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經(jīng)典,主要講“中庸之道”。這種“中庸”思想,可說已深入國人骨髓,國人的思想和日常行為幾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但不同的人,對“中庸之道”可能都有不同的理解。對大多國人而言,中庸之道就是“做人不張揚,不做出頭鳥”,“做事平平過,能忍則忍,要息事寧人”之類。
我卻以為,《中庸》里所講的“中庸之道”,其實就三個字:中、和、誠。
無論“中、和、誠”,要做到都需要有所付出,也就是都需要“舍”和“忍”,人處世,做事,想要達到“至中、至和、至誠”,就要有所權(quán)衡,有所取舍,有所忍讓。任何東西的獲取都需要一定的代價,其實人真正放不下的多是內(nèi)心的貪婪和欲望,只有真“舍得”、“忍得”,才會真獲得。當然,這種獲得并不是指物質(zhì)上的占有,而是指獲得生命的升華與提高。而儒家所想要達到的就是“至仁”。
中國有三大家:儒,釋,道。道,清靜求真;釋,慈悲求善;儒,至誠求仁。所求不同,道途不同,最終卻都將殊途同歸。而儒家所推崇的中庸之道,就是其所選擇的道途。
若要將“天、地、人”這三才之道與“儒、釋、道”相對應,我認為“釋”最近天道,“道”最近地道,“儒”最近人道。這三者其實都是一種修行。
不過,釋是出世修;道是避世修;儒是入世修。因儒修的中庸之道,是人之道,所以最受人推崇。釋出家修,不太近人性,最遭人憎。道士避世清修,卻不完全出世,有時也入世濟世,有的甚至允許道士結(jié)婚,較近人性,所以不遭人憎。魯迅說:“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
總之,儒家的中庸之道,經(jīng)千年教化和潛移默化,已成為中國人所奉行的做人之道。懂此道者,則可立人、立德、立世,從而立于不敗之地。因而,知此理者,幾可知中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