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上去入四聲,也各有性格。
(一)平聲
平聲的調型是平的,這一點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朱曉農教授曾懷疑上古平聲有一個尾部的上升波,但此事不能確證),發(fā)音過程中正、通遠,所以平聲韻的詩,情緒都不是太激烈。近體詩就是很明顯的例子,比起古體詩和詞、曲來,律絕的風格總體上是中正平和的。
平聲的調值就不太清楚了。平聲又分陰陽,陰平略高于陽平,因為陽平是濁聲母,發(fā)音部位相對要低一些,但是濁聲比清聲有力,所以陽平也比陰平有力。陽平是到近古變成升調的。文人作詩,都用文讀,陽平的調型仍是平的。另外,平聲的調值大體上低于仄聲。這些在分析和理解詩歌的時候,都是很有價值的。
我們還說《靜夜思》,這次逐句分析一下其聲調的情況。
第一句:床前明月光。這是明朝的版本,李白的原作是:床前看月光。“床”、“前”是陽平,“看”是陰平,“月”是入聲,“光”是陰平,連起來,其聲調如圖:
床 前 看 月 光
整體的聲調走向是向上的。
第二句:疑是地上霜?!耙伞笔顷柶?,“是”、“地”、“上”都是去聲,其中“上”有上去兩個讀音,此處作名詞為去聲?!八笔顷幤?。其聲調如圖:
疑 是 地 上 霜
整體的聲調走向是向下的。
為什么第一句聲調向上,第二句聲調向下呢?因為第一句情緒上揚,第二句情緒下滑。李白喜歡月亮是出了名的,他的兒子都叫明月奴。第一句,李白在室外,見到月光滿地,自然興奮起來,所以吟出詩來聲調上揚。第二句,李白見到月光皎潔,就在心里打了一個比喻,說月光如霜,結果情緒一下子就低落了。《詩經·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薄肚ё治摹罚骸霸乞v致雨,露結為霜、”露變而為霜,是秋天的事情。中華文明是農業(yè)文明,古人春耕秋收,從春至秋,男人們白天都在田地勞作,晚上才能回來,或者晚上也回不來(因為田地距離家宅可能較遠),只有秋收以后才能真正一家團聚,所以我們有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才是團圓的日子,不是春節(jié)。古人從中秋到清明,一家人都是在一起的。所以秋天也就是游子思鄉(xiāng)懷歸的日子,古詩的悲秋,基本上都與思鄉(xiāng)有關。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靜夜思》從前兩句的賞月轉到后兩句的思鄉(xiāng),也是非常有道理的,這就是中國人的悲秋思鄉(xiāng)傳統(tǒng)。李白因為打了一個比喻,把月光比成白霜,結果觸發(fā)了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意,盡管那一天很可能并不是秋天。所以,他的情緒一下子低落了。
再看第三句:舉頭望明月。這句也是明朝版本,李白原作是“舉頭望山月”?!芭e”是上聲,“頭”是陽平,“望”是陰平或去聲,“山”是陰平,“月”是入聲,聲調如下:
舉 頭 望 山 月
聲調的整體走向是起伏的??梢韵胂?,這時李白抬起頭來看月亮(此前他的目光一直是在地上的),他的心情是非常復雜的。蘇軾說:“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愛月亮的李白,在此時此刻,也不知道對月亮是愛是恨了。他的心潮起伏,思緒難平,所以吟出來的詩,聲調是起伏的。
再看第四句:低頭思故鄉(xiāng)。“低”是陰平,“頭”是陽平,“思”是陰平,“故”是去聲,“鄉(xiāng)”是陰平。聲調如下:
低 頭 思 故 鄉(xiāng)
這句的聲調走向基本上是平的。李白陷入了對故鄉(xiāng)的回憶,或者沉思,總之,他歸于平靜了。
這四句的聲調,第一句是上揚的,第二句是下沉的,第三句是起伏的,第四句是平的。它們是對稱的!而且準確地表達出了詩人的情緒變化。
我聽人說過,《靜夜思》這首詩不知道好在哪里。用的是常見的字,說的是大白話,沒有用典,也沒有對仗。表達的似乎是最常見的思鄉(xiāng),用的意象是最常見的月亮。這樣的詩,好像小學生一天也能寫個二十首。可是,浩如煙海的漢詩,如果只能用一首來代表的話,一定是這首。它是漢詩之冠,是家喻戶曉最普及的一首詩,是中國人從小學的第一首詩。為什么這樣簡單的一首詩能是千古絕唱?人們說,這是自然天成,但這樣并不能解釋它的魅力。
因為《靜夜思》不簡單。它在內容上,吟詠的是思鄉(xiāng)。中國是農業(yè)文明,中國人安土重遷,思鄉(xiāng)是中國人最重要的情結之一,這個主題,不可謂不重大。但是,這只是第一層。在思鄉(xiāng)的背后,是孤獨。孤獨這個主題,是西方文學的傳統(tǒng)母題。從亞當夏娃被上帝趕出伊甸園,孤獨就一直是西方文學反復抒寫的對象。中世紀的流浪漢小說、李爾王、魯濱遜漂流記,一直到卡夫卡小說、薩特的《禁閉》、百年孤獨……。西方人的孤獨源于隔閡,所以薩特說“他人就是地獄”,馬爾克斯說那個家族百年孤獨是因為他們太孤傲。中國人的孤獨是不一樣的。屈原“眾人皆醉吾獨醒”的孤獨是憂心母國,杜甫“百年多病獨登臺”的孤獨是思念親人。中國人的孤獨恰恰來自對群體的眷戀。
《靜夜思》的孤獨來自思鄉(xiāng)。在安土重遷的中國古代,只有兩種人會主動離開故鄉(xiāng):商人和文人。“商人重利輕離別”,商人是為逐利游走四方的,而文人是為求道、行道而漂泊異鄉(xiāng)的?,F(xiàn)在總有人把中國歷史陰謀化,把中國文人功利化,嘲笑他們是為了求官才拋家舍業(yè)的,還往往沉淪下僚,郁郁不得志。那種文人當然是存在的,但絕不是文人的主流。李白一生多次投軍,遍干諸侯,被欺騙、被冷落、被逮捕,被流放,都矢志不渝,難道只是為了個公務員職位?“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這才是李白的理想?,F(xiàn)在為了一份好工作就背井離鄉(xiāng)汲汲孜孜的人可不汗顏!李白一直是中國文人的榜樣。漢詩中有大量的羈旅情愁、游子思婦之作,表面上看都是凄凄切切的,但在這些作品的背后,隱藏著追求理想的執(zhí)著精神,暗含著中國文人安世濟民的社會責任感。所以,思鄉(xiāng)是一種堅強。思鄉(xiāng)為什么不回鄉(xiāng)?因為大濟天下的理想還沒有實現(xiàn)。先天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歟!所以中國文人一看到這首詩,就會勾起一連串的聯(lián)想。從思鄉(xiāng)到孤獨到高潔的情操,這首詩背后的內涵不可謂不深刻。
在聲音形式上,這首詩用“陽”韻,共用六個ɑng韻字,以開闊反襯孤獨,鬼斧神工。在聲調組合上,第一句上揚,第二句下沉,第三句起伏,第四句平緩,不僅對稱,而且完全表達出了詩人情緒的變化,以聲傳情,令人嘆為觀止。這當然是千古絕唱。
句子的聲調組合在口語中也許并不是很重要,也不是很明顯,但是在吟詠創(chuàng)作詩歌時,“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語音被拉長,聲調組合就顯得重要了,再和上樂音,聲調組合就變成了旋律。這就是依字行腔、依義行調的中國傳統(tǒng)作曲法。
我們當然不知道李白當時吟詠這首詩的旋律,但是,千百年來,人們都是按照統(tǒng)一的吟誦的規(guī)則來吟詩的,字音可能略有變化,旋律可能不同,節(jié)奏可能不同,但是該長的還是長,該短的還是短,該高的還是高,該低的還是低。后世的吟誦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李白吟詠的味道。
現(xiàn)舉戴學忱先生的吟誦調為例,這是她家傳的調子:
6 i 6 i 6 6 — 6i 5 0 6. 5 6 5 23 23 23 23
床 前 明 月 光
3 5 3 0 2 1 6 1 6 5 6 — — —
疑 是 地 上 霜
6 1 2 6 5 5 6 5 53 0 0
舉 頭 望 明 月
5 3 5 3 3 2 1 — 6 5 6 — — —
低 頭 思 故 鄉(xiāng)
這個吟誦調,準確地表達出了每個字的聲調,這就是依字行腔。在古代,吟誦是老師用來給學生正音、識字的,當然要字正腔圓。此外,這個調子,還準確地傳達出了四句詩的聲調變化趨勢,即第一句上,第二句下,第三句起伏,第四句平低。這個吟誦調把ang韻也拖的很長,表現(xiàn)得很充分。第一句還拖長了“前”字,為什么呢?因為“床前”的地方很大,先得把這塊地方圈好,然后月光才下來。吟誦,就是如此完整深入地用聲音來表達詩歌的。
(二)上聲
上聲字是個曲折調,上古的調型和調值都不太清楚,中古的調型和調值其實也不完全清楚?,F(xiàn)在語音學界對上聲的看法,有人認為是下降目的,降到底沒辦法了,只好回升;有人認為是上升目的,為了有力地上升,先下降做準備。我是同意后者的,所以古人叫它“上”聲嘛,又有“上聲高呼猛烈強”的說法,一直深入人心。不過,上聲的確有矛盾的傾向。
鄭張尚芳先生在《上古音系》一書中,提出上聲的聲調來自塞音尾“?”的脫落,本是一種短促的緊喉的升調。關于上聲聲調與字義的關系,他說:
上聲字的數(shù)量在四聲里是最少的,但字義的類聚很有特點:
A.指小。形容詞傾向以上聲來表小義:“大小、多少、長短、深淺、高矮、高下、豐歉、豐儉、奢儉/省、濃淡、咸淡、繁簡、松緊、寬褊、圓扁、眾寡、壯稚、遐邇”,后一字皆讀上聲表量小。把動詞合起來看,也傾向于減損或負面意義:“增減、益損、勝負、成毀、完散、續(xù)斷、安險、勤惰、甘苦、功罪、泰否、福禍、生死、壽夭、真假、正反、先后、褒貶”。在這些常用詞對中,后一詞皆讀上聲,數(shù)量眾多,似非偶然(反例自然是有的,如“輕重、老幼”,這里提醒注意的是多數(shù)詞所表示的那種傾向)。
B.表親昵。親屬詞(尤其表直系親屬的詞)多讀上聲:“祖、禰、考、妣、父、母、子、女、姊、弟、舅、嫂、婦、娣、姒”,方俗語還有:“爸捕可切、爹徒可切、姐、社、媽、嬭”等。身體詞更是多念上聲:“頂、首、腦、眼、瞼、耳、口、齒、顙、頷、頦、嘴、吻、輔、項、頸、領、膂、腢、乳、手、肘、掌、拇、指、爪、肚、卵、牡、牝、尾、髓、髀、跨(骻、髁)、股、腿、臏、腨、踝、踵、趾、體”等凡數(shù)十詞(入聲字因已有塞尾不能加-?除外)。這些上聲的-?可能來自漢語本身的小稱愛稱后綴(有類于兒化構詞音變)。
鄭張先生的這個看法,與朱曉農教授關于高調表示親密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朱教授又說,親密與弱小是有關系的,表示與對方親密就要表示自己弱小,表示自己弱小,就需要用高調。
這種用高調表示不肯定﹑要求合作,低調表示自信肯定的音義固定關系實際上包含在一個更大的關系中,那就是奧哈拉所說的高調跟細小親密之間的一種生物學上的關系,或者說是天然關系。這種關系不但是跨語言的,甚至可以說是跨物種的。奧哈拉稱之為‘基頻編碼’(frequency code)。基頻編碼首先把高調和‘小體型發(fā)聲者’這樣一種基本含義聯(lián)系在一起,然后派生出‘下屬、弱勢、屈從、無威脅、討好、想要對方善待’等含義。與此相反,低調首先與‘大個兒發(fā)聲者’相關,其次是‘統(tǒng)領、侵犯性、有威脅’等派生含義。
有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不管是哺乳動物還是鳥類,在它們打架爭斗時,往往有自信的強的一方發(fā)出的叫聲,吼聲都是低沉的,而弱的一方往往聲音尖細,也就是頻率高但音強小。
所以上聲首先是表示弱小和親密,這應該是上聲字的主體和源頭。在詩歌中,長言之,上聲又被拉長,尤其是上聲韻,拉得更長,結果弱小和親密的感覺越發(fā)濃烈,而且變得婉轉柔媚。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這些詩句,如果拉長了韻尾來吟誦,就能體會到無限的珍愛、惋惜、感嘆、柔媚之情。陸游的《釵頭鳳》最典型: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這就是回憶當年夫妻和睦兩相依戀的情景,用的是上聲韻,無限溫柔。隨后說起婚變離別,突然換韻: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改用入聲韻,表達了滿腔的壓抑憤懣。下闋,前面不再用上聲韻,而是用去聲韻: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是一種怨恨的口氣,發(fā)泄的口氣。然后,仍然轉入聲韻結束: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還是歸于壓抑和痛苦???,不同聲調間換韻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說到這里,一定會有人想起“上聲者厲而舉”、“上聲高呼猛烈強”這些傳統(tǒng)說法來。這些說法與上述親密、弱小、婉轉、溫柔的特征似乎相悖啊。是的,這就是我所說的上聲的矛盾性。上聲字,既有婉轉溫柔的一面,也有尖利猛烈的一面。為什么呢?因為高調表示親密、弱小的前提,是音強小。如果音強大,則就是高聲吼叫了。某些上聲字是鄭張先生所謂“反例”,可能就是來源于另一個渠道,大聲猛烈的聲音。又,所有的上聲字,都可以在小聲時表示婉轉,大聲時表示強烈。拖長時,上聲的曲折表現(xiàn)得很明顯,所以容易婉轉;短促時,上聲的升調表現(xiàn)得更明顯,所以容易猛烈。
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吟誦這首詩的時候,韻尾拖長,但要快速、大聲,并強調后半部分的升調。這樣,詩歌的用韻之妙就完全顯露出來了,此詩氣勢之盛,半在高呼猛烈之上聲韻。
辛棄疾的《賀新郎》:
甚矣吾衰矣。恨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云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這首詞大部分用的都是上聲韻,其中多數(shù)都不婉轉,而是屬于高呼猛烈之類,但也有少數(shù)(比如開頭和結尾)是婉轉的上聲韻。一時高呼猛烈,一時溫柔婉轉,上聲韻就是如此變幻,能掌握者,方能體會辛詞之妙。大家可以嘗試吟誦一下,就可以明白了。
(三)去聲
去聲的調型是降調,中古音雅言文讀的調值也不清楚,但是大致是落差比較大的降調,所以應該是從高值到低值的降調。
去聲的特點,是堅決有力,如擲地有聲,或曠遠明達,所謂“去聲者清而遠”、“去聲分明哀遠道”。
所以去聲可以同入聲一樣用來發(fā)誓,“發(fā)誓”兩個字,就是一個入聲一個去聲。我們再說《關雎》?!蛾P雎》在前八句用平聲韻、又四句用入聲韻之后,緊接著四句用上聲韻,表示再次求婚被接受時的歡喜、溫柔、珍愛之情: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最后四句又轉去聲韻: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四句原最不可解?!蛾P雎》是五節(jié),每節(jié)四句,這種章法在《詩經》中絕無僅有,所以歷來《關雎》的分章就莫衷一是,有分三章、四章、五章之說。我的看法是,古詩分段要根據(jù)換韻來進行,這首詩共用四韻,分別為平、入、上、去,當依此分四章。按照一般的情況,這首詩應該在第三章“琴瑟友之”這里結束,最后一章總是有額外的感覺。如何解釋呢?
最后兩章非常近似,說明這是同時發(fā)生的事情,君子的心情在得到女方同意后,本是上聲式的溫柔,不久忽然轉為去聲的堅定,只有一個解釋:他在發(fā)誓。發(fā)誓是所有求婚后必須立刻進行的環(huán)節(jié)。前稱“琴瑟友之”,為求婚實景,后稱“鐘鼓樂之”,為求婚誓言。
發(fā)誓用什么聲調呢?平聲不能發(fā)誓,太冷淡了。上聲也不能發(fā)誓,太軟弱了,或者太夸張了。入聲是可以發(fā)誓的,比如漢樂府《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但是很顯然,《上邪》的主人公碰到了問題,外界有巨大的壓力,不然不會發(fā)這樣的毒誓。入聲是用來發(fā)毒誓的?!蛾P雎》里的君子和淑女,沒有外部壓力,而且這是在求婚,也不適合發(fā)毒誓,所以只剩下了去聲。去聲鏗鏘有力,最適合在此發(fā)誓。“我一定會讓你快樂!”這就是君子最后的姿態(tài)。
孔子非常喜歡《關雎》,把它安排在,至少是同意安排在《詩經》首篇。《詩經》是用來教育貴族子弟的,第一篇排《關雎》,是為了什么?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論語》)孔子最重視的是《關雎》的最后一章,因為這一章是夫婦之義。在宗族社會中,父子和夫婦是縱橫兩條線索,把所有的人聯(lián)系在一起。父子有血緣維系,夫婦可沒有。所以《關雎》教育貴族子弟:合適的配偶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尋找淑女,而且追求要鍥而不舍,更重要的是,追求成功之后,一定要發(fā)誓,永遠對她好。前幾步是很自然的,最后一步夫婦之義卻是古代人倫的關鍵之一。我們應該把《詩經》看成是周朝雅樂,不應該僅僅看成是民歌,這樣才能探觸到一些真實的面貌。
去聲韻的詩不多,但都很有特點,如王維《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看字面,又是獨又是幽又是琴又是深林,好像一片靜謐,但是,去聲韻卻打開了聲音的窗口,讓人感受到一股陽剛之氣。去聲是鏗鏘有力的,而且用的是“嘯ɑo”韻,這是個很張狂的韻母。這首詩是合律的五絕,按照平長仄短的規(guī)則(下節(jié)敘述),第一句拖長的字是“篁”。這個地方本來可以用“竹林”、“幽林”這一類的詞的,為什么用“篁”字呢?因為它是開口度最大的音。第一句一半的時間都在說“ɑng”,境界一下子就打開了。“獨”是入聲字最短,濁聲濁尾,放在開頭,很倔強。第二句屬唐詩特格,“平平平仄仄”變?yōu)椤捌狡截破截啤保祥L的字是“琴”和“長嘯”?!伴L嘯”兩個字又是開口度最大的音?!扒佟笔情]口音,在這里一抑,然后用入聲字“復”一頓挫,轉兩個開口音,表示真實的狀態(tài)實際是狂放的。第三句拖長的是“林”,這句五個字全是閉口音,這就是起承轉合之轉,在古詩中常能看到四句“開開閉開”這種章法。這句又是抑,好像孤獨寂寞,但最后一句,揭示出了詩人的心境原來竟是一片光明開朗,因為與天地相通,與宇宙往來,個人的精神人格完全獨立,不羈世俗,所以這首詩透著一股高傲,一種歡喜。最后這句,拖長的是“相照”兩字,又是開口度最大的音。“月”是入聲字一頓挫,表示強調,指出關注的方向,然后轉長音,包括“來”也是開口度大的平聲,詩的最后,一片響亮光明。
王維的另一首《雜詩》:“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大家可以依法進行分析,或者直接吟誦體會,就會發(fā)現(xiàn)不像一般解釋的那樣纏綿深婉,而是有率真的成分,這首詩本是學習樂府所作。
李白有首《古風》其十,詠他最心儀的魯仲連: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耀。
卻秦振英聲,后世仰末照。
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
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
這首詩與王維的《竹里館》是同一個韻。ɑo表現(xiàn)了豪放開朗,去聲表達了果決堅定,大家吟誦著可以體會一下。
閉口的去聲韻也有。杜甫的《羌村三首》前兩首都是閉口去聲韻:
其一
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
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
鄰人滿墻頭,感嘆亦歔欷。
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其二
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
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
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
蕭蕭北風勁,撫事煎百慮。
賴知禾黍收,已覺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遲暮。
這兩首詩,如果用平聲韻,感情不足,畢竟亂世悲哀;用入聲韻,又嫌太過,畢竟生還重逢;用上聲韻,則必高呼,這里卻低回感慨,也不合適,所以用了去聲韻。只有最后一首,用平聲韻,感覺情緒平復了一些。前兩首的上聲韻,用閉口音表達了壓抑的情緒,用降調強調了亂離生還的創(chuàng)傷之切、之痛,吟誦一下即可體會。
賈島的《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我看到有的人朗誦這首詩時,把童子的神態(tài)表現(xiàn)得很稚嫩、很天真、很可愛,這就是讀詩不聽音了。這首詩用的是閉口的去聲韻,有似杜甫前詩。童子在回答詩人的問話時,態(tài)度是很堅決的,所以隱者的去向是一點線索也沒有了,詩人無法再尋找下去了,頗為惆悵,故題為“尋隱者不遇”。
賈島另有一首去聲韻的名作《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去聲韻之鏗鏘堅決,此詩發(fā)揮到了極致。
(四)入聲
現(xiàn)在學界一般認為入聲是由塞尾-b、-d、-g、-G變化而來?,F(xiàn)在南方很多地方還保留著塞尾。入聲也分陰陽,方言的入聲一般都有高低兩調。但是,上古和中古的入聲的調型和調值也不是很清楚的。所能肯定的,只是入聲短促,緊喉塞尾收住。它可能是高升調,也可能是高降調,也可能是低升調,也可能是低降調。
入聲字為什么是入聲字,也就是為什么這些字在早期會有濁塞尾,大致來說,還是跟意義有關。入聲字的涵義有傾向性,相對比較決絕、快速、極端、突出,入聲的頓挫語音,是用來輔助表達意義的。
現(xiàn)在關于普通話吟誦文讀的問題,有不同的主張。由于普通話已經沒有入聲字,有的學者主張不讀出入聲字,有的學者主張入聲讀為去聲,有的學者主張入聲讀為緊喉,有的學者主張入聲讀為短音。我是主張入聲字一定要讀出來,但是只讀短音的,因為入聲字的短音特征非常有意義,而入聲的主要特征都來自短促。短音,自然會緊喉,不緊喉就收不住。讀去聲是不可取的,因為入聲字不一定是降調,其中一定有相當大的部分是升調,因為陰入陽入是對立的。至于塞尾不同,一來現(xiàn)在也很難在普通話下恢復,二來入聲是通押最多的,本來只有十七韻,通用后只有五個韻,這說明塞尾之間的聽感區(qū)別不大。一屋[-uk]二沃[-uuk]通用、三覺[-eok]十藥[-ak]通用、十五合[-op]十七洽[-aep]通用都是同一韻尾,但四質[-it]十一陌[-eak]十二錫[-ek]十三職[-jik]十四緝[-ip]通用、五物[-ot]六月[-jat]七曷[-at]八黠[-aet]九屑[-et]十六葉[-ep]通用就不是同韻尾了,而明顯是因為韻腹近似的緣故,前三種通用也是韻腹近似,所以對入聲的聽感來說,韻腹顯然比韻尾更重要。因此,普通話吟誦的入聲字不必恢復塞音韻尾,只要讀為短音即可,聲母、韻母、聲調都可以按普通話來讀,只要讀短,自然緊喉,而入聲的主要聲音特征就可以表達出來了。
所以我主張的普通話吟誦的入聲字的讀法,就是讀短,并不改變普通話的讀音,聲母、韻母、聲調都可以不改變,只有音長短一半左右就行。
入聲所傳達的主要意義,都來自短促,有如下幾點。
首先是頓挫。人云李白詩風豪放飄逸,杜甫詩風沉郁頓挫。“沉郁頓挫”是杜甫在《進雕賦表》里的自我總結。什么叫“頓挫”?就是入聲字用得多。讀李白的詩,聲韻流暢,入聲字少,開閉口音轉換的時隔長。讀杜甫的詩,入聲字多,開閉口音、聲調之間的轉換都比較快,所以不得不經常停頓,是為“頓挫”。杜甫開創(chuàng)了后半段中國詩歌的美學理想,確立了近體詩的聲音模范。
頓挫給人的感覺,首先是滯澀、壓抑?!蹲跃└胺钕瓤h詠懷五百字》,五十個韻,全部用入聲字,確是杰作。整首詩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壓抑,無論是表達志向時:“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還是寫景時:“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天衢陰崢嶸,客子中夜發(fā)。”還是敘事時:“入門聞號啕,幼子餓已卒。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比肼暤慕Y尾都如吞聲而哭、嘎音而咒,令人郁悶難伸。此詩有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比绻选肮恰弊x為普通話三聲,婉轉溫柔,就完全悖離了詩意。必須讀出入聲,普通話就讀為短促的gǔ,才能傳達出詩意。朱門酒肉臭,去聲結尾,如此確然無疑;路有凍死骨,入聲結尾,如此慘痛壓抑。
由此引申,入聲經常在詩詞中表達痛苦之意?!蛾P雎》由前八句的平聲韻,轉下面四句的入聲韻: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因為開頭是慕淑女而思求之,現(xiàn)在是“求之不得”了,被拒絕了,痛苦了,所以用入聲?!扒笾眱勺侄际瞧铰曌?,“不得”兩字都是入聲字,在口語中已有音長的差異,在詩歌中更“長言之”,“求之”更長,而“不得”卻拖不得,還是那么短,兩相對比,“不得”就尤其短了,痛苦之意就此表達出來。
曹植的《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三個入聲韻,頓挫、強調、哽咽,真是一句一泣,一句一痛,非常到位。
岳飛的《滿江紅》,經常聽人朗誦,開頭一句氣勢很足:“怒發(fā)沖冠!”下一句氣就平了:“憑欄處。”再下一句,氣就泄了:“瀟瀟雨歇——”,真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因為“歇”讀一聲,一拖長,毫無生氣,就直接“歇菜”了。實際上,這首詞是入聲韻,“歇”是入聲字,如果讀短,就能把味道讀出來:“瀟—瀟——雨—歇!”一直不緊不慢地下著的煩人的雨,終于停了。憋著的滿腔怒火,終于噴發(fā)出來:“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激烈”兩個字都是入聲字,并且開口度較大,這一整句都以開口音為主,結尾用兩個短促的入聲收住,真的是一聲大叫,戛然而止,憤恨之情溢于言表。
蘇軾的《念奴嬌》,我也常見人朗誦,有時是交響樂伴奏:“大——江——東——去——”,那是毛澤東的“百萬雄師過大江”,哪里是赤壁懷古啊。這首詞也是入聲韻?!按蠼瓥|去”,就是“逝者如斯夫”的意思,這是漢詩的固定意象啊,不可胡亂理解。連大江都流走,連風流人物都淘盡,我蘇軾算什么呢?所以“多情應笑我”“人生如夢”。這是一首詠嘆人生苦短的詞。
李清照的《聲聲慢》也是入聲韻,“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其中“覓覓”和“戚戚”是入聲字,這就是頓挫所傳達出的壓抑、痛苦之意。并且整句以齒音為主(覓為唇音,冷為半舌音,其余皆為齒音),造成一片咬牙切齒之象。
入聲還可以表達決絕之意。前文分析過的《擊壤歌》就是這樣的?!渡闲啊酚萌肼暟l(fā)誓,前已論及。再如李頎的《古意》: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鬚如蝟毛磔。
這里用入聲表達俠客的果決和冷峻。李白的《橫江詞六首(其一)》: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
猛風吹倒天門山,白浪高千瓦官閣。
也是用入聲傳達橫江的險惡和氣勢。柳宗元的《漁翁》: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這首詩如果不把入聲韻讀出來,就是一片瀟灑飄逸,但是,頓挫的入聲韻決定了詩歌的整體風格。這三個入聲韻,表明了詩人的態(tài)度,不僅僅是欣賞,更多的,恐怕是倔強、孤傲、堅持。這需要吟誦才明白。舊傳琴歌也有這一首,我曾聽金蔚先生撫琴一唱,也是這個味道。琴歌就是配琴的吟誦。
入聲還可以表示快速,既然是短音,當然是快速的意思了。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還”,“一日”都是短音,如果您按照吟誦的規(guī)則,拖長“陵”和“還”字,再把“一日”讀短,就能體會李白“還”的有多快了。我常戲稱現(xiàn)在的朗誦是坐的普快,李白乘的是高鐵。同樣的還有王之渙《登鸛雀樓》:“黃河入海流”,為什么不用“去”、“奔”、“向”、“下”等字,而用一個明明在鸛雀樓上看不見的景象“入”呢?因為“入”是入聲字,是個短音,表示快速,那么大的黃河,一下子就到海里去了。這不是什么“黃河東流的壯闊遠景”,而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是用典?!皷|流水”在漢詩中從來就是生命流逝的意思。
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卞X鐘書先生在《宋詩選注》中,列出了唐宋詩中跟“一枝紅杏出墻來”類似的詩句,有十數(shù)句之多。為什么只有葉紹翁的這句成為千古名句呢?而且,這句詩字面上講不通啊,既然是“春色滿園關不住”,那應該是“萬枝紅杏出墻來”啊。如何解釋呢?就是兩個入聲字:一、出?!耙弧庇枚桃舯硎緩娬{,就是一枝而已?!俺觥弊钪匾?,如果是“過”、“漫”、“跨”等字,速度就慢了?!俺觥钡亩桃簦硎臼且幌伦映鰜淼?,不是一直在墻頭的,而是風一吹就出來的,所以知道杏枝已離墻很近,再長就會出來,因此說“滿園關不住”。這個詩句,就是因為這兩個入聲字用的好,才膾炙人口的。
由快速,還可以引申為輕靈、輕快。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十個字中,倒有六個字是入聲字,結果帶得那四個字也變得輕快起來,活脫脫表現(xiàn)出了兒童的活潑爛漫。賀知章的《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其中“碧、玉、一、綠、不、葉、出、月”都是入聲字。整首詩讀起來跳躍感很強,非?;顫?。朱熹的《春日》:“等閑識得東風面”,“識得”兩個入聲字,就表示一下子看見了,非常出色。
入聲還可以表示其他的意義,比如“月出驚山鳥”的“月出”表示突然;“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百八十”表示強調,好似一個一個數(shù)去;“一叫一回腸一斷”的三個“一”都表示強調和突然,一下一下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