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圣杜甫與秦州
★楊迎勛
杜甫 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尊稱“詩圣”,而他生活的時代是唐代中期發(fā)生的安史之亂,迫使杜甫和人民一起經(jīng)歷了顛沛流離的苦難歲月,唐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秋天,詩圣杜甫攜眷從長安去成都西行途中,落魂秦州,客居天水,以詩歌記錄了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巨大變化,“詩圣”杜甫坎坷的一生,與羲皇故里秦州結下了不懈之緣。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祖籍京兆杜陵〔今防西西安市東南,一說祖籍襄陽〕。唐代天寶年間,34歲的杜甫,懷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來到京城長安,他在長安居住10年,又在關中各地顛沛流離4年多,還在甘肅隴右地區(qū)度過了一段艱苦跋涉的生活,杜甫在關中長安和隴右地區(qū)的艱難生活經(jīng)歷寫下的詩篇風沉郁頓挫,憂國憂民。被稱為“詩史”。是他寫出“詩史”,成為“詩圣”的關鍵時期。
杜甫初到長安,先在長安應試,落第。當朝宰相李林甫為了達到權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說無人中舉。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這期間他寫下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著他經(jīng)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后對朝廷政治、社會現(xiàn)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751年,唐玄宋在長安舉行祭祖和祭天地大典,讓杜甫作《三大禮賦》進行歌頌,玄宗驚異他旳才華,命他待制集賢院,淮備考試錄用,使杜甫在長安名噪一時,但因李林甫從中作梗,未得官職。這一連串的打擊,使處境窘困的杜甫不再把根光局眼在上流社會,而轉冋下層人民。在上下兩重天旳強烈對比中,杜甫深感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私人民旳痛苦,清醒地認識了外表昌盛,內(nèi)育危機的盛唐社會,在思想上和藝術上更加戰(zhàn)熟。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xiàn)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
就在這年〔755〕冬天,爆發(fā)安史之亂,在這場持續(xù)8年之久的空前浩劫中,杜甫顛沛流離,憂國憂民。其后,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公元755年11月,杜甫從長安回奉先探親,當他看到幼子餓死的悲慘情景,國亊家事,使杜甫無限優(yōu)憤。他慷概悲傷,留下了“朱門酒肉臭,路上凍死骨”的不朽名句,即“三吏”、“三別”。寫下了許多千古流芳的詩章。757年冬,唐軍收復長安,杜甫也回到京城。但因玄宗和肅宗的權力之爭,把他貶出京城,調(diào)任華州〔陜西華縣〕司功參軍,杜甫于758年6月,離開長安,在華州待了一年,杜甫一家離開華州之后,逶迤向西,一路上少不了沐風櫛雨,餐風露宿。從“遲回度隴怯”和“昨憶逾隴坂”等詩句看,他們是越過現(xiàn)的在陜西省隴縣和甘肅省張家川交界處的隴山(今稱關山)來到秦州的。 初秋的關隴驛道,蜿蜒曲折,荒無人跡,時而斷木橫路, 時而亂石當?shù)?,時而又濁流隔阻。路兩邊,老樹殘枝,荒草萋萋,受驚而起的怪鳥不時撲楞楞地竄入陰云四布的天空。翻越關山,就如同西出陽關一樣,留給杜甫他們的,是一團迷茫的煙塵。是充滿著悲傷與無奈但也不乏冒險意味的一種行程。
此時杜甫奮筆疾書,寫下了后來在文學史上著名的《秦州雜詩二十首》的第一首:“滿目悲生事,因人做遠游。遲回度隴怯,浩蕩及關愁。水落魚龍夜,山鳴鳥鼠秋。西征問烽火,心折此淹留?!惫?59年,杜甫剛剛進入秋天的秦州。杜甫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他是一個詩人,他的身上有著一生好向名山游的詩人天性。從他的秦州詩里看,杜甫蹬著兩只麻鞋好像首先是隗囂宮,然后是南山寺。南山寺,即現(xiàn)在的南郭寺。很多年了,南郭寺靜靜地矗立在秦州城外的慧音山麓,忍受著時光緩慢的流逝,仿佛就只是為了等待一個人的到來。
他大約是黃昏時分走進了南郭寺紅色的山門,來聽北流泉的淙淙水聲,來撫摸中庭那棵蒼勁的柏樹。他看到秋花緊挨危石而開,借危石之陽剛,顯示著自己的柔美。危石高高聳立,其狀怪異。夕陽如金,傾潑于草叢中。草叢里有一口廢鐘寂然倒臥。潮潤的山風吹來,吹動杜甫的千思萬想,于是杜甫不由得脫口而誦曰:“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秋花危石底,晚景臥鐘邊。俯仰悲身世,溪風為颯然?!?br> 杜甫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不倦追求和卓越成就,并沒有給他落魄的政治生涯和貧困的家庭生活帶來絲毫光亮,黑暗的社會和腐敗旳官場,使極度失望的杜甫毅然于公無759年棄官攜家來到隴右秦州。隨著九節(jié)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jīng)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后嚴武為劍南節(jié)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嚴武處,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陽樓》等大量名作。其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而《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絕唱。時年48歲的杜再和家眷到秦州后,先投奔堂侄杜佐,住在東柯谷的杜佐家里,時間不長,又搬到秦州城內(nèi)居住,靠釆藥賣藥和親友周濟度日,杜再在釆藥過程中,杜甫一生,曾經(jīng)種藥、采藥、曬藥甚至賣藥。杜甫寓居秦州時曾以挖制草藥、懸壺行醫(yī)為生??梢韵胂蟮氖牵骸八幧睢笔嵌鸥η刂萜陂g除了不言而喻的“詩生活”——寫作秦州詩及“目生活”——游山覽水——之外一個相當重要的生活內(nèi)容。所以,對公元759年秋登臨秦州的杜甫,不能視為一個一般意義上的游歷者或者逃難者,他在秦州的每一次佝僂的登臨,顯示著他的兩重身份:一個辭官遠游的詩人和一個頭戴方巾、身著長衫、肩背藥簍,手里倒提著一把藥鋤的采藥人。一代詩圣被奸佞之人排擠出廟堂之后,流寓秦州,雖結廬于荒野,但秦州秀美的山川和深厚的人文底蘊使詩人的眼睛更加聰慧,他一邊挖藥賣藥以維持生計,一邊游覽秦州的山山水水,寫下了享譽詩壇的《秦州雜詩》117首,同時也奠定了詩人在中國歷史詩壇上詩圣的地位和不朽的身影。
詩人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運的,因為秦州。
站在南郭寺“二妙軒”詩廊前,品讀60余首宋刻杜詩,我們開始了與詩人的對話,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當時社會,經(jīng)濟與文化的寫實照片,詩人沒有因為自己的不幸而滿目生悲,美麗依然,激情依然,只是美麗與激情中微微透著一點憂苦,畢竟奸臣當?shù)?國家危難。
杜甫他在隴右寫成旳117多刻畫秦州風物和沿途紀行昀詩章。這段時間是杜甫一生詩歌創(chuàng)作最為旺盛的時期。這些詩作突出地描寫了獨特的隴右自然風光,記寫了特定歷史時代的人文景觀,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色彩。這本身就構成了天水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霸娛ァ迸c“名城”的相互影響,相輔相成,構成了天水歷史文化的一大特色?;羲闪窒壬f:“杜甫在秦州的“所見、所聞,具有迥異關中的隴右特色,為抒發(fā)憂國憂民的情懷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把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
世世代代的天水人民,一直深情著偉大的詩人杜甫。天水人愛杜甫愛得親切而隨意,年年有個“四月八”,俗成的南郭廟會。這一天,南山之幽,人山人海,鼓樂喧天,熱烈而隆重。扶老攜幼的天水人,朝南郭寺必朝杜公祠。拜觀音只是走形式,拜杜甫卻是滿腔虔誠。在天水人心目中,杜甫與神佛絕不能相提并論,神佛虛無縹緲,而杜甫卻實實在在;神佛享受香火,心靈難通,而杜甫則不同,有詩可誦讀,有足跡可尋覓。詩人的故事傳說,家喻戶曉。娃娃們咿呀學語,大人們必以《秦州雜詩》啟蒙開智,人學習字,先生們就錄社詩作影帖,世代相傳,感染熏陶,難怪人說天水“文脈深厚”“民風古樸”呢。在杜甫的一生, 759年是他最艱苦的一年,可是他這一年的創(chuàng)作,尤其是‘三吏’‘三別’以及隴右的一部分詩,卻達到了最高成就。詩圣杜甫的光輝形象和不朽詩篇,將與秦州大地和人民永世同存。千年以來,“詩圣”杜甫與天水的詩歌之緣備受敬重和珍愛,已成為天水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脈和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部分。杜甫在秦州的行蹤及其高品位的文化內(nèi)涵在天水構成了天水豐厚的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天水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撐點之一。
杜甫跨越了時空,從歷史走向現(xiàn)實,千百年來一直生活在廣大的人民中間,印在祖國大地上的足跡長看長新,憂國憂民的面容抬頭可見,警世駭俗的詩章永遠給人以啟迪。詩人的錚錚鐵骨、浩然正氣永遠是做人的楷模。這現(xiàn)象頗引人深思;陣陣涌來的當代詩潮讓人眼花繚亂,詩人們占山稱王,各樹旗幟,不少詩作玄玄乎乎,如謎如山,詰屈聱牙,高深莫測。詩歌創(chuàng)作遠離民眾,與現(xiàn)實生活背道而馳,是詩壇的幸還是不幸呢?但有一件事實讓人深信不疑,不論詩歌如何變換花樣,再過一千年一萬年,杜甫仍然受到人民群眾的深切懷念和衷心的愛戴。杜甫不朽詩卷的思想力量和藝術魅力還會放射出迷人的光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