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服飾復原
唐時庶民男子的袍衫,在結(jié)構形式上與秦漢、魏晉各時期有了很大變化。由于胡服的影響,中國衣冠所固有的褒衣大招、長裙絲履的形式,到隋至盛唐時期已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這是外來文化對中原文化影響的必然結(jié)果。袍衫的形制變化就很好地說明了這點。此時袍衫的形制特點為:圓領、窄袖;領袖及襟已沒有緣邊;身長至足或膝下。
這種新型的袍衫,在隋唐時期普遍流行,而且不分尊卑貴賤皆同一式,這在大量的歷史形象資料中可以找到鑒證。
這一時期的袍衫又有襕袍、襕衫和缺胯袍、缺胯衫、銘袍與銘衫之分。
襕袍與襕衫
這是一種上衣下裳相連屬的服裝形式,是受胡服的影響而成,而又不失漢族服飾傳統(tǒng)。它與深衣制有相同之處,即上衣下裳相連屬。其不同之處在于,深衣為交領、大袖;領、袖、襟均有緣飾。襕袍、襕衫則是圓領、窄袖;領、袖、襟均沒有緣飾,為士人之上服,亦為一般之常服。
襕袍、襕衫的最大特點是在傳統(tǒng)袍衫的下擺施加一橫襕,故而得名。南北朝時,北周武帝曾下令在袍、衫下加一橫,以象征古代下裳。唐中書令馬周曾上議在袍衫下加襕。這些都是為了仿古制。從此我們可以看出,在講究禮法、規(guī)矩的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下,中國的服飾有著極強的傳承性,同時兩種文化交融為新服飾的誕生提供了契機。
缺胯袍與缺胯衫
所謂“缺胯’,是指在袍衫兩胯下開“衩兒”的形制,以利于行動。因此,這種袍衫被作為一般庶民或卑仆等下層人的服裝。其形制為圓領、窄袖、缺胯,衣長至膝下或及踝。穿這種袍衫,一般內(nèi)著小口褲。勞作時,可將衫子一角掖于腰帶間,謂之“縛衫”。
銘袍與銘衫
銘袍、銘衫,是指在袍衫之上繡以“銘文”為紋飾的服裝。公元684年,武則天掌權后,曾一改李唐的官員服飾。銘袍、銘衫就是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實行的官服。
銘袍、銘衫的形制均為右衽、圓領、大袖。前有鳥獸紋飾,背有銘文,根據(jù)品級高低和文武官職不同而有不同的紋飾和銘文。銘文的形式是先在袍上繡出一個“山”形,然后再以金銀線繞“山’形繡成回文銘。而袍前紋飾的鳥獸則依文武官員的官職高低,分別繡上不同的圖案。這種在官服上繡以不同鳥獸紋區(qū)別文武、分尊卑的制度,自武則天開始,代代沿襲,至明清兩朝,已形成了獨特的一種官服——補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