,都是根據(jù)天道來確立人道。
《中庸》的思路也是如此,也是希望找到天地的思想原則,并能夠確定下來,這就是給天地定位。雖然天地的思想原則并不是由人制定的,但是人能夠把天地的這些秘密說出來并確定下來,所以從人的角度上來說,是人確定了天地的思想原則,是人確定了天地的位置。
人們確定了天地的思想原則,服從了上天的命令,運用良善的心達到了致中和,促進了萬物的生育,這又反過來更加確定了天地的定位。這就是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這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
當然,也可以簡單點,把“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理解為萬事大吉。能夠“致中和”,就能夠萬事大吉。
由此可見,《中庸》是一篇用字精確、意思連貫、前后呼應(yīng)、思路嚴密、內(nèi)容深刻的經(jīng)典!
《中庸》第一章完
謝謝朋友關(guān)注點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