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說,只有脾胃健壯,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才能被胃消化、被脾吸收,從而轉化成全身的營養(yǎng)氣血。
如果脾胃弱了,氣血會跟著受影響,氣血虧虛,對于女性朋友來說,最大的影響就是月經(jīng)不調,先后無定期,量少,色淡,甚至還會閉經(jīng)。
今天給大家推薦幾個調養(yǎng)脾胃,補氣養(yǎng)血的中成藥。
一、歸脾丸
歸脾丸這個方子最早出自南宋醫(yī)家嚴用和的《濟生方》,到了明代的時候,明代太醫(yī)薛立齋又給加了兩味藥,當歸和遠志。這樣就成了我們今天見到的歸脾丸了。
歸脾丸:白術、當歸、茯苓、黃芪、龍眼肉、遠志、酸棗仁、人參(黨參)、木香、大棗、甘草。
當歸、龍眼補心脾之血。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四藥同用,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君子湯,它的作用可以用個字來概括,補氣健脾。黃芪也是補氣的,黃芪能補一身之氣,尤其擅長補脾肺之氣。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一味黃芪,增強了補氣健脾的作用。酸棗仁和遠志都有寧心安神的作用。最后用大棗、甘草來調和諸藥。
那么,這個歸脾丸是調理什么身體不適呢?
首先是心悸心慌。
心悸、心慌是因為心臟的氣血不足,心臟的氣血是從哪里來的?當然是從脾胃而來,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打個比方,脾胃就相當于農田,里面種的是身體必須的氣血,農田收成不好,身體就會缺少氣血的來源,心血必然不足。
所以心血不足,不光要補心血,還要從血的源頭補起,歸脾丸既能補心,又能補脾,它是心脾同補的方子。
其次是月經(jīng)不調
前面說了,歸脾丸是心脾同補的方子,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好了,氣血才會源源不斷地造出來,只有氣血足了,月經(jīng)才得以準時。
二、生脈飲
生脈飲,古代也叫生脈散。
有些方子可以補氣,有些方子可以補陰,生脈飲既能補氣,又能補陰,能讓人的這個脈復蘇過來,讓脈變得有力量,所以叫生脈飲。
有一種人,老是唉聲嘆氣的,不管遇到什么樣的事情老容易往壞的方面去想,這樣的人也應該喝點生脈飲。它可以補你的心氣,心臟有力量,你這個人就積極向上,朝氣蓬勃,那些悲觀的,消極的念頭會自動忽略掉。
更年期女性也可以喝一點生脈飲。《內經(jīng)》里面提到,女子,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女性到了四十九歲左右的這個階段,月經(jīng)會變少甚至終了,血是屬陰的,經(jīng)血也是陰液的一部分,簡單來說,就是陰虛了,用生脈飲也是比較合適的。
三、補中益氣丸
補中益氣丸是中醫(yī)藥里赫赫有名的方劑,它的前身是補中益氣湯,出自金元名醫(yī)李東垣之手。這里的中氣指的是脾胃之氣,所以補中就是補脾胃。很多由脾胃氣虛導致的疾病,補中益氣丸都能調。
首先是出血,出血有兩種,一種是淡紅,一種是深紅,深紅是有熱,淡紅是脾虛。
脾有統(tǒng)血的作用,但脾要有力氣才能把血液固攝住,脾一旦虛了,脾不統(tǒng)血了,血液就會跑出經(jīng)脈的正常軌道,導致的結果就是各種出血,比如月經(jīng)淋漓不盡,牙齦出血等,補中益氣丸可以幫你把血止住,把脾胃補養(yǎng)起來。
四、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出自宋代官方醫(yī)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附子理中丸是脾腎并治的方子,它一去到身體里,可以兵分兩路,一路入脾,一路入腎,作為人體正氣的兩大來源,脾和腎都兼顧到了。
附子理中丸可以調痛經(jīng)。痛經(jīng)大多和寒邪分不開關系,尤其是現(xiàn)在的很多女孩子喜歡喝冷飲,穿露臍裝,導致小腹這個部位陰寒一片,用手一摸,冰涼涼的,寒氣阻塞氣血正常運行,不通而痛。附子理中丸也能治。
附子理中丸里有大辛大熱的附子、干姜,又有甘溫的黨參、白術和甘草,所以你就知道了,附子理中丸能夠治療一切形寒飲冷之癥,什么是形寒飲冷?形寒,就是說你的所作所為為寒氣入體大開方便之門。
比如,夏天的時候,貪圖一時涼快,把風扇開到最大;或者天氣轉涼以后,沒有及時添加衣物,不慎吹了冷風。飲冷,就是說你吃的喝的都太過于寒涼,這些寒涼的東西一進到體內,需要身體消耗大量的陽氣才能給它暖過來。簡單來說,就是凍出來的或者吃出來的。
所以,調理好脾胃,對于女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小到月經(jīng)周期規(guī)律來潮,大道皮膚緊致有彈性,渾身充滿活力。這都跟有個好脾胃息息相關。在這里,也提醒大家,一定要吃好一日三餐,日常飲食最養(yǎng)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