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什么是中庸?



中庸原理

茍明奇 趙 正 翁移山

摘要:“中庸”的本義為“理性的方法”。中庸思想的本質是客觀理性。中庸之道是統(tǒng)合以“誠”為基礎的世界觀、以“中”為本質的方法論、以“知”為導向的人生觀、以“仁”為綱領的價值觀的理論體系,貫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吨杏埂防铮铀继岢隽擞钪嫘纬?、萬物化育的科學假說;孔子所說“明乎善”的真義是通過觀察研究獲得真知而明智,所說“生而知之”是指通過發(fā)現(xiàn)發(fā)明獲得知識,所說“以人治人”本意為把人當人來治理。

關鍵詞:儒家思想;中庸;理論體系;訓詁;客觀理性

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精髓。圍繞這一命題展開討論,理應具有三個邏輯層次:一是關于天(自然界、客觀世界)的論述;二是關于人(智人、人類社會、主觀世界)的論述;三是關于天與人和諧統(tǒng)一的論述。先秦時期的儒家經典也理當如此。因此,在解讀這些經典時,必須甄別各章各句論述的對象,不然容易張冠李戴,不知所云。

同時,精準把握關鍵字詞的含義,也是正確理解經典提出的各個重要概念的前提。而種種“秦火”“胡亂”對文義的割斷和扭曲,給后人帶來諸多迷惑。即使?jié)h、清兩代學者做了大量訓詁考釋,也未能真正地、完全地澄清迷霧,迄今仍有不少文字本義模糊、引申混亂。經典中一些重要概念被誤解,例如,圍繞“格物致知”的聚訟千年不休,遺誤學術,遺患家國。

歷代對《中庸》的解讀也存在上述兩個方面的問題。鑒此,本文著力甄別《中庸》有關章句論述的對象,著力考證某些關鍵字詞的真實意涵,從明晰概念、理順邏輯入手重新解譯《中庸》部分章句,以求一探中庸思想之本質內涵和理論架構。

一、對總論的解譯

《中庸》開篇第一章作為全文之總論,盡含前言所列三個邏輯層次。以下逐句解讀: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論述天性、天道及其關系。其中“率性”應理解為無干擾地表現(xiàn)本性?!靶薜乐^教”論人類對道的發(fā)現(xiàn)、理解、學習、運用。這里的“道”即天道,就是自然法則、客觀規(guī)律;“教”即文明教化。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論述天道的恒久性和普遍性。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其”,天道也。君子是人,而且是明白人,他們戒慎和恐懼的對象正是天道。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描述天道的普遍性和周密性?!熬由髌洫殹闭且驗樘斓乐疅o所不在、無微不至。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提出“中”與“和”的概念。“喜怒哀樂之未發(fā)”,就是不帶個人情緒、主觀意愿的狀態(tài),應理解為客觀理性?!鞍l(fā)而皆中節(jié)”,仍然要保持“中”,也就是在心念發(fā)動時也保持理性,遂而在行為上做到“節(jié)”,因此“和”包含有思想上的理性和行為上的節(jié)制兩層含義。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雖然“中”與“和”在前文中是從人的狀態(tài)提出定義,但在這里則已擴展到“天下”的范圍,涵蓋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可以理解為整個宇宙。“本”即本質屬性,而唯有“大本”可以對應整個宇宙;“達道”則為通行準則,順之則達,逆之則窮。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專論“中”與“和”之于天的作用和意義。大自然當然是客觀理性(“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嘛,同時,就先秦時期人們的認知范圍(地球表面以及可以在地球表面觀察到的有限范圍)而言,大自然也是適度有節(jié)的,因此可以天地位、萬物育。既然大自然“致中和”才有了天地各歸其位、萬物生長繁育,那么人類就應當追求“中和”以效法大自然,實現(xiàn)如大自然般的和諧有序、繁榮昌盛。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表現(xiàn)。

此章宜分作兩段。意譯如下:

大自然授予萬物的稟賦叫做性,萬物率真地遵從秉性所展現(xiàn)的形態(tài)和運動路徑叫做道,人類探索和實踐道的行為和現(xiàn)象叫做教。道一分一秒都不可能離場,會離場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即使看不見道也會顧忌、謹慎,即使聽不見道也會擔心、害怕。因為道看不見而又無處不在,摸不著而又無微不至,所以君子在其獨處的時候也會小心謹慎。

不帶任何情緒的客觀理性狀態(tài),叫做中;心念和行為發(fā)生時理性而有節(jié)的狀態(tài),叫做和。客觀理性是宇宙的最大本質,理性有節(jié)是宇宙的通行準則。大自然正是由于其客觀理性并處于適度有節(jié)的狀態(tài),天地才各歸其位,萬物才生長繁育。

二、對論“誠”與“誠之”有關章句的解譯

《中庸》的理論闡述主要集中在關于“誠”與“誠之”的討論之中,分別為孔子和子思的論述。

(一)孔子的闡述

孔子在言及“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時,提出了“誠”的概念,論至“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止。對這部分文字的句讀有多個不同版本,反映出不同讀者對原文的不同理解。本文采取如此分章斷句: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p>

如此分段,前段論述“獲乎上”、“信乎朋友”、“順乎親”、“誠乎身”、“明乎善”的行為次序,后段闡明由“天道之誠”到“人道誠之”的邏輯關系,層次清晰,便于理解。至于對“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的句讀,因為誠者天道,誠之者人道,所以不能說“誠者……圣人也”,圣人也是人。應把“圣人”作為后面字句的主語,把“誠之”、“擇善而固執(zhí)之”視作修道成圣的方法和過程,如此組成一句??鬃拥脑捲谇拔闹幸延邪选耙病敝糜谥髡Z后的情形,如“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弗失之矣”;而按照孟昭連先生對“之乎者也”研究的結論[1],這句話可讀作“圣人誠之,擇善而固執(zhí)之”,意思清楚得很。

孔子這一席話,除“誠者,天之道也”和“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兩句論及天道外,其余均為人道之論。解讀這番話的難點,主要是對關鍵字詞含義的理解:

1.“誠”?!罢\”即真實?!罢\”的反義詞不僅有“偽”,還有“妄”[4]1163,因此“誠”既是不虛假的真實,也是合乎邏輯而非隨意亂來的存在,這個“非隨意亂來”正好與“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中的“不思”“不勉”契合。于是,作為“天之道”的“誠”,即客觀的、可信的、合理的真實存在。

2.“誠之”。朱熹注:“誠之者,未能真實無妄,而欲真實無妄之謂,人事之當然也”[2]70-71,顯然是把“誠之”當作使動用法,理解為“使自己真誠無妄”。如此解釋,恐怕難以通順前后。本文認為,“誠之”為意動用法,是以之為誠的意思,也就是主觀上持“誠”的態(tài)度和觀點?!罢\之”應理解為“誠天道之誠”,即“以誠為誠”,字面上應解釋為“以真實存在為真實存在”,內涵上可理解為“以客觀實在的態(tài)度看待萬事萬物”。莊子曰:“物物而不物于物”[3],其中“物物”就是“以物為物”,可視為“誠天道之誠”的另一表達。不如此理解“誠之”,就無法理解后文有關內容——暫此按下不表。

3.“善”??鬃舆@番話中最令人費解和迷惑的,是“明乎善”和“擇善”的“善”字。“善”總被習慣性地理解為“善惡”之善,在這里卻造成了邏輯混亂——善惡都是人的主觀定義,而“誠之”著眼于客觀真實,“明善”跟“誠身”如何產生必然聯(lián)系?“擇善”跟“博學”、“審問”等等又如何構成直接因果?——迄今為止,任何把此“善”理解為“善惡”之“善”的解說都顯得牽強附會。

事實上,宋代之前書寫漢字并無嚴格規(guī)范,一些字的部件可以上下左右隨意倒換,比如,直到近代“群”還可寫作“羣”,“峰”還可寫作“峯”?!吧啤鄙稀把颉毕隆把浴?,也可倒換成左“言”右“羊”,變?yōu)椤霸敗弊?。反之,“詳”也有可能被寫成“善”?!兑住ご髩选分小安荒芡?,不能遂,不詳也”中的“詳”被訓為“善”[4]1159?!犊滴踝值洹愤€有“善用心曰詳”的解釋[4]1159??梢姟吧啤薄霸敗毕嗤?,“明乎善”、“擇善而固執(zhí)之”的“善”可訓為“詳”?!墩f文》解“詳”:“審議也”[5]92,《書·蔡仲之命》解釋:“詳乃視聽”[4]1159。如果把“善”訓為“詳”,理解為觀察和研究(事物),那么“博學之,審問之”云云就是對“擇善而固執(zhí)之”的詳盡闡釋,這樣邏輯一下就通順了——“明乎善”就是通過觀察研究獲得真知而明智的意思。無獨有偶,《論語》中“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6]123中的“善”,也應作“詳”解才說得通。

朱熹早也意識到“善”在此解作“善惡”之善不妥,故注解為“人心天命之本然,而真知至善之所在也”[2]70,試圖把“善”的含義往“本然”、“真知”方向引,想法不錯,惜無訓詁理據,難以服人。

于是,對孔子后一段論述意譯如下:

真實存在是大自然固有的本質;以真實存在為真實存在是人當遵循的法則。真實存在就是不施加人力也合乎理性地存在(“中”,不帶任何情感和主觀意志),不依人的主觀意志而依自身規(guī)律自然形成,不緊不慢,不偏不倚。圣人以真實存在為真實存在(“誠之”),以觀察研究客觀事物為選擇并始終堅持。那就是廣泛地學習,審慎地質疑,嚴謹地思考,清晰地辨別,持久地踐行。若是不學習,或是沒學會,不行;若是不質疑,或是質疑得不審慎,不行;若是不思考,或是思考得不嚴謹,不行;若是不辨別,或是辨別得不清晰,不行;若是不踐行,或是踐行不持久,不行。別人下一倍功夫,我下百倍功夫,別人下十倍功夫,我下千倍功夫。果真能這么干,傻子也一定會聰明起來,弱者也一定會強大起來。

(二)子思的闡述

子思對“誠”與“誠之”的論述十分詳盡,篇幅較長,故此逐章分析解讀如下:

1.“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p>

此章第一句論天,次句論人,末句則是天人對照而論。意譯為:

事物由于其真實存在而率真地顯明出來的特質,叫天性。人類由于明了事物性質和規(guī)律而能夠以真實存在為真實存在的過程,叫教化。對于事物而言,真實存在意味著顯明性質;對于人類而言,明了事物性質意味著認識真實存在。

2.“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此章關鍵詞是“至誠”、“盡性”和“贊”。

“至誠”在后續(xù)章句中還會出現(xiàn),并有“其次致曲”與之對應。過往一些解譯把“至誠”理解為圣人之德,以至于將此整章都解讀為圣人之能事,既牽強又荒唐。從字義上看,“至”即極致,極致的客觀真實可以被理解為極端廣泛、極端細密、極端深刻、極端長久等等等等的客觀真實,這種極致的“誠”只可能是既涵蓋又超越一切具體事物的“誠”,亦即形而上之“誠”,因此,“至誠”可解譯為“客觀真實性”或“客觀實在性”。

“盡性”需結合“自誠明”之“明”來理解?!白哉\明”是顯明各種物質(包括人類)之“性”,“盡性”就是讓事物性質得以全面地顯現(xiàn),性能得以全面發(fā)揮。其中,“人之性”較之其他物種最獨特者,莫過于人類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對客觀世界的認知能力,而食色之類,卻與其他動物并無多大不同。因此,充分展現(xiàn)人的求知欲和認知能力,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當為“盡人之性”的核心要義,惟其如此,人類才有可能盡悉萬物之性。

“贊”,《說文》訓為“見”[5]280,《易·說卦》“幽贊于神明”一句中的“贊”被釋為“明”[4]1212,因此“贊”就是明白、理解的意思。后文有“知天地之化育”可以佐證??鬃诱f:“贊而不達于數,則其為之巫”[7],其中之“贊”也同此義,也就是“作出合理解釋”的意思,他這句話可意譯為:“(偶爾)作出合理解釋但不能多次重復(驗證),那么它就只是巫術(蒙準)而已”,也可旁證。

辨明了這幾個關鍵詞的含義,可以清晰地區(qū)分此章各句所論對象:前兩句論述形而上的客觀真實性決定萬事萬物盡顯其性,以后各句論述人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及其功效。

基于以上分析,此章可意譯為:

正是客觀世界的真實性,可以完全地顯明客觀世界的性質。客觀世界的性質全部顯現(xiàn)出來,那么其中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完全展現(xiàn)、發(fā)揮出來;人的主觀能動性完全展現(xiàn)和發(fā)揮出來,那么萬物的各種性質就能被人類發(fā)現(xiàn);人類全面發(fā)現(xiàn)了萬物的性質,就可以理解大自然的運動變化和發(fā)展演化;人類能理解大自然的運動變化和發(fā)展演化,就能夠與天地一起鼎立。

3.“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p>

這里的“其次”相對于前文的“至”,“其次”之“誠”體現(xiàn)在“曲”,即具體的各種事物。《說文》解“曲”:“象器曲受物之形”[5]637,可見“曲”亦為“器”,形而下為器。而“形”、“著”、“明”、“動”、“變”、“化”都是指具體事物的性質和狀態(tài)、運動和變化,它們各有意義并互有關聯(lián)——可從以下譯文中看出:

次一層面形而下的客觀真實遍及各種具體物質。具體各物是真實存在的,會呈現(xiàn)為一定的形狀和形態(tài)(“形”),物質形狀和形態(tài)會表現(xiàn)出其特征(“著”),物質特征會反映出其性質(“明”),物質性質會決定其運動(“動”),物質運動則會促成其變異(“變”),物質變異則會導致其演化(“化”)。根本上看,是客觀世界的真實性導致了萬物的演化。

4.“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p>

此章緊接上章。上章推導出了萬物自誠而形、而著、而明、而動、而變、而化的過程,那么,人類認識清楚了物質性質,掌握了相應的客觀規(guī)律,就可以運用起來預測相應事物的運動變化:

具有客觀真實性的規(guī)律,可以用來預知未來。國家即將興旺,必有吉祥的預兆;國家即將衰亡,必有妖孽的出現(xiàn)。正如表現(xiàn)在占卜的龜殼和蓍草上,表現(xiàn)在人的肢體活動中,禍福將要來臨時,好的一定會預先知道,壞的也一定會預先知道。所以說,客觀真實性就像神一樣靈驗可信。

需要指出的是,文中“禎祥”、“妖孽”、“蓍龜”、“四體”等說法,不可以迷信視之。這些事物和現(xiàn)象都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古人不能以現(xiàn)代科學的方法解釋,只能以當時的知識水平去推測,因而未能正確把握事物之間的關系而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解釋。就當時而言,這些說法也屬于一種低級的科學假說而非神學觀點,因為其畢竟沒有將這些現(xiàn)象歸因于神秘力量,所以不能視其為迷信。至于“如神”之說,不過比喻罷了,作為修辭手法至今仍在沿用。

5.“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p>

此章“誠者”之“者”為實詞,“誠者”即真實存在的事物。

“是故君子誠之為貴”一句嵌在兩句“誠者”之間,容易引起誤讀。但若是清楚地把“誠”認定為天道,把“誠之”認定為人道,就不會把后文“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誤解為人類活動。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中“仁”與“知”是說人(君子)的,但不可把“成己”和“成物”簡單地理解為人的作為,而應理解為(君子)對“成己”和“成物”的認識。這個時候,對“誠之”的正確理解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如果“誠之”之“之”僅限于自身或自我意識的“小我”,那將無法產生“仁”的觀念(“仁”可是由“二人”構成的)。只有把“誠之”之“之”擴展到所有“誠者”(真實存在的物種和個體),看到所有物體皆“自成”、“成己”,從而像承認真實的自己一樣承認真實的其他個體,像尊重自身的存在一樣地尊重他人的存在(“本諸身,征諸庶民”),才能于廣泛的“自成”、“成己”之“大我”中發(fā)明“仁”的觀念。而“成物”顯然是指事物的相互作用和演化。莊子“物物而不物于物”之論,涵蓋了上述兩個層面,那就是既承認各物真實存在的獨立性(“物物”),又不是孤立地、靜止地看待各物(“不物于物”),而還要發(fā)現(xiàn)物與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把握事物運動變化規(guī)律。

“德”也是“性”,“性之德”可理解為“性質的性質”,也就是不同事物不同性質的共性?!巴狻睘闋顟B(tài),“內”為性質,狀態(tài)是由性質決定的?!按搿笔切袆?,是實踐,而實踐之于物質性質和運動規(guī)律,既發(fā)現(xiàn)之,又驗證之,所以“時措之宜也”。

此章意譯如下:

真實存在的事物自行形成,真實存在的規(guī)律自發(fā)運行。真實存在的事物自始至終都是真實存在的,不真實存在就無所謂事物。所以君子把能夠以真實存在為真實存在(承認客觀事物和尊重客觀規(guī)律)看得很高。不過,真實存在的物質不是(孤立地、靜止地)自我形成就罷了,而還要(依據性質和規(guī)律,并通過相互作用)成就其他物質。認識理解各種真實存在成就自己的道理(而對各個真實存在的個體給予承認和尊重),是仁愛的思想基礎;觀察研究真實存在的物質(相互作用,發(fā)生變化)成就他物的道理,是知識和智慧的根本來源。真實存在是各種事物性質中最本質的共性,統(tǒng)率著存在于內的性質和表現(xiàn)于外的形態(tài)、運動,因此可以時時實踐以摸索并驗證之。

6.“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天地之道,可壹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对姟吩唬骸┨熘?,于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于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p>

此章是子思對“至誠”化育萬物的詳盡描述,要領悟其精髓,須細品“久”、“徵”、“悠遠”、“博”、“厚”、“高”、“明”等關鍵詞:

“久”是時間維度。

“徵”,《說文》解釋:“行于微而文達者,即徵之”,段玉裁注解:“行于微而聞達者即徵也。聞各本作文,今依《韻會》訂。又說壬微之意,言行于隱微而聞達挺箸于外”[5]387。壬,妊娠也,微小的受精卵形成也;“聞達挺箸(著)于外”,孕婦出懷也。以受孕出懷為喻,可如此理解“徵”——雖然微小,卻已形成并可被感知——這正是“微?!敝嬖谂c發(fā)現(xiàn)。微粒有質量,也有波動性(受精卵細胞分裂之節(jié)律)。需要指出的是,此處之“徵”與“本諸身,征諸庶民”的“征”無關?!罢鳌睘榍笞C之義,故作“征”。古時它們是不同的兩個字,現(xiàn)在簡化合一,容易混淆而引起誤解。

“悠遠”、“博”、“厚”、“高”是空間維度。其中,“悠遠”或“悠”為一維空間,“博”即面積寬廣,為二維空間,“博”與“厚”或“高”構成三維空間。

“博”與“厚”一起構成實體,有質量;“博”與“高”一起構成空間,可以通過光線,因而有“明”,會“覆物”,也就是能量和能量傳播。后文“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中的“照”,也顯示此“明”所指為能量,而“覆物”就有“照”,即能量傳播。

綜之,“久”是人類對漫長時間的感知,“徵”是人類對微小質量的感知,“悠遠”是人類對遙遠空間距離的感知,“明”和“照”是人類對能量及能量傳播的感知。如此解讀可以發(fā)現(xiàn),子思對大自然演化的思索和遐想,竟接近于現(xiàn)代物理學關于宇宙基本要素(時間、空間、質量、能量)的認識!

在此不妨再延伸一下,將道家、《中庸》的一些概念與質能方程聯(lián)系起來。E=mc2可寫成:

能量=質量×光速×光速

再定性地(按照物理量單位定性,不考慮常量因素,式中“=”不代表數值相等,而應理解為物理量的單位相同、物理概念的意義和“地位”相當,類似于量綱分析)轉換為:

[能量]×時間×時間=質量×長度×長度

量綱分析(質量M、長度L、時間T為三個基本量綱,能量的量綱式為ML2T-2)為:

ML2 T-2·T·T= M·L·L

如果劃分陰陽性質,能量和時間主動屬陽性,質量和空間主靜屬陰性,于是上式可寫作:

[陽×陽×陽]=[陰×陰×陰]

即三個陽爻結合相當于三個陰爻結合,用八卦的概念講,就是:

[乾]=[坤]

可理解為,乾與坤地位對等。再轉換為:

0=[乾]-[坤]

換言之,質能方程在道家語境里就是:無生乾坤;在《中庸》語境里則是:天地位焉。若定量思考,“[乾]=[坤]”則應寫成“乾=n坤”,其中n為光速值的平方(常數,無物理單位,所以不是c2),表明天的量值是地的n倍,天比地大許多。

另,如果再把E=mc2定性地寫成:

[能量]=質量×[光速]×長度/時間

轉換為:

[能量]×時間-質量×長度×[光速]=0

那么,我們就可以用《中庸》的語言把它寫成:

無=[明]×久-徵×悠×[照]=[萬物]

此處之“無”即“有生于無”的“無”,而公式中部諸因素可合稱為“有”——動態(tài)地看此式,可知《中庸》此章正是在論述“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這真是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必須承認,此“道家質能方程”和“中庸質能方程”的推出有些湊巧,畢竟先秦諸子還沒有相關的數學、物理學知識。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庸》此番描述,展現(xiàn)出了作者驚人的想象力,足以刷新人們對先秦圣賢的認識。

此章意譯如下:

所以,真實存在性沒有停息的可能。這種不停息延伸出時間,有了時間,真實存在就會呈現(xiàn)為微粒而搏動(波動)。微粒和波動拓展出空間,從一維空間到二維、三維空間,即平面的寬廣和立體的厚與高。其中博厚構成實體,有質量;高拉開空間,越高的空間越亮堂,這光明就是能量。面積和厚度巨大的實體因自身質量的巨大而可以承載萬物,面積和高度巨大且亮堂的空間可以傳播能量覆蓋、輻射萬物,時間之長遠和空間之廣大可以成就萬物。面積和厚度巨大正好與大地相配,面積和高度巨大且有光照正好與天空相配,而時間是無限長遠的,空間是無限廣闊的。就是這樣,即使人們看不見,真實存在的一切也自行顯現(xiàn)著;不需要人們做任何動作,真實存在的一切也自行運動變化著;不需要人們做任何事情,真實存在的一切也自行形成著。大自然的規(guī)律,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自然生成的每一物種和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而自然演化出的物種和個體則多到不可限量和臆測的程度。這是因為大自然具有這樣的基本特性:寬廣、厚實、高敞、明亮、長遠、悠久(它們是空間、時間、質量、能量這幾個基本要素的體現(xiàn))。比如現(xiàn)在的天,細看都是很多的星星點點,而延展到無窮寬廣的范圍,日月星辰都統(tǒng)系在這里,它覆蓋、輻射著萬物。比如現(xiàn)在的地,細看不過是一把黃土,而延展到廣厚的范圍,就是承載著大山也不覺得重,托舉著江河海洋也不會泄漏,這里承載著萬物。比如現(xiàn)在的山,細看都是塊塊石頭,延展到廣大的范圍,植物生長在這里,動物繁殖在這里,礦物產生在這里。比如現(xiàn)在的水,細看就是一勺一斗這么多,延展到不可斗量那么多,各種水生動植物就生長繁衍在這里,資源和財富就形成并蘊藏在這里?!对姟吩唬骸拔┨熘谀虏灰?!”大概是說,大自然由于理性肅穆、美盛多貌而成其為大自然。“于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大概是說,文王之所以被追謚為“文”,靠的是精純的理性態(tài)度和求索精神(而作成《易》)。

7.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茍不固聰明圣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此章位于《中庸》末尾,為全文觀點之總結。理解“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要著眼全章、全文?!爸琳\”仍是客觀真實性。“天下之大經”即“仁”,仁心也;“天下之大本”即“中”,理性也;“知天地之化育”即“知”,知識也?!半齐破淙?!淵淵其淵!浩浩其天!”正是描述仁心之誠懇、理性之深沉、知識之廣博,而這三者的根本來源都是客觀世界的真實性(“至誠”)。

“至誠”總是容易被理解為“至誠之人”。拉通來看,本章首先是講一個基本結論,而“茍不固聰明圣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則是說,只有“聰明圣知達天德者”才知道這個結論(“知之”)。反過來說,若是只有“聰明圣知達天德者”才知道“至誠之人”能夠經大經、立大本、知化育,而“聰明圣知達天德者”又仿佛就是“至誠之人”,那么此章所論就成了這人的自言自語、自吹自擂了,不僅沒有客觀性,也存在邏輯混亂,沒有說服力。

因此,此章應做如下解譯:

只有客觀世界普遍的真實性,能夠啟發(fā)人類正確地制定為人為事為政總綱領、總路線,正確地確立看待和處理一切問題的基本原則、態(tài)度和方法,正確地掌握萬事萬物的性質和運動變化發(fā)展規(guī)律。具體依靠什么呢?純真誠懇的仁心!如淵深沉的理性!如天廣博的知識!若非已是聰明圣知達到對大自然的本質有著透徹理解的人,還有誰知道這個道理?


《論語·公冶長篇》引子貢之言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薄墩撜Z·子罕篇》亦言:“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孔子平生不喜歡高談闊論,少論玄微,但這不意味著孔子不通大道。記錄孔子直接論道的文獻主要集中在三處:一是《大學》,這是曾子記錄其意所成的;二是《中庸》,這是曾子門下、孔子之孫子思所錄;三是孔子為解易所作的《易傳》。前兩部都匯錄在《禮記》中,朱熹發(fā)覺其重要,特擇出來與《論語》、《孟子》而成“四書”。

因此,后世有“中庸之道”的說法,也就是說孔子用“中庸”二字簡略地概括了大道。

這個大道與《道德經》中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之道相同不相同呢?其實是一致的?!兑讉鳌分锌鬃佑种v“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所言意思還是一樣?!吨杏埂烽_篇中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又說:“喜怒哀樂之謂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边@里的意思依然還是一致的。

《論語》中孔子道:“攻乎異端,其害也矣!”現(xiàn)代人由于古文不通,不知先秦時把什么叫做“異端”,因此對這句話經常有誤解。異,是相異;異端,就是相異的兩頭?!肮ズ醍惗恕币簿褪瞧珗?zhí)于一端而不能“執(zhí)中”,從陰陽二分的角度來說就是偏于陰或偏于陽。所取之路,若是大道,通向真理,必然是“一陰一陽”的,不僅沒有消滅對立面,而且是與對立面和諧共生的。這個道理很平常,就像玩蹺蹺板,像天平的物理原理那么簡單,其實是生活中“不可須臾離也”的常識。又像我們的內心,若各種情緒沒有爆發(fā),就不妨礙我們見到各方綜合的事實,這意味著處“中”了,好比那天平的平衡;乃至有情緒,這情緒是有節(jié)制的,能自控的,那也不妨事,依然還是能令矛盾相合的。若能如此,才是能真正得見真相的大道。這是大自然與人天生的本有之理,所以是“天命”,也就是萬事萬物之本性,是一陰一陽合一的太極;若能如此率循本性,就是走入了大道。

因此“中庸”,即能調和對立,中和各方的思想的應用。“庸”,不是庸常,此處可直接解釋為“用”。學會處中觀察,執(zhí)中應用,名為中庸之道。

但要注意,這“中”并不是簡單的兩端加其來除以二的那種落于形象的中間,否則依然還是“攻乎異端”,執(zhí)著于局部。我們通常認為的“和稀泥”行為,其實根本就不是“中庸”,而是孔子所批評的“鄉(xiāng)愿,德之賊也”。中,其實是太極的別名,用現(xiàn)代的語言來說,是指全體、總體、整體或系統(tǒng)。因此“中庸”,是系統(tǒng)之用,取“中”這個詞無非是強調反對偏執(zhí)一邊。

為何這樣的大道是“道可道,非常道”的呢?因為一旦執(zhí)著言語概念所指向的道,其實就必然已是偏執(zhí)于一邊了。因此,必須消弭對立的概念,不在陰不在陽,又有陰又有陽,離于言語概念所指,于實際中融合全局的,才是大道。


我個人的觀點,中庸分儒家的中庸和道家的中庸

儒家:

凡事不能、不要做到極致(中),天塌了有個高的人頂著,出頭的椽子先爛(庸)。

道家: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p>

我做到了極致,但我不喜歡高手的寂寞而逍遙于林泉

此二者的區(qū)別就是,一個從未達到極致,一個是達到了極致又自愿退了回來,而且這個“退”又是“進”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


如果你認為中庸是取陰陽之中,便是取亡之道,萬物始于動,終于靜,動之為陰陽相克而能相生,靜之為陰陽相衡而不能生,衡無陰陽,至陰則陰不為陰,至陽則陽不為陽。

所謂中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愚者見愚。

將其理解為立于中而判陰陽,陽盛則補陰,陰盛則補陽,此帝王慣用手法,如多朝宦官外戚之爭。

然此法極危,多因此而亡,皆因萬物不僅具兩面性,并且具方向性,正向則生,逆向而亡!

如磕俾不同,向所不同,興衰不同,生死不同。中庸之道,不可離道,萬物歸道,棄中庸可也!中庸誤人!



個人認為:中庸者,居中也。世上什么人最幸福最快樂?階層不能太高端也不能太低級,財富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處世不能太前衛(wèi)也不能太落后,做事不能只看前景不顧后路,處事不能偏左方也不能偏右方,有爭議各退一步就是中,萬事都有個度,居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庸》精神“誠者,天之道”,核心關鍵字“誠”是什么意思?
中庸之道與做人
《中庸》全文及譯文
《中庸》思想簡論
中庸研讀第8講:第15-17章解讀
郭沂:道的下貫、呈現(xiàn)與修行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