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德”者,就是真德、無上之德。“不德”者,即不執(zhí)著于德、不用私心去行德。上德之人,心如天地,包容萬物,其德朗照太空。其德性沒有任何雜質(zhì),純是天理獨現(xiàn);其德行循其自然,真誠純樸,濟世度人,不見蹤跡,不留姓名,不被人知,不圖回報。這種無私無欲、無后天造作的德行,即被稱為“不德”。上德是“道心”、“佛性”的完滿體現(xiàn),是一種自然無為的真常之德,沒有后天主觀意識斧鑿刀雕的痕跡,無跡象可睹,無端倪可察。不顯山,不露水,是內(nèi)在的、無形的、含蓄的、無心無意的德性的自然流露,是道與德的一種自然而完美的結(jié)合。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無以為則無不為,使萬物各順其性,各立其命。其德光照天下,其恩惠及眾生,天下萬物無不受其益,但卻不知其所以然,也無從去回報。
上古大德之君,天德昭明,厚德蘊之于心,施之于物,萬善全備。但卻不自知其德,不自以為有德,此即謂之“上德”。上德之圣人,雖不自有其德,但德之本體卻日日常明,德之妙理卻時時具足,日用常行,事事處處,無不是德。德不自有,其德無窮;有德不自是,其德至大。圣人之上德,宛如日月,施光明于萬物,養(yǎng)眾生于無聲,寒暑隨之周轉(zhuǎn),晝夜隨之交替。故才有人與萬物的陰陽平衡,生長發(fā)育,休生養(yǎng)息。日月之明,不分美丑善惡,皆一視同仁;從不計較得失,運轉(zhuǎn)不差毫厘;從不炫耀其德,默默奉獻如赤子。圣人之德,如同日月,其德與日月同明,其道與天地共心。此便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nbsp;
“下德”者,不及上德,其德性尚未圓滿具足,不能自然無為。行德的心意不純凈,所以執(zhí)著于有為行德。其所以執(zhí)德,是因為不明道德的深意,德性、德能尚未具足,故不能行無為之德。此類心態(tài)下所行之德,是謂“下德”。譬如胸懷私心,行小仁小惠,施人財物,助人之難,雖行善事,但卻以別人能看見其善為喜,以圖人之感謝回報為樂,以求個人聲譽為念。其德可見,其譽可稱,得人感謝,這便是“下德不失德”的種種表現(xiàn)。
下德之人雖有善心,但心地不純,行德中仍有“私”字夾雜其中,故執(zhí)著于德。為了積德而行德,抱著“不失德”之心,執(zhí)著于德之外相,這便是無德的表現(xiàn)。先輩曰:“有心行善不為德”,即是此義。德性是一種圣潔崇高的道性表現(xiàn),全然是純真天性的自然流露,容不得半點私心雜質(zhì)。心有幾分天然,便有幾分德行,稍有雜念夾雜其間,雖也是在積德行善,但其德不厚,其善不大。而且這種德行往往違背自然規(guī)律,所以與人有益也有損,有得亦有失。現(xiàn)實中常有好心辦壞事的例證,就是這種下德的適得其反。故有心行德之舉,往往難以兼全。受德得益之人,稱我為有德之人,稱譽感謝;因行德使人受損者,人必怨我為缺德、無德。故曰“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德者,心之理也。此理從大道流出,從性中發(fā)現(xiàn),是自然天理,人人具有,個個不缺。若能修至具足完備,果能以全德用之于天地萬物,則無處不是德。世人私欲太甚,天理蒙蔽,以致天德?lián)p缺,其德不全。上德自然無為,不惠而自惠,不仁而自仁,猶如春風(fēng)時雨滋養(yǎng)萬物一般,適宜自然,而萬物受益卻不知曉,有何得失之患?學(xué)道者能行此德,便可以為上德之人。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此四句是言“上德”與“下德”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因為兩種德行的致養(yǎng)水平不同,故德的層次亦不同,行德的表現(xiàn)狀態(tài)也有差異。上德之君,得自然無為之道,法道安靜,渾厚完全,無有缺欠。上德是以無心為用,非以有心而為;不是為名號而為,而是為公行德,其德才能周遍天下。故曰“無以為”。
“無以為”即無所偏。德之本體,空虛寂靜,本來一事不有,無一物可見。本來無人無我,更有什么“無以為”與“有以為”?上德之人,心如太虛,空空洞洞,湛湛清清。內(nèi)不起有為之心,外不見有為之塵,物我同然,內(nèi)外如一。法道之安靜,來也自然,去也自然,毫無有為雕琢的痕跡。故曰“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之君,只因心性未到圓明境界,故以言為教令,在有為法中著其跟腳。事事物物,必要思慮周全。下德之人,其行德是為了自己的名號,惟恐失去行善之機,生怕壞了有德之事,故常以有心去找善行。這種“有以為”,必然是愈為愈暗,以至于陷入無明中不能自拔。有為之為,難易相承,長短相形,高下相傾,永難周全,皆因其德不純,才有如此的結(jié)果。故曰“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人之所以“有以為”,是因為其心還未能進入自然無為之妙,德性尚未達到渾全之境,所以便“有以為”。從有心為德,到無心為德,是一個修心的漸變過程。待到天理漸明,德性漸足之時,“有以為”必然會逐漸轉(zhuǎn)化為“無以為”。欲修天道,必先修人道,人道圓而天道可成,此乃千古不易之定理。仁義禮智信這五德,人倫所必俱有,這是做人立身處世的根本。
修大道者,無論從何門何法入手,皆不離此五德。五德遵行,臻(zhēn)于至善,即是功德圓滿之時。諸如歷史上岳飛之大忠,舜之大孝,關(guān)云長之大義,其人格道德,流芳萬古,受后世代代景仰,引為典范,皆是五德具足的表現(xiàn)。
五德在世上雖為老生常談,但要五德皆備俱圓,卻非易事。先輩有云:“一德達于至善之境,則其余諸德亦隨之而完美也。善以一德為主,而以其余諸德為輔,相輔相成,不可或缺。”佛家常言“萬德莊嚴”。修上德不能只在文字上打轉(zhuǎn),要深入到核心中去修行。無論五德也好,萬德也好,皆是理性之化象。自性具足一切上德,所有德行之表現(xiàn),皆是良知良能的本性顯露,而且是自自然然。
修道者行善積德,若是執(zhí)于有心有為,或是為了圖名圖報,雖然行德也是益事,并非大錯,但因未發(fā)自良心自性,而系后天人心所致,便不能達到至善境界。所以萬德雖是名目不同,其實是同一道理。出自誠心,沒有做作,毫不勉強,自自然然的行德,方是天真之獨露,才可謂之“上德”。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仁性就是善性,是天性的理性信息,是仁德的自然流露。仁德與元性互為里表,相輔相成。“上仁”就是上善,是慈悲、善良、寬容、友愛的綜合性德性。仁德為五德之首,最接近道德。大道又名“樸”,樸就是未被劈鑿之圓木。
仁德屬木性,位東方,主魂性,屬于陽,是紫氣(古人因相傳“老子”有紫氣,故以紫為祥瑞的顏色。)東來、萬物生發(fā)之地。東華是生命的朝陽,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它的光輝普照天下,充滿活力。東方日出時,萬物“覺醒”,恢復(fù)“元氣”,如青翠樹木之生長,欣欣向榮,故東方為萬物生存的起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故仁為五德之冠,上仁又是仁德之最。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其意是說:道德發(fā)生散失缺損之后,德性已不圓滿。要彌補德性之不足,就必須從仁德修起。以道、德、仁、義、禮、智的順序排列來看,“仁”處在德之下。德性不圓滿,便降為上仁層次。“上仁”雖然不如天德那樣自然純凈,但因它最近于德,故也能“為之而無以為”。
人本有的仁德,就是東華靈氣。人心之私,或暗室虧心,損傷東華靈氣;或常生怒氣,怒則傷肝,像暴風(fēng)驟雨,摧折樹木花草,使人氣血不順,毀了內(nèi)天地的風(fēng)和日麗。人應(yīng)當常常心凈無穢,輕松自然,修善積德,保持天然善性,東華靈氣就會充滿全身。人心之樸的不純,德性不圓,就必須用慈悲、寬容、忍讓、仁愛、友善等仁德而修補之。
仁之近道者為“上仁”。上仁之君,因其至善無惡,其仁自然生發(fā)。觀萬物為一體,觀天地為一身,看待萬事萬物,渾然是惻隱流行;行德于家國天下,同然是恩惠普及,無有彼此之分。“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蕓蕓眾生,同秉東方仁理之氣,生發(fā)萬象萬物,其形雖異,其本無殊。其仁如天,其愛如地,與萬民萬物相安于無事之中,相忘于無為之道,共通共融共心。隨宜處順,因物付物,功成事立,無以執(zhí)為。故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仁之“無以為”,就是不執(zhí)著于善,也不執(zhí)著于惡。真正有德之人,都能放下世間的一切。如果執(zhí)著不放,都是悖道。樹葉枯黃,自動凋落,唯棄落葉,才能輕松新生。萬物由無生有,由有歸于無,此就是大道本體。凡事出自本心,外面的有無善惡,皆不礙于我,如此就是合道。有德之人,也不掛礙于惡。惡為善之因,終生行善,心執(zhí)著行善,遇惡心生不平,那無異是已失真道。天心如日月,無善惡之分,普照一切物,故日月常明。無惡也就無善。惡心既久,如落葉墜(zhuì)地腐化,反而可以培道(善)根(因),善念自生。一個歷劫為惡的人,當他受盡磨煉懲罰之后,必能覺悟從善。故《清靜經(jīng)》云:“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機。”
天本是清氣上升,而清氣卻是從地中生發(fā);地本是陰濁之體,但陰極而可以生陽,濁定而能成清。地本靜,其源乃從天氣所結(jié),故地氣生動,萬物才得以萌生。既明此理,善惡、清濁、明暗、動靜等,皆在對立統(tǒng)一中。人若一旦犯惡,悔過是必須的,但一味念念前惡,則如落葉不腐,自無新生機會。那樣就會使惡性信息形成定勢,使心中長處黑暗無明,息滅生機,此非智者所取。故人之“棄惡”,不僅要忘去前惡事,從此不再行惡,改惡從善,離諸惡道,那才是真善德,真解脫。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義”者,宜也。即指人無有私欲,行事正當而合宜。“上義”之德又在“上仁”之下,是德的第二個層次。義是元情的自然外顯,兩者互為里表,相輔相成。人我兩忘之時,義即自然生發(fā)。孟子云:“夫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故君子處貧困逆境之中,不失大義,慎無二心,臨危不懼,禍難不顧,如箭一發(fā),往而不回。修身修心,斷絕塵染,不為物欲所蔽,割棄愛緣,心如寒灰,滅除欲火猛焰,精進不退。若逢發(fā)達順境之時,亦不敢溺入奢華享受之中,不敢忘乎所以,不敢行背道敗德之事。這就是“上義”之德。總之,有上義之人,無論順逆,皆能以正心為宰根,統(tǒng)御一切,降伏其心,猶駕猛虎。如有縱虎,反傷其身。此即“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之義。
義乃“方”之義,原出于天,故大義可以參天。上義者舍身不顧,如關(guān)公之為義殺身,至公無私。又如周公之大義滅親,皆是至公無私。故孟子曰:“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生。”由此可知大義之難能可貴。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此“道”即是義。不義之財寧死勿取。君子應(yīng)有見義凜然以赴的氣慨,善盡所擔之責。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古有“義馬”之賦,今有“義犬”之文,走獸尚能死于義,人豈可不為之乎?
失仁而后義。義德近于仁德者為“上義”。若仁德不足,當以上義之德而修補之。僅以小義而修,行之日久,是非分別之心便隨之而生,計較大小得失,分別彼此厚薄,如此而行,難成上義之德。上義之君,原是以仁為體,以義為用,處事有自然剛斷之妙。
世道紛紜,人情多詐,或上下之間,或父子夫妻之間,處事盡義,非太過,或不及,不能適于中道。故真假須權(quán)衡,得失要比較,尚未達到空境之前,這種“有以為”是難免的,是通達“無以為”的上仁之德的必經(jīng)之路。但也必須持正而修,覺性不昧,時時勤克制,使之日趨日升。假若人心私欲不根除,有為有欲之事不止息,智巧之心用之不斷,如此就很難成就上義之德。所以圣人以“上義”裁正天下,正是為了挽回民心之善性,拯救人道之失,教民修習(xí)上義之德,則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仍之?!?nbsp;
“上禮為之”,“禮”者,理也,由心所主。太極以前,炁[qì古同“氣”]具于理;太極之后,理寓于氣。物象是理炁演化的可見之跡。理者炁之主,氣者象之充,物象非理氣不能生,理氣非物象不能顯。理、氣、象、數(shù)這四者,乃道心、人心、血心之氣的由來,亦是愚人、賢人、圣人的所由分。愚人執(zhí)相,賢人通氣,圣人明禮(理)。
人心者,氣也。道心者,理也。此心之初,以降衷而言謂之“命”,以稟受而言謂之“性”,以應(yīng)酬萬事而言謂之“心”,以其感于萬事以生喜怒哀樂愛惡欲而言,謂之“情”。合而言之,一“理”也。以理覆育萬物而言謂之“天”。以主宰萬物而言謂之“帝”。以孕育萬物、生天生地而言謂之“中”。以萬物始終共由而言謂之“道”。以無聲無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體物不遺。兩在不測,至費至隱,至顯至微,無生萬有,虛含至實,無終無始。無在而無所不在,無物不理,各得其理,至真無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無為而成而言者,謂之“至理”、“至神”、“至誠”、“至善”。
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性理,物有物理,事有事理。天下萬事萬物,得理則治,失禮則亂;明理則安,昧理則苦。知禮(理)之節(jié)文可以制禮,知氣之清濁可以作樂。教民以禮(理)謂之政,禁民違此禮謂之刑(戒)。修道者若能克己復(fù)禮,靈臺清明,去人心立道心,即可復(fù)見天地之心。到此境界,就是孔子所說的:“窮神知化,至命合天之時也”。人人各具天然之禮(理),若能復(fù)還于萬物統(tǒng)體之理,無在無不在,便能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于天下。
“禮”主南方,屬火。心動則禮亂,欲火生則好淫。怒火不僅可以引起紛爭,更可能操戈撕殺,令人傷害喪生,所以人人都能存禮相待,社會就能安定團結(jié)。修道者更應(yīng)心平氣和,假若無明火一起,性天噴火,心地震動,將所植的功德林燒成灰燼,故有“一把無明火,燒毀功德林”之說。所以平時就應(yīng)當斂火息暴,心平氣和,以保道體,而禮德就會自然生發(fā)。
人若迷惑血肉之軀,興起私欲之火,便會滋生遠禮越軌之事,火起木焚,果由樹生。假若欲火不禁,火燒靈山,寸果不留,豈不惜哉!所以人當遵禮行事,將“欲火”化為“圣火”,以文明禮貌之光照亮別人,那么火候成熟之時,則道果更堅。
禮德是元神的外顯信息,與性體互為里表,相輔相成。失義而后禮。若以義德仍不能制心,便以禮德進行教化。做人的規(guī)矩,國家的法律,修真的戒律,都是制約人的心身,使之歸伏復(fù)禮的措施。圣人悲憫(mǐn)人心之不正,為了割斷世道之多偏,規(guī)范人們的不軌言行,則不得不制立禮節(jié)條文予以約束,立典章予以格除,使其人心之偏邪,歸于禮(理)德中,導(dǎo)民心入于正道,此皆是上禮(理)之所為。
“而莫之應(yīng),則攘(rǎng)臂而仍之”,其義是說:天下世人,似愚似癡,如聾如盲,對于圣人所教化之禮德,見如不見,聞如不聞,違背教令,悖其禮條,但世人仍不能歸于禮德。圣人救世之心不息,愛民之心不厭,于是不得已而以手臂攙扶之,唯恐掉進深淵而自毀人生。“攘”音壤,捋袖伸臂之意。“仍”即扔,強牽導(dǎo)引之意。“攘臂而仍之”,就是捋起袖子,伸出手臂,強拉著世人走正道,行禮德。圣人如此慈悲不棄,蓋因道德仁義日遠日廢,民心錮(gù)蔽,天理不明,我行我素,對圣人之教化,不應(yīng)不理,故不得已而強牽之。可見圣人救世之心的急迫!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是說社會到了以禮治世的時期,說明人的忠信之德已經(jīng)喪盡,連做人的起碼禮德都不講,這是社會混亂之首。
此三句,是指道德仁義漸次散失,人心的忠厚誠信日見于薄,這是社會混亂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須首先教導(dǎo)世人學(xué)習(xí)做人的道理,遵守禮德,這是治亂的基礎(chǔ)。道不能通行,便行之于德;德不能行,便行之于仁;仁不能行,便行之于義;義不能行,便行之于禮。倘若禮(理)再不能行,則民心昧之已深,民風(fēng)必然混亂,于是社會上便會出現(xiàn)施禮金、送禮物等人與人交往的物質(zhì)交易關(guān)系。至此,人心已經(jīng)華而不實,重形式而輕仁義之風(fēng)興起,禮德的精神美德走了樣、變了味,人與人之間變成了赤裸裸的商品交易關(guān)系。圣人設(shè)禮(理)教,原本是為了約束人的心性情意,制約人的言行舉止,陶冶人的情操,而不致于放蕩狂野,克制言行的邪妄不規(guī),以恢復(fù)人的天然本性。
中華民族知禮達道,禮德在中華大地上深深扎根,連綿數(shù)千年而不衰。每個炎黃子孫都承傳著上古祖先們的禮德基因,繼承了先輩們通情達禮的傳統(tǒng)美德,故被世界贊譽為“禮儀之邦”。怎奈人類科技物質(zhì)文明發(fā)展迅猛,古樸淳厚的美已被逐漸物化,道德精神受到很大沖擊。人們認錢不認理,認錢不認人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一切以我為中心,一些做人的起碼準則都難以做到,諸如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待人有禮,處世溫良恭謙讓……等等做人規(guī)矩,已被日益鑿喪,這正是今日人類面臨“克己復(fù)禮”的緊迫任務(wù)。
自古以來,大丈夫?qū)幨氐赖轮瘢穑╞ìng)棄智識之華。今之世人恰恰顛倒,只求其薄而厭其厚,貪其華而惡其實,這正是今人失古反古的突出表現(xiàn)。禮之所用,不可太過,亦不可不及。禮本貴質(zhì)而賤文,禮若繁文媷(rù)節(jié),必多繁瑣作為,流于虛表,邪亂也難以由心根治。
禮者,理也。圣人制禮,在于教人養(yǎng)成恭敬的儀容,規(guī)范人們執(zhí)禮的行為舉止。禮是根據(jù)天道之理而制定的條文,成人事之禮節(jié)。所謂“節(jié)文”,譬如為人之子,應(yīng)盡為人子之禮,此即孝道的天禮秩序,也就是遵行天理。為人之子,應(yīng)當晨昏反省,是否忠心盡孝?生時事之以禮,死時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就是“節(jié)文”之禮。禮者無所不包,男女有別,長幼有序,作事有規(guī),淫亂不犯,待人謙恭,處世寬厚,此皆莊嚴、中正之禮儀。家國以禮為先,無禮則上下秩序混亂。故圣人制禮,是為了教民。君子守禮,所以保身。至于作事接物,常存誠敬之心,以正心為禮。禮之規(guī)不可易改,言不顧行,行不顧言,親友不相依托,鄰里不相恭敬,虛言狂語,妄言妄行,都是無禮的言行。
既而為人,就必須遵守做人的規(guī)。今日社會發(fā)展,雖不必像古人那樣的繁瑣節(jié)文,但起碼的人倫禮儀卻必須遵行。必須的賓客之禮,并非都是多余的形式,它既是對別人的尊敬,也是正己心身的法則。先輩有四禮之訓(xùn):“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此四正之禮,即罡(gāng)也;四非者,乃罪也。愿修者共識之。
所謂“忠信之薄”,“忠”者,盡其中正之心。“中”者,喜怒哀樂未發(fā)時的一種靜心狀態(tài)。君權(quán)時代,君有過而臣犯顏直諫,是為忠直之臣;國有難則誓死不辭,是為忠節(jié)之臣。此二者皆是以國民為重,而不計較個人的利害毀譽。一個忠誠之人,必然忠于國,忠于家,忠于朋友,忠于一切事務(wù),而后可以謂之人也。再觀草木之類,忠于四時;禽獸之屬,忠于卵育;天地之大,忠于氣候;日月之明,忠于晝夜。唯人心這個怪物,忽反忽復(fù),奸巧詭詐,交友處世,待人接物,常不能盡其忠誠之心。鳴呼!人心非天地日月可比,而何以連草木禽獸之不如也?
人秉天地之正氣,言語舉動,當以忠為首務(wù)。心本實心,腳踏實地,有何事業(yè)不可成?忠之一字,乃天地之罡氣,無堅可破,無物可擋,以之治心而心正,以之治家而家齊,以之治國而國固。信為德之母。信德有層次深淺高低之不同。此處之信,是做人的基本之信。人言為信。大道無形,天地無言,真理道義,必賴人言。人之言語,必須真實,不可稍有虛偽。虛偽者,言不顧行,與人之間缺乏信誠,爭紛不止,擾擾攘攘,莫知所終。故前輩云:“人而無信,萬事皆虛,言稱圣賢,心類穿窬,學(xué)而不實行,馬牛而襟裙。”所以,人若失去忠信之心,則是家國禍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nbsp;
“前識者,道之華”,“識”者,即后天之意識、知識、見識。“前識”,就是人們常用的后天意識,它處在大腦細胞的淺表層次,覆蓋在人的潛意識細胞之上,使?jié)摬仄渲械南忍齑笾腔鄣貌坏介_發(fā)和運用。“前識”也就是人的后天聰明才智,一個人的后天知識再豐富,也只能認知顯態(tài)世界事物的一部分、一方面,不可能認識萬物的全貌。
所謂“道之華”,是說陽態(tài)世界的萬物萬象,都是大道所開之花,都是它的外在表象,并不是它的實質(zhì)。大道的實體,在萬物的核心中;大道的應(yīng)用,表現(xiàn)在它的變化中。世人只知道之華表,而不知大道的內(nèi)核本質(zhì),這便是世人不能知宇宙真理的原因,也是一種愚昧的表現(xiàn)。
世人不知大道之實,只得道之外華;只知道之顯,不知道之隱。純是后天所得所學(xué)而形成的知識、經(jīng)驗、意識以及思維方法等,皆稱為“前識”。后天所知愈多,務(wù)外華之事愈多,所見之物愈廣,則逐物之心便愈遠。其所見、所知、所想、所行,皆是在道之枝梢末節(jié)上用心思,并非在道本上下功夫。大道貴于斂華就實,守樸還淳,故有道之圣人皆是大智若愚,掩其華表,藏而不露。此正與世人相反。
本章自上德、上仁、上義、上禮之后,為什么唯獨不言“上智”,而只言“前識”?這是因為智已處在德之下位。若以果樹的厚實花薄來比喻,道猶如果實,當其尚未下種之時,胚胎尚未顯露,果籽孕育著生生之理。一旦入土下種之后,發(fā)芽生根,其根即為德,仁即為干,禮即為葉,智即為華(花)。果實而花虛,德根厚而禮葉薄。
人身就是一棵原靈樹,樹木形狀不一,花色萬殊不齊。人人本有圓滿的靈光靈氣,歷經(jīng)紅塵的污染,情欲的侵蝕,精氣神散失,所以生命之樹逐漸干枯,不能結(jié)出正果。這正如“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永難脫殼,永入輪回。修道的目的,就是要改良靈樹的品種,使它能適應(yīng)任何氣候環(huán)境,穩(wěn)立于暴風(fēng)驟雨而不倒,度過重重魔考難關(guān)。以最好的管理去施肥澆水,使其茁壯成長。通過修心修德,去陰增陽,使這棵原靈之樹德根深厚,仁干粗壯,根深葉茂,開道花,結(jié)道果。這個結(jié)果的“種子”,就是“圣胎、君子、舍利子”。它是堅韌不壞,任何塵風(fēng)濁水都不能侵蝕它,從此不再萌芽,如此就是脫離因果,永生不滅,這就是長生久視之道,也是不生不滅的涅盤(佛教指超脫生死的最高境界)。
當今世人注重外表飾華,不重心德,這是一股難以遏制的潮流。人雖艷麗裝扮,西服革履,花枝招展,而內(nèi)心裝著的東西,未必都是真善美。古有“金玉其外,敗絮其內(nèi)”之說,今有“高樓大廈,每每居住鼠輩”之論,都是指的世人失去正氣,不修道德,追求外表飾華的愚昧現(xiàn)象。愿世人珍惜生命,切莫認假為真,以免永遠在“假想”的虛幻中自討苦吃。
世人多是一葉障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稍有管見之知,便炫耀逞能,妄用機智。終日陷入己知己見,以后天取代先天。形成積習(xí),障蔽天性,故愈知愈愚,離道愈遠,白白浪費了一生寶貴的光陰。世人?;?#8220;得之容易,不知珍惜”的通病。只見外在形象,不深究內(nèi)涵。對真理本是一知半解,而卻自以為天下盡知。這正像前輩們所說的“似是而非”,“自明而實暗”。前識愈多,先天愈少,而愚昧愈深,這是當今人類的最大悲哀。故經(jīng)云“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此四句,是總結(jié)上文之義。
“是以大丈夫處其后”,“大丈夫”,即得道的君子。“處其厚”,即處身于敦樸渾厚的道性中。“不居其薄”,道德為厚,世俗為薄。此句是說君子處世絕不違道,不染于世俗人的名利澆薄之中。大丈夫只見道而不見欲,循道理而不循私利,頂天立地,以道自任而不辭。視聽言動,唯道是從,為人處事,無處不是道性的顯露。大至國家民族的利益,小至居家過日子,處世應(yīng)俗,待人應(yīng)物,皆是以德為本。無論大庭廣眾之中,也無論獨處于居室;無論是飛黃騰達之順境,也無論是窮困潦倒之逆境。種種繁華享受,萬般磨難坎坷……皆是一身浩然正氣,無處不是道德之流行。
在現(xiàn)實社會的日常生活中,每一細微之處,皆有厚薄之分,亦有實質(zhì)與華表之別,天天都會遇到厚與薄之事,人人都要面臨華與實的決擇。是取其道德之厚,還是擇其欲心之?。课ㄔ谌说男哪钪g。居其厚,就是舍華得實;取其簿,就是貪華棄實。一正一反,一厚一薄,一華一實,界限分明,看似極容易,行來卻頗難。修道人應(yīng)逆世俗而行,處厚不處薄,居實不居華,以正氣處世應(yīng)事,還淳返樸,以復(fù)太古之道風(fēng),以證道果之早成。
所謂“去彼取此”,即去除人心浮華輕薄之“彼”,取道德淳厚敦實之“此”。在世衰道微,德薄少仁,人心不古,世風(fēng)日下的當今,人若能摒(bìng)棄薄華之妄,而善取厚實之真,念念不離善,默持造化,轉(zhuǎn)惡為善,方可稱之為“大丈夫”。修道人須先修德養(yǎng)性,去除五行的陰質(zhì)雜氣,脫去人心私念的虛妄,不斷提高自身性命的質(zhì)量,終而達到長生久視之道。這好比脫去種子之芽,種子就不再生滅,返歸于無極虛空。此芽若不脫去,又成為輪回種子,生生滅滅。如籽之生菜,菜又結(jié)籽,籽又結(jié)籽,一而化二,二而化三……由一本而散萬殊,輪回無有止息之時。
世人都愛艷麗之花,但花無百日紅。唯有德花道果四時不謝,八節(jié)無停,永不凋零。人的欲念萌芽,便是滋生輪回種子,故前人云:“欲起則生死續(xù),念生則輪回生。”修道就是要去華就實,處厚棄薄,脫去凡俗虛假,在“根”上下功夫。修道行德,化心性之私,改習(xí)性毛病,知天理,行本份,就是抓根本。人常說:“澆樹要澆根”,若是舍本求末,貪戀世間飾華,等于生命的靈樹未扎根,只能開朵假花,怎能結(jié)道果呢?
修道人的修身立德,像樹木的生根長干,伸枝附葉,開花結(jié)果,內(nèi)功外果,都是由日積月累,點滴積修而成,切勿因善小而不為。世界萬物,都是元始一炁的一粒種子撒下所化,所以修道就是要由五方而歸三清,由三清而歸一炁,直至修成無極上乘道果,超出三界五行的拘束,才能功成果圓,回歸本源,認祖歸根。
【本章說解】
《道經(jīng)》首篇,雖然也分別言及道德,但都是概括而言,未細而明言之。道篇中無精粗之別,只以道為無名,德以有名而言。本章為全經(jīng)下篇《德經(jīng)》之首,綜論諸“德”,是《德經(jīng)》之總綱。故河上公名之為“論德”。
文中反復(fù)推論“上德”與“下德”,“有德”與“無德”的界限。上德以道為“體”,故能“無為而無不為”。其德不可見,合于道,故為“有德”。上仁雖近于德,但若行之于有以為,即為“下德”。“上德”之“無以為”,是說其無心無欲、無名利得失之心的自然而為。“下德”之“有以為”,是摻有私我雜質(zhì)的有心而為,有其偏差,不完全合乎道性,故為“下德”。
仁義禮智四德中,皆有上下德之分,唯上德近于道。故經(jīng)中皆言上而不言下,以明其分界。上德近于道,故無為而無不為。“上仁”近于德,故“為之而無以為”。“上義”雖言其上,但因其“有以為”,故已屬于下德。至于“上禮”,則已經(jīng)處在德之下,屬于后天有為,但是世人還是很難做到,只得圣人捋袖伸臂推其前行。由此可見,人世間失德已經(jīng)到了何其嚴重的程度?“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這是道德層次之序列。自德以下的仁義禮智,是依次之每降愈下。
未有天人之先,至誠厚樸者謂之“道”。受命于天,全之以性,得之于心,謂之“德”。至公無私,善性常存者,謂之“仁”。有分別,有果決,當行則行者,謂之“義”。天秩之品節(jié),人事之儀規(guī),有文有質(zhì),恭謹謙讓者,謂之“禮”。此五者,乃是治國齊家之達道,修身立命之根本。修之者則吉,悖之者則兇。
道若不明、不行于天下,萬民萬物得不到道的恩澤,必然世衰道微,人心不古,治也難以奏效。圣人盡天職天命,持道輔德,因其勢,據(jù)其時,竭盡全力,意欲挽回天下已散失的上古道風(fēng)。故寧處其厚,不處其??;寧居其實,不居其華。針對世風(fēng)衰下的客觀實際,圣人不得已而權(quán)衡參合大道,分出仁義禮智信五個層次,以適應(yīng)各類不同心性水平的需要,其目的在于使天下人皆能返樸還淳,修德歸道。
人體內(nèi)的先天陽性系統(tǒng),分為元精、元性、元氣、元神、元情等五元。五元具備,仁義禮智信“五德”就含在其中。德的這五大元素,是先天五元升質(zhì)變化的基礎(chǔ),德的五能不斷升華凝聚,佛性的各種元素具備,才能逐步形成上德,才能步入道境之中。五元是五行之炁,五德是五行之性,這兩大類物質(zhì),共同構(gòu)成五元五德。五元五德都生于先天,是信息的全息性遺傳攜帶。“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一種說明。這些先天信息隱藏于后天之中。人在胎胞時,混混沌沌,一氣渾淪,形跡未見,先天理性即已具備,呈太極之象,此即古人所稱之“窮取父母未生前面目”,是這種特殊生理環(huán)境和隱顯生理的先天狀態(tài)。
本章只言仁義禮智,而未言“信”德,何也?因為仁義禮智四德的根本,皆在于“信”(心)。信(心)居于核心樞紐之位,主宰、統(tǒng)馭、包涵、運化仁義禮智四德。是五德中的關(guān)鍵元素,統(tǒng)馭著仁義禮智四德的基本元素,它可以使散在四周的四大類德性物質(zhì)能量,都歸于中央一信,歸于核心。此心內(nèi)含五行之氣,但沒有五行之質(zhì);暗藏于五行之內(nèi),但又不顯于五行之中。它源于父母未生之前,但可以現(xiàn)于既生之后;它雖然寂然不動,但可以感而遂通。
心又名“信”,信就是“心”,它是一種陰陽合一,真實無妄之德,是靈信、玄信、真信的綜合體。它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仁義禮智四大上德的基本元素,皆包藏于信德之中。從仁義禮智逆修而上,返歸到核心真信上,即是上德。
“逆運”與“返還”的概念并不相同。“逆運”是逆藏五行歸于中黃太極,形成先天系統(tǒng),以先天統(tǒng)馭后天,復(fù)見父母未生前面目。用一心培育仁義禮智四德,就是用先天真性再造內(nèi)環(huán)境的上德。達到一定量級后,身內(nèi)的五物五賊,都會順聽其命,而實現(xiàn)五行攢簇,四象和合,性即是命,命即是性,性命一家,混溶一體,陰陽渾化,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上德者,修性而命自立,性功中含命功,自誠而明也。下德者,先修命,后修性,命功中含性功,自明而誠也。上德者通過修河圖內(nèi)圓,以制洛書之外方;下德者先修外以安內(nèi),先方而后圓。方之圓之,總在中央一點,方以從此而方,圓以從此而圓。不識此中黃,方亦不是方,圓亦不是圓。仁義禮智,皆本于信,又受信之運化。信于仁則能仁,信于義則能義,信于禮則能禮,信于智則能智。信德一立,則仁義禮智無不順心變化。變化之道,即后天返先天之道,也就是洛書中錯中有綜,三五合一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