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的小楷多種風格并存,比較明顯的有鍾繇、王羲之、王獻之、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黃庭堅、米芾、趙子昂等,即使仿效古人,也經(jīng)常流露出個人的才情。
古代書畫真跡的流傳,局限在宮廷或某些收藏家手里,所以有對于一般人來說,真跡很難見到,不比現(xiàn)在仿印技術(shù)的出現(xiàn),每個人都可以看到下真跡一等的法帖。
正因如此,后世眾多書家每次觸手祝允明(祝枝山)小楷,每每稱“難得一見”。
《千字文》明文彭跋《祝書東坡記游卷》云:“我朝善書者不可勝數(shù),而人各一家,家各一意,惟祝京兆為集眾長。”
祝允明少時于書無所不學,學亦無所不精,他熟稔經(jīng)典的脈絡,增減取舍,皆憑才情發(fā)于毫端,又可筆筆見古人神采。他以任何一種面貌便可謂一家,而他一家已然具備了多個大師的面貌,真可謂藝術(shù)天才。
于一般書家而言,風格趨于相對穩(wěn)定,以便世人所認知,而如若多變,后人就覺風格不顯。祝允明顯然是不在乎的,也無意于此。他的性情狂放、取法廣泛、用筆擅變等原因,使得小楷風貌極具多變性,加之善于熔爐幾家風貌于一爐,能夠化古出新,使得小楷風貌具有獨特性與創(chuàng)新性。
如將祝允明存世作品進行細致的劃分,則可分為四類。
一是魏晉小楷書風一類,主要是仿鍾繇、二王面貌:
鍾繇小楷存有隸書遺意,從而顯得高古淳樸,其用筆敦厚樸實,結(jié)體寬綽有馀,別有生趣。 而與鍾繇相比,王書則顯得清和婉轉(zhuǎn),端莊中見流麗,俊逸中見典雅,疏密中見蕭散。祝允明于魏晉小楷得力最深,因此祝氏小楷中具備了魏晉小楷中典型的風格特征。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二是唐楷書風一類,主要涉及歐、虞、褚、薛、顏等諸家,其中以歐、顏為最:
唐人楷書極其注重法度,筆畫凝練而剛勁,行體方整而端莊,俊嚴整飭,猶如大唐宏偉之氣象。祝允明運用唐法作楷集中還是體現(xiàn)在中楷上,然存世小楷全以唐法的并不多見。
《宋儒六賢傳志》三是宋元小行楷書風一類,主要涉及黃庭堅、米芾、趙子昂風格,其中又以趙子昂為主:
祝允明取法宋元,參以行筆入楷,形成他最具特色書體之一。此類作品行筆放縱,時而筆筆中斷,時而筆畫縈繞,節(jié)奏疏朗明快,用筆起筆尖微,撇畫纖細,頗類趙法。
《關(guān)公廟碑》四是具有祝允明自身獨特風貌的作品,主要集中體現(xiàn)在熔爐各家的作品,主要集中體現(xiàn)在熔爐各家的作品,特別是鍾繇之體參以行筆之法最具特色:
祝允明師心匠意,前無古人,其運筆天放,卓立成家。此類作品大都為祝氏晚年作品,用筆更為自由放蕩,不受法度所拘束,足見祝氏率性而為的本色。此時他已臻化古之境,善熔爐諸家之長,以“鍾王”為祖宗本貌,又喜以行筆,蓋其作雄深古茂,意趣天成。
《岳陽樓記》祝允明小楷書風固然多變,但他傳世的小楷中最穩(wěn)定的書風就是鍾王一類的作品,因而后世往往稱鍾王之后,只有祝枝山一人能具備魏晉人之法了。
文徵明《跋祝京兆洛神賦》 :
祝京兆書法,出自鍾王,遒媚宕逸,翩翩有鳳翥之態(tài)。近代書家,罕見其儔。
若此書《洛神賦》,力追鍾法,波畫森然,結(jié)構(gòu)縝密,所謂幽聲無際,古雅有馀,超出尋常之外矣。
明梧岡跋祝允明《先母陳氏夫人手狀》 :
枝翁真書,鍾王之后一人而已。
“鍾王之后一人而已”的說法不免有些夸大,但亦可反映出后世對祝允明的推崇之意。后人見祝允明小楷臨摹,謂之“直逼鍾王”,見小楷創(chuàng)作謂之“出入魏晉”,祝允明能夠把臨摹與創(chuàng)作進行很好地交錯整合,并游離其中。文徵明謂“雖欲學步一家,效顰一種,焉能得其仿佛哉?!倍J夏軌蚓勂渲校鴮嵙钊嗣C然起敬,更甚者稱其明代楷書第一,著實讓人嘆為觀止。
同有“明代小楷第一”之稱的文徵明多次在提拔中流露對祝氏小楷的喜愛之情,可謂頂禮膜拜。即使所跋書體為行草,但是每每提及他的楷法之工。
文徵明《跋祝允明臨蘭亭》:
希哲于古帖靡所不摹, 而又縱橫如意, 真書中之圣也。
對于善楷的文徵明而言,只有在祝允明面前才會折服稱贊。
文徵明小楷雖然享負盛名,然仍被趙書所樊籠,而小楷的面貌從祝氏開始,由妍媚轉(zhuǎn)為樸拙,至此一變。祝允明通過最終的努力溯源鍾繇和二王,使得傳統(tǒng)書學得以彰顯。誠如曹溶跋《祝枝山書東坡記游卷》所云:“京兆正書力追魏晉乃爾,可謂頹波一柱?!边@樣的頹波一柱是具有真正的變革意義的,也以此祝允明將復古蔚然成風。
《前后赤壁賦》 (三希堂法帖)祝允明草書名氣太盛而掩蓋了其小楷藝術(shù)方面的成就,以致后人對其關(guān)注不夠。而后人也有認為祝允明小楷與草書成就相等,甚至要高于草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