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燜飯”的智慧,散落在中國的山川湖海間。在四川,有五花肉豆角控(烘)飯;在北方,不僅有五花肉香菇燜飯,還有豆角燜面;在福建臺灣,有海鮮加入的油飯;在粵港地區(qū),有百菜入煲的煲仔飯,在江浙滬皖,有咸肉青菜散落的咸肉菜飯;在新疆,有黃蘿卜、葡萄干和羊肉的抓飯……
△“菜燜飯”的典范:煲仔飯。
“菜燜飯”之所以化身如此眾多,其原因無外乎三:
1.“雨露均沾”式烹飪和吃法:
以前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如何用有限的食材盡可能多地滿足全家人的食欲,主婦們自然而然地選擇了菜燜飯的方式,不僅味道讓米飯雨露均沾,全家人也能吃得高興——咸肉菜飯在上海被叫做“咸酸飯”,其實正確發(fā)音表意則是“寒酸飯”,由來可以想見一二。
2.因地制宜的取材:
“靠山吃山、靠海吃?!?,時令的鮮蠶豆、竹筍、鮮豆角、矮腳青、萵筍、豌豆、土豆、香菇、蘿卜干等等蔬菜皆可入飯,再遇見咸肉、臘肉、臘腸、羊肉、五花肉、海鮮等等帶著咸香油鮮的特產(chǎn),迸發(fā)出的原本美味,讓米飯得了大便宜。
△臺灣紅蟳米糕,靠海吃海的典范。
3.懶宅:
信不信由你,這個世界其實是由(wèi)懶人改變的。不知道是宅懶們創(chuàng)造了菜燜飯,還是菜燜飯的簡便吸引了懶宅們,總之,“I have a 菜, I have a 飯,嗯~~! 菜燜飯!”唱得666的。一個電飯鍋能搞定的事情,絕不多加一個碗。
菜燜飯的黃金公式
菜燜飯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在煮飯的階段就加入各種配菜配料,讓味道深深滲入米飯當(dāng)中。吃一口,菜和飯你中又有我我中有你,這種滿足感無以倫比。
其黃金公式如下:
素菜+葷菜(油脂)+好米+少量水
◎素菜+葷菜的組合,可以是萵苣+臘肉,可以是矮腳青+咸肉,還可以是豆角+五花肉,也可以是土豆+香菇+排骨。素菜提供風(fēng)味和少量水分,葷菜則提供部分油脂。如果葷菜這一欄是海鮮,那么就需要額外多加一些油了。
◎好米在菜燜飯里承擔(dān)了重要的口感角色。由于素菜、肉類都有水分和油脂,所以添加的水要比正常煮飯的量少一些。這樣煮出來的飯才能咸香、顆粒分明有嚼勁。
◎菜燜飯的搭配完美地印證了袁枚在《隨園食單》里所說的烹飪原則:“有味者使之出,無味者使之入。”
按照這個公式,我們可以來一個簡易但是味道很不錯的江南菜飯:
菜譜 | 江南菜飯
樸實無華的菜飯是江浙滬人人都愛的家常餐。有菜有飯一鍋出,帶著咸肉的油脂香和青菜的清香,不吃幾碗不過癮。
份量:2-3人份
準(zhǔn)備時間:30分鐘
烹飪時間:15分鐘
難度:較簡單
材料 | INGREDIENTS:
食材:
大米200克、臘腸 2根 / 小油菜4顆 / 水適量(不同電飯鍋提示的水量不同,比正常的量要少放一些水)
調(diào)料:
姜絲2克 / 鹽 2克 / 白糖 2克 /、去皮肥肉或肥油20克
工具:
電飯鍋 / 炒鍋
步驟 | STEPS:
1.將所有材料洗凈,青菜掰開,切成細(xì)絲或碎粒;臘腸切成小粒,肥肉切小丁。
2.將大米淘洗干凈,倒入電飯煲,加入適量水和臘腸粒,拌勻后,開始煮飯。
3.飯煮好后,燒熱炒鍋,下肥肉丁小火煸炒至出油焦黃,下姜絲爆香,加入青菜略翻炒幾下,放鹽、白糖炒勻即可。
4.將青菜倒入電飯鍋中,拌勻,繼續(xù)燜幾分鐘即可出鍋食用。如有豬油,可以放一小塊到飯里拌勻,吃起來更香。
注 | TIPS:
1.傳統(tǒng)的菜飯是將咸肉、青菜炒好后和米一起燜飯。但這樣菜葉顏色會煮過頭發(fā)黃,而改在米飯煮好后再加青菜,顏色會更漂亮。咸肉稍有腥味,換成臘腸尤其是廣式臘腸,更容易接受。
2.煮飯的時候,還可以再加一些切碎的油豆腐,也非常香。
3.臘腸已有咸味,青菜的放鹽量請適量斟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