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岐山當(dāng)?shù)氐氖分居涊d,岐山臊子面起源于3000年前周朝祭祀“竣余”禮儀,即先敬神靈祖靈,然后是君卿,最后再輪到一般人。第一碗臊子面先不上席,由小字輩端出門外潑兩次湯,象征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湯成為“福把子”,潑向正堂的祖靈牌位以示懷念,然后才上席,并按輩數(shù)和身份依次上飯。“竣余”的“余”字之意為湯要回鍋。因此,只吃面,不喝湯,是當(dāng)?shù)厝思s定俗成的飲食規(guī)矩。
陜西岐山人過壽吃面,每逢老人做壽,岐山人都會聚在一起,請來秦腔劇團搭臺唱戲。這時候,一碗熱騰騰、酸辣可口的岐山臊子面,作為臺前臺后的最佳配角,是必不可少的。吃臊子面最講究的要數(shù)流水席,早上天剛亮,吃面的流水席就開了。
還有一種說法,臊子面是在唐代“長命面”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演變而來的。南宋朱翌所著《猗覺寮雜記》上說:“唐人生日多俱湯餅,世所謂‘長命面’者也?!毙⌒‰用?,也讓不少文人墨客留下贊美的詩句。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在給友人張壽盥的祝壽詩中寫道:“憶爾懇孤日,余為座上賓。舉箸食湯餅,祝辭添麒麟?!眲⒃娭刑峒暗摹皽灐?,就是“長命面”,它是唐朝時款待客人的佳點。相傳,蘇東坡在陜西為官時,特別喜食這種面條,并寫下了對它的贊美詩句:“剩欲去為湯餅客,卻愁錯寫弄獐書?!?/p>
賈平凹先生在文章里寫過:“岐山臊子面有九字令:韌柔光,酸辣汪,煎稀香。韌柔光是指面條之質(zhì),酸辣汪是指調(diào)料之質(zhì),煎稀香是指湯水之質(zhì)?!倍_(dá)到這個標(biāo)準(zhǔn),每一個制作環(huán)節(jié)都必須講究的很。
首先,面要做到厚薄均勻條長而細(xì)、潔白光亮,大約一毫米見方,入口筋道、有韌勁。在歧山,以能搟長面者為女人本事。據(jù)說,娶媳婦的第二天上午,專門有一個搟面的隆重儀式:客人上席后,新媳婦親自上案搟面,以測其技藝的高低。技藝高超者,搟面薄如紙,細(xì)切如線,滾水下鍋不會斷裂。在岐山,形容巧手媳婦搟的好面為“搟成紙,犁成線,下在鍋里蓮花轉(zhuǎn)”。
在《水滸傳》第三回:“奉著經(jīng)略相公鈞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标兾魅税讶舛〕粗频呐淞辖须樱诫又谱鞲鼮橹v究。肉要帶皮切塊,切得薄而軟,起鍋加油燒熱,干煸至透明狀,再配以醋和秦椒辣面,文火慢炒,至肉爛舀出。上等的臊子應(yīng)該是色澤鮮紅純正、口感酸辣突出。這樣一勺色澤油亮、辣而不燥的紅油臊子,正是岐山臊子面的精髓所在。
臊子面的配菜講究五色,木耳豆腐意味黑白分明,雞蛋象征富貴,紅蘿卜寓意日子紅火,蒜苗代表生機勃發(fā)。紅黃綠白黑五種顏色代表了岐山人對生活的美好祝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