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樓公園最宏麗的建筑是臨江而立、高27.98米的望江樓,又稱崇麗閣。崇麗閣,修建于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成于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崇麗閣得名取自晉代文學家左思《蜀都賦》“既麗且崇,實號成都”之句。閣尖為鎏金寶頂,麗日之下,金光閃閃,耀眼奪目。設計巧妙,飛檐翹角,雕梁畫棟,雄偉壯觀。登樓遠眺,高杰櫛比,錦江春色,盡收眼底。獨懸二樓的上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樓千古”,氣勢宏大,渾然天成,似乎難望有繼。
位于崇麗閣西側的濯錦樓,原建于清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咸豐初毀于兵燹,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在崇麗閣西側重建此樓。濯錦樓,兩層三間,略似船形,因漢代成都的織錦戶常把織好的錦放入錦江中濯洗,因此錦江又名濯錦江,該樓面臨錦江因此得名。
位于崇麗閣東側的吟詩樓,原建于清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重建此樓。依據薛濤晚年所住碧雞坊之吟詩樓而建。其樓一邊臨江,精巧玲瓏,二層三疊,四面軒敞,樓身掩映于江邊柳蔭竹影里,波光云影相襯,頗具畫意詩情。。清人何紹基專為此樓撰一對聯“花箋茗捥香千載,云影波光活一樓”。
吟詩樓
五云仙館修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其得名于薛濤的詩句:“九氣分為九色霞,五靈仙馭五云車?!毖簧髟娢灏偈?,而留存至今的只有九十余首,是古代女詩人中遺留詩作最多的一位。古人修建此館的初衷亦是紀念、懷念女詩人、讓后人世代瞻仰、憑吊女詩人。
清婉室修建于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其名取自《詩經》中“清揚婉兮”中“清婉”二字,以稱贊薛濤的詩品和人品。整座建筑小巧玲瓏,輕盈淡雅,適宜居所。
流杯池修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89年)。流杯之意是據傳古代每年三月初三,文人墨客相聚于池邊飲酒作詩,酒杯順水而流,停在誰的面前,便由誰作詩一首。流杯池又稱流觴池,每到夏日,垂柳掩橋,荷花送香,風景如畫。
泉香榭位于流杯池旁假山上,為仿竹小亭,樹皮蓋頂。名人陶亮生撰聯曰:“花外喜陪荀令坐,池頭定有右軍來”。其中荀令是指三國名相荀彧(魏國丞相曹操的謀士),而右軍則指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
浣箋亭原建于清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咸豐初年,毀于兵燹。重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為紀念女詩人薛濤制箋而建。薛濤不僅詩詞藝術出眾,同時也對中國造紙技術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有著特殊的貢獻。
薛濤井是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的主要文物遺跡之一。舊名為玉女津,據史料記載,明代的蜀藩王每年三月初三都要取井水仿制薛濤箋。此井在明代中葉民間始稱薛濤井,現在井后牌坊上蒼勁有力的“薛濤井”三個大字是康熙三年由成都知府冀應熊手書,此后便正式成為后人紀念、憑吊女詩人的圣地。
薛濤井
薛濤字洪度,長安(今屬陜西)人。隨父宦居蜀中,自幼聰穎好學,才智出眾。父喪后,因家貧,十五歲編入樂籍。她能詩善文,又諳練音律,得當時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的賞識,能出入官府,曾做過校書郎,時稱女校書。據記載,薛濤有詩五百首,與她同時的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令狐楚、裴度、杜牧、劉禹錫、張籍等都對她十分推崇,并寫詩互相唱和。薛濤塑像位于紀念館旁、讀竹苑中的幽篁深處,1984年建成。塑像高3米,漢白玉雕成,地面綠草如茵。
薛濤紀念館建于公元2005年10月,竣工開放于2006年元月,歷時四個多月,是專為廣大中外游人憑吊中國唐朝以來巴蜀大地唯一的一位杰出的女詩人而建。
“風搖竹影嬋娟舞;水映江樓墨客情”。成都望江樓公園-薛濤亭,這是一座沿襲望江樓風格的四方亭仿古建筑。亭中的石碑上篆刻周應德教授的《薛濤亭記》。該碑記出自著名書畫家80高齡的趙蘊玉之手。此碑亭由中維律師事務所、川達律師事務所、唐雨、王曉英捐資所建。公元一九九八年望江樓公園立。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