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是新課程改革中最熱鬧、最活躍的領域。其間,經歷了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爭論,其后,聚焦到“語言文字的運用”,當前,研究的目光開始投向“關鍵素養(yǎng)”。筆者認為,語文教改依然要從課堂入手,要讓課堂干脆利落地指向關鍵素養(yǎng)。如何改課堂?我認為,有四個切入點:
改教學目標,為“關鍵素養(yǎng)”而定。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教師的常規(guī)備課,明顯存在重流程設計而輕目標的傾向??陀^而言,語文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不同的教者,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提煉都有差異,對教學目標指向也都可能出現(xiàn)偏差。目標出現(xiàn)“偏差”或許很正常,但是一定要構建一套檢驗目標“偏差度”的“標準”。目標的“偏差度”只能在“規(guī)定值”內起伏。這個“規(guī)定值”就是語文“關鍵素養(yǎng)”。
何謂語文“關鍵素養(yǎng)”?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崔巒指出,語文素養(yǎng)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yǎng)。簡言之就是“核心語文能力”。綜合借鑒活躍在一線名師的教學主張,語文關鍵素養(yǎng)致少包含五種關鍵能力:閱讀理解能力、規(guī)范書寫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評價鑒賞能力。因此,審視、調整教學目標應該是“改課堂”的起點。為便于教師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我們引導教師建立“助學導教系統(tǒng)”,即借助“課程標準、單元導讀、課后習題”等提示,準確領會編者意圖,進而定位出“語用”為核心的教學目標。
改教學問題,為“關鍵素養(yǎng)”而問。教學需要用問題切入學習內容,以問題推動教學流程。問題設置巧妙了,教學就事半功倍??梢哉f,教學設計的功力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問題的設計上。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的重點、學生的難點來提問。一個關鍵問題的提出往往會成為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跳板”,而這個問題就要求直接指向“關鍵素養(yǎng)”。
我們引導教師審視自己的教學問題:問題是否指向“關鍵素養(yǎng)”、問題是否具有思考價值、問題數(shù)量是否適中等。重點審視“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以及朗讀訓練導問、研讀追問”等多種問題。對偏離目標的問題要刪,喋喋不休的滿堂問要減,“清可見底”的膚淺提問要換。總之,問題少而精了,課堂就騰出時間來了,學生投入到讀書、感悟、寫字等語言實踐活動就有時間保障了。
改教學板塊,重新調整教學內容。我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教師有一個共同的教學習慣:教學流程跟著文本內容走。通俗地說,就是從開頭教到結尾,教學流程就像文本的寫作提綱,這種教學思路,教師運用起來得心應手。為什么?與閱讀文本的自然狀態(tài)高度對應。但是,這種教學存在一個明顯缺陷,教著教著,一不小心就陷入內容理解的誤區(qū)。
為了控制語文教學內容的不確定性,我們積極向教師推薦薛發(fā)根老師的“板塊”教學:一堂課由幾個板塊串聯(lián)而成,一個板塊只安排一個教學內容,要求一堂課的教學板塊盡可能清晰,每個板塊的教學活動要與教學目標聚合到一個焦點上。改教學板塊就是訓練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取舍甄別能力,把看似有用、實則無大用的內容毫不遲疑地丟棄。
改身份角色,為“關鍵素養(yǎng)”而導。語文教師的課堂角色定位,是使語文教學回歸常識的基本策略之一。要由單一的文化傳遞者的角色,轉換成四種角色。質疑解惑的啟發(fā)者:設置的問題要貼近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學難點要在老師點撥下被學生一一吸收化解。品讀感悟的引導者:教學要指向“語用”,就必須關注和重視文本的獨特語言形式,包括遣詞造句、謀篇布局、各種表達方式和結構特征等。語言發(fā)展的點評者:課堂上的精彩不是教師的口吐蓮花,而是學生的深刻領悟、智慧表達,教師的點評應讓學生茅塞頓開。語文素養(yǎng)的示范者:我們要求語文教師要有一筆好字、一副好口才、一手好文章。教師的素養(yǎng)就是學生語文學習的最佳資源、最好模本。(來源:《中國教育報》2015年3月11日第9版 作者:湖南省臨澧縣第四完小 劉昌穩(wěn)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