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孟子里籍在鄒城考

孟軻,鄒人也。受業(yè)子思之門人。

引 子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觀念中,鄒城、曲阜和濟寧乃至整個山東,之所以被稱之為孔孟之鄉(xiāng),蓋因為兩千多年前的鄒魯大地,前后一百多年的時間,相繼產(chǎn)生了兩位偉大的先哲--孔子和孟子。按照當時的行政區(qū)劃,孔、孟皆生于鄒,因此孔子和孟子是名副其實的同鄉(xiāng)。“孔孟之道”,是儒家學說的主要內(nèi)容,主宰統(tǒng)治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思想兩千多年。其影響不僅在中華大地,甚至遠播海外。

在當下,關(guān)于孟子的生卒、里籍本不該提及,歷代學者對此問題多有探考和解釋,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關(guān)于孟子身世的敘述,最早要追溯到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孟軻,鄒人也。受業(yè)子思之門人。”然而,這樣一段簡明扼要的孟子生平的記述卻引來后世學者無數(shù)的爭訟,這雖說是科學思想發(fā)展的自然趨勢,但有力的反動者,也是無法加以遏止的。

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對孟子生平都有明確的記載,本不該構(gòu)成什么問題??墒?,偏偏有人對孟子的生平產(chǎn)生疑問,本是事實確鑿的問題,卻有些專家學者,學術(shù)團體,孟氏族人,偽研孟者等,故意質(zhì)疑孟子里籍不在鄒城,更甚有些研究機構(gòu)或所謂自吹自擂孟子文化大家,用商業(yè)思維自謀孟子文化,借研究機構(gòu)、宗親平臺、擬行商之道、私謀個人、企業(yè)名利、搞圈子文化,甚至有些“偽專家妄想提出孟子思想和孟氏文化總部”要遷往他處。孰不知,這些現(xiàn)象純屬心術(shù)不正,或叫作虛求利。

在新時代的當下,只要是有點文化素養(yǎng)的國人都知道,孟子是戰(zhàn)國中期的鄒國(即春秋時期的邾國,戰(zhàn)國時期的鄒<騶>國,現(xiàn)在的鄒城市)人,出生地在鄒國馬鞍山下的鳧村,生年為“公元前372年己酉”、卒年為“公元前289年壬申”、壽年84。據(jù)統(tǒng)計,山東省孟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孟姓人口的26%,約在150萬左右,屬于全國孟姓最多的一個省。這與孟子出生在鄒城有絕對的關(guān)系。

鄒城既是孟子的故里,也是孟母三遷所在地,更是全國各地孟氏族人心中的圣地,歷代孟氏祖先在此生活又在這里長眠,有的也從這里近居各地,遷徙海內(nèi)外,正如很多孟子后裔所說這里是孟氏的根,也是孟氏族人的魂之所系。國家級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坐落于鄒城,是海內(nèi)外孟子研究專家學者的聚集地,鄒城作為孟子思想和孟氏文化研究的“大本營”名正言順,是名副其實的孟子研究總部!

鄒城市位置圖

上 篇

一、實證求真研究孟子

孟子被稱為“亞圣”,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孟子的出生地在鄒縣,司馬遷在《史記》中明確認定。孟子是鄒國人(今山東鄒城市),這一觀點在清代以前并沒有產(chǎn)生異議。但是,由于歷史上鄒、魯毗鄰,疆界屢變,更兼孟母死葬于“魯”等文獻記載,后學者對 “鄒人”之“鄒”,地屬鄒國還是魯國理解不同,由此形成了對孟子籍貫究系鄒國,還是魯國郰邑的歧見。

孟子經(jīng)義,《孟子·萬章下》云:

“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孟子認為在研究一部作品之前,需要先了解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與社會背景。錢基博近代國學大師,在《中國文學史》中也說:要想研究作者的思想,不能不研究作者的生活環(huán)境和時代,如果作者的生活環(huán)境不清楚,生平經(jīng)歷不了解,就盲目的進行解說,是一種廢本治末的行為。同理,研究孟子理應(yīng)研究孟子的生卒年月、出生里籍等生境及履歷,要研究孟子所處的時代,要擺正研究孟子的心態(tài),要接地氣,不要妄加臆斷,說三道四。

孟子被稱為“亞圣”,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孟子的出生地在漢代司馬遷的《史記》上,已經(jīng)是鐵板釘釘了,所以,不論是哪路大咖,都要以時代為背景,以田野史事為依據(jù),以實學求真為準繩來研究孟子。時至今日,孟子地位的彪崇,有的學者根據(jù)《孟子》一書提出孟子乃魯國人的說法,還有·····。本人多年關(guān)注孟子、學習孟子,在前人考據(jù)的基礎(chǔ)上,通過對文獻、田野、史事、文本等層面的厘定,再證孟子是鄒國人。

二、孟子生卒年月考

孟子的生卒年月不像孔子那樣在歷史文獻中有確切記載,漢代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載:

“孟軻,鄒人也。受業(yè)子思之門人……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span>

其后談騶子、淳于髡、慎到、騶奭諸人,謂:

“齊有三騶子,其前騶忌,……先孟子。其次騶衍,后孟子?!?/span>

文中僅提到孟子是鄒人及大致的時代。

東漢趙岐稱孟子為 “命世亞圣之大才”,首提 “亞圣” 尊稱(《孟子注·孟子題辭》)。

《宋書·禮志》記有東晉咸寧年間袁瓌、馮懷上疏云:

“孔子恂恂,道化洙泗;孟軻皇皇,誨誘無倦?!?/span>

將孔孟并列。唐韓愈認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直傳下來的“道統(tǒng)”,由孔子直接傳給孟子,孟子是儒學的正宗。此后宋儒用《孟子》配《論語》,即奉“孔孟”為“儒學正宗”。

宋景祐四年(1037),在孟子墓旁首建孟子廟。此后,又經(jīng)兩次遷址,逐步建立起規(guī)模較大的孟廟和孟府(鄒城市南關(guān))。

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詔封孟父為邾國公,孟母為邾國宣獻夫人。

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追贈孟子為 “鄒國亞圣公”。至明代單稱“亞圣”。

綜觀唐及以前相關(guān)的文本文獻,除《孟子》七篇、其他子書外,在漢文景時期的《韓詩外傳》、西漢末年劉向的《列女傳》、東漢趙岐注《孟子》,唐司馬貞《史記索隱》等書中,都記載了一些孟子的生平和活動。

兩宋時期,在邵雍《皇極經(jīng)世》、司馬光《資治通鑒》、朱熹《四書集注》等著述中,又增加了一些對孟子生平活動年代的相關(guān)研究。

南宋末以降,有關(guān)孟子生卒的考證研究逐漸增多,孟子的史料才更加豐富起來。

綜觀古今資料和前賢時哲的考證結(jié)論,大約于南宋后期傳世的《孟世譜》,元·程復心《孟子年譜》,清·雍正本《三遷志·年表》,清·道、同間版《孟子世家譜》,以及孟子宗親傳說等資料,是我們考查確定孟子之生卒年日最為重要的材料。

迄今,從文獻考察,關(guān)于孟子生卒年大致如錢穆先生所概括,主要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公元前372年己酉----公元前289年壬申,壽 84;

第二種,公元前385年丙申----公元前302年己未,壽 84;

第三種,公元前390年辛卯----公元前305年丙辰,享年86歲。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學者和孟子宗親都接受上述第一種說法。這主要與孟子宗親家世相傳相符,并得到下述材料的有力支撐:

·元程復心《孟子年譜》記載:

“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魯共公五(四?)年己酉四月二日,卒于赧王二十六年、魯文(湣)公六年 XXXX 五日。周正建子,改朔不改月也。壽八十四歲,以冬至日終。鄒邑人悲戚,遂輟賀正,迄茲成俗?!?/span>

·元碑(延祐四年,1317)劉之美 《中庸書院緡田之記》:

“按史傳,孟子生于鄒,壽終于冬至之日,里人悲感,遂輟賀冬之禮,至今成俗”。

·《孟子世家譜》載:

“孟子諱軻,……周烈王四年、魯共公五年四月二日己酉,孟子生”。(道光四年或同治四年版,其說始于明代,或云得自孟子四十五代孫、宋元豐時的孟寧)

·清雍正本《三遷志·年表》:

“周烈王四年、魯共公五年四月二日己酉,孟子生?!沂老鄠鳎^其卒于赧王二十六年,年八十四”。

綜述以上史事材料,都證實孟子生年為“公元前 372年己酉”、卒年為“公元前 289年壬申”、壽年84的說法是正確的、有依據(jù)的。

可是,如果依據(jù)清《鄒縣志·孟子年表》之“赧王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孟子卒”和清光緒《重纂三遷志》之“赧王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卒”的說法,即若孟子壽終的“冬至之日” 是十五日的話,那么可以肯定地說,孟子就絕不會卒于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而有可能是卒于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 或赧王二十五年 (公元前290)了,亦即卒年要提前9年或1年,從而生于公元前372年,或壽84歲,也就需重新考慮。參見看表1。

按照“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魯共公五(四?)年己酉四月二日,卒于赧王二十六年、魯文(湣)公六年 口口口口五日。周正建子,改朔不改月也。壽八十四歲,以冬至日終。鄒邑人悲戚,遂輟賀正,迄茲成俗。”的記載(元程復心《孟子年譜》),從歷法建正上考查, 可以肯定地說,生于“四月二日”,一定與“壽終于正月二十五日(或十五日)” 對應(yīng)。而從“XXXX五日”來看,只能是“正月二十五日”,不能是“正月十五日”。

表1 歷法推步和天象計算得出的赧王十七年至二十六年的冬至時日

根據(jù)魯歷建子及表1魯歷推步和天文計算可證,“XXXX 五日”只可能是“正月二十五日”。所缺的四個字,XXXX是 “正月二十”四字,而不可能是“十一月十” 四字。

至此,由表1可以得出:只有赧王二十六年的正月二十五日是冬至之日與孟子的生卒及享年全都相合。這樣,才與元程復心《孟子年譜》記載的“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魯共公五年己酉四月二日,卒于赧王二十六年、魯文(湣)公六年五日。周正建子,改朔不改月也。壽八十四歲,以冬至日終。鄒邑人悲戚,遂輟賀正,迄茲成俗”的記載完全相符。

上述初步天文歷法的考查得出的結(jié)論是孟子宗譜和家世相傳的誕辰、卒年、忌日(卒于冬至日)、享年(壽84歲)是一組嚴密、自洽的紀年體系,是唯一可能的一組年月日數(shù)據(jù)(其他卒年諸說皆不符合),可確認宗親歷年紀念的日辰是正確的和可靠可信的。

至此,宗譜和家世相傳的孟子的生卒年:

“生于周烈王四年己酉四月二日,卒于赧王二十六年、魯文(湣 )公六年 XXXX (正月二十)五日壽終于冬至之日,享年八十四歲”,得到確證。

我們還可依據(jù)《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魯歷歷日、《周赦王二十六年、魯文(湣)公六年(公元前289)魯歷歷日》,來推算孟子的生卒日辰干支和對應(yīng)的公歷日期。見下表。

由上表,可得出孟子生卒年和享年的結(jié)論:

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魯共公五年己酉四月二日,孟子生。

孟子誕辰為公歷(儒略歷)公元前372年3月17日己未(公元1582年以前的日期,全世界一律統(tǒng)一使用儒略歷來標注)。儒略日1585626。

孟子誕辰合今公歷(格里果利歷)公元前372年3月12日己未。

孟子卒于赧王二十六年、魯文(湣)公六年壬申(公元前289)正月二十五日(XXXX五日)壬子。儒略日1615859。

卒于公歷(儒略歷)公元前 290年 12月 25日壬子。

卒日合今公歷(格里果利歷)公元前 290年12月21日壬子。

孟子共存世30233天,82.77514254年,即 82年283天,享年,82周歲,實歲 83,虛歲84。

2008年3月 12日為孟子的 2380年誕辰;2009年 3月 12日為孟子誕生 2380周年。

今年2022年3月12日為孟子的2394年誕辰;2023年3月12日為孟子誕生 2394周年。

建議現(xiàn)今舉行紀念活動以采用今公歷(格里果利歷)更為近真。

三、孟子出生地文獻考

最早記載孟子生地的是司馬遷,其《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云:

“孟子,鄒人也?!?/span>

從文獻學從先角度來講,司馬遷生活的時代離孟子不遠,他的記載應(yīng)該最為接近史實。

西漢劉向《列女傳》有“鄒孟軻母”,與“魯季敬姜”、“魏芒慈母”等相對,《列女傳》之目錄皆首標國名,則劉向之意孟子為鄒國人。

東漢趙岐的《孟子章句》,是現(xiàn)知研究《孟子》最早的著作。其《孟子題辭》從司馬遷說:

孟子,鄒人也。名軻,字則未聞也。鄒本春秋邾子之國,至孟子時改曰鄒矣。國近魯,后為魯所并。又言邾為楚所并,非魯也,今鄒縣是也。

細讀上文,結(jié)論有三:

一、其“鄒本春秋邾子之國,至孟子時改曰鄒矣?!本?。春秋時魯國國君數(shù)會諸侯,邾國多往來會,則魯邾非同國,而孟子所居乃邾非魯。

二、其“國近魯,后為魯所并”句。鄒國滅亡,乃在孟子歿后。此處且不論鄒為何國所并,既言“國”,則時為鄒國而非“魯邑”。

三、其“今鄒縣是也”句。東漢之鄒縣即戰(zhàn)國時鄒國,非魯邑。

所以說趙岐的觀點是孟子生于鄒國而非魯之郰邑。

與趙岐同時的崔寔在其《政論》中說“魯仲尼,鄒孟軻”,魯、鄒并舉,也認為孟子是鄒國人。

魏晉以后,學者對二人所記“鄒人”之“鄒”,地屬鄒國還是魯國理解不同,由此形成了對孟子籍貫究系鄒國,還是魯國郰邑的歧見。

至唐司馬貞,在其《史記索隱》中注“孟子鄒人”之“鄒”曰:“鄒,魯?shù)孛S衷欺?,邾人徙鄒故也?!边@里需要注意的是,司馬貞說是“鄒,魯?shù)孛辈⒉皇钦f司馬遷所說的鄒乃是魯之郰邑,而是說司馬貞生活的唐代,“鄒”這個地區(qū)位于魯,接著“又云邾,邾人徙鄒故也”便是明證。

總的來說,司馬遷、趙岐、司馬貞觀點一脈相承,都認為孟子是鄒國人。

從孟子至四十四代孫孟公濟時,孟子家族的文獻記錄較少,并時有短缺不詳,孟子也沒有得到未祭。宋景佑四年(1037)孔子后裔孔道輔在主政充州時,于鄒縣鳧村訪得孟子第四十五代孫孟寧,推薦給朝廷,授迪功郎,鄒縣主簿,主持孟子廟祭祀。這是孟子后裔主祀人開始被授給官職,至此孟子家族中興,族譜相傳,日益昌盛興旺起來。因此,孟氏后裔尊稱孟寧為“中興祖”。

自元代程復心辯稱孟子為魯人之后,明代除陳士元提出類似觀點外,其余大多清代學者,如閻若璩、陳寶泉、林春溥、管同、狄子奇 、黃本驥、周廣業(yè)、魏源等,均以孟子為鄒國人,并做過進一步考的論(這里不贅述)。

至清末,又有馬星翼編《鄒縣志》,特撰專篇《陬、鄒考》稱 :

“鄒,邾子國,至戰(zhàn)國時稱'鄒 ’?!睹献印窌朽u穆公時也 。鄒一作'騶《史記稱》騶人是也 ?;蜞u或騶,要皆為邾子國名 ?!?/span>

魏源《孟子年表考·第五》也贊同這一說法:

“蓋鄒雖子國而附庸于魯,本在邦域之中,而陬邑則又魯與鄒接壤之地,故《史記》之'陬’,《左傳》作'郰’,而《春秋》之'邾’,公羊亦作'邾婁 ’。

鄒、陬、邾婁地近音轉(zhuǎn),其后國邑遂同為鄒,故今孟母墓在鄒縣北二十五里,距昌平防封僅三十余里?!?/span>

魏源又進一步以“陬邑”為魯國與鄒國的接壤之地,后因地近音轉(zhuǎn),而統(tǒng)一為鄒,再證孟子為鄒國人,而非魯國人。

中 篇

四、史事,孟子鄒國人也

厘定孟子里籍的突破口,關(guān)鍵是鄒魯間的疆界問題。鄒國的存在與遷徙,鄒魯間的戰(zhàn)爭,疆域變更,孟母葬地歸屬,《孟子》文本,鳧村沿革、雙圣碑等是揭開問題的關(guān)鍵。

史事一,邾立國及疆域變更

檢索春秋史事,“邾”“邾婁”確為地與魯毗鄰的一獨立國家。在西周時期,列國林立,邾國雖然不及齊、魯勢力強大,但依然作為小國中的佼佼者活躍于政治舞臺。《世本》所記,邾國作為魯之附庸國的存在是毋容置疑的事情,《春秋》即邾、魯之間的頻繁戰(zhàn)爭證實了這一點。

《左傳·文公十三年》載:

“邾文公卜遷于繹”的記載。

酈道元《水經(jīng)注·卷二十五·泗水下》載:

“春秋左傳所謂嶧山也,邾文公之所遷,今城在鄒山之陽?!?/span>

《左傳·哀公七年》載:

“魯師入邾,處其公宮,眾師晝掠,邾眾保繹?!?/span>

自魯文公十三邾文公卜遷于繹,至春秋末年,邾國再沒有遷移。那么,自西周初至春秋邾文公卜遷,邾國在哪里?王獻唐《春秋邾分三國》確定邾國其地域多在今鄒、滕、濟寧部分地區(qū)。

《說文解字》載:“邾,蜘蛛也,從黽朱聲?!睋?jù)郭克煜考證,邾國是以蜘蛛為圖騰的東夷古部族,《春秋》《左傳》寫作“邾”;《國語·鄭語》《孟子》寫作“鄒”;《史記》《漢書·地里志》寫作“騶”,音同字異而已。而邾、邾婁的區(qū)別,則是語言緩急之別:

“按《春秋》邾,《公羊氏傳》皆作邾婁。何休注:'邾人語邾,聲后若婁,蓋方言如是,乃句吳于越之類,非因遷婁故謂之邾婁也?!邵ザ?,由邾婁而鄒,蓋皆音之轉(zhuǎn)。鄒亦作騶,則又字之異也。”

據(jù)任孔閃考證,周武王封曹俠至邾之前,曹姓部族本是號稱“三鼷”的夏朝附庸,居于今定陶城南,商湯滅夏后, 將其遷至曹陽(今河南靈寶市)為附庸。周滅商后,武王又將其六弟振鐸封于曹陽,再將其東遷至邾。至齊桓公稱霸 , 邾儀父附從響應(yīng),進為子爵。從此封于邾的曹姓部族便在本是東夷的邾部族所在地,反客為主,以邾立國。

史事二,鄒、魯戰(zhàn)和與疆域變遷

整個春秋時期,邾(或鄒)與魯國的關(guān)系處于時戰(zhàn)時和, 戰(zhàn)多和少的狀態(tài)。戰(zhàn)國時,內(nèi)憂與外患疊加,在齊、魯?shù)碾p向夾擊下日益地削國弱,最終被楚所滅 。

《春秋》開篇隱公元年便記載了關(guān)于邾國的一件史事:

“隱公元年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 。”

這是有關(guān)魯隠公與邾國國君邾儀父在蔑結(jié)盟的一段記載。結(jié)合文獻我們可知的史事是:其一,邾國立國很早。是顓頊之后,周武王封其后裔為魯之附庸;其二,自邾俠至邾儀父傳12世,始見《春秋》;其三,《春秋》稱邾克之字“儀”,乃是為了褒揚他率先支持隠公攝位、主動與魯結(jié)盟的行為;其四,《春秋》之所以不稱邾克爵位,是因為此時邾國還沒有得到爵位。直至公元前681年齊桓公北杏際會,邾國積極響應(yīng),多方聯(lián)絡(luò)有功,方賜為子爵。

透過這一史事記載,我們可以得知,作為魯之附庸的邾與魯國之間糾結(jié)復雜的關(guān)系。

作為在同姓諸侯中位居“班長”的魯國,自然不會將異姓的邾國放在眼里,這是邾、魯“構(gòu)怨”的歷史文化機緣,如《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記載的魯叔孫婼的一段話:

“列國之卿,當小國之君,固周制也,邾又夷也。寡君之命介子服回在,請使當之,不敢廢周制故也 ?!?/span>

從這段話,就反映了對邾的鄙視心理。再加上春秋戰(zhàn)國擴疆拓土的利益追逐,使邾國在與魯國的關(guān)系中始終難脫被欺凌 的地位,如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引李廉之語:

“《春秋》內(nèi)兵之伐國僅二十,而書公伐邾者六,書大夫伐邾者八,止書伐邾者一。邾在魯之宇下,而陵弱侵小之兵史不絕書如此?!?/span>

僅從《春秋》經(jīng)記載看,在短短的二百余年里,魯國對邾國的入侵就達十幾次之多,粗略列舉如下:

魯桓公七年(公元前705),“春二月己亥,焚咸丘。

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何言乎以火攻?疾始以火攻也。咸丘者何?邾婁之邑也。曷為不系乎邾婁?國之也。曷為國之?君存焉爾?!?焚咸丘。無《傳》。咸丘,魯?shù)?,在今山東省巨野縣東南。焚之者,以火焚地,驅(qū)使野獸外逃,然后羅網(wǎng)圍取之?!抖Y記王制》云:“昆蟲未蟄,不以火田?!贝藢嵵苷?,夏正之二月,或者天仍寒涼,可用火燒法田獵。《公羊》《穀梁》解咸丘為邾地,焚咸丘為焚邑,乃火攻之法,恐非。)

僖公二十二年(前628)“春,公伐邾,取須句?!?/span>

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夏,“公伐邾,取訾婁。秋,公子遂帥師伐邾?!?/span>

文公七年(前620)“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須句 ”。

宣公九年(前600)秋“取根牟”(《公羊傳》“根牟者何?

邾婁之邑也,曷為不系乎邾婁?諱亟也”。注,根牟國,位于山東省莒縣,曹姓國,顓頊的后裔,春秋時(公元前600年)被魯國所滅。)

宣公十年(前599)秋,“公孫歸父帥師伐邾,取繹。”(《公羊傳》“邾”作“邾婁”,“繹”作“蘋”)

成公六年(前585)春“取鄟”(《公羊傳》“鄟者何?邾婁之邑也,曷為不系于邾數(shù)?諱亟也 ”注,鄟,古國名,春秋時魯?shù)母接箛?,在今山東省郯城縣東北。)

襄公十三年(前560)夏“取郭 ”(《公羊傳》“郭者何?邾婁之邑也,曷為不系乎邾婁?諱亟也 ”。注,郭< shi詩>:原文作“詩”,誤;二傳作“邿”,今山東省濟寧市東南?,F(xiàn)據(jù)《左傳》《轂梁傳》改。郭,附庸國,在今山東濟寧市南。徐彥疏:“有作'詩’,字者,誤?!?)

襄公十九年(前554)春,“取邾田,自漷水?!?/span>

昭公三十二年(前510)春“取闞”(《公羊傳》“闞者何?邾婁之邑也,曷為不系于邾婁 ?諱亟也 ”)

哀公二年(前493)“春,王二月,季孫斯、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伐邾,取漷東田及沂西田。”

哀公三年(前492)冬,“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圍邾?!?/span>

哀公六年(前489)“冬,仲孫何忌帥師伐邾 ?!?/span>

哀公七年(前488)“秋,公伐邾。八月己酉,入邾 ,以邾子益來?!?《左傳》此年條下詳記為:“師遂入邾,處其 公宮。眾師晝掠,邾眾保于繹。師宵掠,以邾子益來,獻于 毫社,囚諸負瑕?!?

邾、魯戰(zhàn)伐不已,至邾文公“卜遷于繹”后更是愈演愈烈,以至于邾在魯昭公十三年(前529)晉國召集的平丘之會上,聯(lián)合同為異姓的莒國共同控訴魯國:

“魯朝夕伐我,幾亡矣。我之不共(供),魯故之以?!?《左傳·昭公十三年》)

春秋末,邾國以內(nèi)部腐敗而相對于魯更加孱弱,以至于魯國在定、哀之世,變本加厲,百般侵逼。

公元前495年春,邾隱公朝魯:

“邾子執(zhí)玉高,其容仰;公受玉卑,其容俯。” (《左傳·定公十五年》)

公元前488年,季康子率兵伐邾,竟俘邾國國君隱公益,所謂:

“哀之世,無一歲不與邾為難,竟俘其君 ”,將其帶回魯國,“獻于亳社,囚于負瑕 ”(《左傳·哀公七年》)。

據(jù)《孟子》載,至邾穆公時仍有“鄒與魯閧 ”“有司死者三十三人”(《孟子·梁惠王下》)的戰(zhàn)事。

可見,在強魯?shù)囊辉偾直葡?,邾國國力不斷削弱幸賴吳、越庇護,茍延二百余年。

與魯毗鄰的邾國,在連綿不斷的邾、魯之戰(zhàn)中,不斷失去土地,再加上邾國大夫攝于魯國淫威,不斷獻地投奔,至春秋末期,已經(jīng)是“魯擊柝聞于邾 ”(《左傳·哀公七年》)。

王獻唐曾就此總結(jié)說:

“魯之疆域,包括三邾北境、東境、西北境,壤地相接,兵端一啟,首當其沖,禍結(jié)幾無寧日。小邾地小力微,不敢稱兵,濫國亦然。與魯戰(zhàn)爭最力者,莫如邾?!w自伯禽以來,已為世仇,三家貪得奪求無厭,降至春秋末葉,邾之疆域已逐漸削小,非春秋初年比矣?!?王獻唐《春秋邾分三國考》)

史事三,孟母墓地的疆域歸屬

邾、魯本就相鄰,歷經(jīng)春秋兩國戰(zhàn)和之后,邾國疆域?qū)冶霍攪謯Z而日漸縮小。以今天地理位置的實地考察來看,魯都曲阜與邾國故城紀王城的實地距離,不過30公里之遙 。

而孟母墓所在地在今鄒城北10公里鳧村馬鞍山東麓,位于距魯都10 余公里,距邾國故城20公里許的古沂水西側(cè), 恰在魯哀公二年(前493)魯伐邾“取漷東田及沂西田”的范圍之內(nèi)。

當然,孟母墓地究竟是否在孟子父死時尚屬于鄒,而在孟母死時則歸于魯,限于資料,已不可確定。但從留存至今的元、明、清三朝碑碣材料看,此地在元、明、清三朝一直歸屬于鄒縣區(qū)劃。

元代鄒縣尹司居敬請孔顏孟三氏子孫教授張撰寫《孟母墓碑》文,碑現(xiàn)仍存孟母林孟母墓前。

明代又有鄒縣知縣王一楨為孟母墓捐俸置地,雇佃守林 的碑記。碑原藏孟母林,現(xiàn)雖已毀,但有孟府藏舊拓 。

清代鄒縣知縣婁一均為頒行捐鳧村孟子故里雜徭碑記(碑原存鳧村,已佚,文收入孟廣均編清光緒本《重纂三遷志·卷八》。

以上原文均另收入劉培桂編著的《孟子林廟歷代石刻集》。這是不是可以視為孟母墓原始歸屬于鄒的歷史印記呢?正是因為邾、魯毗鄰,雙方戰(zhàn)事不斷,邾國領(lǐng)土屢遭魯國吞并,造成了孟子所居之地為鄒國,還是魯之下陬邑的混亂,并由此造成了孟子為鄒國人還是魯國人的疑惑 。

史事四,《孟子》文本,證明孟子鄒國也

從《孟子》文本來看,能證明孟子為鄒國人。

第一,曹交欲見鄒君而為孟子假館,趙岐注:“愿因鄒君假館舍,備門徒也”,即給孟子一個教書的地方,如果孟子是魯人,那么應(yīng)該向魯君請求假館。

第二,鄒國和魯國鬧矛盾,如果孟子是魯國人,不可能去為鄒君出謀劃策。雖說“臣事君以忠”,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但孟子和伍子胥那些與國家有著深仇大恨的人不同,沒有必要出賣國家利益。當時戰(zhàn)爭不斷,國家之間缺乏必要的信任,對于敵國的人還是持有一定的戒心的。例如樂羊是中山人,他率魏軍攻打中山國,中山國君殺了他兒子并煮成羹給他喝,他為了表忠心喝了下去。又如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齊國攻打魯國,吳起為了讓魯國任命他為將軍,便殺了自己的妻子。如果孟子是魯國人,鄒君恐怕也不會信任孟子。

第三,《孟子》一書中多次有孟子在鄒的文獻,但沒有孟子在魯?shù)闹苯游墨I,鄒國并不強大,孟子何以不常在魯國而跑到鄒國。

第四,滕文公經(jīng)常親自或者派人向孟子咨詢事情,當是因為滕鄒兩國疆埸相連,來回方便。

第五,《梁惠王上》有“鄒人與楚人戰(zhàn)”,《梁惠王下》有“鄒與魯哄”,楚國、魯國和鄒國相比較,在人口、疆土、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都要強于鄒國,鄒國地不過百里,有時候甚至還要附庸于魯國,如果孟子不是鄒國人,為什么要將鄒國放在楚國、魯國之前?所以,孟子是鄒國人無疑。

史事五,鳧村沿革見證孟子是鄒縣人

孟子生于鄒國之鄒興鄉(xiāng)(今鄒城北25華里之鳧村,亦稱傅村、富村,古稱孟儒里、鄒儒里;今鳧村孟子古宅猶在),在今山東省曲阜市城南約20華里處。

據(jù)史料記載,春秋時期,曲阜原為魯國,鄒城原為邾國(戰(zhàn)國時改稱鄒國),兩國平安相處。至戰(zhàn)國時期,兩國征伐不斷,邊界變化頻繁,因魯強鄒弱,鄒國地域逐漸縮小。

清康熙年間,鄒縣知縣婁一均,在孟母墓西的鳧村,留有《蠲免富村雜徭記》碑。碑文曰:

“……父老告余曰:此亞圣孟子誕生處也……今又名鳧村,尚有孟子故宅在焉。其后裔聚族而居,代有優(yōu)崇之典,并無差役……爰令一切攤派雜項概行豁除,以優(yōu)寵”。

說明鳧村當時為鄒縣屬地。

翻開《曲阜市志》P55下,境域第四行寫到:1945年底,原屬鄒縣的北公、鳧村和西夏侯、大辛莊、杜家莊、程莊、石汪、甘辛莊以南的40多個村莊劃歸曲阜縣。1947年3月又劃回鄒縣。1948年6月又劃歸曲阜縣。由此,鳧村原本屬于鄒縣,因歷史原因劃歸曲阜縣,孟子出生地鳧村當屬鄒縣。

作為孟子誕生地鳧村,歷史上一直隸屬鄒縣(現(xiàn)鄒城市),解放后劃給了曲阜管轄。鄒城因為歷史上就是孟子的誕生地,是名副其實的孟子故里。鄒城的孟廟、孟府、孟子墓與鳧村的孟子故里坊、孟子故宅和孟母林原本是一個“四孟”或“五孟”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完整體系,現(xiàn)在卻被人為割裂成兩個部分。孟子故里,作為孟子思想的寄托載體,更是后世緬懷和瞻仰的重要之地,需要我們更多地走進它保護它。

史事六,雙圣碑力證孟子鄒縣人

肇啟光緒十八年(1892)《鄒縣續(xù)志》載“陬、鄒考”言:

“……版圖所入,可按而稽,至圣發(fā)祥,實在于此。誠邑志所當大書特書,以敬告來者?!?/span>

民國十三年(1924),鄒縣教育會會長張丕矩(清末庠生、山東省文史館館員,清光緒二十九年入庠),立孔孟誕生碑于鄒縣火車站下,“以表明鄒縣為孔孟發(fā)祥之地,俾來往過客經(jīng)此觸目興景仰之思”(再版《鄒縣地理志》語)。碑文為兗州人王景禧(清翰林院編修,山東咨議局副議長,孟子七十四代嫡孫孟繁驥的岳父)書寫。鄒城市確為孔孟誕生之地,立碑紀念。

鄒城雙圣碑是指孔子、孟子誕生圣地碑。位于鄒城火車站廣場。雙圣碑皆高 3.3 米,寬 1.1 米,方形碑座,碑身分別刻“孔子誕生圣地”和“孟子誕生圣地”。1920年代津浦路幵通后,為使過往乘客知悉此處為圣人誕生之地,鄒縣教育會長張丕矩倡議立制了兩座均面向鐵路而立的“雙圣碑”。文革期間曾被原地推倒,1987年3月4日,新火車站建成,將碑移于火車站廣場,面南并列,并建碑亭。立碑采取“孔子降生紀元法”,同載立碑時間為“孔子降生二千四百七十五年甲子”,即1924年。這也是鄒城市歷來被譽為“孔孟桑梓之邦,文化發(fā)祥之地”的根源所在。


孔子誕生地是尼山,尼山現(xiàn)屬曲阜市。歷史上,尼山屬于鄒城,一直到 1968 年以前,尼山都屬于鄒城,當時也叫鄒縣。所以,鄒城可以說是孔子、孟子的誕生地。

民國二十三年(1934),鄒縣縣長臧家袆督修《鄒縣新志·藝文·文錄》載馬星翼撰《魯昌平鄉(xiāng)碑》文曰:

“《史記·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鄉(xiāng)。……今《鄒縣志》云:'昌平山在縣東北五十里’。《曲阜縣志》云:'故昌平鄉(xiāng),今為鄒縣之魯源村,在昌平山下。’”

1934 年王獻唐先生所著《三邾疆邑圖考》謂:古陬邑固在鄒縣昌平附近,即今之昌平鄉(xiāng),其地兩面界魯。

當代著名學者張知寒云:“孔子出生于邾國,被稱為'鄒人之子’,后隨其母遷居于曲阜,遂魯國人?!?/span>

清人鄭環(huán)《闕里述聞》卷一載:

“魯襄公二十三年辛亥,孔子三歲,圣父陬邑大夫卒,逾月葬魯城東北防山之陰,泗河之南,墓而不墳。圣母顏氏守節(jié)撫孤,居魯侯闕里門外之闕里?!?/span>

史載,孔子三歲時父親叔梁紇去世,母親顏徵在帶著三歲的兒子,離開昌平鄉(xiāng)(魯源村),遷居闕里。

關(guān)于孔子三歲遷居闕里,許多書中都有論述,但沒有人詳細考訂顏母遷居時的具體路線。原魯源村書記張奉軍在撰寫《魯源村志》的時候,梳厘出了顏母遷居闕里的路線:

魯源—白村—余村—南辛(過一座橋)—北元疃—夏宋—息陬—店子—四個張曲(又過一座橋)—南泉—闕里。

自古以來,這條線是魯源村通曲阜的唯一道路。古人都是沿河而居,這條路就在沂河的東岸,一路上散落著好多個村子,這樣才便于他們行走和休息。尼山有觀川亭,說是孔子站在這里,觀五川匯流,發(fā)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慨。說明孔子也曾回到過他的出生地,他走的,也應(yīng)該是這條路。以前人們到尼山祭孔,走的也是這條道,元人楊奐《東游記》中就曾寫到。只不過與顏母走的方向相反而已。

細心的讀者還會發(fā)現(xiàn),這條路線上有夏宋村,村里有一不高的小山,叫崇德山。查1998年出版的《曲阜地名志·行政區(qū)劃與居民地》有這樣的記載:

“相傳,春秋末期,即有人在此生息。孔子曾在此給學生子張等人講解'崇德、辨惑’,故而人們將村西的山命名為崇德山,以為紀念?!?/span>

該書第五編《自然地理實體》中,也有相關(guān)介紹:

“崇德山,在息陬鄉(xiāng)西夏宋村西,山勢突兀,海拔100米。據(jù)清光緒版《鄒縣續(xù)志》載:'崇德山:在城東四十里西夏宋西。有碑志云:'顓孫子張設(shè)教于此?!拭!?/span>

以上內(nèi)容提供了兩個信息:一是孔子曾經(jīng)來到,回答秘問“崇德、辨惑”也是在這里;二是孔子弟子子張曾在此設(shè)教講學。這兩件事,為這一帶染上了濃濃的儒家文化色彩。這些信息還說明,這個村子與孔子是同時代,為顏母遷居闕里提供了根據(jù)。

大約在宋朝時期,夏、宋兩姓先后定居于此,因此有了“夏宋”的名稱。元朝至正十年(1350),夏宋的名字就出現(xiàn)在了大湖村所立《創(chuàng)建顯靈英濟王廟記》碑刻中,這應(yīng)該是夏宋村第一次見諸記載。后來,又有其他姓氏陸續(xù)遷來,分片而居,分別稱劉家行、孫家行、李家行、聶家行、卓家行、孔家胡同、王家胡同等,但對外則籠統(tǒng)地稱夏宋。此村最早歸鄒縣管轄。《鄒縣續(xù)志》有載:

“夏侯社:夏宋?!?/span>

1946年由鄒縣劃歸曲阜縣第五區(qū),1958年劃歸息陬人民公社,今屬息陬鎮(zhèn)。由于人口的增加,于1960年分成西、南、北三個行政村。崇德山在西夏宋。此山距曲阜城區(qū)12公里,距鎮(zhèn)政府所在地3.5公里,距孔子出生地尼山13公里。

子張向孔子請教“崇德、辨惑”一事,載于《論語·顏淵》篇: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span>

清光緒十八年(1892)刊行的、吳若灝撰修的《鄒縣續(xù)志》卷二說:

“崇德山:在城東四十里夏宋村西。有碑志云:'顓孫子張設(shè)教于此?!拭!?/span>

此縣志比我們所見這通碑刻早了16年,說明在此之前,還有一通碑也記載了這件事。

因為這份碑文得來著實不易,且里面提供的信息又十分重要,一般人很難看到,所以我決定把全文錄在下面。碑上沒有標題,直接進入正文:

我社有崇德山,相傳為先賢顓孫氏設(shè)教之處,而其地寔居夏侯社之中也。國初時,下(夏)宋村孟東秀先生力行善事,拾暴骨,修墓壇,立義學。因有義集,并有市稱,遂收微資,約為文會,一社之文人咸聚于斯,卓哉,誠盛事也!嗣后荒亂,頻遭學廢,而集亦漸泯,僅有市稱尚存,然無集而猶有稱者,何哉?以文昌帝君維持學校,孤魂墓壇保佑平安,每年二祭,歷久弗替,皆賴稱之微資,虔供典祀。同社人等,莫不于此,顧名而思義也。孰意他社漁利之輩,登龍斷而生狼貪。于咸豐六年,經(jīng)廩生孔毓芹等呈明案斷,不準越社霸稱。茲又于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十三日,當經(jīng)口口口、口口口、孔傳圻、劉云福稟訴胡仁天,訊明隔社不得混稱。況崇德山義學,遵諭立即改為蒙養(yǎng)學堂,除奉祭外,余貲準歸學堂,補助教員薪水。不惟他社不可妄生希冀,亦并毫無干涉也。特為勒石,以歷長久云爾。

甘肅侯補縣丞冷樹壇撰書

光緒三十四年歲次戊申十月中浣谷旦

1960年12月,建尼山水庫,庫區(qū)內(nèi)蘇家莊、趙家莊、王家莊、劉家樓、東魯源、西魯源、黃土、李家寨8個自然村劃歸曲阜縣。(《曲阜市志》P56)

1968年8月10日,濟寧地區(qū)革命委員會專門向曲阜和鄒縣革命委員會下發(fā)了濟發(fā)(68)第92號文,《關(guān)于調(diào)整尼山庫區(qū)有關(guān)村莊區(qū)劃的批復》。文中指出:

“經(jīng)研究同意將現(xiàn)屬鄒縣田黃公社管轄的(顏)母莊、官樓、長莝、東龍、西龍、新村、張馬、南王、東官、西官等十個大隊十五個村莊44個生產(chǎn)隊,1480戶,6626人,耕地面積7115 畝,劃歸曲阜縣統(tǒng)一領(lǐng)導。”

還指出:“今后尼山庫區(qū)這些村莊的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生產(chǎn)發(fā)展、水利工程建設(shè)投資、移民的定居和遷出、社員生活的安排等等,均由曲阜縣革命委員會負責。”

由此之后,鄒城境內(nèi)再無孔子誕生地。原本屬于鄒城的孟子誕生地——鳧村建國后(新中國成立之前,鳧村一帶屬鄒縣民主政府第十二區(qū)所轄,1949 年劃歸曲阜至今。)也已劃給曲阜,鄒城僅剩下了“孔子誕生圣地”“孟子誕生圣地”雙圣碑了!!!

下 篇

五、三孟,孟子“在地化”的經(jīng)義

山東的鄒城素有“孔孟圣地”之稱,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地,走進經(jīng)傳文本、歷史場所和文化遺存,去發(fā)現(xiàn)孟廟、孟林、孟府(合稱“三孟”)這一獨特精神空間中的文化圣跡,是鄒城孟子“在地化”的經(jīng)義?!叭稀笔菄鴥?nèi)唯一的孟子及其思想紀念地,在我國儒家祭祀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森森古柏、殿宇廊廡和匾額楹聯(lián)契合了儒學經(jīng)典的精神意蘊、審美觀念與后世對孟子的人格頌揚,營造了巖巖廟貌、泰山氣象和浩氣長存的場所精神,表達了人們對孟子的內(nèi)心感動、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行德追求,形成了獨特的“經(jīng)義空間”和地方文化,而這種“在地化”的“經(jīng)義空間”是通過祭祀場所、方志、族譜、檔案、碑刻、文本等多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彰顯了孟子里籍的唯一性。

(一)孟廟是儒家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圣地

孟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核心價值觀和儒家文化發(fā)展的見證和重要物質(zhì)載體,是儒家思想傳播和傳承的圣地。

孟廟初創(chuàng)于北宋宣和四年孟子墓側(cè),先后遷址于城之東郭與城南道左。今之孟廟是在城南道左孟廟基礎(chǔ)上演變而來的。孟廟經(jīng)金、元兩朝戰(zhàn)火,格局在明弘治九年最終確定,并在清朝增建了康熙、乾隆碑亭等少量建筑,最終形成今日之格局。孟廟于1956 年,成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 年與孟府一起成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孟廟為奉祀孟子而建,其建造過程與孟子及儒學地位變遷息息相關(guān)。

從唐宋之際的“孟子升格運動”、金元兩朝統(tǒng)治者對儒學的提倡、到明清崇儒尊孟風尚的高漲,孟子林墓也經(jīng)歷了從初創(chuàng)、大興直至形制的最終確定全過程。孟廟自創(chuàng)建歷來,便吸引著大量文人學者前來拜謁,并留下大量題詠以抒發(fā)內(nèi)心對孟子的贊譽之情。三位安南國大使拜謁孟廟留詩五首,更顯現(xiàn)出孟子影響之深遠。

(二)孟府、孟林是圣賢后裔襲封優(yōu)免制度的代表

       孟府、孟林是古代帝王對圣賢后裔襲封優(yōu)免制度的產(chǎn)物,是國內(nèi)此類衙署建筑和墓葬的典型代表。自北宋至明清歷代,孟子后裔先后享有:歷代襲封、賜田、“地免徭役,人無丁役”、優(yōu)學優(yōu)仕等朝廷優(yōu)待。古代帝王通過土地、爵位、名號的分賜與宗法制度相結(jié)合,以血緣、姻親為紐帶,對有功之臣及其后裔分封授爵,以起到駕馭臣屬、教化百姓的作用。這種種優(yōu)待是孟氏后人與三孟建筑群歷經(jīng)千年延續(xù)至今的重要保障。

(三)“三孟”史料是國內(nèi)權(quán)威的孟子遺存

與鄒城“三孟”相關(guān)的史料主要包括:地方志、孟子家志族譜、孟府檔案、與“三孟”相關(guān)碑刻等內(nèi)容。

1、地方文獻

鄒城現(xiàn)存明、清、民國三個時期共十個版本的地方志,分別是:明嘉靖四年·戴光修《鄒縣地理志》,明萬歷三十九年·胡繼先纂修《鄒志》,清康熙十二年·朱承命修《鄒縣志》,清康熙五十四年·婁一均、陳紫芝纂修《鄒縣志》,清道光十四年·董純主修《鄒縣志稿》,清光緒十八年·胡煒纂修《鄉(xiāng)土志》,民國六年·張丕矩纂《鄒縣地理志》,民國二十三年·臧家祎主纂《鄒縣新志》(殘稿),民國二十四年·陳壽卿纂《續(xù)修鄒縣志稿》,這些地方志均收錄在由孔憲堯等人主編的《歷代鄒縣志十種》一書中。此外,書中在附錄部分還收錄了:民國八年、民國二十四年兩個時期的鄒縣鄉(xiāng)土調(diào)查情況,鄒縣管轄境界及區(qū)劃情況(民國十九年),《山東省市縣介紹錄·兗濟道·鄒縣》(民國三十一年),兗州府縣自治區(qū)域圖(民國元年),山東省鄒縣行政區(qū)域全圖(民國三十六年)等內(nèi)容。

2、家族史料

孟子的家族史料有專載孟氏家族各種事物、事務(wù)的志孟之書為《三遷志》,書名取意為孟母三遷之意。孟氏《三遷志》始修于明嘉靖朝,續(xù)修于光緒,前后共編修 6 次,多以“三遷”命名。第一部家志成書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是孔、顏、孟三家的合志,名為《孔顏孟三氏志》,由劉浚編寫。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孟氏一族單獨有了家志,名《三遷志》,作者史鶚。此后,《三遷志》又分別于萬歷三十八年(1610)、天啟七年(1627)、雍正元年(1723)、道光十五年(1835)有過四次增補、重纂。

  

3、孟氏族譜及孟府檔案

現(xiàn)存最早版本孟氏族譜是宋元豐七年(1084 ),由孟氏中興祖孟寧修纂。此后,分別在金大安三年(1211)、元至元元年(1264)、明萬歷年間、天啟二年(1622)、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道光四年(1824)、同治四年(1865)分別對族譜進行續(xù)修。孟氏族眾散居各地,人數(shù)眾多,孟氏家譜為我們研究孟氏家族人物關(guān)系尤其是統(tǒng)治階級對孟氏歷代嫡系子孫襲封、優(yōu)免制度研究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孟府是一座衙署合一的建筑,記載各項活動的各項活動較為全面、系統(tǒng)。由于兵毀、自然災害等原因,大量文字資料丟失損毀,現(xiàn)存孟府檔案主要為清末與民國兩個時期。最早始于乾隆四年(1739)九月,最晚止于民國36 年(1947)5月。清朝后期的檔案約占孟府檔案的10%至20%,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各代均有所見,以咸豐、光緒年間居多。民國時期檔案約占80%,以民國31年至33 年為主。孟府檔案主要包括官府政務(wù)、經(jīng)濟、祭祀活動等幾方面內(nèi)容,其中以公事行文、工作記錄和各類收支賬目等占絕大部分,是我們研究“三孟”修繕、保護等內(nèi)容的重要資料。

4、“三孟”碑刻

“三孟”內(nèi)保存的秦以來歷代碑刻370余塊,涉及孟子林廟修建、朝廷對孟子及其后裔的優(yōu)免襲封、歷代文人仕子對廟貌的感嘆與對孟子的仰慕、懷念等內(nèi)容。碣石中不乏歷代書法大家經(jīng)典名作,其作品延續(xù)千載、流派紛呈、內(nèi)容豐富,是書法藝術(shù)的寶庫,展現(xiàn)了書法藝術(shù)的演變過程。碑刻除漢字外,還有以蒙文,元代八思巴文等多種文字書寫而成。元仁宗《圣詔褒崇孟父母封號之碑》、董其昌《孟廟古檜》刻石、康熙皇帝《御制孟子廟碑》、乾隆皇帝《亞圣孟子贊》等碑刻均是書法精品。除書法藝術(shù)之外,孟廟中所存的大量漢代畫像石、刻于元末的《孟氏宗傳祖圖碑》、明清所刻的孟子像、嶧山圖、古柏圖等展示了不同風格的繪畫藝術(shù)作品。

史料所涉及的孟子生平、學說、弟子、后世影響、家族世系以及與三孟建設(shè)相關(guān)的修繕記錄等內(nèi)容在反映儒學地位變遷的同時昭示了自北宋以來各朝的政治導向與經(jīng)濟狀況;朝廷對孟子及其后裔撥賜的大量祭田、對其徭役賦稅的優(yōu)免反映了各朝的土地與賦稅制度。

劉培桂先生編撰的《孟子林廟歷代石刻集》《孟廟歷代碑文題詠選注》《孟子林廟歷代題詠集》等書在與“三孟”相關(guān)碑刻的收集、整理、點校、注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我們對“三孟”碑刻的解讀提供了重要的基礎(chǔ)資料。

總之,鄒城“三孟”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文化遺產(chǎn),它的存在擴大了儒學的影響,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海外凝聚力,其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與場所精神使謁廟之人在此感受孟子人格的偉大與其思想的博大精深?!叭稀笔侵腥A民族傳統(tǒng)核心價值觀的物質(zhì)載體,對研究、傳播儒學,國學復興具有重大意義?!叭稀彼哂械臍v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使其成為鄒城市歷史文脈的守望者?!叭稀笔羌漓朊献泳竦膱鏊?,孟子誕生于鄒城,是繼孔子之后儒學的正統(tǒng)傳人。

小 結(jié)

“孟子,鄒人”之說,已經(jīng)得到了人們一致認同。但是鄒與魯?shù)年P(guān)系,千百年來卻一直存在著爭論。爭論的內(nèi)容主要分為兩派,一種觀點認為:鄒屬于魯國,孟子實為魯人,這種觀點近些年來贊同者不多;另一種觀點認為鄒、魯為兩國,孟子為鄒人,這種觀點為目前大多數(shù)研究者所贊同,如濟寧市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的《孟子家世》、劉鄂培的《孟子大傳》、便采用孟子為鄒人的觀點。劉培桂在《孟子大略》中,不僅采用了孟子為鄒人的觀點,更是進一步提出,孟子先世與魯國公族沒有任何聯(lián)系,從而進一步否定了孟子為魯人的說法。

考諸多文獻史事,要徹底搞清楚這個問題雖然還有一些資料上的欠缺,但孟子為鄒國人的結(jié)論,應(yīng)該是沒有多大問題的。孟子充滿魅力的人格、思想影響后世兩千多年,在文化強國、文化自信建設(shè)的大背景下,研究孟子的思想與智慧顯得更加有重要意義。

來源:孔孟之鄉(xiāng)

作者:劉貴之 劉真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觀瀾亭|孟母三遷和孟子三不能
先秦古國----鄒國興衰史
尋根:鄒城的來歷及古代歷史記憶
孔子誕生里籍在鄒城
廢都。伏羲——山東省鄒城市郭里伏羲廟遺址思考
鳳凰山下出土的國寶(二)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