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zōu)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弊勇勚唬骸笆嵌Y也?!?/p>
【白話】
孔子進(jìn)入周公廟,每一件事情都要問。有的人就說:“誰說這個鄹邑的年輕人知禮呢?進(jìn)入太廟每事都問。”孔子聽到了說:“這就是禮啊?!?/p>
【釋詞】
大廟:大,同“太”。此處太廟就是魯國祭祀周公的周公廟。錢穆:時孔子當(dāng)在青年,始仕于魯,得入太廟助祭。(此入太廟,或曰在“隔日宿齊”時,或曰在“閑時”。備存。)
每事問:太廟中或祭器,或祭品、祭禮、樂等事,問之。(《正義》:魯祭太廟,用四代禮樂,多不經(jīng)見,故夫子每事問之,以示審慎。)
或:有的人。
孰謂:誰說。
鄹人之子:鄹,魯國的小邑??鬃又甘辶杭v曾任鄹邑大夫,孔子生于此,所以稱孔子為“鄹人之子”。此稱呼不僅因為孔子年輕,且?guī)в休p視之意。(閻若璩(qú):“鄹人之子”,乃孔子少賤時之稱。)
【先賢精義】
《論語注疏》曰:此章言夫子慎禮也。
包咸曰:太廟,周公廟??鬃邮唆?,魯祭周公而助祭也。
《論語正義》曰:魯,侯國,不得別立明堂。其一切非常典禮,皆于大廟行之。言“孔子仕魯”者,明孔子得入大廟也。《雜記》云:大夫冕而祭于公,士弁而祭于公。是大夫皆助君祭也。
朱子曰:此蓋孔子始仕之時,入而助祭也??鬃幼陨僖灾Y聞,故或人因此而譏之。孔子言是禮者,敬謹(jǐn)之至,乃所以為禮也。(或曰孔子早年始仕,在群有司之列,祭祀以供職。)
《論語義疏》曰:所以云“是禮”者,宗廟事重,不可輕脫,愈知愈問,是敬慎之禮也。
尹氏曰:禮者,敬而已矣。雖知亦問,謹(jǐn)之至也,其為敬莫大于此。謂之不知禮者,豈足以知孔子哉?
張栻曰:禮以敬為主。宗廟之事嚴(yán)矣,其大體,圣人固無不知也;至于有司之事,則容亦有所不知者焉。知與不知,皆從而問,敬其事也?;蛞詾椴恢Y,圣人告之以“是禮也”,所以明禮意之所在也。
康有為曰:雖知亦問,非徒為謹(jǐn),禮實宜然。記此,見孔子有若無,實若虛,不以學(xué)問自矜,而行禮至謹(jǐn),可為后法也。
徐英曰:或人所謂知禮,是指禮之器物形式言??鬃铀^禮,是禮之教義,形而上之道也。且孔子曰“吾少也賤”,雖博學(xué)多聞,心知其事,而未必識其物,故問以審之,且容有變異處,慎之至也,故曰“是禮也”。
《春秋繁露》曰:孔子入太廟,每事問,慎之至也。
附錄:
《考工記》曰:左祖右社。(祖,宗廟。)
《王制》曰: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于寢。
《公羊傳》曰:周公稱太廟,魯公稱世室,群公稱宮。
《漢書·韋玄成傳》曰:禮,王者始受命、諸侯始封之君,皆為太祖。以下,五廟而迭毀。周公是魯始封之君,為魯太祖,故廟曰太廟。
阮元曰:魯,侯國,不得別立明堂,其一切非常典禮皆于大廟行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