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的魅力所在,就是常讀常新,《論語》也是如此,每隔一段時間去讀,就會有新的感覺,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有很多話,以前都理解錯了。當然,現(xiàn)在我們的理解,也未必就對,但總是比之前深入了一點。今天末學為大家總結(jié)了一下,《論語》中的這幾句話,我們平常最容易誤解:
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按最常見的解釋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最明智的。
但我們仔細想想,如果真是這個意思的話,孔子的弟子有必要把這句話記錄下來嗎?這不是廢話嗎?再說了,這只是一種求學態(tài)度,頂多算老實、誠實,怎么也算不上明智呀?
這句話更深層的意思,應(yīng)該是這樣的:當知便知,不當知便不可知,這才是明智之舉。一個人應(yīng)該知道的事,可以知道的事,假如我們不告訴他,就會失去他這個朋友,那我們就要告訴他;一個人不應(yīng)該知道這件事,接受不了這件事,如果我們告訴他了,反而會害了他,那就不能告訴他,這樣做才是最明智的。所以很多時候,知道多了,未必是好事;不知道,也未必就是壞事,這需要在實際生活中靈活掌握。
二,父母在,不遠游?!墩撜Z.里仁》
這句話我們一般的理解就是:父母在世的時候,就不應(yīng)該出遠門,應(yīng)該在家侍奉父母。
其實這是誤解原文的意思了。原文還有下一句:“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span>內(nèi)容的重點是下一句,前一句是引子,但我們往往只記住前一句了。
父母在世的時候,子女有在家侍奉父母的責任,這是盡孝,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所以要出遠門的話,就不太方便了,就會有所掛礙。但并不是不能出遠門,如果有事一定要出去的話,那就應(yīng)該先跟父母說清楚,什么時候走,大約什么時候回來,然后把家里安頓好,讓父母的生活沒有后顧之憂,這樣才可以出門。
三,三思而后行。——《論語.公冶長》
這句話很容易被誤解。我們經(jīng)常用這句話勸誡別人,在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多思考幾遍,再做決定,不要太輕率、隨便。
孔子這句話其實是有針對性的,不是一概而論。原文是這樣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span>
對于這句話的理解,難就難在一個“再”字上。按以往的解釋:三思而后行,還不夠,還要再思考幾遍,這樣才能周全,才可以。
但儒家講中庸之道,凡事過猶不及,所以這樣解釋,似乎有所不妥。這里的“再”,應(yīng)該是“二”的意思,如同“一而再,再而三”這句話里面的“再”。季文子作為一個魯國大夫,做事優(yōu)柔寡斷,總是再三思考,這是不對的,所以孔子才說,不要再考慮了,思考兩遍就足夠了,做領(lǐng)導的處理事情,一定要果斷,不能婆婆媽媽的。
所以說這句話,不能說褒義,也不能說貶義,都不是絕對的,要看場合,看具體情況。有時候就需要果斷作出決策,不能猶猶豫豫;有時候就要再三思考,權(quán)衡利弊,不能草率作出決定。
四,以德報怨。——《論語.憲問》
這句話雖然出自《論語》,但并不是孔子說的,是別人的一句問話,原文是這樣的: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span>
“以德報怨”這個詞,其實是源自老子《道德經(jīng).六十三章》的一句話:“大小多少,報怨以德”。有人就拿這句話問孔子——你是怎么看的呀?
孔子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先反問說:如果以德報怨的話,那還拿什么報答別人的恩德呢?應(yīng)該以公正的態(tài)度去對待仇怨,以報恩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的恩德。如果對小人和君子,你都同樣報以感恩的態(tài)度,那誰還愿意做君子呢?
五,言必信,行必果?!墩撜Z.子路》
一直以來,這句話都是我們?yōu)槿颂幨赖臏蕜t,覺得信受承諾,說到做到,這是基本的做人修養(yǎng)。這樣理解確實也沒錯,但孔子的原意,并不是這樣的,老祖宗的東西,要活學活用,不能學死了,那就麻煩了。我們看原文: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xiāng)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span>
在這里,孔子稱這種人是“小人”?!把员匦牛斜毓?,這句話作為個人的行為準則,也無可厚非。但要用在處理國家大事上,那就不行了,那就是愚癡、死板了,作為士大夫,一切要以國家人們利益為重,以大局為重。如果是錯誤的承諾,有損國家人民利益的承諾,那就要及時改正,不能將錯就錯,一錯到底。所以古人很多話,不能理解死了,要活學活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就學通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