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也夫!”——《論語·衛(wèi)靈公第十五》
1、詰屈聱牙的歷來注解
此句向來難解,爭議也頗多,即使按照歷來注家的解釋也不大好理解。
主流注家多認為,“闋文”就是空缺的文字,“史之闋文”即史書中殘缺、空缺的文字,不過這種殘缺和空缺是主動性的,即記史的官員主動要這么做,那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呢?因為上古時候的史家記史都很謹慎,生怕一旦寫錯,以訛傳訛最后導致歷史的真相會變的面目全非,所以即便是一個不起眼的字把握不準的時候,也要先空在那里,等待將來有機會向懂的人請教之后,然后再補上。這是史家的一種謹嚴記事的精神和對于“文以載道”這件事極其慎重的態(tài)度。
而“有馬者借人乘之”,歷來注家經(jīng)考證多認為是上古時候馬欲行于大路前必經(jīng)的一個程序。即馬匹要先經(jīng)過調(diào)習,然后才能上大路。這類似于現(xiàn)在考駕照,目的則是為了“公共安全”。這在古籍中也是有佐證的,比如《荀子·禮論篇》中就說:“故大路之馬,必倍至教順,然后乘之,所以養(yǎng)安也?!?/span>那么這種對于馬匹的調(diào)習,重點的對象就是馬匹,是要讓“馬”這個對象經(jīng)過訓練以后能夠符合在大路上的奔走的規(guī)則。
這與現(xiàn)代車輛考取駕照還是不一樣的,因為現(xiàn)代考駕照主要是考人,誰也不會沒事去考個車,因為車是死的,它構造的原理也都一樣,怎樣行動,完全操之在人。但馬匹可不一樣啊!馬匹是活物,是有生命的,甚至于每匹馬的個性特點也是不一樣的,所以馬匹要上大路,先要經(jīng)過調(diào)習。這主要是為了避免馬不適應大路環(huán)境或者其他什么原因?qū)е碌慕?jīng)常性受驚或發(fā)飆而失控,這樣就容易造成人員和財產(chǎn)的損失。所以這里體現(xiàn)的是對于人(包括他人、也包括自己)之生命與財物的一種尊重。
所以我們連起上面所談到的這兩件事情來看,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的某種共通之處:一個是談文章方面的,是說史家對于文章落筆的慎重,這是為了不誤導后來讀書的人;一個是談馬匹的訓導方面,是說這種制度和行為保護了自己、他人的生命與財物,這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避免傷害別人。這兩者共同體現(xiàn)的,都是一個對于“公”字的尊重和對保護他人的重視與自覺踐行。所以這兩者之間是一種有共通之深意的比類關系。
那樣的時代是好的,是令人神往的,因為每個人都自覺的為他人著想,甚至為將來的后世之人著想,而且人們都慎重于自己所承擔的事業(yè)與責任。但回看現(xiàn)實的話,孔夫子不禁發(fā)出了這樣一句感嘆:“今亡也夫!”現(xiàn)在就沒有了呀!什么沒有了呢?這兩種行為“現(xiàn)在”都沒有了,都看不到了。
當然我們肯定也會理解,其實夫子要說的并不單單是這兩件事情“現(xiàn)在”看不到了,沒有了,主要要說的是這種“公”心和審慎的態(tài)度“現(xiàn)在”人都沒有了。那么其他的事情做的什么,做的怎么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時“禮崩樂壞”下時代的現(xiàn)狀正是這樣——公心喪失,私心益熾,以至不擇手段為達成自己的欲望!這也正是夫子所至為感嘆的地方。
2、經(jīng)典于人,有助于心行最重要
上面是歷來注家一種比較公認的解釋,然而歷史上對于這種解釋也曾有人提出來了不太滿意,比如《四書章句集注》中就有注家明確標注:“此章義疑,不可強解”,即認為此章如果按照上面的那種解釋,比較牽強。而事實上,因為歷史年代太過久遠,加之文言本就比較從略艱澀,所以《論語》中難以確定下來最確切本義的絕不止這一處。但這也正是讀《論語》的妙處所在,如果我們讀《論語》一頭就扎在文字的訓詁和所謂“真正確切”釋義的求辨上,可能就出不來了,以至買櫝還珠。
因為《論語》教我們的是個人修養(yǎng)至真至切之理以及天下平治之道,重要的是心之所悟與現(xiàn)實之行,所以我們只要不偏于夫子的核心思想——“仁”,并能細心體悟內(nèi)化為自己的思維與踐行,那么在一些有爭議的章句上有自己能夠說的通的理解完全是可以的,反而可能更有助于自己對經(jīng)典的體悟。(此為筆者自以為是,也算不得一家之言)。
比如上面我們所引的這一節(jié)章句來說,如果真的按照上面所解釋,雖然意蘊深長,但讀之不免感覺很艱澀,不通暢而又彎繞很多,前后兩句之間的關系似乎要燒掉許多腦細胞才能相互搞通,然后才能弄清夫子所言的目的和深意。如果整部《論語》都是這樣、夫子平日說話也是這般艱澀難懂,那實在是太不可愛!
3、連貫簡易的新讀
其實“闋文”除了有“空缺之文字”以外,還有“散佚之文章”的意思,但散佚并不是說一直都是散佚的,可能在夫子讀到某一段記載(指“有馬者借人乘之”之事)的時候,那份史料還是有的,只是戰(zhàn)亂頻仍之下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史料散失掉了,那么在夫子說這段話的時候因為丟失了所以成為了“闋文”,也就是散佚的文章。這從夫子所說的“吾猶及史之闕文也”中的“猶”字也能體現(xiàn)出來,“猶”,就是“我當時還能看到”,當然現(xiàn)在則看不到了。
那么這里夫子所說的“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被蛟S不必看成是一種相互烘托說明的比類關系,而可以看成是具有連續(xù)性的連貫關系,那么此一章句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在一生中還有幸能夠接觸到古代一些散佚的史料文獻,上面說,在當時有馬的人可以借給別人騎乘”。這樣來理解的話,就簡單的多了,因為意思很連貫,就是說的一個當時被認為是“散佚”的史料文獻中所記載的事,孔夫子之前見到過這份文獻,并記住了這份文獻中所記載的一些事,這些事情所反映的社會狀況和當時孔夫子所處時代的風氣不一樣,怎么個不一樣呢?比如自己有馬的人他可以將馬借給別人騎乘,這就是一個例子。
那么夫子說這個例子的用意是什么呢?因為在古代的時候不像現(xiàn)代一樣,到處都有攝像頭、有監(jiān)控,一些高檔車上還有GPS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車子開到哪里了,調(diào)出監(jiān)控一查就可以查到了,那如果你偷個車的話估計很快就被抓到。古時候可不一樣,古時候你如果偷了別人一匹馬,只要你能騎著它跑開,山高林密、道路險阻的,試問,丟馬的人上哪去尋找呢?估計大部分情況下是根本找不到的。
但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有馬匹的人他卻可以將自己的馬借給別人騎乘,甚至可能借給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有馬者借人乘之”用的是一個“人”字,不是“友”、不是“朋”,就是一個“人”。“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這個“人”字在《論語》里面大部分的意思都是指的隨機的某個人,并不是一定要和自己關系很熟絡的親戚、朋友之類的人。
4、令人感嘆的古之民風!
所以,由此,我們或許也可以體會到孔夫子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一種意味深長的感嘆了。
那是怎樣一種令人神往的時代和社會氛圍?。?/span>
雖然物資匱乏,但是,人們不分彼我、相互關愛,我的財物,哪怕是比較貴重的(在古時候家里面有匹馬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應該也是不得了的一件事情了吧?),但只要同在這個天地間的人他們有需要,哪怕我不認識你,我也可以將這件東西借給你用。
我為什么敢借給你呢?因為我知道,你一定會還回來!
在“這個”時代和“這個”社會上,我所接觸到和聽聞到,還真沒有人借了東西不歸還回來的!
這是怎樣一種人們對于“信”與“義”的堅守與捍衛(wèi)??!
而這,就是孔夫子所描述的那個時代先民的淳樸與膽魄和他自己的稱慕與贊許!
“今無矣夫!”是??!這個時代,真的是,再也看不到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