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之所以成為一部經典,除了自身獨特的思想藝術魅力之外,還在于歷代文人學者以不同形式對它進行的經典化建構。有清一代,桐城派作為文壇上一支重要力量,對《莊子》進行了不同層面的接受與傳播,為《莊子》經典化建構作出了重要貢獻,表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特色。
思想上對《莊子》自覺接受
桐城派宗法程朱,面對漢學的強勢壓力,始終堅持宋學以對抗?jié)h學。但現(xiàn)實生活的種種挫折與失意亦使這一群體開始自覺接受《莊子》。桐城派領袖方苞、姚鼐皆以正統(tǒng)思想自居,但他們的作品中亦明顯地流露出莊子思想傾向。方苞在《封氏園觀古松記》等文中借莊子表達了人生無奈和世事無常的情緒:“莊周云:‘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砸蝗罩味鞎r人事不可期必如此,況人之生遭遇萬變,能各得其意之所祈向邪?”姚鼐《檥舊縣》一詩真切地表達了超然世外的思想:“觕涉齊物旨,曠慕養(yǎng)生術。逐事偶在途,澹懷猶一室。復此對清遠,未應嫌遲疾。顧與漁父言,仰送飛鳥逸。又浿滄波東,聊作前游述?!逼渌绱髅?、劉大櫆等人的思想受《莊子》影響則更為明顯。
到了清代晚期,面對世事的無常以及社會矛盾的加劇,桐城派學者更自覺拉近了與《莊子》的距離,以期通過《莊子》來慰藉人生,淡化精神與肉體上的苦痛。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林紓。他在《歲暮閑居,頗有所悟,拉雜書之,不成詩也》組詩中,自謂生于亂世,故將自己隱藏在莊子的精神世界里,“自處于逍遙之域,深得莊叟游心于淡,合氣于漠之指”。顯然,在上述桐城派學者那里,莊子“逍遙”、“齊物”思想成為了他們逃避現(xiàn)實、尋求精神慰藉的良藥。
桐城派人物思想上對《莊子》的接受與傳播,還在于他們對《莊子》研究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如劉大櫆有《莊子評點》、姚鼐有《莊子章義》、方潛有《南華經解》、吳汝綸有《莊子點勘》、馬其昶有《莊子故》、林紓有《莊子淺說》,等等,借《莊子》以抒懷,無疑體現(xiàn)了這一群體的主體精神和時代風尚。
理論上對《莊子》主動吸納
桐城派主要以古文名世,他們在構建文統(tǒng)的過程中,《莊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莊子隨順自然、法天貴真的思想成為他們建構文藝理論王國的重要思想資源。“自然”是桐城派文藝審美的至高境界。姚鼐在《左仲郛浮渡詩序》一文中云:“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萬物者,乃能得其意焉?!薄蹲蠊P泉先生時文序》中云:“左筆泉先生之文,沈思孤往,幽情遠韻,澄澹泬寥,如人入寒巖深谷,清泉白石,仰蔭松桂之下,微風泠然而至,世之塵埃不可得而侵也?!睘榇耍Χμ岢觥暗琅c藝合”(《荷塘詩集序》)、“文之至者,通于造化之自然”(《答魯賓之書》)的藝術境界,這正是莊子藝術精神之神髓。
桐城派還自覺追求莊子“全其真”的審美理想。姚鼐在《贈陳伯思序》一文中云:“自周及魏晉,世崇尚放達,如莊列之旨。其時名士外富貴、淡泊自守者無幾,而矜言高致者皆然,放達之中,又有真?zhèn)窝?,蓋人心之變甚矣!”顯然,“真”是姚鼐評判人物的一個重要審美標準,而“真”的內容即是莊子所倡導的“法天貴真”。
賦予《莊子》時代精神
桐城派繼承了明清以來 “通子致用”的時代學術思潮。對于看似無用的《莊子》,桐城派表現(xiàn)出了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他們大力倡導提高《莊子》地位,重視發(fā)揮其經世致用精神,表現(xiàn)出較為強烈的功利性目的。
首先,大力提高《莊子》的社會地位。曾國藩編纂《經史百家雜鈔》,第一次將先秦諸子中的《莊子》等文章選入,這在歷代文學選集中是一次突破,意義非凡。曾氏又積極倡導將《莊子》作為教科書引入課堂,供士子們閱讀。不僅如此,曾氏甚至大膽地將莊子奉為三十二圣賢之一,并收入其 《圣哲畫像記》一書,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曾門弟子黎庶昌與其師一唱一和,主張將《莊子》立為學官,并命曰“亞經”。這種力倡《莊子》的做法,史上罕見其匹,無疑極大地擴大了《莊子》的社會影響。
其次,賦予《莊子》新的時代精神。不同時代賦予經典不同的歷史使命,也使經典具有了新的時代內容。清朝咸、同以后,社會環(huán)境發(fā)生了不少變化,西學開始東漸,中西交流頻繁,此時桐城派學者開始求新求變,主動以西學會通諸子。曾門弟子中有海外經歷的學者,開眼看世界,他們的諸子學思想融入了很多新的時代因素,開諸子學現(xiàn)代轉型之風氣。薛福成是最突出的代表,他認為《莊子》一書“與泰西之學有相出入者”,因此從中西會通的角度闡釋了《莊子》思想。將《莊子》與西方現(xiàn)代科學聯(lián)系起來,認為莊子是“電學、化學之權輿”、“天算之學、輿地之學之濫觴”等,這些看法雖然并不科學,但發(fā)前人所未發(fā),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作為引領清代文壇二百年的桐城派,不僅全面推動了清代《莊子》經典化建構,而且為《莊子》經典化歷程畫上了一個較為完滿的句號,并直接開啟了近現(xiàn)代《莊子》經典化的新歷程,意義非凡。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莊子》評點史”(12BZW063)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
(責編:趙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