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字義、文法及句讀分析、義理衡量、史實考證,自古及今都是注解《論語》的方法。在此基礎上,作者對《論語》“君子不重則不威”、“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君子道者三”、“原壤夷俟”、“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等5章的涵義做了全新的詮釋。
【關鍵詞】論語;君子;泰伯;道;原壤;老而不死;難養(yǎng);注解
【作者單位】北京市社科院哲學所
筆者于《論語》“君子不重則不威”、“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君子道者三”、“原壤夷俟”、“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等5章的涵義,以及注解《論語》之方法略有所見,請方家指正。
一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朱熹總結前人如孔安國、皇侃等人的注疏,注曰:“輕乎外者,必不能堅乎內,故不厚重則無威嚴,而所學亦不堅固也。”“人不忠信,則事皆無實,為惡則易,為善則難,故學者必以是為主焉。”“友所以輔仁,不如己,則無益而有損。”“自治不勇,則惡日長,故有過則當速改,不可畏難而茍安也。”(《四書章句集注》)朱熹的注解為后人襲用,如錢穆曰:“先生說:一個君子,不厚重,便不威嚴。能向學,可不固陋。行事當以忠信為主。莫和不如己的人交友。有了過失,不要怕改?!盵1]楊伯峻曰:“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所學的也不會鞏固。要以忠和信兩種道德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盵2]所謂“厚重”者,“敦厚穩(wěn)重”也。而從邏輯和“厚重”、“威嚴”、“學”、“堅固”等概念的內涵上講,“敦厚穩(wěn)重”并不能決定一個人是否有“威嚴”(唯楊伯峻以“莊重”與“威嚴”相聯(lián)系,尚可講通),也不能決定一個人“所學”是否“堅固”。至于“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友”,則語意不明:別人因為在哪方面“不如自己”,自己就不與其“交友”?比如,地位、財富不如自己,自己就鄙視之?如此又怎能稱為“君子”,怎能“成己成物”、“兼濟天下”?顯然,傳統(tǒng)注家于“君子不重則不威”、“無友不如己者”兩句之注解,從字義、邏輯、儒家義理的角度看都存在可商榷之處。
筆者注解如下:
“君子”,博聞強識而道德高尚、言行合一、慎終如始者?!抖Y記·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重”,貴重,尊貴,即“位高權重”之“重”,“不重”即“無位”。
“威”,威力,威勢,權威,使人服從之威力。
“學”,覺,不斷認識,不斷開發(fā)智慧、獲得知識的活動。此指“不固步自封”,“樂學”。
“固”,頑固,保守,固步自封,拒絕接受新生事物,即“子絕四:毋必,毋意,毋固,毋我”(《論語·子罕》)之“固”。
“主”,堅持,堅守,以……為原則。
“忠”,《說文》:“敬也。”指對天理之服膺。段玉裁注曰:“盡心為忠?!逼浔憩F(xiàn)為“公”。
“信”,真實。《說文》:“誠也。”
“無”,通“毋”,不要、不可。
“友”,交好。
“如”,聽從,隨從,服從。《說文》:“從隨也。”
“己”,古同“紀”,《康熙字典》:“《釋名》紀也”。此指人倫道德。
“過”,過錯,犯錯。
“憚”,怕,畏懼。
“改”,改正。
綜上,筆者以白話文譯之如下:
孔子說:“君子無位則無威勢;樂學則能不保守;堅守忠信之道;不與邪惡之徒為友;有了錯誤要勇于改正?!?/p>
所謂“樂學則能不保守”者,與時俱進也。不固步自封、樂于接受新鮮事物,乃儒家歷來之理,亦為“《易》理”之體現(xiàn)。清圣祖康熙帝之重視西洋科技,即為鮮明之例。
需要強調的是,“君子不重則不威”者,乃孔門歷來之傳承,即主張“學而優(yōu)則仕”,君子不應避世隱居,而應出仕為官,用所掌握之權力匡扶正道,如孔子本人即曾任魯國之“中都宰”、“司空”、“大司寇”,亦曾以剛猛之權威“墮三都”、于“夾谷會盟”懲戒優(yōu)伶;而于“無友不如己者”之解讀,注家多未察“己”實為“紀”?!安蝗缂o”者,破壞人倫道德者,即“損者三友”[3],因此“無友不如己者”譯為“不與邪惡之徒為友”,方可在文意上與上下文匹配。
二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保ā墩撜Z·泰伯》)
鄭玄注曰:“泰伯,周太王之長子。次子仲雍,次子季歷。太王見季歷賢,又生文王,有圣人表,故欲立之而未有命。太王疾,泰伯因適吳越采藥,太王歿而不返,季歷為喪主,一讓也。季歷赴之,不來奔喪,而讓也;免喪之后,遂斷發(fā)文身,三讓也。三讓之美名皆隱蔽不著,故人無得稱焉?!保ā妒?jīng)注疏》)鄭玄之說為后世注家襲用。如程頤說:“泰伯之讓,非謂其弟也,為天下也。其事深遠,故民不能識而稱之,而圣人謂之至德。不立,一讓也;逃之,二讓也;文身,三讓也。”(《二程集》)朱熹亦曰:“泰伯,周大王之長子。至德,謂德之至極,無以復加者也。三讓,謂固遜也。無得而稱,其遜隱微,無跡可見也?!保ā端臅戮浼ⅰ罚┙袢隋X穆譯曰:“先生說:‘泰伯可稱為至德了。他三次讓了天下,但人民拿不到實跡來稱贊他?!盵4]今人楊伯峻譯曰:“孔子說:‘泰伯,那可以說是品德極崇高了。屢次地把天下讓給季歷,老百姓簡直找不出恰當?shù)脑~語來稱贊他。’”[5]
然而,這種解讀至少存在三處硬傷:其一,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若以“泰伯”之德為“至德”,則置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德于何地?其二,孔子若如此推崇“泰伯”之德,何以在《論語》中找不到第二處孔子提及“泰伯”的記載?其三,周太王之“王”來自周武王之追封,其時為“公”,史稱“公亶父”;周國亦只是奉商王為天子的西陲小國,因此,對于泰伯以小國國君之位讓于其弟季歷,一貫重“名”的孔子焉能稱其“以天下讓”?顯然,這種解讀有待商榷。
筆者據(jù)對此章之字義、文法的分析,以及對儒家義理、唐虞至春秋史的理解與認識,斷句如下: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p>
注解如下:
“泰”,勢力等極大,最強?!墩撜Z·堯曰》:“泰而不驕,威而不猛?!?/p>
“伯”,《說文》:“長也?!奔础胺讲?,此指春秋時期諸侯之長,即通常所稱之“五霸”,此以“伯”代指春秋時期。“春秋五霸”皆以武力最強而成為諸侯之“霸主”,其權威自武力而來,亦倚賴武力之威懾而維持。
“至”,極,最,頂點。
“德”,德行,仁愛,善行。
“已”,止,罷,完結。
“三”,三次?!叭蕴煜伦尅敝笀?、舜、禹之以天子位相讓。
“民”,天下之人。
“無得而稱”,無以為贊,用盡天下最美好之辭也無法稱贊堯、舜、禹之德。
綜上,筆者以白話文譯之如下:
孔子說:“以力服人,到了春秋之時可謂發(fā)展到頂點。以德服人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堯、舜、禹皆將天下讓于有德者,以致天下人都無法稱贊他們的美德?!?/p>
孔子之推崇堯、舜、禹之德,《論語》中即有明確的記載。如,孔子謂舜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謂堯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保ā墩撜Z·泰伯》)謂禹曰:“禹,吾無間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論語·泰伯》)
三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弊迂曉唬骸胺蜃幼缘酪??!保ā墩撜Z·憲問》)
皇侃注曰:“言君子所行之道有三。夫子自謙我不能行其一也?!保ɑ寿墩撜Z集解義疏》)今人楊伯峻注曰:“孔子說:‘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沒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懼怕?!迂暤溃骸@正是他老人家對自己的敘述哩?!盵6]皇侃所謂“夫子自謙”者,有出自臆測之嫌;楊伯峻所解者,無異于孔子自我羞辱,而子貢復羞辱之。而如此之自我丑化,豈能是孔子、子貢之為人?二說難以服人。
筆者注解如下:
1、“君子道者三”,意“君子以為道者三”?!叭闭撸爸?、仁、勇”三“達德”(《中庸》),亦可謂“天命之謂性”(《中庸》)之“性”的表現(xiàn);“我無能焉”,應在“無”字后斷句,讀作“‘我’無,能焉”,意為“無‘我’即能做到‘仁’、‘知’、‘勇’”,即“純乎天理”(王陽明《傳習錄·薛侃錄》)?!拔摇闭撸晕乙?,為天理為二者也,抑或可謂“私”也,即《論語·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我”;“無”,去掉,去除?!吨杏埂贰爸⑷?、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以及《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兩句,皆與此句的涵義相同。
2、“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者,“不憂即仁,不惑即知,不懼即勇”之意?!皯n”、“惑”、“懼”三者,皆為“我”之具體表現(xiàn),故“無我”即“不憂”、“不惑”、“不懼”。具體而言,“不憂”者,不從自我出發(fā)、不偏私,所以能從公益的角度考慮問題、做出選擇,能踐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能為“仁”者;“不惑”者,能“主一”,不以“人心”蒙蔽“道心”,服膺天理,故凡事皆能見其本質、知其真相,而能“循天理”(即“致良知”),采取正確的應對之法,此等人即可謂“知者”;“不懼”者,抱道而行,其志不可奪,孟子所謂“威武不能屈”者。與此句之意類似,《論語·顏淵》載:“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p>
3、“子貢曰:‘夫子自道也。’”刑昺注曰:“子貢言夫子實有仁、知、勇,而謙稱我無,故曰夫子自道說也?!保ㄐ虝m《論語注疏》)朱熹注曰:“道,言也。自道,猶云謙辭?!保ㄖ祆洹端臅戮浼ⅰ罚┒⒔钥缮倘?。筆者認為,“夫子自道也”應于“子”后斷句,讀為“夫子,自道也?!薄胺蜃印闭?,尊稱,孔門弟子以“夫子”稱孔子,“老師”、“導師”之意,此處意為“夫子之所以為夫子”;“自”,由、從、因為、來自;“道”,方法、真理,此處作“有道”(即“有方法”)解。
綜上,筆者斷句如下: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弊迂曉唬骸胺蜃?,自道也?!?/p>
以白話文譯之如下:
孔子曰:“君子之道有三:‘仁’、‘知’、‘勇’。去掉‘我’心,就能做到——公而不私即仁者,循天理即知者,堅定不屈即勇者?!弊迂曊f:“導師之所以是導師,是因其有道啊?!?/p>
四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币哉冗灯涿?。(《論語·憲問》)
查閱歷代學者的注解,筆者發(fā)現(xiàn)“孔子責罵原壤”之說幾乎已經(jīng)成為“定論”。如朱熹注曰:“原壤,孔子之故人。母死而歌,蓋老氏之流,自放于禮法之外者。夷,蹲踞也。俟,待也。言見孔子來而蹲踞以待之也。述,猶稱也。賊者,害人之名。以其自幼至長,無一善狀,而久生于世,徒足以敗常亂俗,則是賊而已矣。脛,足骨也??鬃蛹蓉熤?,而因以所曳之杖,微擊其脛,若使勿蹲踞然?!保ㄖ祆洹端臅戮浼ⅰ罚╁X穆譯曰:“原壤蹲著兩腳不坐不起,以待孔子之來。先生說:‘年幼時,不守遜悌之禮。年長了,又一無稱述來教導后輩。只是那樣老而不死,這等于如人生中一賊。’說了把手中所曳杖叩擊他的腳脛?!盵7]楊伯峻譯曰:“原壤兩腿象八字一樣張開坐在地上,等著孔子。孔子罵道:‘你幼小時候不懂禮節(jié),長大了毫無貢獻,老了還吃白食,真是個害人精。”說完,用拐杖敲了敲他的小腿?!盵8]
按以上注家對“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的理解,原壤一生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品德、建樹,可謂典型的平常人。而據(jù)《康熙字典》等字書,“賊”作為名詞的涵義皆為“不法之徒”,如“作亂者”、“刺客”、“劫匪”、“仇敵”。那么,可否用“賊”來稱呼原壤這樣的平常人?而且,孔子何以不顧及起碼的人情臉面,惡毒的咒罵原壤,還用手杖敲打原壤的小腿?顯然,“孔子責罵原壤”這種解釋值得商榷。
筆者注解如下:
1、原壤夷俟。
“原壤”,孔子少年時的伙伴。關于原壤,馬融注曰:“原壤,魯人,孔子故舊?!盵9]皇侃注曰:“原壤者,方外之圣人也,不拘禮敬,與孔子為朋友。”[10]朱熹注曰:“原壤,孔子之故人。母死而歌,蓋老氏之流,自放于禮法之外者?!保ㄖ祆洹端臅戮浼ⅰ罚┤⒓抑f皆本于《禮記·檀弓下》所載“原壤喪母”之事[11]。筆者認為,從原壤在葬禮上的表現(xiàn)看,用現(xiàn)代人的話來講,原壤只不過是頭腦簡單、行事有些不得體的平常人而已,并非什么“方外之圣人”、“自放于禮法之外者”,三注家中唯馬融忠于原文而無發(fā)揮。
“夷俟”,馬融注曰:“夷,踞也。俟,待也。踞待孔子也。”[12]后代注家如鄭玄、皇侃、刑昺等皆襲用此說。筆者認為:“夷”,鏟草、鋤草,如“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保ā吨芏Y·秋官》)?!百埂保苿泳徛臉幼?,《康熙字典》:“……又俟俟,眾多、徐行貌?!对姟ば⊙拧穬殐氋官埂!蹲ⅰ汾厔t儦儦,行則俟俟。言獸之多也?!?/p>
綜上,筆者認為“原壤夷俟”之意為“原壤動作遲緩的在田間鋤草”,應讀作“原壤夷,俟?!?/p>
2、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幼”,童子。
“孫弟”,遜悌。
“長”,成年人。
“述”,從事,《說文》:“循也?!?/p>
“老”,老年人。
“死”,終,終老,此指養(yǎng)老,非“死亡”之意。
“是”,此,這種情況。
“為”,是,乃。
“賊”,《說文》:“敗也?!鼻宥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敗者,毀也?!?/p>
“幼而不孫弟”句并無主語,歷代注家以原壤為主語者,未必準確。從下文看,筆者認為此句的意思非原壤幼年時無禮,而是對一種社會現(xiàn)象的描述,即童子未受到應有的教育,存在“幼而失學”現(xiàn)象。
“長而無述焉”,皇侃注曰:“至于年長猶自放肆,無所效述也。”刑昺注曰:“及長,無德行,不稱述。”朱熹注曰:“述,猶稱也?!眲氶⒃唬骸盁o述者,言無德為人所稱述也?!盵13]大意皆為原壤成年無所建樹,不值得稱道。“述”者,《說文》:“循也”,有所遵循、有所從事之意。結合上下文看,筆者認為“長而無述”是說成年人無所事事,沒有正當?shù)穆殬I(yè)可以從事——顯然,同“幼而不孫弟”一樣,“長而無述”是孔子對“壯而無所用”這種社會現(xiàn)象的描述。
“老而不死”的意思,筆者認為非如楊伯峻所謂“老了還吃白食”,而是說老而無所終,即老年人沒有得到應有的贍養(yǎng)。“死”者,“終”也,此處為“待終”,即“養(yǎng)老”之意。
“是為賊”者,從字義訓詁、文法以及人情的角度看,朱熹“則是賊而已矣”、錢穆“這等于如人生中一賊”、楊伯峻“真是個害人精”之說皆值得商榷?!百\”者,害也,與“賊夫人之子”(《論語·先進》)之“賊”同義。而從儒家義理的角度看,社會上出現(xiàn)了“幼無所教,壯無所用,老無所養(yǎng)”的狀況,這就叫做“賊”,即“敗世”?!抖Y記·禮運》記孔子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謂大同?!睂啥挝淖謱φ諄砜矗坝锥粚O弟”與“幼有所長”相對,意“幼無所長”;“長而無述焉”與“壯有所用”相對,意“長而無所用”;“老而不死”與“老有所終”相對,意“老無所終”;“是為賊”與“是謂大同”相對,意“是為敗世”。
顯然,“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句中,只“老而不死”四字與原壤有關。關于此章的背景,筆者大膽推測:同孔子當年參與臘祭時觸景生情,對“大同”、“小康”之世有所感嘆一樣,“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者,乃是孔子看見原壤年紀很大,腿腳已經(jīng)不靈便,卻還得在田間勞作,故心有所感,遂就何謂“敗世”向身邊的弟子做了具體的闡述。
3、以杖叩其脛。
“以”,憑,用。
“杖”,手杖。
“叩”,詢問,叩問。
“脛”,脛骨,腿腳。
《禮記·表記》曰:“子曰:……君子于有喪者之側,不能賻焉,則不問其所費;于有病者之側,不能饋焉,則不問其所欲;有客,不能館,則不問其所舍?!薄熬硬灰钥谧u人,則民作忠。故君子問人之寒,則衣之;問人之饑,則食之;稱人之美,則爵之?!币浴抖Y記·表記》的這兩段話作參照,可知“以”在此處作“憑”講,“以杖叩其脛”的意思是“(孔子)以手杖作為饋贈之物而問原壤的腿腳”,因此“以杖”當譯為“以手杖為禮物”,即“把手杖送給原壤”。
綜上,筆者以白話文譯“原壤夷俟”章如下:
原壤行動費勁的鋤地??鬃诱f:“童子受不到遜悌之教,成年人無事可做,老年人得不到贍養(yǎng),這就是敗世?!比缓蟀咽终人徒o原壤,詢問他的腿腳如何。
五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保ā墩撜Z·陽貨》)
據(jù)高尚榘《論語歧解輯錄》[14]統(tǒng)計及廖明春教授《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注疏與新解》[15]一文,自漢代至清代,“女人和小人難養(yǎng)”說一直是注經(jīng)者的主流觀點。如,錢穆譯曰:“先生說:‘只有家里的妾侍和仆人最難養(yǎng)。你若何他們近了,他將不知有遜讓。你若和他們遠了,他便會怨恨你?!盵16]楊伯峻譯曰:“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難得同他們共處的,親近了,他會無禮;疏遠了,他會怨恨。”[17]但是,若這種思路成立,則“逆子與亂臣”豈不比“女子與小人”更為“難養(yǎng)”?再則,“女人”也好,“侍妾”也罷;仆人抑或是小人,在傳統(tǒng)社會中,都處于相對低下的地位,而這其中哪個角色,在通常情況下,在心理、行為上敢對處于尊位者無禮?所以,這種解釋顯然與道理、社會現(xiàn)實都有不合之處。又再則,圣人又怎么會說出這樣無聊的話來,而孔門弟子又為何將這么無聊的話錄存下來?顯然,傳統(tǒng)的注解有可商榷之處。
筆者斷句如下: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p>
注解如下:
“唯”,助詞,表示肯定。
“女子”,歷代學者多注為“婦女”,如宋代刑昺曰:“此言女子,舉其大率耳。若其稟賦賢明,如文母之類,則非所論也?!保ā墩撜Z注疏》)。筆者認為,“女”,古通“汝”,你、你們;“子”,先秦時對人的通稱,而孔子亦時常以“子”稱下代人及門下弟子,如“小子何莫學夫詩”(《論語·陽貨》)、“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論語·公冶長》)、“二三子以我為隱乎”(《論語·述而》)?!叭曜印闭?,可直接譯為“你們這些弟子”,指的是顏回、子貢、子路等人。而因孔門弟子為修習君子之道者,故“汝子”在此章之上下文語境中實指“君子”。
“與”,相交,交往,《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小人”,朱熹注曰:“此小人,亦謂仆隸下人也?!保ā端臅戮浼ⅰ罚┣宕鷦氶⒃唬骸靶∪思创似险滤膏l(xiāng)原、鄙夫之屬。”(《論語正義》)今人李澤厚說:“此小人作一般人解,或作修養(yǎng)較差的知識分子解,亦可說通。”[18]今人黃懷信說:“品格低下,無大度之人?!盵19]筆者認為,在先秦時代,“小人”乃“小民”、“百姓”、“庶民”之意,如《書·無逸》曰:“生則逸,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是從。”廖明春教授曰:“在《尊德義》篇里,有一些語句是見于傳世文獻的。如簡文有‘刑不逮于君子,禮不逮于小人’,在傳世文獻中作‘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這句話見于《禮記·曲禮上》,漢初的賈誼所作的《新書》中也有類似的話,‘故古者禮不及庶人,刑不至于君子。’在這里,君子與大夫意相同,小人與庶人無別;逮就是及的意思,因此,這三種敘述實際上是一樣的?!盵20]筆者認同廖明春教授的見解。
“為”,四聲,表目地,“為了”、“求”意,即“有所求”,求名利之意;同《道德經(jīng)》“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之“為”。
“難養(yǎng)”,難以保持?!梆B(yǎng)”,保持,維持,《說文》:“保,養(yǎng)也?!?/p>
“近之”,親近的時候?!爸睙o實意,語助詞。
“孫”,同“遜”,“不孫”即“不遜”,無禮,狎昵。
“遠之”,疏遠、不親之時。
“怨”,譏諷,恨?!墩f文》:“恚也?!?/p>
綜上,筆者以白話文譯之如下:
子說:“只有君子之間的交往是可取的。小人之間的交往因為基于私情、名利,所以難以保持——交好的時候則過于親密,一旦疏遠則又相互怨恨?!?/p>
君子之交往,意義與目的皆在于道德心性上的互相促進、經(jīng)世濟民之事業(yè)上的戮力同心,而非基于對私情、名利之追求,故與小人之交截然不同。
《莊子·山木》曰:“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敝T葛亮《論交》曰:“勢利之交,難以經(jīng)遠。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險夷而益固?!苯耘c此章意同。
六、關于注解《論語》之方法
高尚榘先生說:“歷代解讀《論語》者甚多,有的客觀,有的僅憑主觀,有的出于政治目的,有的受學派學風的影響,各自以自己的理解,定然會把個《論語》解釋得五花八門、莫衷一是?!盵21]那么《論語》注解之“五花八門”的表現(xiàn)是什么?王鐘陵先生在《莊子研究如何創(chuàng)新》[22]一文中寫到:“……古今注家的錯誤很多,這種錯誤可以歸為幾種類型:一是概念解釋不對,二是就字面敷衍作解全句不知所云,三是對《莊子》原文的解說,句與句之間時常缺乏聯(lián)系甚或相互矛盾,四是所釋與莊子思想不符甚至大相違背,五是干脆繞過許多難點?!惫P者認為,王鐘陵先生對《莊子》諸家注的描述,整體上同樣適用于《論語》諸家注。
筆者認為,與注解《莊子》這樣的道家典籍需要研究者有“少私寡欲、見素抱樸”的切身體悟不同,《論語》作為孔門弟子修仁的“教科書”,其理、其事皆甚少玄虛。因此,在研究者切實“修身”(《大學》)的基礎上,字義、文法及句讀分析、義理衡量、史實考證,自古及今都是治《論語》之道,所以《論語》之注解在方法論上并不存在“創(chuàng)新”問題,而只存在治學者自身修養(yǎng)、治學態(tài)度如何的問題。當然,《論語》多數(shù)章句缺乏具體的語境記載,因此研究起來確實存在難度。而正因為有難度,就更需要研究者以更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之。王鐘陵先生在《莊子研究如何創(chuàng)新》一文中闡述了“訓詁考證”和“理論的分析”相結合的方法,說:“……這樣做是艱難的,需要處理極為大量的微觀問題。”筆者認為,就注解《論語》來說,需要處理的“微觀問題”固然并非“極為大量”,但仍足以對研究者的學養(yǎng)構成考驗。
【注釋】
[1]錢穆:《論語新解》,三聯(lián)書店,2002年版,第12頁。
[2]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6頁。
[3]“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保ā墩撜Z·季氏》)
[4]錢穆:《論語新解》,三聯(lián)書店,2002年版,第182頁。
[5]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89頁。
[6]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2011年1月版,第175頁。
[7]錢穆:《論語新解》,三聯(lián)書店2012年7月版,第355頁。
[8]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2012年9月版,第180頁。
[9]高尚榘:《論語歧解輯錄》,中華書局,2011年6月版,第799頁。
[10]同注3。
[11]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貍首之斑然,執(zhí)女手之卷然?!狈蜃訛楦ヂ勔舱叨^之。從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聞之,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禮記·檀弓下》)
[12]同注3。
[13]高尚榘:《論語歧解輯錄》,中華書局,2011年6月版,第800~801頁。
[14]高尚榘:《論語歧解輯錄》,中華書局,2011年,第936~941頁。
[15]廖明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注疏與新解》,載《人文雜志》2012年第6期。
[16]錢穆:《論語新解》,三聯(lián)書店,2012年7月版,第419頁。
[17]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2006年12月版,第215頁。
[18]李澤厚:《論語今讀》,第309頁。
[19]黃懷信:《論語新校釋》,第447頁。
[20]廖明春、張巖、張德良:《寫在簡帛上的文明——長江流域的簡牘和帛書》,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50頁。
[21]參見高尚榘《論語歧解輯錄》,中華書局,2011年6月版,“序言”第3頁。
[22]《光明日報》2012年6月25日,15版。
本文已發(fā)表于臺灣《鵝湖月刊》2014年第6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