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內(nèi)之道:明誠篇
引言:
如何讀經(jīng)典?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雖愚必明,雖柔必強?!蔽覀円话阕x到“人一能之,己百之”的時候,覺得這是一個比喻,基本上是強調(diào)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別人用很快的時間就能做成的,我們可能要反復其道地去做。其實這一句話,我們可以看作是一個實寫,真的按照這個要求去做。比如說對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朱熹當年為《詩經(jīng)》作注的時候,就有這么一番感受,一首詩要是讀上一百遍的時候,那這首詩的思想、情感、特征就都能夠領(lǐng)會于心了。在這個問題上,我自己也有一點感受,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的時候就著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我要求學生背誦,有的時候我也和學生一起在背誦。一首詩也好,一篇文章也好,你要是能用上午的時間去讀它三十遍,中午的時間再讀它三十遍,晚間再讀它三十遍,然后放下書,再回憶性地默誦它十遍,真的按照這首詩或者是這篇文章,一定要誦讀到一百遍為限,你會發(fā)現(xiàn)古人所說的,“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是言不枉發(fā)的,確實如此。
這里涉及到一個對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誦讀的問題,也涉及到一個我們怎么樣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接受和傳承的問題。事實上,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傳承需要解決的就是中間的語言轉(zhuǎn)換過程。我們好多人看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書籍,總是有一個心理障礙,翻著翻著書,我看不懂,讀不懂,就把它放下了。實質(zhì)上,我一再強調(diào)的一個理念就是,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文獻不是懂了才讀,而是讀了才懂。所以,在不懂的時候,我們只要是在字詞上,在那個字的識讀、語音上,經(jīng)過查閱字典、注音,把它梳理清楚之后,剩下就是反復其道地讀。通過大量地閱讀,反復地閱讀,思想、情感就會一點一點慢慢地由模糊變得清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就越來越明確了,所以一定要努力地去讀解。所以真的能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的話,遠的事情我們不說,就近說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的問題,實質(zhì)上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大家不妨就我們所學的經(jīng)典在課后一試。
如果要是能做到這一點,實質(zhì)上,就是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在治理國家上,不管有多少條路,所以行之者都是一也,都是一個極為純誠的心理,都是一個極其熱誠的態(tài)度,這是一個本。因為誠能夠推動著你去求索,因為求索獲得了知識,認識有了升華,反過來又能推動著你的心更為純誠,所以這是一個互為的關(guān)系。因而《中庸》在下邊一段文字中,又就這個問題加以強化。
這一段文字非常重要,“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自誠明”,如果你天性純誠,因為誠能達到了明,這是資質(zhì)、秉性,這是性使之然也。我們一般做不到能自誠明,但是下邊還有一個方式,叫“自明誠, 謂之教”,因為明而達到了誠的境界,那就是教化的作用,就是教育的力量,就是學習、教育使之然也。我們前面知道,“修道之謂教”,這里又強調(diào)“自明而誠謂之教”。聯(lián)想到《大學》中的幾個步驟,實際上自明而誠,就是由格物致知,達到了誠意正心,這就是教化的作用,這也是學習的價值之所在。不管是自明誠也好,還是自誠明也好,“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就結(jié)果而言,都是一樣的,及其知之一也,及其成功一也。所以,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方向下手,是殊途而同歸。由誠下手達到明也好,由明下手達到誠也好,其結(jié)果都是明誠互用,所以既誠且明。
什么樣的人是自誠而明呢?那得是圣人?!拔ㄌ煜轮琳\,為能盡其性?!蹦阋嫦袷ト颂煨约冋\,誠之又誠,就能夠使得善良的本性發(fā)揚廣大、無所不容,就能盡性,能夠讓性善的一面沒有遺漏地去體現(xiàn)出來,那就是率性、合道,“率性之謂道”。“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笔ト四鼙M其性,則能帶動榜樣,教化著民眾,也都能盡其性?!澳鼙M人之性,則可以盡物之性,”天下的事事物物都能讓它按照本來的性質(zhì)、體性,發(fā)揮它的作用,體現(xiàn)它的價值,這就是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使得物性得以按照自然的生成規(guī)律,去健康地發(fā)展,這實質(zhì)上就是“贊天地之化育”。
對人來講,能致中于和,那就是“贊天地之化育”,致中和,是“天地畏焉,而萬物育焉”,所以這里邊強調(diào)的是盡性。盡性是什么呢?盡性是能夠讓我們的性與情雖然發(fā)揮,但合乎理,人的性從自然之性到了社會之性相互之間并不矛盾,實質(zhì)上就是從一個必然王國走到了一個自由王國,就是能夠用我們的理智去統(tǒng)馭情感,讓我們的情感發(fā)揮也能合乎于理智,而理智和情感相互之間不矛盾,很和諧,這個人的修養(yǎng)就達到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境界。其實生物之性也是這樣的,你能夠按照生物的自然生長的性質(zhì),給它提供一定的條件,就能促進它的生長,這也就是盡物之性。
盡物之性,則是贊天地之化育,要是能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這個“參”是參與天地化育的工程,也可以解釋成與天地并行,那是與天地參矣。我們說三才者天地人,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是養(yǎng)育萬物,而人能參與其間,“贊天地之化育”,這就是與天地參。所以從道家思想中講,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實質(zhì)上能夠盡物性,就合乎于自然的需求,就是天人合一,就都順著一個良性發(fā)展的過程,各盡其職,“天地畏焉,萬物育焉”。實際上是要參什么道?與天地參就是中間之道,也就是我們強調(diào)的中庸之道,也就是用中,這個我在后面涉及到的地方再進行解釋。
這里邊強調(diào)的是純誠一定要誠,“唯天下之至誠”,達到一個極誠的狀態(tài),才可以贊天地之化育,才可以與天地參矣。怎么才能達到至誠的狀態(tài)呢?告訴你下手處、路子,就是“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怎么才能算是“擇善而固執(zhí)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這實質(zhì)上也是一個擇善而固執(zhí),從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處下手,這樣就能達到至誠,達不到至誠不要緊,其次致曲,最上為至誠。
達不到至誠,那就致曲?!捌浯沃虑苡姓\,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要是能達到至誠的程度,就能化育萬物,就能風化天下。所謂的文化、風化都是從這里來的,都是和它有同樣的思想,有同樣的價值。做不到至誠,我們從致曲開始,曲是委曲、曲折,是曲盡其妙,實質(zhì)上是事物的最細節(jié)處、關(guān)鍵點,這個事情最小的一個方面我們也要認真地去對待,能達到曲盡其情,其實也是一個至誠的表現(xiàn)。比如說,有人音樂修養(yǎng)很高,歌聲是百轉(zhuǎn)千回,讓我們覺得曲調(diào)非常美,實際這個曲就是能夠把那些非常細致的、精妙的地方感受到,并且體現(xiàn)出來,那就是曲。如果做不到至誠,那就致曲,因為致曲本身就也是誠,能夠達到那種精微細密的地方,就是一種誠的表現(xiàn),也就是誠的一個方面,也就是誠的一個下手的地方。
“曲能有誠”,因為致曲也能達到誠;“誠則形”,因為致曲而達到的誠就有一個形體,就能夠表現(xiàn)出來;“形則著”,這種表現(xiàn)不僅是一般的表現(xiàn),而且能凸顯出來,顯著的表現(xiàn);“著則明”,不僅它本身表現(xiàn)得很顯著,然后還能光芒四射,還能引起注意,就是因為致曲而達到的這種誠,它能有一個形,而且這種形越來越凸顯,那最后達到了著和明的程度;“明則動”要真達到了著明的程度,就能夠?qū)@種事物有一種促動、推動的作用,因此著明則能動;“動則變”,因為有動,才發(fā)生了變化,變是始,化是結(jié)果、程度,變到能夠改觀的程度,一種感化的程度。我們?nèi)祟悘挠廾磷呦蛭拿?,這是一個文化的過程;巖石經(jīng)過不斷地風的吹動,一點一點從一種堅硬的狀態(tài)變成慢慢的松軟,就是一個風化的過程。如果要是到吉林到長白山,你就會感受到,長白山面臨著天池的那一面的,高山的巖石經(jīng)過常年的風吹都已經(jīng)風化得非常嚴重,有些巖石表面看著很堅硬,實質(zhì)上你輕輕地一碰,就能把它捏得粉碎,甚至它就可能坍塌,這是一個風化的過程。其實呢,根據(jù)自然界的風化,如果要形成社會上的文化,就是一個風化社會的過程,在教育里邊,就是一個教化的過程。所以這種化是從明來的,是從動來的,是從變來的,是從著和形來的,那往上一推,推其根本都源于誠,所以誠為本。達不到誠的程度,那就致曲,曲能有誠,實質(zhì)上曲是走了一個迂回的方式,還是要達到誠的地步。“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只有達到至誠的程度,才能化育萬物,只有堅持如一、守恒不變、熱情不減、長期努力,才能達到一個化的境界,那是需要至誠的。
所以在《中庸》里強調(diào)至誠能達到什么程度呢?能達到通天的程度?!拔ㄌ煜轮琳\為能化”,至誠都達到什么程度呢?“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你要是真能達到至誠的時候,有些問題都可以預料到,就像我們老百姓說的,真是誠的話,誠則靈,誠就能有一些心靈的感應(yīng)。所以強調(diào)說,“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福禍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敝琳\都達到一種出神入化的狀態(tài),神是被我們在文化領(lǐng)域中描繪成一種高于人類的,雖然我們看不到它的形,但它仿佛它存在的一種更高的意識、思想、智慧,至誠就能達到一種神的境界。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可以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明代大儒王陽明,這個人在傳統(tǒng)文化的修養(yǎng)過程中,就接近于至誠的狀態(tài),他實質(zhì)上就是不斷地在這個問題上思考。有一次他對這個社會上的一個現(xiàn)象,經(jīng)過將心比心地分析、認定,就能知道那個事情的發(fā)展的方向是什么樣的,到什么時候應(yīng)該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jié)果,結(jié)果他用這種心思,針對當時的一個朱姓王的叛亂,下了一個大膽的斷定,結(jié)果 事實證明,他這個斷定就是準的,按照他的這種斷定,朱姓王真是到那個時間就反了。因為他有了這種判斷,所以他凡事預則立,他就先安排了人員,他的部隊就到了那里,結(jié)果朱姓王一叛亂,他就把朱姓王抓住了。這個故事,我們在講《大學》、《論語》的時候涉及到了,所以至誠如神,“至誠之道,可以前知”,達到國家要興的時候,要有一些禎祥、吉祥的預兆出現(xiàn)了。天有好生之德,真的是國運將興的時候,天和人一切都很好,而國家將亡的時候是必有妖孽。這個妖孽,我們不能把它當成迷信中的妖精看,這個妖孽是指一些禍事,一些不好的征兆就出現(xiàn)了,有的時候是天災(zāi)人禍。人說,“福無雙致,禍不單行”,常常是那樣的。
而真的達到至誠的程度的時候,是“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福禍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薄拜椤笔禽椴?,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算卦,八卦最早的占問方法,就是用蓍草經(jīng)過不斷地細分,分過十八次之后,形成了六爻,六爻合成了一卦,這就是成卦的過程,所以用蓍草來算卦,這叫蓍。還有一種方法,是在甲骨、獸骨和龜甲的跗骨上經(jīng)過灼燒,觀其紋路,占卜吉兇,那叫卜。所以蓍龜就是算卦和占卜,真達到至誠這種程度了,實際上,用一種至誠的態(tài)度去了解一個事情,它就可以“見乎蓍龜”。我們在這里所說的“見乎蓍龜”,也是僅舉例子而已,而在我們真的中國古代的時候,特別是在殷商時期,想要了解一個什么事情,沒有今天科學預測的手段,就是用占卜的手段來實現(xiàn)這個目的,而占卜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一定要誠,所謂誠才能靈。
關(guān)于誠的問題,我們下一講接著講。
?。ㄒ唬┱\的三個層面
我們接著分析誠,《中庸》里邊強調(diào),“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边@個誠是指上天的純誠。我們在分析誠的時候,應(yīng)該從三個層面去分析:一者是天誠,所謂的誠者自成,所謂誠者天之道也,這是指它的真實無枉的一面。第二個層面是圣人之誠,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這種人性的純誠,就能合乎于天道的真實,人的本性與客觀的規(guī)律合二為一,當然這是最理想的境界。第三個層面就是誠之,就是要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率性之謂道,如果不能夠明這個道,不能夠盡這個性,不能完全率性的話,就是修,所以修道之謂教,通過明達到誠的狀態(tài),這就是誠之,這是擇善固執(zhí)之者也。
《中庸》里邊反復就這個三個層面去論述這個誠。這里說,“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道也是客觀存在的,雖然我們看不見,雖然它一種形而上的東西,但是它是一種客觀存在,我們用理性、用抽象思維,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我們能夠把握住道,誠是自成,是客觀存在,道自道,也是客觀存在的。真能做到自成、自道的程度,那就是能夠了解物之終始,對世界就能有一個深透的認識。認識的不僅僅是一個靜止的東西,而且能認識動態(tài)的過程,一旦認識到動態(tài)的過程的時候,才能夠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比如說,四時之運行,我們就處在某一天的某一點的時候,認識不到四時的運行,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來回往復,經(jīng)過了多少年之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是這樣的,四時運動是有規(guī)律,這種規(guī)律被我們古人認識到了,我們現(xiàn)在作為一種固有的知識,拿過來一學就會了。
人生的道理也是一樣的,有一些它就像在我們生活中的潛規(guī)則,我們用靜止的眼光是不能認識把它的,我們必須去看一看它的過去,它的現(xiàn)在,再展望一下它的未來。比如說傳統(tǒng)文化回歸的問題,我們今天大家看到,我們自己民族的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正在復興,有好多人對這種復興不理解,有的人感覺到有些惶惑,甚至有些人還有些擔憂,認為這是復古。關(guān)于復古的這個問題,以后我們還要涉及到,但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基于人生的一些基本問題的思考,只要你人類社會還存在,這些問題就存在,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存在,盡管它是我們古人思考的結(jié)果,但對我們今天的生活仍然不失為一份很好的參考,它仍然有現(xiàn)代意義,仍然有現(xiàn)實價值。
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你要是看一看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是這么一個問題,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在先秦之前,也不過是諸子之中的一種,諸子之學中的一個,在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在《史記》七十列傳的最后一篇文章《太史公自序》里,司馬遷就引了他父親司馬談寫的一篇文章,叫《論六家要旨》。在這篇文章里邊,就把諸子羅列成六家,儒、道、陰陽、墨、法、名。等到了東漢《班固藝文志》,在整理劉向、劉歆父子所做的《七略》中,其中就有諸子列,就在原有的六家之上,又加了四家,有縱橫家、農(nóng)家、雜家、小說家,這諸子就形成了十家。儒家文化在先秦,不過是這些諸子中的一子。
到了漢取代秦統(tǒng)一了中國之后,在漢初,其實儒家文化也沒有受到重視。最初漢高祖打天下,獲得天下之后,他下邊的儒生就勸他,應(yīng)該是武攻文治。漢高祖本身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但是有大略、有雄才,沒文化、沒知識,他看不起儒生,跟儒生說話的時候很不客氣,經(jīng)常說自己是馬上打下的天下,他下邊的儒生就說,馬上打的天下,難道還能在馬上治天下嗎?你想一想,如果秦得了天下之后,要不用嚴刑峻法來治理天下,能有你今天嗎?漢高祖這個人特別聰明,他聽了這番話,盡管覺著聽著別扭,但是他覺得有道理,也就是從那之后開始重視了文化。但漢初還是以道家,以黃老之學治國,因為那個時候,經(jīng)濟已經(jīng)落后到了一種崩潰的境地,漢高祖出行的時候,想找到四匹色彩一樣的馬都找不到。所以在漢初的時候,這個國家的政策叫休養(yǎng)生息。
有一個最著名的故事就是蕭規(guī)曹隨。高祖的丞相是蕭何,等到他兒子接班的時候,丞相是曹參,曹參很有意思,他做了丞相之后什么事不干,用我們今天的話講,他不作為,他不作為,還不讓他下邊的其他一些官員們做什么事情。有人看到一些事情的時候,想找他,跟丞相反映問題,一旦有人找他,他就請人家喝酒,大家一起喝到酩酊大醉,醉了之后一睡幾天,醒來之后都忘了,什么都不作為。時間長了,皇帝就覺得這是問題了,就找他問他為什么占著這個位置不干活,覺得這段時間工作上有問題,怎么想的?談?wù)劙?。這曹丞相一聽,知道問題很重了,就得認真回答,于是乎他就跟惠帝說,你覺得你和你父親比較起來,你們倆誰的水平高?皇帝說自己當然比不了高祖了,那是一代偉人,他打的天下,自己不過是子承父業(yè)而已,比不了他。曹丞相接著就問了,你覺得自己和蕭何比較起來,誰更有水平呢?皇帝說,覺得他不如蕭丞相,起碼蕭何幫助高祖打得天下,而現(xiàn)在他不作為。曹丞相說,你比不上高祖,自己比不上蕭丞相,人家都已經(jīng)把政策制定好了,我們還折騰個啥?我們就是按照政策執(zhí)行就是了,這就是歷史著名的蕭規(guī)曹隨的故事。也就是因為不急于變,不妄動,使得百姓能夠在休眠的過程中,自我療治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建設(shè)家園,開點荒地,養(yǎng)點小雞,明年再養(yǎng)兩頭豬,慢慢地日子就過起來了。結(jié)果也就是這樣,經(jīng)過恢復之后,到了漢武大帝那時候,國力強盛,經(jīng)濟上也很發(fā)達,軍備也很充足,這樣才開始有為于天下。
所以我們說漢武大帝的雄才大略,其實也不僅僅是指他個人的財力,也是歷史發(fā)展到了那一步了,有了那個條件,不是漢武帝,換個別人,到那個時候也得那么做。也正是到了這個時候,國家進入到一種和平發(fā)展時期,這種清靜無為,不作為的指導思想不適用了。于是乎,一些知識分子提出要改革,在觀念意識形態(tài)上要首先發(fā)生變化,以董仲舒為代表的一批儒者,就提出了儒家要度越諸子,定于一尊,也就有了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儒家思想自漢以后就成為中國文化中的主流文化,成為一種官方的意識形態(tài)。
而在歷朝歷代的發(fā)展過程中,只要是社會一進入到和平發(fā)展的時期,這種文化就發(fā)揮了在穩(wěn)定社會、促進社會進步方面的作用。
這種現(xiàn)象,經(jīng)過多少次的反復,已經(jīng)固化成為一種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我們從革命黨變成了執(zhí)政黨,角色轉(zhuǎn)變了,文化意識形態(tài)也要有所調(diào)整。而儒家文化,正好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一種幾千年的文化積淀和傳承,所以到這個時期,在我們國家提倡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寬松的文化政策上,它開始復興,這也是一種歷史發(fā)展的必然。
《中庸》里邊強調(diào),如果要是能達到至誠的程度,那就能夠了解物之終始;而不誠無物,如果沒有至誠的態(tài)度,對事物也不能有所認識,也就不能誠,不能形成什么事。物始于誠,是天之誠成物,人之誠成事,社會之誠成理,要是不誠就什么都沒有,所以誠是本,不誠就什么都談不上。所以君子誠之為貴,不管是就地位而言的君王,還是就修養(yǎng)而言的君子,都是以誠為貴,走人道就走誠之之道,就是擇善而固執(zhí)之道。
“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不光是成自己,“所以成物也”,“成己是仁,成物是知,性之德也。合外內(nèi)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边@一番話非常深刻,不易理解,“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不僅僅就是天性純誠,是以成己之心施之于人,成已是仁,而成物是智,仁和智其實不過是誠的互為表里而已,在己曰仁,在物曰智,它都是性之德也。這句話很關(guān)鍵,為什么我們強調(diào)儒家思想的核心對人性的認定,是人性本善呢?堅定了人性本善,外顯出來的東西就是德,所以我們說德者是得之于中而施諸于人的東西,對內(nèi)來講,是一種優(yōu)秀的品質(zhì),對外來講是惠及于人。所以成己的仁和成物的智都是人性之德的一種表現(xiàn),這是合外內(nèi)之道也,是根據(jù)不同的客觀環(huán)境,有所不同的展示而已,這就是時措之宜也,合內(nèi)外之道也。
所以誠是誠于中形與外,是人性之德,在己曰性善、曰仁,表現(xiàn)出來就是愛、義、禮。
其實,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這些觀念上的東西,如果尋根溯源的話,都可以從誠里找出它的根基,因而說誠是本?!肮手琳\無息”,要真是達到天性純誠的程度,或者是擇善而固執(zhí)之的程度,就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tài)呢?至誠無息,息是不歇息,追求至誠的圣德是永無止息的,不停息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長久,長久的追求而不停止,就會有效果。“久則征,征則悠遠?!庇辛诉@個效果、效驗,就能悠遠無窮,真是能夠從久達到征,從征達到悠遠的狀態(tài),就是厚積薄發(fā),這就是積累的博厚。積累的博厚才能成就高明,沒有博厚的積累,就不會有高明的認識,這是自然之理。“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辈┖袷且环N德,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如天,“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是時間,“悠久所以成物也”,經(jīng)過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就能誠。
其實不僅物如此,人也是如此,我們所生存的地球,這個小小的天體經(jīng)過多少億年陽光的光合作用,從無機物中產(chǎn)生了有機物,從有機物里邊又產(chǎn)生了生命,最初的生命是在海洋,在海洋里邊的這些生物經(jīng)過多少年的演化,有一批又走上了陸地,剛開始走上陸地的那批生物都是一些勇敢者,到了陸地脫離了水中,在空氣中生活,就有更為自由的一個空間。生物也有理想,有的就向往著更高一個層面上的天空,就不斷地往上沖,最后就變成了飛鳥;有的就想在陸地上用最快的速度去奔跑、行走,就成為了動物中跑得最快的,像獵豹等;也有的生命,上來了之后感覺到外邊的世界,雖然很精彩,但是究竟適不適合生存,心里又有些猶豫,有的生物就又回去了。我們在深海中發(fā)現(xiàn)的總棘魚就是這樣的,在深海里邊的魚居然有腿,說明這種生物在早期曾經(jīng)到過陸地,后來覺得在陸地生活不自在,又回去了,最后潛入了深海,成為深海魚中的一種。更為有趣的是,有一批生物是上來了又下去,下來了又上去,最后形成了兩棲動物。
而我們的人,就在這種生命發(fā)展的過程中,我們特別地強調(diào)了智能,因而,我們其他的器官都逐漸地退化萎縮了,而我們的思想、大腦卻極度地發(fā)展了起來。比如說我們的牙齒,有的漂亮的女孩一笑,有個小虎牙,千萬不要覺得小虎牙只是漂亮,在人類的早期,那是一個獠牙,是用來嘶咬生物的;女孩的纖纖玉指、指甲,在早期是鋒利的爪子,但是經(jīng)過進化,這些東西都退化了,而人的大腦極度的發(fā)達。因為腦的發(fā)達,使得現(xiàn)在母親在分娩的時候,就因為腦袋太大不容易分娩,使得我們的嬰兒的出生成為母親一生之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感謝母親,就是因為在生育兒女的時候,她經(jīng)歷過極度的痛苦,有些原因就是因為腦袋過分地發(fā)達,太大了。
這就是時間的過程,不僅養(yǎng)育了生命,還培養(yǎng)出了智能,還培養(yǎng)出了智慧,悠久就可以成物。博厚像大地,高明像參天,悠遠像歷史,這其實就是我們所存在的時空,那至誠就能達到無息。如果至誠無息的話,就能夠達到一個悠久的狀態(tài),悠久就能積累得博厚,博厚就能升華成高明,博厚如同大地承載著萬物,高明如同參天覆蓋著萬物,悠久如同歷史成就著萬物。因此,自然而然地,誠也是悠久、博厚和高明的本源。
真能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達到叫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這就是天之道,這就是自然之規(guī)?!吨杏埂防镞叺搅诉@塊強調(diào)的這個問題,“如此者,不見而章”,不用特意地往出推見,就非常地章明、明顯;“不動而變”,不用有意為之就能化育文物?!盁o為而成”,好像不是有意為之,最后終能成己、成仁、成義,這一點就合于自然之道了。而《中庸》的這個思想,就是儒家和道家可以走向一個同源的思想,也就是在《老子》中所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人與自然就構(gòu)成了一個和諧。
我們說《中庸》強調(diào)的是和諧之路,體大精深,它有人與自然的和諧,有人道與天道的和諧,有人與社會之間所構(gòu)成的和諧。
?。ㄒ唬┨斓刂兰醇冋\之道
“天地之道,可以一言而盡也,可以一言以蔽之,其為物不二,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就是純誠之道,自然之道也是純誠之道,是真實、無枉,要是真能做到真實無枉的話,那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它,天地之道就是個誠。其為物不二,不是說今天做這樣,明天又做那樣,那是始終一致、永遠不變,像天道循環(huán),仿佛上天是有一種意志一樣,這么多年來一直都不變,到什么時候就是什么樣的現(xiàn)象,這是為物不二。如果要真是二的話,那就亂了,也正是因為為物不二,始終如一,才能發(fā)育萬物,則其生物不可測,不可測之多、不可測之量,越發(fā)展越走向一個極致。
所以天地之道可以這樣概括,用六個字來概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天地之道是博厚高明悠久。大家想一想,這博厚高明悠久就恰恰能夠把天的性質(zhì)、地的性質(zhì)、時間的性質(zhì)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這是一個時空,這是一個三維,天、地、時間,那就是博厚高明悠久。正是因為它為物不二,才達到了個生物不測的狀態(tài),從最初的始發(fā)站開始,如果追根溯源去考慮,實質(zhì)上,所謂的天不就是一孔之明嗎?所謂的地不就是一撮土嗎?但是它能夠使這一孔之明推及廣大,一撮之土覆蓋大地,由一點發(fā)散最后推到一個極致。
所以《中庸》里邊在論述這個問題的時候,說得非常之好,“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最初就是一孔之明,到了廣大淵博的程度的時候,就形成了浩瀚的天空,日月星辰都羅列其中了,那是由一及至無窮。那要是從地這個本質(zhì)上看,不過就是一撮土,但“及其廣厚”,能達到什么程度呢?推到極致的時候,那是“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天是萬物覆焉,日月星辰都在那;而地從一撮土這一本質(zhì)出發(fā),推到極致的時候,“載華岳而不重”,華山、泰山、五岳在大地上承載著,不覺得沉,“振河海而不泄”,長江大河 、大海汪洋都在大地上承載著,不覺得很沉重,不會把它潑出去的。這是一種形象的比喻,是萬物載焉,載萬物以之。
如果我們就小而言,那山是什么呢?“今夫山,一卷石之多”,也不就是一個石頭嗎?但“及其廣大”,推到極致的話,“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那要從極致上看山,山是非常富有的,可以草木生之、禽獸居之,有山就藏獸,寶藏興焉,有山就有寶。山在儒家文化中,孔子強調(diào)仁者樂山,山的特征確實像一個仁者,仁是愛人,自己內(nèi)在的思想從情感、從思想這方面覺得精神上特別富有,可以施與,而不用去索取,這不就像山嗎?山也特別富有,你看它很穩(wěn)重,給人一種非常踏實的感覺,但是里邊有草木、有禽獸、有寶藏,只要你靠山,你就可以吃山,它就能給你施與,這就是山的本質(zhì)。所以要是從小看,那不過就是一塊石頭,由石頭積累而成的,推到極致的時候就形成了山。
“今夫水”水是什么呢?水是氫原子和氧原子的一個結(jié)合,很簡單的一種物質(zhì),那要是從小處看,也不過是一勺之多,舀一勺就是水。但是一旦推到極致的程度,“及其不測”的時候,“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也是蘊藏著萬物,黿是鱉一類的生物,鼉是鱷魚一類的生物,蛟我理解可能是鯊一類的東西,而龍就是我們民族文化中經(jīng)常強調(diào)的。龍是可大可小,能上天入海、興風作雨,是一種非常有能力的生物。這些生物都得有水,都育造在水里邊,云從龍、風生虎,龍一出來得有云伴著,云也是水、水蒸氣,所以就強調(diào)這個水。要是從小看,它不過是一種簡單的東西,不僅是水、山、天、地如此,就科學考察,宇宙最初不過是一個簡單的開始,而之于到今天宇宙的形成,我們之所以說宇,上下四方為宇;我們所說的宙,古往今來為宙,就是從時間和空間這個角度去說,那是無邊無沿。所以真的天地之道要達到一個純誠的狀態(tài),就可以能夠構(gòu)成我們今天豐富多彩絢爛的世界,它的初源點其實也是誠。水不僅是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而貨財殖焉,有了這些東西就可以捕撈,就可以用于交易,就可以用來作為食品,作為養(yǎng)育生命的東西,交換就是貨財,這就可以從事商業(yè)活動,慢慢地實質(zhì)上對經(jīng)濟發(fā)展是有用的。
天、地、山、水就其本質(zhì)都是很簡單的,但是發(fā)展到了極致,都是極為富有的,那就像什么呢?實際這個道就是一個誠字,而誠實質(zhì)上就是為物不二,則其生物不測,一以貫之、始終如一,這就是天道的根本。那天之道如此,人之道如何?也是如此。
因而詩中說,“維天之命,于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于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話語一轉(zhuǎn),通過天的誠,對天誠的稱頌,又回到了我們?nèi)说纳罾镞厑砹恕R栽姙樽C,《詩經(jīng)》上就說,“維天之命,于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也正是因為這樣,天遵守了這個理,遵守了這種純誠的道,所以經(jīng)歷萬物而不息,是“于穆不已”。詩中還說,“于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馬上說到人,文王的德是那樣的純、那樣的粹,達到了一個純粹的狀態(tài),所以他才成為文王,他才垂教萬世,“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
其實文王最初不是生下來就叫文王,文王姓姬,整個周氏是姬姓民族,他是姬昌,當然天生很聰明,小的時候資質(zhì)就被老輩人就看出來了,所以在古公亶父那個時候,就覺得自己的這個孫子很聰明、很賢能,能夠繼承祖業(yè),能夠使我們周的這支民族走向強盛,所以就有意要把自己的位子傳給姬昌。而姬昌實質(zhì)上古公亶父的第三子的兒子,古公亶父的長子是泰伯,次子是虞仲,三子才是王季,但是泰伯和虞仲就看出來父親的這種思想,兩個人其實也很賢,就讓賢了,人也就走了,就這樣,古公亶父就傳給了王季,然后再往下傳,傳到了姬昌。姬昌在殷商時期被封為西伯,因為他蓄陰德,他對百姓好,百姓多歸之,實質(zhì)上到后一段時間,他已經(jīng)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二,如果把當時的殷王朝做三等分的話,其實有三分之二都歸屬于他了。但是他也沒有用武力去取代殷政權(quán),只是到后來把位子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武王姬發(fā),姬發(fā)“壹戎衣而有天下”,然后姬發(fā)的弟弟姬旦,就是周公旦,幫助武王的兒子成王,把周初的政權(quán)穩(wěn)定了下來,然后才追封武王、文王、王季和太王,這是一個追溯過程。
實質(zhì)上姬發(fā)那種天性純誠的性格特征在他有生之年就表現(xiàn)得特別好,因而詩中贊揚他說,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于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也。這里就一下子把從放眼世界的眼光中收到了我們的人間。
《中庸》在講述完天道轉(zhuǎn)入人道的時候,所有的描述都描述完了,最后發(fā)了一通感慨。“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發(fā)育萬物,峻極于天,優(yōu)優(yōu)大哉”。怎么表現(xiàn)優(yōu)優(yōu)大哉?那是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之道因為合于天道,它能夠發(fā)育萬物,它也是極高明能達到天德的程度,峻極于天,非常的博厚、非常的高明、非常的悠遠,能達到優(yōu)優(yōu)大哉的程度。那為我們后人留下了什么呢?留下了這個文化,留下了這個文明,用我們自己的語言來表述的話,那就留下了禮。所以圣人之道是禮儀三百,威儀三千,怎么還有三百和三千之分呢?禮儀三百中的禮是就其大體而言,可以分為三百大禮;威儀三千是指禮的小節(jié)而言,就細節(jié)而分,那可以分為三千。實質(zhì)上,三百和三千都是一個概數(shù),極言中國文化中禮儀之多,禮儀多本身是一種文明,進步到一定程度的一個標志。
實際上,禮是本乎情的,禮是對情的一個適度的合理的控制,情是喜怒哀樂,喜怒哀樂之氣是為情;喜怒悲哀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節(jié)者禮也,發(fā)乎出來都中節(jié)、都合適,那就是禮;致中于和就是中庸,就是中庸之道。所以說禮儀三百,威儀三千,這是圣人之道,待其人而后行,那是等著后來人。中國文化傳統(tǒng)文化強調(diào)五百年有圣人出,那是等待著后人還要把這種文化發(fā)揚光大,能夠繼承下來。
那這個后人是指誰呢?實質(zhì)上,在這一篇文章里就是指孔子,但是在這里還沒說,一會下邊還要論述。待其后人而行,“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你要是不能達到一個至德的狀態(tài),這種道是不會凝聚在你的身上的;你要不至誠,你是不能得到這種道。因為這種道雖然發(fā)端于夫婦,及其致也,雖圣人亦有所不能焉,高可以鳶飛戾天,深可以魚躍于淵,高深、博大、悠遠。
這個道是什么樣子?看下邊這一段,實質(zhì)上是對整個《中庸》至誠之道的一個極好描述?!肮示幼鸬滦远缹W問,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在這里邊又一次被提及出來,君子之道,君子追求的是“尊德性而道問學”,是通過問學之道達到德性之尊,因為一心信奉著要修德養(yǎng)性。那怎么下手呢?就以學問之途,達到尊德性之目標,這是君子所追求的。“致廣大而盡精微”,廣大是博厚悠遠高明的大道理,精微是智取,達到一個問題的細微之處,哪怕是極隱秘之處、極細致之點,也都能看得透徹。也就是“君子之道,費而隱”,費就是致廣大,隱就是盡精微,同樣的思想,不同的言語表述方式而已。所以君子之道是“致廣大而盡精微”,最后“極高明而道中庸”。最為好的是極高明而道中庸,致廣大、盡精微,做起來就不易了,那極高明而道中庸就更不用說。它了解的、它所認識的是非常之高、非常之遠、非常之大,但是它表述的時候,那是極為的樸實、極為的平常,這就是中庸之高明所在。是用中,認識得很好、很高,但是表現(xiàn)出來的是很平凡,這是很了不得的。
其實后來傳入我們中國的佛教也有這種特點,偉大的理論、高妙的哲學都具有這樣的特點,理論應(yīng)該是來源于實踐,它應(yīng)該是對表象的一個理性升華,它反過來能夠更好地去指導實踐才行?!吨杏埂返乃枷胧且环N極高明的理論,但是它的下手卻是非常的平實質(zhì)樸,是庸德之行、庸言之謹,也就是極高明而道中庸。
那在一個學習的過程中,應(yīng)該是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能做到溫故知新,其實就可以做教師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其實我們經(jīng)常說,我們的文化中有一些經(jīng)典,經(jīng)典是什么?有人對經(jīng)典有一個非常美妙的概括,經(jīng)典就是你剛一看就覺得似曾相識,說的都是我心里的話,這是我的老朋友,初接觸像老朋友。然后你反復地接觸它都有新意,不斷地向你透露出新的信息,這就是經(jīng)典。經(jīng)典就能做到溫故而知新,我們把什么樣的書籍看作經(jīng)典呢?其實就是把那些對我們?nèi)松胁粩嗟闹笇б饬x的思想智慧之書視為經(jīng)典,我們今天讀《論語》有一得,明天讀《論語》又有一新得,這就是溫故而知新,這就是經(jīng)典。
極高明而道中庸,就能達到這個程度,要敦厚以崇禮,既崇禮又踏實,是很踏實地按照禮的要求、禮的規(guī)范去做,如果真的能做到這種程度,那就是“故居上而不驕,為下而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詩中說,既明又哲,哲也是智慧,明哲就能夠保住生命,我們現(xiàn)在說明哲保身有一點貶義了,所以從最初的詞源來講,它就詩中的這一句是沒有貶義的,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所以真的能夠極高明而道中庸的程度,那就是居上不驕橫,為下不背叛,在國有道的時候,在國家秩序井然的時候,它的思想、它的言語、它的行為足以對國家的發(fā)展有作用,其言足以興;等國無道的時候,它的沉默、它的無語還能夠讓自己很好地保存生存下去。這就是一種智慧,這也是中庸之所在,這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通過理論的角度強調(diào),在國有道和國無道的時候,人的一種行為準則。
我們看 《中庸》從天道落實到圣人之道,最后下降到常人之道,它真的做到了極高明而道中庸。
?。ㄒ唬┬∪朔粗杏?/p>
在中庸的前幾段里,有這么一段話,“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君子而時中。小人反中庸,小人而無忌憚也?!边@一句放在《中庸》的前邊,作為強調(diào)中庸的一句,也如空谷來風不太好解。但是隨著我們對文本的解讀,到下邊這段文字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小人是怎樣在反中庸的。上一集我們講的,中庸之道是合于天之道,是合于圣人之道,實質(zhì)上,是擇善而固執(zhí)之道,是誠之道。
1.小人反中庸的狀況
反中庸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呢?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zāi)及其身者也?!边@是反中庸的一個例證。什么樣的人呢?本來很愚蠢,但是又喜歡自以為是,憑自己的主觀意圖去做,“愚而好自用”,本來很卑賤,地位很低,又喜歡僭越、抗上、專斷,這就是“賤而好自專”,這種人就是反中庸。通過這一段話,我們再聯(lián)想儒家文化經(jīng)典中的其他語言,相互之間有個證明,我們就對儒家的思想,有一個更為深透的理解。
在《論語》中有一句非常簡潔的話,“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杜絕四種現(xiàn)象的,有四種這種現(xiàn)象在孔子的身上是絕不出現(xiàn)的,哪四種呢?毋意,不要主觀猜測,不能主觀猜測、臆測;毋必,不要對什么事就認為一定是這樣,自以為是,想當然而已,不能想當然,一成不變那不行;毋固,不要固執(zhí)己見,固執(zhí)己見也容易經(jīng)常性地出現(xiàn)錯誤;毋我,就不要自以為是。作為孔子來講,他從自身修養(yǎng)上,是絕了這四個方面,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在《中庸》中,子思子引用孔子的話,恰恰是說了毋必、毋固、毋我、毋意的反面,而孔子說,“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像這樣的人就是意、必、固、我毛病都有,這就是反中庸。
這些人能達到什么程度呢?“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都已經(jīng)到了今天這個時代了,他卻一味地想追求要走古之道,要復古,這是很討厭的?!叭绱苏撸瑸?zāi)及其身者也”,歷史的車輪是向前進的,你要復古那是螳臂擋車。我們在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傳承和經(jīng)典文本的現(xiàn)代解讀這方面,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在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過程中,要注意復古的傾向,要注意借著傳播傳統(tǒng)文化,搞封建迷信的行為,也要注意我們在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不排斥人類其他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我們尤其應(yīng)該重視的是什么呢?當傳統(tǒng)文化在我們百姓尋常日用生活中發(fā)生作用的時候,我們還要高揚著主體意識形態(tài),我們的官方文化,我們不能因為我們宣傳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來去抵抗或者是削弱馬克思主義思想,那是不行的,這是在傳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的。在這個問題上,誰走過一步,誰就危險,那就是“生乎今之世,要反古之道”,是不容許的。而且有這種傾向、情結(jié)的人,不客氣地說,他不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和保護,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惡意的破壞,他在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過程中,他擋不住,就把它推向一個反面,推向一個極端,是誤導民眾,這是很危險的。所以孔子在這里邊就強調(diào)了這一點,實際這就是反中庸的一種表現(xiàn)?!吧踅裰馈?,就應(yīng)該按現(xiàn)代的方式去處理我們自己的社會生活,非得行古道是不行的。
我們現(xiàn)代在國際交往中,人與人之間的禮儀要穿西服、扎領(lǐng)帶,如果你非得搞成長袖、闊帶,戴上古代的裝束,那是一種標新立異。特定的情況下,也可能有,比如在祭奠的時候,在一些文化遺產(chǎn)、遺址搞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祭奠的時候,搞一點仿古的表演,無可厚非。但是不要讓古代生活的所有東西都進入到我們現(xiàn)代生活里邊,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同時,那也是屬于我們現(xiàn)代生活中的一種異類的現(xiàn)象。因此孔子在這里邊又強調(diào),“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是災(zāi)及其身者也”,很危險的,這不僅是對反中庸的現(xiàn)象敲醒了警鐘,就是就一般人而言,因為至誠的中庸之道,既有天之道,又有圣人之道,又有常人之道,是圣人之道者就行圣人之道,是天之道就尊重天之道,我們是庸德之行、庸言之謹,要行常道。
下邊這段文字,好像是跟前面的問題不相搭攏,但實質(zhì)上是有內(nèi)在的邏輯?!胺翘熳?,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辈皇翘熳泳筒灰ビ懻摱ㄊ裁礃拥亩Y,制什么樣的制度,發(fā)布什么樣的政策,去考核現(xiàn)在的文化策略應(yīng)該朝著哪個方向做,那不是你考慮的問題,“君子思不出其位,要素其位而行,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要守住常道,所以是“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p>
下邊這段話就更為難解了,“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薄败囃?,書同文”是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的時候制定的政策,其中就有統(tǒng)一度量衡,“車同軌”,六國時期各個車寬窄的距離都不一樣,寬窄距離不一樣就沒法建設(shè)標準的道路;“書同文”,六國的文字各異,要不進行文字的統(tǒng)一,相互之間的文告、書信往來,大家就看不懂,就起不到一個信息交流和共享的作用。這件事做得是非常好的,從文字改革角度來講,書同文是一件有功于后世的大事,到今天,我們?nèi)匀辉谶M行著這項工作。我本身是從事語言文字研究的,現(xiàn)在國家要制定的《規(guī)范漢字總表》即將出臺,就是書同文的現(xiàn)代版。
但是《中庸》這篇文章講到這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就出來了,《中庸》是子思子之作,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孔子的孫子比秦始皇早很多年,他怎么能知道書同文, 車同軌的事?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有人認定《中庸》這篇文章是出自于漢代人之手?,F(xiàn)在經(jīng)過研究,認為這種觀點不對,那這段文字為什么在這里呢?后來的學者推測,古人在讀古代文獻的時候,有感慨的時候,就在中間插了一些他的批注,他的后人在傳抄的時候就把原文和后人讀的注按照同樣的字體、同樣大小的字號一起抄下來了,以至于后人的后人再讀的時候,分不清哪些是前人的原版,哪些是后人的批注,最后就都混在一起了。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來看的話,實際上,在子思那里邊引用孔子的話,就是“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而下邊的“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應(yīng)該是后人在批改的過程中加進去的。
因為對于理解這個文本很有幫助,舉的例子很有說服力,所以我們在對文獻學習的過程中,特別是我們從思想層面上來學習《四書》的經(jīng)典精神,學習儒家文化的時候,我們把它一同拿來學習。如果要是從歷史學的角度,從考據(jù)學的角度,從文本學的角度,進入這一個研究層面的話,這些就都是問題了。我在這里邊,只是給大家提個醒,因為我們的著眼點不一樣,所以我們使用的文獻,對待它的態(tài)度,也和學者的純學術(shù)研究是有所差別的。
“雖有其位,茍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不僅是“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你即使是天子,雖然有其位而無其德,也不敢作禮樂,沒有德,你雖然有其位,你做出的禮樂,它也不是正禮,也不是正樂,不能教化民眾。無德本身就是沒有達到純誠的狀態(tài),這是一個內(nèi)在的理路,德是所謂的從由內(nèi)及外的東西,合外內(nèi)之道也?!半m有其德,茍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也?!彪m然德行到了,沒有地位,你做出的禮樂也不能明明德于天下,只是一個自知而已。我們的思想、教學,如果不通過現(xiàn)代手段把它傳播出去,沒人能知道,就是這個道理。
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征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這是孔子對古代文獻的一個非常好的說明,孔子說想學夏禮,想學夏代的文化、禮儀制度,但是“杞不足征也”。杞國是夏這一宗族的封國,到了周武王的時期,分封諸侯,他不僅僅是把自己的兄弟、親屬分封王,也不僅僅是幫助他推翻殷商的功臣們分封王,還把夏、商這些古代的,在它之前那些民族的后裔,找到他們的后裔,也給他們分封一個地方,一個諸侯國,而杞就是夏的封國??鬃诱f,“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宋就是殷的后代的封國,孔子就是殷人,孔子的祖先就是從宋到了魯?shù)氐?。宋是紂王的同母庶兄微子啟的封地,這一段的故事我們在以前幾集中已經(jīng)講過了,大家如果要是想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就去讀《史記·殷本紀》或者是讀《史記·宋世家》,就可以對這個問題有一個了解??鬃诱f想學殷禮,殷商時期的禮也想學,但是現(xiàn)在只有宋存焉,而宋沒有很好地保存殷禮,杞也沒有很好地保存夏禮,我學不了。為什么呢?“文獻不足故也”,因為沒有文獻,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文獻學中,文獻這個詞的最早的詞源,“文獻不足之故也”,文是傳世的文本,獻最早是當時在歷史上發(fā)生的這些事件或者人的行為,能夠垂范后世,這些事和傳世的文本最后都合到一起,統(tǒng)稱之為文獻。文獻不足,對歷史的知識就無從去掌握,對歷史事件都不知道,對那個時候的禮儀制度也就無從了解。
但是周不一樣,所以孔子說,“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币驗榭鬃铀庍@個時代,還是周天子的天下,社會上還用的是周禮,盡管已經(jīng)是禮壞樂崩,但從形式上還是在周王朝的統(tǒng)治之下。從孔子修《春秋》時候開始,算是東周,也就是春秋時期,在這之前還是一統(tǒng)于朝的、一統(tǒng)于王的,周天子還是很有力量的,這個時候的禮儀制度還是實行著周禮。這里是孔子對有位、有德才能夠制禮、制樂的一個說明,不能制禮、制樂,后人就沒法學。
想要制禮、制樂也必須得達到一個純誠的狀態(tài)才行,純誠合乎于圣人之道,純誠合乎于天之道。純誠、有位、有德就可以制禮、制樂,就可以垂世后人。怎么往上走呢?怎么樣做才能做好呢?即使是有其位,怎么才能有其德呢?接下來講述的就是,怎么樣來王天下的問題?!巴跆煜掠腥匮伞?,能夠稱王于天下,能夠很好地治理國家,有三方面是很重要的,要是這三方面都很重視了,就能少一些過失了?!巴跆煜掠腥匮?,其寡過矣乎”,三重其實就是指前面的議禮、制度和考文,這些事情是需要非常重視的,要重視起這三件事,才能夠盡可能地減少過失。
“上焉者,雖善無征”,雖然有善心,但是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善行,沒有善政也不行,因為無征不信,沒有那個征兆、表現(xiàn)、績效在那里,就不能取信于民?!盁o征不信,不信民弗從”,那百姓就不聽你的,不聽你的,你就不可能王天下。 “而下焉者”,比上要差的,是“雖善不尊”,不尊是指沒有尊貴的地位,沒有尊貴的地位也不行,雖然有善心、善行,但是沒有廣布于天下,人們看不到,所以“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辈还馐且衅涞拢€要有其位,這是人的一個常情。比如說同樣是一句話,可能和你同等的人說這句話,你沒怎么在意,如果這句話是一個你很尊敬的長輩們說的,你就可能很重視,如果這句話是高高在上的一個領(lǐng)袖說的,你就會認為這話說得非常的好。這在人的社會生活中,是經(jīng)常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古人就舉這一個例子,特別的有意思,有一家墻倒了,然后他家的兒子就說,墻倒了咱們必須得修上,如果要是不修上就可能遭到盜竊;這個時候鄰居家的一個人也說,要是墻倒了必須得修上,不修上就可能遭到盜竊,同樣的一句話。結(jié)果這家沒修墻,果然遭到盜竊。遭到盜竊之后,這家人就說,看我們的孩子多聰明,他就知道要不修墻就遭到盜竊,但是鄰居家說這話的人就有可能是偷我們家的那個人。同樣是一句話,就是因為身份的不同,而引起的效果就不一致。我們這不過是一個引申,來說明這個問題而已。
“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故君子之道,要本諸身,而征諸庶民?!痹从谧陨?,要知道出發(fā)點在哪里,但是僅僅是這樣還不行,還要把這種善行、德行、認知推廣出去,而能做到什么程度呢?“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zhì)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弊龅竭@種程度,才是達到一種至誠的功夫,才可以王天下。
因而王天下有三重焉,這三重是議禮、制度、考文,你必須把這些事情都重視起來了,才能寡過,怎么樣才能重視起來,怎么樣做才能夠達到議禮、制度、考文的程度?在上、在下都有一條路,我們只有把這條路摸清、領(lǐng)會、掌握、實施,才能合乎于重,至誠才能達到這種中庸之道。
?。ㄒ唬┚又辣局T身
“故君子之道,本諸身,而征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zhì)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質(zhì)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君子之道,真的中庸之大道,應(yīng)該是從哪里開始?是本諸于身,從自身開始,通過格致誠正達到修身這個程度,然后因為身體的言行舉止向外推及?!氨局T身而征諸庶民”,從征諸庶民這個角度來看,還是指君子,這個君子還是就地位而言的。其實《大學》也好,《中庸》也好,它有很大的成份強調(diào)大仁之學是君子之道,是給有很高地位的人做的文章,實際上是對君王的一種勸解。當然,它對于我們?nèi)粘5娜松?,作為一種理想的追求,也是有相當借鑒意義的。“本諸身,而征諸于庶民”,道是從內(nèi)在中發(fā)出來,然后落實到百姓的層面,落實到我們民眾的生活里邊。
最后是一個什么狀態(tài)呢?“考諸三王而不繆”,三王者,從夏大禹開始,到商湯,到周文武,這是三王,堯舜禹那也是三王。考,就是這些君子之道既是從內(nèi)在的本心出發(fā),又能合乎于民眾的需求,同時要用古代的這些理智、這些三王的思想來印證的話,也互相不矛盾、也不違背,這是很好的,它也沒有錯誤,而不謬?!敖ㄖT天地而不?!?,其實這種君子之道就合乎于自然之道,就合乎于天地之道,它不沖突、不相違背,是一種和諧狀態(tài),那是和歷史的和諧、和天道的和諧、和自然的和諧。甚至達到什么程度呢?“質(zhì)諸鬼神而無疑”,我們不都是敬畏鬼神嗎?就是用鬼神來證實它,也沒有什么問題,或者拿這個東西去問鬼神、去占卜、去求證,也沒有什么問題,那是到了極高明的狀態(tài),一定到這種程度才行。“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前面都是往前推,那再往后推,不管是過了多少年,這種君子之道讓后人看來,也仍然是很有道理的,也不會感覺到疑惑,當時為什么要這么做。
想要不迷惑,想要能解,那是順著人性的發(fā)展,一步一步隨著歷史的腳步向下推移的。我們今天來回顧我們的民族文化,其實就是這樣一個發(fā)展的過程,從最初文化發(fā)生時期博大精深,到了后代的學者不斷地梳理、不斷地注解,從梳理和注解之中摻入了自己的思想又有所發(fā)明。因而中國文化的特點不是拋開前人的思想總搞一些創(chuàng)新的東西,它是對前人的思想在梳理和注釋的過程中,闡發(fā)著一些新意,它是在不斷地補充。這是我們文化傳承的一大特征,這是有別于西方文化的我們自己的文化特征,因此我們民族的東西、傳統(tǒng)的東西是無法丟棄的,其實傳統(tǒng)割裂了,一個民族也隨之消亡了,所以“質(zhì)諸鬼神而無疑”?!百|(zhì)諸鬼神而無疑”就能達到什么程度呢?那是知天,與天地相合才能質(zhì)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那是知人,只有對人性、人情有一個非常深透的理解和認識,我們依乎于人性、本乎于人情、合乎于人道,所建立起來的議禮、制度、考文、君子之道、中庸之道,那才可以“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那才是知人。所以道要求極高明,是致廣大而盡精微。
“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钡米龅竭@個程度,怎么樣才能達到至誠的狀態(tài)?至誠的狀態(tài)最后是什么樣的表現(xiàn)?君子是“動而世為天下道”,你所做的、你的所為就是可以天下效法的、模仿的、遵從的道路,就向著你學?!靶卸罏樘煜路ā?,你的行為就可以做后人的榜樣,就可以作為法則。“言而世為天下則”,你說出一句話,那就是天下所要遵循的準則。所以作君子,言行要謹慎。
“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fā)榮辱之主也,可不慎乎?”對自己而言,僅僅是一個榮辱的問題;要對社會而言,有一定的地位,你作為一個君子,你的言、你的行就會影響后人,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一定要慎重。你只有把這些做好了,那才合乎于君子之道。
君子要達到什么程度呢?“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君子修養(yǎng)到一定好的程度,是遠之則有望,你和他有距離的時候,你感覺到這個人形象特別高大,非常有威儀、可親;你和他接近的時候,你總也感覺到不厭足、不滿足,你總想多和這樣的人來往。這就是修養(yǎng)達到一定程度,從內(nèi)向外透出的一種人格魅力。
人說孔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鬃印皽囟鴧枴?,很溫和,沒有那種盛氣凌人的樣子;但是又很嚴厲,讓人感覺到背后透著一種威嚴在里邊,他對你很溫和,你也不敢跟他很隨便,他對你非常和氣和藹平易近人,你也不會覺得跟他說話可以肆無忌憚,這種動作是非常難把握的?!巴幻汀保型?,但是又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怎么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其實最好的下手處就是自己的行為要守禮,是“恭而安”,孔子接人待物的時候,既保持著一種恭敬的心態(tài),又很從容。這和我們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有些人在交往過程中的表現(xiàn)形式就不一樣,我們常常是對我們所敬畏的人表現(xiàn)出一種恭,但是一旦恭就不安,我們遇到高官、遇到領(lǐng)袖,我們要表現(xiàn)出一種很恭敬的樣子,但是其實內(nèi)心還很緊張,就不能做到恭而安。能做到既恭敬又從容,那是一種修為,那是一種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所以真的君子能做到“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
“詩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君子未有不如此,而早有譽于天下者也。”君子的名聲是來之不易的,和人相處得達到什么程度呢?就像《詩經(jīng)》里邊所說的,“在彼無惡”,別人不討厭你,覺得你很好;而在“此無射”,在你周遭的這些人里邊,也沒有人對你意見很大,甚至妒忌你,得達到這種程度?!笆鼛踪硪埂?,不管早晚,你都很勤勉,能夠始終如一地保持著一種恭而安的心態(tài),而不僅是在外在表現(xiàn)中恭而安,從內(nèi)在的情感出發(fā),還要身體力行、愛憎分明,要不然你就流于鄉(xiāng)愿了。鄉(xiāng)愿者是德之賊,既能做到表里如一,又能達到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恭而安,讓人感覺到不厭煩、不嫉妒,很可親、很可敬,能做到這種程度的時候,那才是君子。做不到這種程度的時候,那沒有不如此,而早有譽于天下者也,你要是做不到這一點就譽滿天下,那你早晚要出事的,你做不到這一點也不可能有譽于天下,有譽也是得一時之名,也經(jīng)不住時間的考驗,也經(jīng)不住歷史的推敲,那不是真正的君子。所以君子的修為是從各個角度都有嚴格的要求,什么樣的人是君子?真的像孔子那樣,那才是君子,孔子的思想就能做到“質(zhì)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建諸天地而不悖,考諸三王而不繆”。
怎么說呢?仲尼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他是稱頌著堯舜,思想以堯舜的思想行為為主。儒家的根源能夠上溯到堯舜這來,堯也很智慧,其智如神;舜是達孝也與、大知也與。我們要是讀《尚書》、《堯典》、《舜典》,要是讀《史記·五帝本紀》的時候,我們對堯舜的言行、他們的形象,就都能有一個大概的認識。他們的思想、言行一直被孔子所稱頌,所以仲尼是“祖述堯舜”。而“憲章文武”,是以周文王、周武王的行為和要求作為自己的言行之準則,那是作為憲章,那是大法,以文武之道為憲、為章。所以孔子的行為可以達到“上律天時,下襲水土,遵天時而合地愿、合地理,辟如天地之無之持載,無不覆幬”。像天無所不覆,像地無所不載,是天覆而地載。
在中國文化里邊,文化修為一旦能合于天地,那是至高的境界,所以我們往往有一些文化在開篇的時候,就談天說地,我們哲學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周易》,前面乾坤兩卦,乾為天、坤為地,為后世傳承;我們蒙學里的《千字文》,談的是天玄地黃,都是從天地這說起。
人的行為要合乎于天地之道,那才是合大道,所以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而下襲水土,如天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仲尼的行為就像天地一樣,與天地同軌,與日月同輝,與大地共存,真能做到“上律天時,下襲水土”,而且是“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因為孔子的思想在我們中華民族的生活中,他對于我們民族文化特征的形成有非常重大的影響,以至于我們這個民族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常常借助于這位至圣先師的思想和語言,來成為我們行為的一種準則和佐證。因而在中國文化的思維模式中,有這么一套模式叫子曰詩云,我們一旦提到子曰的時候,基本上就是指孔子說;我們一旦提到詩云的時候,一般就是講《詩經(jīng)》上這么寫。
后來有人在推崇孔子能垂教萬世這一點上,借助了蘇東坡評價韓愈的一句話,他說“子曰”這兩個字太有分量了。子是“匹夫而為百代師”,孔子是一平民,他沒有獲得帝王的地位,后人推崇他,他是庶人,被稱為一子,匹夫而為百代師,就這么一個人。在當時的社會中,其實并沒有實現(xiàn)他的理想,但是他的這種追求垂教后世,成為百代先師。所以這解釋子解釋得太妙了,是匹夫而為百代師?!霸弧笔恰耙谎宰惝斕煜路ā保霸弧本褪钦f,就是一句話,但是這一句話就足以作為天下學習的法則,它是指孔子的話。你看對子曰解釋得非常之到位,解釋得非常之美。
就是這樣,孔子實質(zhì)上垂教后人就起到了這么一個作用,像天地一樣,辟如四時之錯行,他強調(diào)的也是規(guī)律,就像四時運行一樣,孔子的思想在我們這個民族中發(fā)揮的作用就是這樣子;如日月之代明,黑白交替,日月代明?!叭f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保娴淖龅搅藚⑻斓?、化育萬物、教化民生的作用?!靶〉麓?,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可以與天地同大,小德川流,你取其小,就像那小河一樣;要取其大,就可以風化整個社會。
所以有人后來向孔子的弟子問孔子這個人的思想,你們跟他能學什么?弟子們說,在于人,你要資質(zhì)低的,你在他那里就能學到一些你能聽得懂的東西;你要是資質(zhì)好、天分高,那你跟著孔子學的都是大學問、大道理。誰的天分高?在孔子弟子之中,最聰明的就是顏回,子貢跟孔子在討論顏回的時候,孔子就問他,你和顏回誰更聰明?子貢很謙虛地說,我怎么能比得上顏回呢?我是聞一以知二,而顏回是聞一以知十,他太聰明了,我比不了??鬃右宦牱浅8吲d,孔子說是比不了,你也比不了,我都比不了,極力稱贊顏回聰明。
但是顏回怎么樣看孔子呢?顏回對孔子有一個評價,他說孔子是“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循循然善誘也,是欲罷而不能?!边@么聰明的一個人看孔子,他覺得孔子“仰之彌高”,越看越高;“鉆之彌堅”,越鉆越深越尖;你覺得他在你前邊,忽然又到你后邊了,“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其智如神??鬃泳驼f“勝德如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那就是如在前如在后,影響著你,使你欲罷不能。就是這么大的一個智慧,所以我們后人崇拜孔子、尊奉孔子,那不是沒有道理的。仲尼能達到這種程度,那就是因為孔子有一種至誠至圣的心態(tài),他的修為達到一種純誠的狀態(tài)了,他才能做到這一點。
怎么樣才能像孔子這樣達到一個至圣至誠的狀態(tài)呢?《中庸》里邊強調(diào),“唯天下至圣,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fā)強剛毅,足以有執(zhí)也;齊(zhai)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秘察,足以有別也。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yue)。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p>
這里邊最后總結(jié)出,什么樣的聰明睿智才能夠達到“有臨”,怎么樣的寬裕溫柔才能達到“有容”,如何發(fā)強剛毅才能達到“有執(zhí)”,如何的齊(zhai)莊中正才能達到“有敬”,如何文理秘察才能達到有別,提到一個非常具體而深刻的層面。關(guān)于這段文字,我們下一講再講。
(一)至誠之道可通天、可配天
“唯天下至圣,為能聰明睿智,足以有臨也?!边@是強調(diào)圣,圣者才能達到那種聰明睿智的程度,才能夠達到君臨天下的境界,真的做到了至圣的程度就能這樣,實際上至圣也是至誠?!皩捲厝?,足以有容也”。如果說聰明睿智是圣的特征,那“寬裕溫柔”,寬是待人寬,裕是富有,只有富有才能待人寬,溫柔是以性情而言,實質(zhì)上寬裕溫柔就是仁的特征。所以“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可以包容,本身又很富有,精神上的富有,所以可以普施、可以愛天下之人,這是仁的特征?!鞍l(fā)強剛毅,足以有執(zhí)也”。這是毅和勇的特征,“發(fā)強”,發(fā)憤圖強;“堅毅”,勵志不動搖很堅定。足以有執(zhí),執(zhí)中為一,有立場有信念,朝著自己的方向勇往直前,這是勇和毅的特點?!褒R莊中正,足以有敬矣”。齊是齋忌,莊是莊重,“中”是中合,“正”是正派,這一切都合乎于敬,這是“足以有敬也”,待人要是齋莊中正的話,即使是你敬人,也能獲得別人的敬重,你自尊,人家就尊重你,你敬人,人也敬你,這就是一個互敬。這是一個禮的特點,這就是禮?!凹y理密察,足以有別也”。對所有的事情,就象看木質(zhì)紋理一樣,能清清楚楚地分析明白透徹,那是足以有別,這就是知的特征。因而這一段文字強調(diào)的是圣、仁、義、勇、禮、知,能做到這些,各種美德就俱足了,想要達到這一點,那得發(fā)乎于純誠,至誠之道可以通天,此之之謂也。
像什么那樣呢?像“溥博淵泉而時出之”,就像淵泉一樣,像地下水源非常豐厚的淵泉一樣,不斷地往出涌、不斷地出,怎么出也出不盡?!颁卟┤缣?,淵泉如淵”。那個博厚廣大像天一樣,那個深刻厚實如淵一樣,取之不盡而用之不竭?!耙姸衲痪础?,只要它出現(xiàn),民眾就帶著一種崇敬的心理去看待它?!把远衲恍拧保@樣的人只要說話,誰能不信服呢?他的德行已經(jīng)俱足了,他已經(jīng)達到一種至誠至圣的狀態(tài),他既圣又仁,既毅又勇,既知禮又有知,這是多好的一種要求。因而“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yue)”,他的行為只是給民眾帶來好處,所以老百姓是非常的歡迎,這就是圣人。
那達到圣人之道,其實也就是通過至誠才能達到,因而這樣的人名聲可以洋溢乎中國,名聲遠播在中國,現(xiàn)在指我們?nèi)A夏中原地區(qū),甚至可以遠播到“施及蠻貊”。往南為蠻,往北為貊,是指能達到邊疆,能達到那些愚昧的地方,能達到一些文明沒有開化的地方。你真的做好了,你名聲不僅能夠洋溢乎中國,還能施及蠻貊,能達到“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只要是舟車能夠達到的地方,只要是人力能夠通到的地方,全都能波及到。“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zhui)”,只要有霜露墜落的地方都能達到?!胺灿醒獨庹?,莫不尊親,故曰配天”。至誠之道可以配天。
所以我們說《中庸》其實描繪是的一種極高明的境界,但是下手處要從非常切實的身邊的事情一點一點地升華,最后達到那么一個境地。真的能夠達到這種境地了,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況呢?“唯天下至誠,為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我覺得如果論及《中庸》的兩大主題,第一個主題是所謂的致中和,中不偏,庸不倚,那就是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畏焉萬物育焉,這是一大主題,這是一個文眼。要論及它第二大主題的話,那就是剛才說的這段話,叫“唯天下至誠,為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真是達到了一個至誠的狀態(tài),你就能夠承擔為天下立經(jīng)立法做大事的能力了。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jīng),九經(jīng)都不為大,那治理天下的根本之大經(jīng),因為至誠你都能抓得住。立天下之大本,那就抓住天地人之根本,你把握住這個本,本立而道生,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你抓到這個本,之所先后則盡道。你至誠,從至誠這個境地出發(fā),從誠這個出發(fā)點開始,達到一種至誠的狀態(tài),你就可以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你都能知道天地化育萬物的理,你要知天地之化育,不就可以與天地無差了嗎?那你就是如同天地一樣,那才真正是三才者天地人,就能達到這么一個狀態(tài)。
靠什么呢?“夫焉有所倚”,沒有別的可依靠,就是“肫肫其仁,淵淵其淵”。一定要把握住那個厚道的仁字,沖著仁愛的本性出發(fā),達到一個至誠的狀態(tài),不斷地挖掘,讓自己像挖掘著深淵、探求著深淵之深一樣,肫其仁而淵其淵,浩浩其天,要能達到這種程度。那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要做到這個程度,那就是至誠,也就是圣。所以說,“茍不固聰明圣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就這個理,真是不到聰明圣知達天德者,你跟他說都說不明白。
我想,如果說要是給中庸摘出一兩句話做題記的話,那我就想強調(diào)“唯天下至誠,為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甚至是參天地之化育,這是達到了一個極致的狀態(tài)。
實質(zhì)上,整個《中庸》這篇文章到這里就推到了一個高峰的狀態(tài),后邊這一段文字是余音裊裊,不覺如焉,還有一個尾音。盡管是這樣的高、達到了一個極致,但是也要是從平常處下手,也用不著虛聲張勢。所以后邊這一段強調(diào),“詩云:衣錦尚炯”,這一句話很深,炯是粗布的意思,錦是華服,穿著華服,但是要在上邊罩上一個粗布的衣裳,不要讓自己體現(xiàn)得非常華麗,為什么?那是“惡其文之著也”,不要總是那樣的外顯,把才華實質(zhì)上很謙虛地要包裹一下。
所以“君子之道,喑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要真的君子之道,雖然是無聲無息,但是因為他內(nèi)德深厚,所以一點一點逐漸地章明,就散發(fā)出來了;而小人之道,只是了解一個皮毛,他僅僅是按照這些概念、說的這些話去做,雖然看著好像是這么一回事,的然,確實如此,實質(zhì)上那個德那個道是日亡。光去追求形式而不顧本,不去培德,那怎么張羅都沒有用,這是又對我們怎么修君子之道,又做了一個正反的提示。
君子之道是“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以入德矣”。怎么樣才能入德呢?入德要“淡而不厭”,甘于淡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志遠,淡而不厭,盡管很平淡,但是不厭倦,能夠甘于平淡?!昂喍摹?,既簡約又文明,簡約而不簡單,這是大道,其實乾坤之道強調(diào)的就是簡和易,“易簡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真是得了易簡之理,那成功就在這里邊了。其實大道至簡都是這樣,所以“簡而文,溫而理”,既溫和又理性,既好像是綿綿軟軟,但實質(zhì)上又很有主見,頭腦清醒思路清晰,如同綿里藏針一樣,這是溫而理?!爸h之近,知風之自”,能知遠近,知道遠處的事是由身邊這一點點小事由近及遠地;知風之自,有了什么動向,知道它的緣起是什么,就像知道風是從哪里吹來的一樣。這才是君子,非常地清閑,很有修養(yǎng)?!爸⒅@”,很微妙的地方也能看得很明白,仿佛是很凸顯一樣,做到這一點,則可以入德矣,這才算有德。
我們在傳統(tǒng)文化中常常討論德,而德這個問題從概念角度來講,又特別難解,怎樣入德,在這里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參考。就像詩中所說的那樣,“潛雖伏矣,亦孔之昭”,雖然潛伏著,但是也是能看得很明白的,所以用不著非得張揚、非得凸顯,真的有德,那是無聲無息、是自然而然。其實至誠就是不斷地把向外的目光和心思拉回來,拉回到自己的腔子里,然后認真地去品位,認真地去反思,平平靜靜平平淡淡,把人生中的理想明白,把事處理完,這就是你的入德了。
就像詩中所說,“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nèi)省不疚,無惡于志”。反省的時候不感覺到愧疚,我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孟子說君子有三樂,第一樂 是“父母俱在,兄弟無憂”,家庭很好人丁興旺都很全,這是一樂;再有一樂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不愧天、不愧于人;第三樂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能夠從事教育工作,那就很好。這里邊強調(diào)的就是內(nèi)省不疚,無惡于志,還不要影響自己的追求,還不要做有愧于人生的事情,反省的時候不后悔,能做到這一點是入德。
最后,在這里邊有一句非常微妙非常溫軟的、也是很有名堂的一句話,需要大家一定要注意,那就是“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在社會上有些人做得那么好,我們?yōu)槭裁蹿s不上,實質(zhì)上他的努力是我們沒有看到的,人家是勤學、力行、反思,我們沒有做到那一點,我們就不及于人。他的那些行為都是在悄無聲息中做來的,那種君子之風、那種修養(yǎng),我們之所以沒有達到,其實是我們沒有像人家那樣,也是在平穩(wěn)平淡之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社會上就是這樣,最初兒童在一起,大家都一樣,一起上小學,一起接受義務(wù)教育,但是上大學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分別了。等到大學畢業(yè),有的人從事工作,有的人考研究生,有的人在政府做公務(wù)員,有的人到學校當教師。那么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三十年之后,再看一看,這些人的差別就很大了,這些人的人生格局就定型了,有些人發(fā)展得很好,你會覺得當時他也不比我強到哪里,但是就在這一段時間,他的努力比你付出得更多,他的努力你沒有看得到。所以“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這一句非常深刻,我們一定要牢牢記住。
這樣做下去,最后就到了一種什么程度呢?就像詩中所說,“相在爾室,尚不愧屋漏,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真的修養(yǎng)到這種程度,那就是不動而敬、不言而信、不怒自威。到一種什么程度呢?就像詩中所說,“奏假無言,時靡有爭”,就像我們在祭祀的時候,祭祀的行為因為出于虔敬,我們的舉動都非常認真,那個時候哪怕我們不說話,也沒有人敢侵犯,這就是奏假無言、時靡有爭。所以“君子不賞而民勸”,他不用賞賜老百姓就努力;“不怒而民威于斧鉞”,他不用發(fā)火,老百姓就知道有刑法在那里,要遵從?!安伙@惟德,百辟其刑之”,就像詩中所說的,那種德放到那里,就可以作為天下百刑之則,所有的具體事情都可以向它學習,都可以在那里拿來做參考。因而“君子篤恭而天下平”,君子恭恭敬敬地就是做自己那些事情,但是一旦走進社會,天下都能相互和諧。
當然,詩中所說的君子是強調(diào)一個君王,君王要是真的能夠像皇帝那樣垂拱而天下致,天下也都平了,真的有德,那就像孔子所說的“為政以德,辟如北辰”,那就像北極星一樣,“居其所,而眾星觀拱之”,實質(zhì)上一定要從內(nèi)在的修為上去強調(diào)。因此詩中說,“于懷明德,不大聲以色”,真是有那種明德的話,不用張揚、不用夸耀,它是一個內(nèi)修外用的形式,它是一個內(nèi)藏而外顯的東西,不用非得用言語去表述。所以孔子說,“聲色之于化民,末也”,就是用一些嚴刑峻法喝斥命令,想用這些東西去教化民眾,實際上那是最差的,你那種令可能最后會走向極致,那就是壓迫有多深,反抗就有多大,它不可能化民,因為這種聲色化民可能言行不一致,可能內(nèi)外不一致、不統(tǒng)一,所以一定要注意內(nèi)修。
詩中說,“德趥?cè)缑?,德很輕,它看不見,就像那輕車一樣。而“毛猶有倫”,即使它像毛,那毛還能夠看見?!吧咸熘d,無聲無臭,至矣”。這種德完全是一種形而上的,只能用一種抽象的思維去理解,它無形但是客觀存在,你只有掌握了這個道理,明白了這個規(guī)律,按照這種理想目標去追求去努力,你才可以做到入德。
有關(guān)于中庸,用了兩天的時間,我們就把它的文本做了一個整體的說明,要想對《中庸》有一個深入細致的學習,一定要對開篇的那三句話有一個內(nèi)在的邏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當你對這三句話有一個內(nèi)在的邏輯認識之后,你就知道人性是符合于天道的,人性是善的,怎么能夠盡善盡知人性,那是需要教化來修為的。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才可以進入到執(zhí)兩用中的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達到的一個最好的境界,那就是致中于和。而致中和是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所謂天地育焉,萬物育焉,那就是天地與萬物與人都能走向一個和諧,都能和平共處,那就是達到了一個和諧的境地。那從哪里下手呢?就要從誠下手,唯天下之至誠,惟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而知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也,那就與日月同輝。
關(guān)于《中庸》我們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