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蔡文姬:有一種悲憤登峰造極

蔡文姬:有一種悲憤登峰造極

  • A+
  • A-
2017-05-26 08:18:18
中國青年報 關注

2011年4月27日,北京人藝歷時兩個多月重排的歷史大戲《蔡文姬》登上了首都劇場的舞臺。

導讀

“文姬歸漢”是一個著名的“歷史橋段”。在那個天下大亂、萬眾含悲的“三國時代”,著名才女蔡文姬以其坎坷悲憤的命運,為那個時代悲劇劃下了一道寒如冰霜的弧線。郭沫若先生寫過《蔡文姬》,1959年,著名導演焦菊隱先生將這部戲劇搬上舞臺,一經亮相,就成為戲劇界最走紅的一部名劇。1978年,北京人藝以原班人馬重演這部劇時,觀眾人山人海,居然把廣場的南墻都擠塌了。然而,郭沫若先生的主觀性太強,他說過自己寫此劇的一個目的是替曹操翻案,作為文學作品,自然無可厚非;而本文則以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的學術考證為基準,為我們還原一個接近歷史本來面目的蔡文姬。

--------------------------------------------

1、馬后載婦女

16歲(虛歲,下同)可能是她一生最愜意的時節(jié)。

少女正當妙齡,本身就有天然的嬌嫩,皮膚瑩潔,神色光鮮,華美飄柔的朱紅色絲綢裙裾,精致珍貴的金玉首飾,更將她妝點得明媚鮮妍,讓人過目難忘。

她是一代名士的千金,幼承庭訓,日誦華章,研習書法,撥弄琴弦……翰墨琴音長年浸潤,又讓她的氣質,比尋常女子更多了幾分靈秀雋永。她腹有詩書,才思穎悟,談吐流利機敏,言語典雅深微。

東漢中平六年(189年),她在春色繁盛的大好季節(jié)披上嫁衣,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徐徐展開。據(jù)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分析,新郎衛(wèi)仲道是當時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名臣衛(wèi)覬的弟弟,而河東衛(wèi)氏在漢末是一門有學術傳統(tǒng)的世代仕宦之家。這一年,仕途起伏、幾經波折的父親蔡邕(字伯喈)也特別春風得意,被朝廷委以重任……似乎一切都恰到好處。

與蔡文姬(名琰,生于174年)基本上同時代的詩人丁廙(yì)寫有《蔡伯喈女賦》,前半部分毫不吝惜筆墨,全方位地描摹了她出色的音容服飾、言談舉止,渲染她的明慧聰穎與各種優(yōu)越和順遂。一句“羨榮曜之所茂”,好像是對上述種種稱心如意的總結,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都聚齊了??墒?,接下來話風卻陡然一轉——“哀寒霜之已繁”。

確實很可惜,出嫁不太久新郎就去世了。兩人沒有子嗣,蔡文姬回到娘家居住。年紀輕輕就喪偶,固然不幸,但是,她一生的厄運,那些繁密凜冽的寒霜,其實剛剛開始襲來。后來的遭遇,才是字字泣血。

蔡文姬的兩首《悲憤詩》(一為五言,一為騷體),既是自傷身世的哀歌,也是痛訴亂世的實錄。恰如《后漢書·董祀妻傳》所說,那是“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之作。

先來看五言《悲憤詩》的前面部分: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

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

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

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

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

失意幾微間,輒言弊降虜

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罵。

或便加棰杖,毒痛參并下。

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

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

漢代末年的董卓之亂,導致蔡文姬蒙難。董卓的兵馬東下,攻城略地,“所向悉破亡”。他們殺人如麻,以致尸橫遍野。男人的頭顱是邀功的簽籌,被這些兇頑之徒懸于馬側;馬后則拖著搶劫的婦女,被擄者成千上萬。

蔡文姬也遭掠走,被長驅西入函谷關(東漢時位于今河南洛陽新安縣),然后經深溝險路北行,長途跋涉三千里,抵達南匈奴聚居的內蒙古河套平原。

路途之曲折艱辛,不值一提;那些“胡羌”(劫掠者)對于虜獲的戰(zhàn)利品,真是為所欲為:稍不順意,就惡言穢語大肆辱罵,或者棍棒鞭子劈頭蓋臉落下,要不就惡狠狠以揮刀屠殺相威脅。蔡文姬等動輒得咎,白天流淚前行,晚上坐著悲咽。故園越來越遠,天地越來越荒寒,逃生不得,求死無計,痛楚與憤恨交相襲來,她不由得發(fā)出絕望的哀鳴:蒼天??!為什么要讓無辜者蒙受這樣的慘禍?

董卓逼迫漢獻帝從洛陽遷都長安時,曾經強奸公主、宮女,他的手下也特別肆無忌憚。兵荒馬亂之中,財帛、女子從來都相提并論,是戰(zhàn)勝者的獵獲物品。女人在戰(zhàn)亂中的處境,也就添了一重憂懼、險惡。秩序瓦解,殺戮嗜血,朝生暮死……會極大地釋放男人的獸性,何況“胡羌”地處蠻荒,未經中原文明熏染,風俗更為粗鄙。蔡文姬僅用一句“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來概括那段被蹂躪的經歷——有多少不忍回首的無限難堪,無法細說的奇恥大辱,都含血和淚,強揉進這十個字里。

像蔡文姬這樣的貴族小姐,在戰(zhàn)火肆虐時都不能逃避被搶掠、摧殘的厄運,平民女子的惶悚無助,更是可想而知。

2、金甲耀日光

蔡文姬是在怎樣的背景下被擄到塞外的?她的《悲憤詩》講述得十分清晰。歷代很多學者發(fā)現(xiàn),她詩中的所有敘述,均有史可證。

《悲憤詩》的開端,是這么幾句: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

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

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

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

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爆發(fā)后,漢室衰微。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漢少帝登基,何太后臨朝聽政。太后之兄、大將軍何進欲借機剪除那些驕縱專權的大宦官,召并州牧董卓率軍前來。董卓尚未抵達,何進已被宦官謀殺,袁紹等終結了宦官之亂。

董卓入洛陽后總攬大權,廢漢少帝為弘農王,改立其弟陳留王為漢獻帝,后來弘農王母子先后遇害。董卓先為司空,不久又擔任相國,自詡“貴無上”,放縱兵士,到貴戚富家的府邸大肆搜刮金帛財產,奸淫、搶掠婦女,殘害百姓,京師人心惶惶。

蔡邕曾因遭受誹謗而亡命江海十二年。公元189年,董卓征召他入朝,蔡邕以生病推脫。董卓下令州郡強行征召,他不得已應命,被任為代理祭酒。董卓對蔡邕特別優(yōu)厚,很快又委以治書御史、尚書等職,蔡文姬出嫁就在這一年。蔡邕精通經史,妙解音律,擅長篆隸,既是辭賦大家,又懂天文算術,首創(chuàng)的“飛白”書體被唐代書法家張懷瓘譽為“妙有絕倫,動合神功”。

董卓強橫霸道,對才華卓著的蔡邕算是相當敬重,常令蔡邕主持宴會,不久又任命他為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

因董卓專擅朝政,袁紹等逃離洛陽后,聯(lián)合討伐董卓。曹操的《蒿里行》描述的也是那一段遍地兵戈的危局——“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背跗皆辏?90年)初,關東諸州郡牧守推袁紹為盟主,以匡扶漢室相號召,一起興兵討伐董卓。然而聯(lián)軍內部各懷心思,他們既想保持各自實力,也畏懼董卓的精銳兵力,遂裹足不前。后來袁紹、袁術等暴露出廢掉獻帝另立傀儡或自己稱帝的野心,聯(lián)軍內部自相殘殺:“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贝撕?,軍閥混戰(zhàn)此起彼伏,帶給老百姓滅頂之災,人口百不一存,“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190年二月,董卓見關東聯(lián)軍劍指洛陽,就脅迫漢獻帝遷都長安。洛陽地區(qū)的百姓被驅迫西行,途中凍餒勞累,又被軍隊踐踏寇掠,“積尸盈路”。董卓居然下令焚毀洛陽的宮殿、官府、民房等,方圓二百里化為瓦礫灰燼,皇家藏書大量散佚毀損。他的部下還挖掘皇陵,劫取珠寶。董卓的涼州兵向來野蠻,此時乘亂殺人掠貨,奸淫婦女,更是無惡不作。

當時擔任左中郎將(后世遂有“蔡中郎”之稱)的蔡邕,也隨漢獻帝遷往長安,受封為高陽鄉(xiāng)侯。史書記載,蔡邕對董卓的僭越等行為,多有勸諫,董卓有所采納,但更多是充耳不聞。蔡邕非常遺憾,也預測以董卓的專橫跋扈、觸犯眾怒,終究難以長久,曾經動念逃往山東。

董卓的軍隊恣意為非作歹,《三國志·董卓傳》記載,他們襲擊潁川郡陽城縣時,殘忍殺害百姓,將男人砍下頭系在車轅車軸上,載著婦女唱著叫著返回洛陽,謊稱取得攻城大捷。董卓命令焚燒那些首級,將劫掠來的女人分給士兵為婢妾。

譚其驤先生的論文《蔡文姬的生平及其作品》詳細梳理了她的經歷: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等在河南中牟大勝后,乘勢搶掠陳留、穎川諸郡,當?shù)厝艘幢粴⒁幢粨?。留在原籍陳留圉(yǔ)縣(今屬開封)的蔡文姬在初平三年(192年)春,被李傕、郭汜等部眾中的胡騎虜獲,她當時19歲。董卓軍隊中的羌胡都是關中人,蔡文姬隨即被“長驅西入關”。兵禍連綿,道路阻絕,文姬被掠三個月后,遠在長安的父親就去世了。彼此消息不通,自然也無從營救。

譚其驤先生通過研究史籍分析道:當時參與漢朝內戰(zhàn)的“胡羌”仍然保留著原來的部落組織,也有權處理自己的虜獲品,他們并沒有被正式編制在涼州兵的部隊之中,“不過是在涼州將領有時許以某種利益的條件之下,為涼州軍或其中某一將領所用,暫時構成一種隸屬關系而已”。一旦另有他人許以封爵珍寶,馬上就可以轉而追隨。這些羌胡跟他們留居在邊疆根據(jù)地的同族之間,估計還會保持著一定的聯(lián)系。譚其驤由此推斷:“蔡文姬在被暫時隸屬于涼州軍的羌胡部隊中的一支胡騎所擄獲并被驅送入關后,接著就被驅而北,送向他們的老根據(jù)地南庭一帶,作為向他們的首領左賢王獻納的一件禮物。”

譚其驤講述:蔡文姬入關后馬上就北行進入今天的陜北高原。東漢末年,這里已不再列在王朝版圖之內,所以她稱這一區(qū)域為“羌蠻”。而陜北高原地形多深溝高岸,與兩首《悲憤詩》中“回路險且阻,還顧邈冥冥”“歷險阻兮之羌蠻,山谷眇兮路漫漫”等句正相符合?!按┻^陜北高原再向北走,即到達今伊克昭盟東部的準格爾旗境……到蔡文姬被擄北來時……全境都成了以匈奴為主的羌胡世界。”當時匈奴大臣中以左賢王為最貴,而南庭匈奴在中平五年(188年)立須卜骨都侯為單于,第二年單于去世,“遂虛其位,‘以老王行國事’,這一老王應該就是《董祀妻傳》里的‘南匈奴左賢王’”。而左賢王自中平之末以來已經成為南庭的最高統(tǒng)治者,“他的庭帳自應就在南庭所在的美稷。所以蔡文姬的被虜行程,以陳留圉縣始,即當以到達美稷而告終,共計全程約合漢里三千里正”。

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擅改幣制、濫殺無辜等一系列倒行逆施,引得天怒人怨。司徒王允設計鏟除董卓,說服了后者的心腹呂布倒戈。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三日,董卓被呂布等斬殺。

王允消滅了董卓,大快人心,他隨即總理朝政。位高權重,又不再有心腹大患,王允不免志得意滿,與其他大臣聚會,“每乏溫潤之色”。蔡邕在王允的座上為董卓之死嘆息,惹得王允勃然大怒:董卓是國家大賊,差點傾覆漢室。你作為臣子理應站穩(wěn)立場,卻只想著自己受到的禮遇,忘記了操守!現(xiàn)在上天誅殺了罪人,你反而為他感到傷悲,豈不是跟他同為逆賊嗎?王允竟然立刻將蔡邕關押治罪。蔡邕遞表請罪,愿意受到刻額染墨、截斷雙腳的刑罰,以求繼續(xù)完成漢史。

同情蔡邕的士大夫替他說情,力圖營救。太尉、經學家馬日磾(mìdī)就想說服王允:蔡伯喈有曠世逸才,熟悉漢代史事,應該讓他續(xù)成史書,成就一代典籍;何況他的忠孝之名素來顯著,現(xiàn)在所定之罪又沒什么憑依,誅殺他將大失人心。王允卻固執(zhí)己見:以前漢武帝未殺司馬遷,讓他寫出毀謗之書,流傳后世?,F(xiàn)今國運衰落,政權不穩(wěn),不可讓奸邪諂媚之臣在幼主旁邊著文,這既不能增添圣上的仁德,也會令我們蒙受詆毀。馬日磾離去后對人嘆息:王允大概不會久居于世。有道德的人,是國家的綱紀;他們的著作,是國家的典籍。將綱紀與典籍毀棄,豈能長久?

蔡邕不久死在監(jiān)獄,許多同僚為他惋惜、傷悲。

因為悲嘆董卓之死,蔡邕曾遭后世揶揄,但歷代學者、文人為他辯護者也不少。南朝著名史學家裴松之認為:蔡邕雖為董卓厚待,但并非其同黨,他肯定知道董卓的奸佞兇殘,聽聞其死亡,絕不會為之惋惜。即便如此,也不會在王允面前流露……這一情節(jié)大概是范曄寫作《后漢書》時記載失實。

明代思想家李贄別有洞見:人們都認為蔡邕哭董卓是錯誤的,此論固然有理,然而“情有可原,事有足錄”。為什么呢?士為知己者死,假如有人受恩于桀紂,在他人看來桀紂固然可恨,但在受恩者眼里對方就是堯舜,怎么能一概而論呢。董卓確實是蔡邕的知己,后者以哭泣報答他,也不為過?,F(xiàn)在有些趨炎附勢之輩,見別人有權位名利,就設法去借風使船,一旦人家勢衰就轉身離去,更惡劣的還要落井下石、無所不用其極。比較起來,蔡邕畢竟還是君子,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小人呢。

不管怎樣,蔡邕的去世,讓蔡文姬徹底地失去了被營救的可能。

3、兒呼母兮啼失聲

北風凄厲,像刀子一樣鋒利,割得皮膚生疼;它們呼嘯著肆意鉆透衣裳,渾身上下徹骨冰涼;用力睜開眼睛,四外都是漫無邊際的雪原,間或有枯黃的衰草在風中無助地倒伏。即便到了春天,依然不像故園那樣草木蔥蘢。若是大漠卷起風塵,更是天地一片昏黃。

“人似禽兮食臭腥,言兜離兮狀窈停?!敝苓吺情L相、裝扮、風格都跟中原完全不一樣的人群,他們裹著粗放的皮衣,不避腥膻,大塊吃肉,用聽不懂的語言高聲吆喝。

“冥當寢兮不能安,饑當食兮不能餐?!辈涛募б詼I洗面,無心飲食。夜深人靜時,想家想得難以入眠:不知父母在動蕩中是否安康?女兒下落不明,他們會怎樣牽腸掛肚?

春去秋來,她向南方日日眺望。怎奈,千里之外的故園,唯有候鳥可以翩然抵達。胡笳互動,琴箏相和,牧馬嘶鳴,孤雁嚶嚶,聲聲都添愁絕。她曾經細嫩的臉龐,被霜風猛襲、烈日暴曬,漸漸變得粗糙黑紅;絕望之情、求死之心,則被時間慢慢風干。

偶爾有漢地來人,她總是十分欣喜,要趕緊迎上去打聽消息,可惜他們與她總是不同鄉(xiāng)里。有的被擄者終于由家鄉(xiāng)來人贖歸,每當此時她都暗自祈禱,自己也能有這等幸運。

那一天果然喜從天降:曹孟德想到老友蔡邕沒有子嗣,派了專人前來,要以金璧將他的女兒贖回!莫非神明真的憐惜自己,有所回應嗎?

狂喜之后卻被冷水澆醒。她已是左賢王的侍妾,生有兩個兒子,自己可以離開,孩子則必須留下!能夠回鄉(xiāng)固然是天遂人愿,但放棄兒子卻是天大的難事:此去關山阻隔,后會無期,音訊難通,骨肉相連,怎能忍心扯斷?蔡文姬前思后想,萬般為難。

戲文上說她是左賢王妃,左賢王對她殷勤呵護,那是后人的善意或者演繹。譚其驤先生的論文《讀郭著<蔡文姬〉后》指出:蔡文姬只是左賢王部伍中許多被擄來的侍妾之一,并非左賢王妃。曹操派去贖蔡文姬的,只是名不見史傳的小官周近,不是大將軍。

中原固然夢縈魂繞,但蔡文姬寧愿付出拋下兒子的慘重代價,最終選擇離去,讓我們不難推測——她在異域的日子并不順心。所謂她與左賢王日久生情、伉儷恩深的講述,只是一廂情愿的想象。騷體《悲憤詩》的那句“欲舒氣兮恐彼驚,含哀咽兮涕沾頸”,就鮮活地勾勒出她在氈帳內外的謹小慎微、郁郁寡歡。

從被擄至今已經十二年,大兒子頂多十來歲,幼子更小。兒子驚恐地跑來,抱著她的頸項連聲發(fā)問:他們都說阿母要走,是不是真的?你要去哪里?走了就不再回來嗎?見她流淚點頭,兒子泣不成聲:阿母從來都那么慈悲,現(xiàn)在怎么突然狠心起來?我們還這么小,你就忍心不顧惜我們了?

這些話讓她五內俱崩,神思恍惚。她一遍遍如狂如癡地撫摸、摟抱兒子,忍不住嚎啕痛哭。

古時音書難遞,山高水長,時空阻隔令重逢不易,離別也就更難,所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古典詩詞中有大量名篇寫到親人、情人、友人的分別,真是精彩紛呈。然而,雖說同樣情真意切,同樣再會難期,但無論是執(zhí)手相看淚眼,無語凝噎;還是離人之淚,將霜林染醉;或者登樓凝望,直至孤帆遠影淡出……種種纏綿傷感,總不及母親告別幼子那么慘惻。很少詩人有蔡文姬這樣獨特的遭際,她的《悲憤詩》也就為古典詩詞的離別主題,留下最悲戚、酸楚的一幕。

將要登車的關頭,她再一次遲疑,差點改變主意。訣別時分,母哭子啼,一片哀聲。突然,幾個苦命女人的嚎哭不期然地加入進來,像幫腔也像合唱,將場面烘托得愈加悲催——那是跟她一樣被劫來的同伴,悲悲戚戚前來送行,“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女人與孩子們撕肝裂肺的哭聲,竟讓車不轉輪,馬也停蹄,見者落淚,人人噓唏:“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

蔡文姬的五言《悲憤詩》共一百零八句,有三分之一的篇幅專寫離別愛子的慘痛。這樣做會讓詩顯得重復、嘮叨嗎?不會的。此去幾乎就是永別,做母親的必然這么喋喋不休,詩歌也必須這么回環(huán)往復:歸程好像很快,路途越走越遠,她時刻愁腸寸斷:“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待回到故鄉(xiāng),又總是忍不住登高遠眺,只見北方天地蒼茫,但覺魂飛魄散,人也好像奄奄一息,引來旁人不斷寬慰。

騷體《悲憤詩》同樣痛抒別子之苦,“兒呼母兮啼失聲,我掩耳兮不忍聽”。孩子跟在車后持續(xù)追呼的情景,更是不忍目睹。孤身回鄉(xiāng)后,她還要一再為自己身為母親卻如此絕情而自譴自責,身心憔悴。

多數(shù)學者認定,托名蔡文姬的古樂府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是唐代人的作品。它所訴內容與兩首《悲憤詩》基本重疊,也寫得一唱三嘆、哀婉動人,且同樣有三分之一的比例寫母子分離之痛,“身歸國兮兒莫知隨,心懸懸兮長如饑……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顯然,母子訣別這種世間至苦,特別惹人共鳴,也牽動了后輩詩人的情思。

有時候不免會想到那兩個在蔡文姬身后哭喊著追趕母親的可憐男孩。她可不可以僅僅為了孩子而留在塞外呢?今天,我們贊賞那些為了陪伴子女不惜承擔千難萬苦的母親,前提當然是她們具備自由自主的處境。但稍微掂量一下蔡文姬的經歷,卻也不難理解她的選擇——被擄、受虐、蒙恥……種種生不如死,都是周邊這些人強加于她,每根牧草、每粒胡沙都見證了她的奇冤大禍,這塊土地凝結了太多血淚,能夠逃離確實求之不得。何況,在當時人的心理上,胡、漢之間鴻溝巨大,落差顯著,文化、禮俗與生活方式更是迥然不同。

京劇《文姬歸漢》在她去留兩難時有這樣的念白:“父母愛子,人有同情。想我父在日,何等疼愛于我。如今三尺孤墳,連一杯麥飯都無人祭掃。我若是牽連私情,把祖宗丘墓棄之不顧,我怎對得住先人?”算是從傳統(tǒng)倫理的角度為她的抉擇添了一重理由。

4、懷憂終年歲

背井離鄉(xiāng)之人總是心系故園。時空阻隔愈大,對家鄉(xiāng)的思戀便被醞釀得愈發(fā)濃稠。理想的生活往往在別處、遠方,如果當下的居留地令人不滿,故園就更容易在無限的懷想中被美化,成為比任何別處、遠方都更能抵御“此時此境”的靈丹妙藥。

但是,蔡文姬踏上的日思夜想的故鄉(xiāng),卻全然不是想象中的模樣。暌違十二年,不僅家人盡喪,連姑表、姨表親戚都一個不存。飽經戰(zhàn)亂之后,街市、田疇都毀壞殆盡,一片蕭條,“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白骨縱橫,無人掩埋,“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

不僅房舍蕩然,桑梓凋零,親人亡故,觸目還如此荒涼和驚悚。要知道,她千難萬難狠心舍棄的,不是尋常物事,而是兩個血肉相連的幼子。原以為漂泊無根、創(chuàng)痕深重之人,終能在熱土和親情中療治舊傷,恢復元氣,孰料依舊要“煢煢對孤景,怛咤糜肝肺”——無論在哪里,她終究都是凄惶無助、沒著沒落的。

曹操不僅有慷慨雄豪之詩,書法造詣也深,當年與蔡邕素有“管鮑之好”。因為這段淵源,他不僅遣使者用重金成全“文姬歸漢”,還為她重新安排婚事,以慰其孤苦。

曹操為蔡文姬挑選的丈夫,是她的陳留同鄉(xiāng)、屯田都尉董祀。這段婚姻,卻似乎并沒有因為權傾天下的貴人“賜婚”,就特別花好月圓。蔡文姬《悲憤詩》的末尾部分這么寫道:“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勵。流離成鄙賤,??謴途鑿U。”她雖然嫁給新人,有所憑依,卻是絲毫不敢舒心,反而勉勵自己強打精神,隨時小心翼翼。

在漢代末年,針對婦女的“名節(jié)”標準,遠不像后世那么嚴苛,婦女再嫁也很尋常。問題是,蔡文姬飽讀詩書,本身抱持更高的道德、禮儀標準,遭遇卻又太過曲折,加上多年流離邊荒,嫁胡人生胡子,不免自慚自愧,騷體《悲憤詩》就有“薄志節(jié)兮念死難,雖茍活兮無形顏”之嘆。她自覺卑賤低下、已成殘花敗柳,所以時常害怕被丈夫遺棄。

蔡文姬早年肯定有出眾的美貌,否則不會被獻給左賢王。此時她才30來歲,說起來年齡不算太大,但是,被劫掠后經受的蹂躪踐踏,塞外十多年的風刀霜劍,母子慘離的撕心裂肺,故園親人俱凋零的孤單凄涼……哪一件不催老心情、磨損容顏?何況,她如今心如死灰,精神狀態(tài)那么糟糕,“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成天一副了無生趣、半死不活的模樣,董祀的嫌棄之態(tài)是很難掩飾的。

后來,董祀犯法獲死罪,蔡文姬跑去找曹操求助。當時公卿名士和遠方使節(jié)濟濟一堂,曹操對眾賓客說:蔡伯喈的女兒在外面,今天請諸君也見見她吧。蔡文姬顯然是在急迫慌亂中離家,此刻蓬頭赤足地進門來,先叩頭請罪,繼而為丈夫求情。她言語明朗,條理清晰,表述哀苦,眾人都為之動容。曹操沉吟道:據(jù)你所說確實很值得同情,但是判決的文書已經發(fā)出去了,怎么辦呢?蔡文姬趕緊懇求:明公有駿馬萬匹,猛士成林,何必吝惜派出快馬騎士,而不拯救垂死之人呢?曹操被她說服,果然收回成命,赦免董祀。當時天寒地凍,他見蔡文姬赤腳蓬頭,趕緊賜給她頭巾鞋襪。

董祀被恕,揀回一命,仰仗的確實是曹操對故人之女的巨大善意,也顯現(xiàn)了蔡文姬相當被曹操看重?!逗鬂h書·董祀妻傳》敘述至他被寬宥,便不再多言,轉換了話題。今人描述這段故事,往往要補充幾句:董祀很感激妻子的救命之恩,從此對她改變了態(tài)度,夫妻琴瑟和睦。憑借想象與推論這么填空,似乎合理合情、順理成章——夫妻之間勢位或恩德的此消彼長,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到情感天平和相處方式,古今皆然,不足為奇。但是特意這么增添一筆,還是有點意味深長,強調的是當代人更現(xiàn)實的視角。

《后漢書·董祀妻傳》緊接著講述:曹操問蔡文姬,聽說夫人家里以前藏有很多古代典籍,如今還能不能回憶起那些文字?蔡文姬回答:家父當年曾經留給我大約四千卷書,經過顛沛流離、身歷困境,全部都損失了。我現(xiàn)在能記誦的,僅有四百多篇。曹操馬上表示:我派十個書吏來,幫助夫人將它們記錄下來。蔡文姬說:“妾聞男女之別,禮不親授”,只求明公給予紙筆,我親自書寫,使用楷書還是草書,但憑您的吩咐。于是她根據(jù)記憶把典籍寫下來交給曹操,毫無遺漏錯誤。

蔡文姬因才女身份被后世贊賞。韓愈以“中郎有女能傳業(yè)”點贊;《三字經》用蔡文姬辨琴、謝道韞吟詩來激勵男兒:“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悲憤詩》在詩歌史上更是地位不凡,清代詩論家張玉谷極力推崇:“文姬才欲壓文君,《悲憤》長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瓣香可也及釵裙?!保ā豆旁娰p析》)他認為杜甫的詩固然師法曹植,但蔡文姬對他也不乏影響。

《悲憤詩》既有烽火連天、滿目瘡痍的全景,又聚焦人物,飽滿抒情,寫盡了柔弱個體在時代悲劇中的命如草芥、愁郁憂憤。歷代詩人中身經憂患的大有人在,女詩人中飽嘗苦難的也比比皆是,但是像蔡文姬這么深度罹禍、屢經愁慘的,還是為數(shù)不多。

《悲憤詩》以“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結束,慨嘆永難消解的深婉之哀、切膚之痛。讀罷全詩,突然覺得不敢隨便使用“悲憤”二字了,用得不慎重太容易顯得輕巧。

王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蔡文姬何等悲苦不幸才會一生三嫁?曹操卻又為何愿花重金贖她回國
歷史典故——百無聊賴 去住兩難
焦尾倉皇失故琴,胡笳宛轉譜哀音,漢末才女蔡文姬
【覓詩記】蔡文姬: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上)
中國古代十大才女--蔡文姬
蔡文姬:歷經磨難30 之后活出光彩,亂世中乘風破浪的姐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