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性者天也,常潛于頂,故頂者性之根也;命者海也,常潛于臍,故臍者命之蒂也”。因此,性命雙修者必因機而配合使用上、下丹田。人身上半屬陽,下半屬陰,為求陰陽平衡亦必須顧到上、下丹田的配合和調(diào)劑。
何謂動處煉性?動非舉動不停之謂,乃有事應(yīng)酬之謂也。人生世間誰無親戚朋友往來應(yīng)酬,亦淮無衣服飲食身家意計,要知此有事之時,則是用功修性之時。于此不煉又從何處煉焉?我于此時視聽言動必求中禮,喜怒哀樂必求中節(jié),子臣弟友必求盡道,衣服飲食必求適宜,如此隨來隨應(yīng),隨應(yīng)隨忘,以前不思,過后不憶,當前稱物平施,毫無顧慮計較,所謂我無欲而心自定,心定而性自定。煉性之功莫此為最,否則,舍卻現(xiàn)在,而于閑居獨處之地自謂誠意正心,此皆空談無著。
至于靜處煉命又是何說?靜亦非不動之謂,乃無事而未應(yīng)酬之謂也。我能于無事之際,無論行住坐臥,總將一個神光下照于丹田之處,務(wù)使神抱住氣,意系住息,神氣戀戀兩不相離,如此聚而不散,融會一團,悠揚活潑往來于丹田之中,如此日積月累,自然真氣沖沖包固一身內(nèi)外,而河車之路通矣!
靜處煉命,即無事獨處時不忘觀照丹田,保持我身之精氣神經(jīng)常打成一片。若非真機自動,漫將此氣死死用意翻上河車,鮮有不燒灼一身精血,變生百怪諸癥者。
至若河車之路的于何時始通?如生等打坐時,始也神入氣中,只覺神氣相依,交會于黃庭之地,久久積精累氣,則真氣沖沖自踴躍于一身,覺得一身之中,真氣已行包羅,我如在云煙之內(nèi),乘馭而上一般,如此再加積累功夫,腎精不泄,耳目口三寶亦無發(fā)通之處,不過一月兩月之久,河車之路自通。惜人有此真氣,又為塵垢所污、私欲所蒙耳。而五漏未除,精氣又泄,所以將達其階而又退下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