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一以貫之
《論語·里仁》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痹釉唬骸拔?。”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衛(wèi)靈公》中亦有類似的子貢與孔子的對話: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蹦敲?,若是一個“恕”字可以貫穿整個儒學之教義,可見其意義之非凡。恕字中包含著“如同一心”的意蘊,于是,我們也可以從這一“恕”字,來領略孔子儒學之心的傳統。
王弼曾經這樣來解釋儒道之忠恕:“忠者,情之盡也;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未有反諸其身而不得物之情,未有能全其恕而不盡理之極也。能盡理極,則無物不統。極不可二,故謂之一也。推身統物,窮類適盡,一言而可終身行者,其唯恕也?!?/font>② 看漢字“恕”的構成,乃包含了“如心”之寓意;如同一心,如同本心。正所謂“惟精惟一”、“天人合一”。于是,孔子所表達的“恕”,實乃“十六字心傳”的精義。
孔子所強調的恕字內涵,體現了堯舜禹之十六字心傳的傳承。以“十六字心傳”為背景,我們也便可以理解為什么孔子強調“吾道一以貫之”,“恕”之一言可以終身而行之。因為其中包含著文化的精髓,傳遞著一種文明的精神。恕之如同一心,同時也包含著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規(guī)范與準則,以及身心與心性的統一與和諧。
“恕”之為心,顯而易見,但也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夠有所理解。在《莊子·田子方》中,莊子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是關于孔子和溫伯雪子的:
溫伯雪子適齊,舍於魯。魯人有請見之者,溫伯雪子曰:“不可。吾聞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於知心,吾不欲見也。”
至於齊,反舍於魯,是人也又請見。溫伯雪子曰:“往也蘄見我,今也又蘄見我,是必有以振我也?!?span lang="EN-US">
出而見客,入而嘆氣。其仆曰:“每見之客也,必入而嘆氣,何耶?”
曰:“吾固告子矣:'中國之民,明乎禮義而陋乎知人心?!糁娢艺?,進退一成規(guī)一成矩,從容一若龍一若虎,其諫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夫,是以嘆也?!?span lang="EN-US">
仲尼見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邪?”
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span lang="EN-US">
故事中的溫伯雪子是楚國人,要到北方的齊國去而中途路過魯國,他本來是認為以儒學著稱的魯國學者,都是“明乎禮義而陋乎知人心”的,但是真正接觸到了魯國的學者之后,卻是感嘆不及,體會到了儒學中的“心理意義”。本來孔子已經是想見溫伯雪子很久了,但是兩人相見后又都不說話,對此子路感到十分納悶??鬃咏忉屨f:“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所表達的是“道”中的奧秘,是所謂的“心有靈犀一點通”,也是一種體現為生活的心理學。
正如我們在前面所作的分析,人之心理與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在于一種整合性的發(fā)展;而人在發(fā)展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及威脅,也正是一種人與自然的分裂,心理與本性的分裂,意識與人格的分裂等等。于是,李颙先生是對的,五經、四書及諸儒語錄,俱是醫(yī)治世人的良方,同時也是啟迪世人的心燈。
《說文解字》中把“恕”注為仁,孟子也曾明析,“萬物皆備于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保ā睹献印けM心章句上》)而仁字包含著為親情,為親人,為愛人?!俄n非子·解老》中注為“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笨鬃哟鹱迂曋?/span>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币舱潜磉_的仁之愛人的內涵。因而,漢語中的恕人便為仁愛之心;恕直為寬仁正直。
《中庸章句》中指出:“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逼渲兄祆鋵τ凇爸宜 钡淖⒔?,頗具有心理分析的意味:“盡己之心為忠,推己及人為恕?!薄?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宜≈乱??!瓘堊铀^'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是也?!?/font>① ;恕也曾被發(fā)揮為忖度,古書中常把以心度物,或以己度人謂之??;《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有“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钡恼摂?,常被用作現代心理學的某種根據。但忠恕之恕,為將心比心,以誠心而待人;如同《詩經·小雅》中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睂嵲谑且环N實際的人際關系規(guī)范,包含著更為深遠的心理學意義。
我曾經與國際阿德勒心理學學會的愛娃·德雷科·佛格森(Eva Dreikurs Ferguson)博士一起工作,那是在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的心理學系;其間曾一起討論阿德勒心理學的中文翻譯問題,她委托我將其代表作:《阿德勒心理學導論》翻譯成中文。愛娃的丈夫是一位研究東方和中國哲學的美國哲學家,熟識漢語,亦通心理學;他主張用孔子的“仁”來翻譯阿德勒的心理學。因為雖然阿德勒使用Individual Psychology來表達他的學說和思想,但在這Individual Psychology中所表現的,遠非是一種“個體的心理學”(而我們國內則將其翻譯為“個體心理學”),而是一種人性的心理學,一種人際交往的心理學,一種體現“仁”的思想的心理學。我曾經撰寫文章反映過他的這種觀點①,希望能夠給國內的心理學學者一些啟發(fā),借以了解我們中國文化心理學的思想,是如何在諸多方面影響西方心理學家以及西方心理學發(fā)展的。
在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出土的楚墓竹簡中,有“太一生水”、“性從命出”等佚文及《老子》等十余種古籍,別開生面,引起哲學界的普遍關注。在被題名為“性從命出”的這篇佚文中,有“身心合一為仁”(該“仁”字為上下結構,上身下心)的古字,同時還有“直心為德”、“我心為義”、“既心為愛”、“各心為欲”等諸多獨具匠心之古字,閃爍著古樸的靈光,著實耐人尋味。
于是,作為“身心合一”的“仁”,就不僅僅是一種人際的規(guī)范,還包含著身心合一的內涵,或者是心性統一的寓意。對此,“性從命出”中也有述及。比如,《郭店楚墓竹簡》中有“金石之有聲,□□□□□;□□雖有性,心弗取不出?!钡恼戮?;② 龐樸先生曾補注為:“金石之有聲,棰弗擊不鳴;凡人雖有性,心弗取不出?!?a title="" name="_ftnref5">③ 同時,他還作了進一步的發(fā)揮,闡述其中所包含的心性學觀念:性對人固然很重要,如果沒有心去取它出來,不過是人體的一種潛在可能性而已。唯有心,才是人身上的積極力量;心不取,性不出,情更無由生,人還成其為人么?于是,在這身心之中,在這心性之中,也就包含著人之本質與本性。這也正如《性從命出》之開篇所言:“凡人雖有性,心亡奠志,待物而后作,待悅而后性,待習而后奠?!?/span>
李澤厚先生也曾撰文評述《郭店楚墓竹簡》,認為《性從命出》中所闡述之“性”,實為自然人性:“竹簡非常詳盡地描述喜、怒、愛、思、欲、慮、智、念、強、弱等等均出于此自然之性?!倍@種自然之性也多涉及到心理范疇的意義;李澤厚先生說:“竹簡對'性’其實也就是各種心理狀態(tài)及其因果聯系作了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的區(qū)分刻劃……倫理與心理在此交織一片,混為一談,并且是把倫理原則建立在心理基礎之上?!?a title="" name="_ftnref6">④《郭店楚墓竹簡》有言:“君子執(zhí)志必有夫□□之心,出言必有夫柬柬之信,賓客之禮必有夫齊齊之容,祭祀之禮必有夫齊齊之敬,居喪必有夫戀戀之哀,君子身以為主心。”(第181頁。)以心為主便可以達到內外心理與外在行為的統一,能夠獲得完美的仁義境界。
于是,聯想到李颙先生對《論語》之開宗明義“學而時習”的注解,此處之學,并非辭章記誦之喻,實指存心復性之說,心存性復始可言學。因而,在身心為仁的寓意中,心性也是統一的。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因而,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恕之為仁,仁者為恕。一言一字,可以貫穿始終,可以受用終生。
② 王弼:《周易注》,中華書局1993年版。
① 朱熹:《四書集注·中庸章句》,岳麓書社1988年版,第34頁。
① 見申荷永:“論心理學翻譯術語的標準化”,《心理學報》,1996年第4期。
② 《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第179頁。
③ 《中國哲學》第20輯,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頁。
④ 李澤厚:“初讀郭店竹簡印象紀要”,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郭店楚簡專號》,三聯書店1999年版,412-422頁。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