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來教育的視野對農村小規(guī)模學校的發(fā)展進行審視,農村小規(guī)模學校應該走一條基于教育綜合改革的彎道超車之路,使學校的價值導向、設計理念和服務內容都能夠適合未來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21世紀的學校建設,不管是新學校的修建,還是老校區(qū)的變革改造,從空間環(huán)境設計到課程教學定位,全都指向同一個目標——未來。
我們常常聽到“未來學校建設”,但這些未來學校幾乎都布局在教育資源豐富的城市里,對于教育資源匱乏的鄉(xiāng)村學校,建設環(huán)境美、理念新、資源多的未來學校就像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教育夢想。
然而,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的茫茫大山里,有一所富文鄉(xiāng)中心小學,擁有閣樓城堡造型、五彩斑斕的校舍,采用1∶6師生比打造的全科包班制的小班授課模式,執(zhí)行以生活教育為宗旨的課程……富文鄉(xiāng)中心小學不僅被評為“最美鄉(xiāng)村學校”,更被看作是中國鄉(xiāng)村學校走向未來學校的一種積極探索。
一
重構學??臻g
讓校園適合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原來的富文鄉(xiāng)中心小學好似中國鄉(xiāng)村學校的一個縮影,地處大山深處,四周青山環(huán)繞,整個學校只有一座教學樓和一個操場,所有教室大小功能相似,設備簡陋,但上去呆板而又缺乏想象力,和自然環(huán)境更無關聯(lián)。
教學樓經過空間重構與規(guī)劃設計,把原有的20間教室改建成10個學習空間,其中包括六間標準教室,三間綜合性的專用教室和一間人文講壇。
把原來10間教師用房共1059平方,改建成8間279平方的管理及行政人員辦公室和教師交流活動室,教師的日常辦公都在標準教室,以便促進協(xié)同教學和全科教師的培養(yǎng)。
所有的教室室內,均有4條設計線:功能設計、尺度設計、色彩設計、材質設計。設計的重點是功能與形式,其中功能是重點;課堂教學與非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重點;必修課與非必修課,必修課是重點。在建筑設計上,為必修課教學提供功能平臺;尤其是通過智能化設計,為必修課教學提供信息通道和內容。
但是,這樣復雜的設計線,如何在教室里實現(xiàn)呢?
設計者充分將教室空間利用起來,A墻集成了黑板、投影儀、高拍儀等設施,主要供老師上課使用;B墻額外設置了實驗操作臺,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C墻則為學生額外提供聯(lián)網的學生用計算機。D墻則裝滿大大的落地窗,作為孩子欣賞美景的“眼睛”。一間教室內部一共有六個面,所有的面都是有功能的,都是專門以學生為主設計的。每間教室還有一組沙發(fā)給學生,便于他們可以更好地休息。
重構過后的學習空間幫助學生學會使用各種現(xiàn)代學習方法、學習工具,不被時代所淘汰。同時讓學生能夠保持學習的動力與思考的好奇心,把學習當作生活與交往的重要內容,從而真正實現(xiàn)讓學生學會學習。
設計者還在學??臻g的使用細節(jié)上做了許多符合“孩子尺度”的巧妙設計。
比如,按照國家標準,學校每節(jié)的臺階高度上限是16厘米,寬度不小于27厘米,從小學到中學都是同樣的標準。但實際上,這樣的標準卻忽略了兒童行走的舒適度。于是,設計者把臺階的高度改為14厘米,寬度超過30厘米。僅僅兩厘米的變化,就讓那些樓梯一下子變得更適合小孩子行走。即使孩子隨意奔跑在臺階上,也不用擔心摔倒,這樣的設計不僅更舒適而且更安全。
再比如孩子們需要娛樂空間,富文鄉(xiāng)中心小學增加了許多專屬于孩子的空間,每層樓的連接處都有一個攀爬繩網,可以順著它滑到另一個地方。
這些貼近教育又貼合兒童成長的空間設計,讓原本枯燥乏味的學校變成孩子們樂不思蜀的家園。
二
重構課程
為學生的未來生活做好準備
課程是育人的重要載體,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都需要通過課程實現(xiàn)。依據富文鄉(xiāng)中心小學所處區(qū)域的特點,設計了“毅行”生活教育課程,通過基礎課程校本化和學校課程的開發(fā),挖掘與真實生活有關的主題與內容,將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與鄉(xiāng)村生活、生產勞動、時令節(jié)氣、民俗文化相結合,構建扎根鄉(xiāng)土的綠色教育。
因此,學校開設主題融合教學,立足學生的生活,落實國家課程標準,打破學科邊界,逐步進行課程整合,使學習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歷程。
比如給爺爺做個小板凳,落實了孝親德育,數學的形狀、測量,科學的材料,過程寫下來說出來又發(fā)展了語文的表達能力。通過開設示范課、研究課,促進教師理念的轉變和課堂設計能力的提升。
如果說基礎性課程是契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那么開設的拓展性課程則有運動系列、科藝系列、管理系列、節(jié)慶系列、研學系列等,充分發(fā)展學生身心素質、興趣特長、公共生活能力、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和愛國愛鄉(xiāng)情懷,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命方式,獲得人生的幸福。
學校會利用有限經費外聘書法、武術、聲樂、越劇等老師,還會舉行廚藝、水果拼盤大賽等。
鄉(xiāng)村教育不僅要為升學做準備,更重要的是'為生活做準備’,因為并非每個孩子都能夠上大學,但是每個孩子都能夠做最好的自己,擁有各自的美好人生。
三
重構機制
讓治理體系更符合現(xiàn)代理念
如果說校園建設是為鄉(xiāng)村學校的未來發(fā)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形成基于未來視野的學校形態(tài),那么要使其真正符合未來學校特征,還需要有內部治理體系的變革。某種程度上,這比校園的改造更重要。
首先,依據學校的辦學理念,設計一套較為完整的內部管理制度,充分體現(xiàn)學校自主辦學、教師自主發(fā)展、學生自主管理的辦學思想,從而實現(xiàn)學校、教師與學生的健康成長。
其次,學校按照1∶6的師生比打造全科包班教學制度,每個班有兩位老師將承擔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學科的教學。每天除了三個小時的自由閱讀、自由運動和自由游戲時間外,學校將不再設固定的課時安排,課堂長度完全由全科包班老師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的需要而定。
全科包班教師一學期至少與班級每一位學生進行一次不少于30 分鐘的交談,并對交談情況做好記錄和分析,提出個別化輔導意見,加強師生之間的親密互動,對學生身心健康、情緒情感高度關注。
最后,就是建立開放共享的資源機制。富文鄉(xiāng)中心小學的課程資源主要依托于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和長江實驗小學組織老師研發(fā)了1500個適合農村小規(guī)模學校的學生使用的線上學習資源,包括微視頻、課件和教學設計等。
目前所有學習資源均已上線杭州市中小學云平臺(stu.hzedu.net),以方便學校和教師隨時使用,有效的彌補了鄉(xiāng)村學校教學資源不足的困境。
同時,還全面啟動教師培訓,包括組織富文鄉(xiāng)中心小學的老師到崇文實驗學校跟崗一年,熟悉包班協(xié)同教學的策略與特點;進行全員定制培訓等,激發(fā)老師們內心改革的動力,讓他們掌握讀懂學生的基本方法。
總 結
基于未來視野對富文鄉(xiāng)中心小學的改造,不僅體現(xiàn)了底部攻堅的價值,更體現(xiàn)鄉(xiāng)村學校也能具有的前瞻性。
一、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限制被徹底打破。
學生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進入任何領域,選擇任何層次,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需要安排學習節(jié)奏和進度。標準教室加綜合專用教室適合學生學科學習和項目學習,公共空間的設計讓學習時間彈性化,混齡學習時時處處可以發(fā)生。
二、個性化的學生成長支持體系得以構建。
小班制的全科包班教師,讓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親密,對學生身心健康、情緒情感的高度關注,以身心健康為核心的評價方式重構,充分保障了對學生個性化成長的支持。
三、以學習者為中心成為可能。
徹底實現(xiàn)從“以教定學”向“以學定教”的轉變,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并被有效推送符合其自身特點的學習內容。
富文鄉(xiāng)中心小學在2016年被列為杭州市農村小規(guī)模學校整體提升綜合改革首家試點學校后,經過兩年多的籌備,通過校園功能改造提升、線上學習資源建設、全科教師培養(yǎng)、綜合主題課程實施、學習型家校社區(qū)建設、貧困學生健康成長資助等六大舉措的整體實施,形成基于未來教育視野的鄉(xiāng)村學校樣態(tài)。
學校自2019年2月20日投入使用后,在實踐中也逐步積累教育教學經驗,使鄉(xiāng)村學校能夠迅速縮短跟城市學校的差距。富文鄉(xiāng)中心小學是一項實現(xiàn)鄉(xiāng)村教育“換道超車”的教育改革,希望通過它走出一條中國鄉(xiāng)村教育的新路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