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上初中的時候,跟大伯聊天,他告訴我,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挺直腰桿,不卑不亢。
當時,我對這句話的理解還較淺。
工作后,作為一個窮人,貧富差距、城鄉(xiāng)差距明明白白擺在眼前,重新思索這句話,做到不卑不亢屬實不容易啊。
想到這句話,是因為今天讀《論語》,剛好讀到安貧樂道的段落: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span>
子貢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叫端木賜,善于經(jīng)商,是孔子弟子中最富有的。
有一天,子貢問孔子:一個人雖然窮,但是不巴結(jié)別人,或者一個人雖然富,但是不驕橫,這種修為境界怎么樣?
孔子說,還行吧。不如貧窮而樂道,富貴而好禮的人啊。
孔夫子沒有給這人打滿分,而是打了八十五分。
為什么呢?
貧窮不諂媚,雖然不諂媚的,畢竟心里還是介意自己窮??恳还砂翚鈸沃?,行為上沒有卑,心中有卑。
而安貧樂道呢,是內(nèi)心壓根不覺得窮能咋樣,心態(tài)穩(wěn)定,內(nèi)心不覺得窮,又怎么會卑呢?
兩種境界,高下立判。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回就是這樣的人:“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這境界太高了,一般人達不到。
有人說,這有啥難,不就是躺平擺爛嘛。
不是。安貧,不是樂貧。
躺平擺爛,不是安貧,是被貧窮打垮了,喪失了斗志。
安貧之后還有樂道,是說就算當前處于低谷,也調(diào)整好心態(tài),該干啥干啥,腳踏實地,但還是要仰望星空,追求理想,這就是樂道。
作為窮人,咱們最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應(yīng)該是,大大方方,有禮有節(jié),不仇富,不巴結(jié),堂堂正正做人,堂堂正正賺錢,不寒磣。
種瓜得瓜
END
種豆得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