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控制好情緒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闷苼?/p>
父母情緒穩(wěn)定,對孩子來說就是“定海神針”,可穩(wěn)坐“釣魚臺”而不惶恐。
父母內(nèi)心得多強大,才能應(yīng)對“熊孩子”的各種挑釁而不動怒呢?
很多父母讓孩子給氣病了,不是父母內(nèi)心脆弱,而是“熊孩子”太玩虐,各種挑釁父母的底線。
父母情緒失控,會讓孩子有一種勝利感,會“變本加厲”,嘗試用同樣的方式挑戰(zhàn)父母。而父母的情緒失控,這種挫敗感,讓很多父母都開始懷疑人生了。
不要羨慕那些溫馨的家庭,那些父母只是學(xué)會偽裝自己的情緒而已。
紅紅今年3歲,四個老人非常嬌慣,是非常霸道的孩子。上幼兒園與沒幾天,被老師找了好幾次,主要是不聽話,幼兒園各種闖禍,老師經(jīng)常對她沒辦法。紅紅媽媽每次都能淡定的處理好這些問題,給老師道歉,給被打的孩子父母說好話,很少當(dāng)眾打罵孩子,情緒失控。
這種神一樣存在的父母,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次與紅紅媽媽聊天,才知道她清醒的接納自己的孩子。
從小被慣壞了,打罵、發(fā)脾氣,只能讓家庭矛盾升級,孩子反而沒事人一樣看笑話,還不如不理會她,慢慢“折磨”她。因為媽媽生氣了,決定不3天不抱抱了,不到一會,紅紅就妥協(xié)了。
沒有情緒失控,就能“有效控制”孩子,很多父母都有這種能力。
只是缺乏時間思考,"爆發(fā)是瞬間的事',還沒思考過控制、假裝生氣什么“小伎倆”。
如果是朋友,哪怕是陌生人,父母都不會直接“放狠話”,這是一種失敗者的角色。
如果把“社交禮儀”放在對待孩子上,很多父母都會想到迂回戰(zhàn)術(shù),試著控制情緒去處理孩子的問題,不讓情緒打敗親情。
情緒打敗了父母,外界的壓力,大多數(shù)時候是自己強加的,是自己情緒失控的借口。
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時候,“交流內(nèi)容”孩子只接受了30%,最主要是父母的語氣、動作、表情、情緒等。
哪怕是假裝支持孩子,也會讓孩子更信賴,更愿意吐露心聲,體諒父母的情緒。
別人都看到孩子的表面,作為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父母永遠需要站在孩子那一邊,等待時機,了解孩子,給孩子機會。
一位學(xué)霸媽媽留言:我的兒子其實很拖拉,我也經(jīng)常對他發(fā)火,有一天當(dāng)我氣的掉眼淚的時候,兒子才告訴我,他是為了做到更好,讓媽媽開心?;叵雰鹤拥母鞣N行為,的確如此,孩子哪怕系鞋帶,都是很標(biāo)準(zhǔn),還要問等的發(fā)焦的媽媽,要不要再系一次。
站在孩子的角度,有充分的道理,不要急,慢慢來,哪怕父母不開心。
孩子的很多問題,其實不是真的問題。
一個剛學(xué)拼音的孩子,肯定會混淆;一個剛學(xué)樂器的孩子,肯定會錯誤百出又不愿堅持...
大多數(shù)時候,孩子沒有問題,是我們忘記了“禮節(jié)”,忘記了孩子的人生舞臺,父母不是永遠的主角。
給孩子一個好臉色,其實沒那么難,很多父母對情緒表演都很擅長,因為心里有愛。
很多父母,都在不斷鼓勵孩子的進步,同時也在遷就孩子的問題。
其實,父母專注一點孩子的小問題,經(jīng)常監(jiān)督,表揚孩子的一點點進步,就會有效“扼制”問題重現(xiàn)。
孩子因為頑皮,把東西弄壞,孩子不再犯錯真的很難,孩子的好奇心讓他無法停止探索。可是,那個瞬間,父母是奔潰的,情緒壞到了極點“掐死孩子的沖動”,讓父母面紅耳赤,無法不指責(zé),甚至打罵。
父母如果用情緒管理孩子,那么每天家里都能聽到孩子的慘叫,自己也可能住進了醫(yī)院。父母需要不斷自我修煉,調(diào)整情緒來管教孩子,關(guān)注發(fā)生的事件本身的問題。
窗戶玻璃不能用硬物敲、實木家具不能小刀去削、小鬧鐘不能摔...
這些小問題,必須說不的原則性問題,父母不能退讓,不能妥協(xié),不允許再犯的死穴。
父母的負面情緒,有時候需要偽裝,情緒穩(wěn)定不是妥協(xié),不是退讓。
父母不要做情緒的奴隸,不代表不能控制情緒,不能有壞情緒。父母的壞情緒,可以糾正孩子的錯誤,讓孩子強烈意識到犯錯了,父母如果再清楚的強調(diào),會讓孩子反思自己。
父母需要成為一個溫柔而內(nèi)心強大的人,需要控制好情緒,讓孩子的人生開朗起來,給彼此擁抱的力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