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116條辨:微數(shù)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nèi)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原文解釋】病人脈象微數(shù),屬陰虛內(nèi)熱,治療千萬不可用灸法,若誤用溫灸,就成為火邪,火邪內(nèi)迫,邪熱內(nèi)擾,煩亂不安的變癥就會出現(xiàn)。陰血本虛反用灸法,使陰更傷;熱本屬實,用火法更增里熱,血液流散于脈中,運行失其常度,灸火雖然微弱,但內(nèi)攻非常有力,耗傷津液,損傷筋骨,血液難以恢復。
“微數(shù)之脈,慎不可灸”。這個脈微數(shù),就是有虛有熱在里面,微代表是虛,但跳的是數(shù)脈,數(shù)代表的是熱。所以微數(shù)之脈就是病人是虛熱的體質(zhì)。我們針灸的灸在使用的時候,是寒證,虛寒的時候用的灸法,實證的時候都不用灸。本來是大承氣湯證,里面很燥熱了,結(jié)果,你用了灸法,灸了天樞,關元。本來里面就很燥熱,你一灸了馬上神昏譫語,捻衣摸床。
白虎湯證是講陽明經(jīng)熱,熱在經(jīng)脈里面。就是白虎湯;如果是陽明腑熱,熱在腑里面,熱在大腸、小腸、膀胱,熱在消化系統(tǒng)里面,就是承氣湯證。白虎湯和承氣湯都是實熱的范圍,。
陽明證的脈都是很數(shù),但是脈會洪大,不會微細。實熱跟虛熱不一樣,實熱要攻實,把去實和去熱的藥加在一起,就可以攻了;虛熱要把去熱的藥加在里面,還要把補虛的藥加在里面,例如像吃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沒有什么補,桂附八味丸里面的肉桂和附子下去會很熱,像虛熱的人吃桂附八味丸,虛熱會更熱,會嘴巴燥裂。
桂附八味丸本來是為了補虛的,所以吃桂附八味丸要加些去熱的藥在里面,可以加黃連、黃芩在里面。如果是熱在血里面,口渴陽明熱的話,就加白虎在里面。
虛熱的病人不要灸,要寒濕或純虛的病人才灸,因為火是邪的不是正的,會造成病人虛熱而生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并不是虛熱的病人灸了以后,血就離開脈了,而是血里面有熱力,本來是虛熱的人,血量已經(jīng)不足了,肝里面很熱,血的熱就要往外跑,一加熱的時候,血里面更熱、津液更少了。這時候熱已經(jīng)離開血管,跑到旁邊的經(jīng)脈里面去,血還在血管里面,火氣雖微,內(nèi)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結(jié)果病人更虛,骨頭、筋就都會變得比較枯瘦。
灸呢,我們一般都是用虛寒,比如說這個病人一天下利好幾次,吃的玉米進去,出來還是玉米,這個時候,我們用灸法就是對的。如果病人在發(fā)燒,你還去用灸,當然是不行的,只要病人有熱癥,都不適合用灸,如果灸,只會讓病情更復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