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來,我們都習慣于從字面上理解和解釋詩歌,忽視了聲韻的作用。其實,漢語詩歌是先吟后錄的,它首先是一種聲音,所以聲韻是表達涵義的重要手段。不顧聲韻而只講字義,不但對詩歌的涵義理解不完整,而且還很可能理解錯誤。
那么怎樣分析詩歌的聲韻及其涵義呢?我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文體。面對一首詩歌,首先要知道它的文體,是古體詩,還是近體詩,還是詞、曲?如果是古體詩,是四言詩,還是楚辭,還是五古、七古,還是樂府、歌行?如果是近體詩,是五絕、七絕,還是五律、七律?為什么要先了解文體呢?因為不同的文體,表達涵義的手段不同。比如說,古體詩可以換韻,情緒的轉換和章節(jié)邏輯關系,往往通過換韻來表達。近體詩一韻到底,不存在換韻問題,平仄格律就是近體詩最重要的聲韻手段了。
2、韻。押韻是漢語詩歌最重要的聲韻特征,由于吟誦的時候,韻字會特別長,韻的聲音意義就會被強化和放大,所以押什么韻,對于詩歌涵義是有密切的關系的。不同的韻有不同的情緒色彩,吟誦起來感覺會很不一樣。韻的聲音意義和詩的字面意義相結合,會給詩歌帶來無限的意義空間,是為“言外之意”。
3、格律。近體詩的格律平仄相間,歸于平聲韻,所以近體詩總是有對稱和平和的感覺。仄起詩比平起詩多,因為仄起的詩開頭四個字才拖腔,意義空間要大一些。近體詩講究對仗,對仗就是對稱意義的聯想,比如“烽火連三月”,就會使人聯想到一定有什么是很短暫的,“家書抵萬金”,就一定有什么是不值錢的。兩句話,實際上說了四句話的意思。詞的格律變化更多,從韻的排列和平仄的組合,每個詞牌都用格律把內容的層次、結構、情緒固定了下來。
4、入聲字。普通話是所有的字音長短一樣的,或者無所謂長短。古代是有長、中、短音的。吟誦的時候,韻字和偶位的平聲字是長音,入聲字是短音,其余的字是中音。入聲字有頓挫之感,常用來表達痛苦、決絕、強調等意義。體會入聲字在詩中是怎樣運用的,對于體會詩歌的涵義非常重要。
5、開閉口音。開口音是a、o為韻腹的音,閉口音是i、u、ü為韻腹的音。開口音的情緒明朗,閉口音的情緒低回。開口音與閉口音的排練組合情況,常表達了情緒的變化和趨向。同時,開閉口音的組合也是聲音的節(jié)奏單位,幾個開口音或幾個閉口音在一起,可使節(jié)奏拉長,細膩抒情,反之,開閉口音間隔排列,會使節(jié)奏單位短小,使詩歌的聲音變化多端,表達明朗或起伏的情緒。
6、其他。其他的聲韻手段還有雙聲、疊韻、聲母的選擇、上聲字的使用、聲調的組合走向等等,需要具體分析。一首詩歌,不一定使用了所有的聲韻手段,但是按照這個順序去分析,一定會眼界大開的。
下面以古、近體詩各舉一例。
近體詩舉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為例: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文體:這是一首仄起七絕。格律是: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韻:押的是“虞”韻(u),這個韻是合口音,拖長之后的讀音給人比較含蓄、深情的感覺。
入聲字:入、客、洛、一、玉,一共五個字。分布比較均勻,唯最后一句用了兩個入聲字,以明心意?!耙弧薄ⅰ坝瘛倍计鸬搅藦娬{的作用。
開閉口音:這首詩的開口音和閉口音相對平衡,前兩句拖長的位置都是開閉相間,后兩句拖長的位置是開閉相連,說明后兩句的節(jié)奏單位長了,是以整句為單位表達一個意思。第三句以開口音為主,問的開朗迫切,第四句以閉口音為主,回答得含蓄深情。
其他:詩中在押韻的三句中,用了三組疊韻字:入吳、平明、玉壺,其中兩組都是u韻,加上楚、如兩個仄聲但也是u韻的字,以加強u韻的感覺。連江、冰心,都是除前后鼻音尾外韻母相同的連字,加上疊韻字“平明”,這首詩的疊韻字和近似疊韻的字有五組十字之多,吟誦起來必然氣韻悠長,加上含蓄的u韻,令人有無限深情之感。
古體詩以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為例:
文體:這是一首歌行,歌行講究的是以氣韻流動來傳情達意。
韻:這首詩押的是平聲尤(iou)韻,這個韻比較悠長、低回,是很抒情的一個韻,但是中間有四句換了入聲韻。
入聲字:首句“昨日之日不可留”用了三個入聲字:日、日、不,可見李白情緒之激烈,第二句“今日之日”仍然沿用上句用了兩個入聲字“日”,但是后面就連用了三個平聲字:多煩憂,說明他的情緒平復下來了。中間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轉用入聲韻。最后兩句,各用一個入聲字:不、發(fā),把憤懣之意表達得很充分。
開閉口音:李白詩歌的特點是以豪放表達痛苦,這首詩閉口音多于開口音,整體色彩是憂郁的,但是情緒開朗或激烈之時也會多用開口音,比如“長風萬里送秋雁”、“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其他:這首詩的第一個字,用的聲母是“q”,大家可以拖長了感覺一下,這個字的發(fā)音與“拋棄”的感覺是完全一致的。第二句的第一個字是“亂”,這個字有四個音素,四個因素都有元音性質,因此的確有“紛亂”的感覺,大家也要拖長了試試。三、四句情緒轉為平靜,開口音多。五至八句轉入聲韻,說明是最痛苦的四句。四句之中,第三句結尾卻用了一個平聲字,而且是“飛”,這就是反襯。這四句正與蘇軾的《赤壁懷古》詞一樣,是以別人的功業(yè)反襯自己的失落,所以別人的功業(yè)越大,自己越痛苦。后面,又轉回平聲的“尤”韻,說明情緒又平復下來,只是更無奈,更抑郁了,所以在非押韻位置上用了好幾個“尤”韻的字,以加強憂郁的感覺,并用了幾處疊字。最后兩句,以頓挫的入聲插在中間,以悠長的“尤”韻結尾,表達了不甘心、無奈和悠悠恨意。這首詩的情緒變化發(fā)展,通過聲韻分析,就可以看的非常清楚。
如果我們能把聲韻分析和內容分析相結合,對古詩的理解就會加深很多。聲韻分析最好的工具是什么呢?就是吟誦。因為一吟誦,前面講的聲韻之美的各個方面就都體現出來了。而朗誦是不會把這些聲韻的特點表現出來的。所以,進行聲韻分析的時候,最好使用吟誦錄音,或者自己吟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