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6日,美國空軍從希爾基地出動52架F-35戰(zhàn)機進行大規(guī)模演習。用這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豪華戰(zhàn)機秀肌肉無疑是對伊朗的警告。許多人認為,美軍之所以出動52架飛機,是表明他們沒有忘記40年前的德黑蘭人質救援行動,因為當時美國人質正是52人。
當年以失敗而告終的救援行動成為美軍揮之不去的陰影,行動參與者痛苦余生。曾參加此次行動的美國空軍上校詹姆斯·凱勒回憶,那次營救行動是他「30年的軍旅生涯中所經歷的希望、絕望和悲劇交織的最大一次行動」。
救援行動中燒毀的EC-130運輸機
「飯碗」小組面對極大困難
▼
1979年1月, 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fā),伊朗國王巴列維預感自己即將垮臺,遂逃往美國避難,取而代之的是流亡巴黎的原教旨主義者,什葉派穆斯林領袖霍梅尼。
伊朗伊斯蘭革命
伊朗國內要求「讓巴列維回國接受審判」的呼聲空前高漲。11月4日,300多名激進的伊朗學生沖進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把100多名使館工作人員扣為人質。十幾天后,伊朗方面釋放了13名婦女和黑人,其余52人仍被扣押。
美國總統(tǒng)卡特希望用外交途徑解決問題,伊朗方面堅持只有引渡巴列維才能釋放人質。根據總統(tǒng)的指示,美國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瓊斯上將組建了一個代號「飯碗」的策劃小組,具體研究軍事援救行動方案。瓊斯決定由詹姆斯·沃特陸軍少將來領導飯碗小組,他是經歷過三次戰(zhàn)爭的元老,有突擊隊和空降作戰(zhàn)的經驗。
卡特總統(tǒng)
營救的困難簡直無法想象。德黑蘭周圍四面八方70英里以內都是沙漠和山脈,美國??哲姴豢赡軓娜莸貙υ撌袑嵤┐驌簟6?,該市有40多萬人口,美國大使館就位于市中心,一旦動起手來就會驚天動地,弄不好人沒救出來,救援部隊自己先陷了進去。
然而更大的麻煩還在于美軍的備戰(zhàn)狀況。自打從越南撤軍后,美國開始大量裁軍,其嚴重后果就是失去了一批優(yōu)秀的特種作戰(zhàn)人員。然而慶幸的是,美國還有一個新組建的精銳部隊,其目的就是對付國際恐怖主義的威脅。
「超級種馬」+「大力神」的黃金組合
▼
剛剛通過了戰(zhàn)斗力測試的三角洲部隊接到命令,開始準備赴伊朗解救人質。這支神秘部隊的首任指揮官是陸軍上校貝克維斯,一位有著豐富實戰(zhàn)經驗的老兵??哲娚闲P勒將輔助沃特策劃空中行動,他將跟隨行動組擔任現(xiàn)場指揮官。
三角洲部隊創(chuàng)始人貝克維斯
在排除了傘降的可能后,直升機成為了美軍抵達德黑蘭的最佳選擇。他們最終選擇了美國海軍載重能力最強的RH-53D「超級種馬」作為三角洲部隊的座機。但即使是強悍的RH-53D也不能從印度洋直飛到德黑蘭。經過反復測試,特遣部隊決定用臨時裝備1800加侖油囊的美國空軍C-130「大力神」運輸機為直升機加油。
這個決定意味著行動小組必須在沙漠里找到一個地方,使加油行動能在地面完成。另外該地的地面必須能夠承受C-130 的重量。
RH-53直升機
美軍情報機構找到這樣一處地方,該地位于德黑蘭東南方向300多公里處的塔巴斯。在任務策劃和訓練過程中,該地被稱為「沙漠一號」。
最終被挑選參加此次任務的飛行員有16名,其中陸戰(zhàn)隊12名,海軍3名,空軍1名。擔任這支直升機部隊的指揮員的是海軍陸戰(zhàn)隊謝費爾德中校,他曾經在越南執(zhí)行過遠距離搜索救援任務,在利用夜視鏡飛行方面有經驗。
貝克維斯和謝費爾特均認為,他們至少還應該有6架可供使用的直升機,這樣任務才能繼續(xù)下去。貝克維斯曾經申請了10架直升機停在航母上以防萬一,但海軍稱只能找到8架。
該死的沙塵暴
▼
4月11 日,卡特總統(tǒng)認為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人質問題希望渺茫,遂正式批準軍事營救計劃。4月24日,代號「鷹爪」的營救行動開始。
從亞速爾群島某基地起飛的6架C-130運輸機載著97名突擊隊員飛向伊朗南部。與此同時,從「尼米茲」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8架RH-53D直升機也向伊朗進發(fā)。他們企圖在第一個集合地匯合加油后,飛往位于德黑蘭西南80公里處的第二集合地。
尼米茲號航母
在大約進入伊朗境內100英里處的時候,C-130遇見到沙塵暴。4月份正是伊朗冬春交替的季節(jié),沙塵暴司空見慣。美國氣象專家雖然預見到了出現(xiàn)塵暴的可能性,但他們并沒有通知執(zhí)行任務的飛行員們。
起飛不到2小時,代號為「蘭鳥6號」的直升機座艙內的一個報警燈閃爍起來,意味著水平旋翼里的增壓氮可能發(fā)生泄漏。機組人員認為飛機不能繼續(xù)飛了,于是降落在了沙漠里,還搭上了停下來幫忙的另外一架直升機,現(xiàn)在能夠執(zhí)行任務的只剩下7架直升機了。
這7架直升機繼續(xù)向伊朗內陸前進,沒多久「蘭鳥5號」又撐不住了,大部分飛行和導航儀器停止了工作。該機的飛行員戴維斯少校決定返航。現(xiàn)在執(zhí)行任務的只剩下6 架直升機,這是完成任務的最低限度。
在此期間,C-130已經抵達了沙漠一號,貝克維斯指揮他的突擊隊員們迅速封鎖了周圍的道路。在焦急的等待過后,6架RH-53D終于到了,營救成功的希望之火又燃了起來。
但當直升機試圖挪動位置準備加油的時候,由于沙子太深,「蘭鳥2號」的輔助液壓系統(tǒng)完全失靈。謝費爾特堅定地表示,在這樣的高溫下,該系統(tǒng)的故障會造成飛機控制失靈,并導致機毀人亡。
凱勒通過衛(wèi)星設備將情況告訴了沃特將軍。隨后卡特總統(tǒng)立即召集國家安委會會商。會商的結果是,剩余的5架直升機不足以將53名人質和97名突擊隊員安全運出伊朗,繼續(xù)行動勢必導致更大的危險,而且沒有成功的把握。
詹姆斯.沃特少將,鷹爪行動指揮官
夢魔和絕望
▼
對于凱勒上校來說,剩下的工作就是把每一個行動人員從沙漠一號安全帶出伊朗。
因為在地面呆的時間太長了,一架C-130的油量已經不足,必須馬上離開。為了給這架飛機騰位置,凱勒命令海軍陸戰(zhàn)隊少校謝弗挪動一下他的直升機。但該機前輪已經被壓扁,不能滑行,于是謝弗少校試圖起飛來調個位置,但這一來攪起了眩目的塵暴,旋轉的機翼刮到了C-130,引起了大火。兩架飛機上的彈藥隨后發(fā)生了爆炸,熾熱的火焰染紅了整片天空。
燒毀在伊朗沙漠的RH-53D直升機
已經登上了C-130的突擊隊員混亂地從飛機側門跳下,從燃燒的飛機內噴射出來的炮彈又擊中了附近的3架直升機,機上的成員又慌忙逃竄,現(xiàn)場一片混亂。結果8名突擊隊員當場被燒死,4人被嚴重燒傷。其余的突擊隊員被迫遺棄4架完好的直升機,抬著4名傷員,搭乘5架C-130運輸機,匆忙撤出伊朗。
突擊隊在撤離第一集合地的時候,除了放棄4架完好的直升機外,還把有關這次行動的絕密地圖、偵察照片、無線電通信呼號和頻率表都丟在了現(xiàn)場。在撤出伊朗途中,行動組曾向華盛頓請求,派艦載機摧毀遺留下的直升機和絕密文件。但是,華盛頓唯恐事態(tài)擴大而拒絕了這一要求。
凱勒后來這樣寫道:「我們把希望和夢想留在了沙漠一號,但夢魔和絕望卻揮之不去,將繼續(xù)折磨我們多年, 甚至永遠?!?/p> 失敗是有原因的 ▼
為防止美國再次營救人質,伊朗將人質轉移分散到了各地。美國再次開展外交活動,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和斡旋。
1980年9月,兩伊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伊朗政界人士感到,人質問題長期拖延下去對伊朗是個包袱。1981年1月20日,扣押達444天的美國人質被伊朗釋放,他們搭乘飛機回到了華盛頓,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
兩伊戰(zhàn)爭中的伊拉克士兵
美軍此次營救行動失敗的原因,除了準備不充分、協(xié)同不周密、指揮有失誤、對天氣缺乏深入考慮等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參戰(zhàn)的RH-53直升機是CH-53運輸直升機的改進型,性能較穩(wěn)定,但其航程僅400公里,不適合長途飛行。為執(zhí)行營救任務,美軍預先對其進行了改裝,增加了副油箱,使其航程增到900-1000公里。因超航程長途飛行,導致機體及其部件過度疲勞。據稱,有的直升機主旋翼上冒火光,出現(xiàn)裂縫。
直升機結構復雜,相對固翼飛機來說出動率一般較低。使用7年的RH-53直升機作戰(zhàn)出動率是36%至47%。因此,當時有一種意見認為,1架正式參戰(zhàn)的直升機需配上1架預備直升機,但這些意見都被否決。按當時的情況,尼米茲號航空母艦的直升機載機量為11架,第一集合地的供油能力是10架,而最后參戰(zhàn)飛機卻只有8架。
此次行動的難度是驚人的,但整個行動處在一個組織松散的參謀機構的領導之下,所有單位相互隔離,并保持信息傳遞的嚴格控制,所以參戰(zhàn)部隊和直升機機組成員沒有建立很好的協(xié)作和信任,而這對執(zhí)行一個復雜的作戰(zhàn)任務是非常要命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