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筒從明末至清一直盛而不衰,成為古代文人墨客們案頭工具中不可替代的美器。竹制筆筒曾經(jīng)被奉為最上品。明清時期竹制筆筒制作量最大,但因其難以保存,傳世精品不多。
談起竹制筆筒,首先要從竹刻談起,竹刻歷史悠久,竹雕筆筒是竹雕制品中的一種,自明中葉至清末,竹刻藝術(shù)風格的變化可概括為由明中葉之質(zhì)拙渾樸,發(fā)展為清前期之繁綺多姿,再嬗變?yōu)榍搴笃谥綔\單一。在技法上經(jīng)歷了一個由淺及深,又由深復(fù)淺的過程。深指浮雕、透雕和圓雕;淺即淺刻、留青之類。明末,由于政權(quán)不穩(wěn),文人厭惡政治,逃避現(xiàn)實,大興奢侈靡爛之風,一味追求生活中的美器。筆筒作為案頭文具中最具裝飾性的代表,異軍突起。這一時期,文人自制成癖,工匠窮極工巧,許多精美絕倫的筆筒,“幾成妖物”,令今人嘆為觀止。據(jù)統(tǒng)計,最為常見的題材就是《竹林七賢圖》、《高士賞游圖》等。清代揚州竹雕大家潘西風曾在筆筒上以隸書刻款曰:“虛其心,堅其節(jié),供我文房,與共朝夕?!睂Υ?,鄭板橋大為贊賞,稱其為金陵派第一人,并吟詩頌之:“試看潘郎精刻竹,胸中萬卷待如何?”由此可見筆筒的深邃內(nèi)涵。正是這些竹刻名家將中國畫中的山水、人物、花鳥、亭臺樓閣等章法結(jié)構(gòu)再現(xiàn)在筆筒之上,表現(xiàn)出當時文人隱逸的思想情趣,使竹雕器物由實用型開始向?qū)嵱煤托蕾p兼?zhèn)涞念愋娃D(zhuǎn)變,并逐漸成為收藏者的心愛之物。
竹筆筒最受文人偏愛,可能與國人崇竹有緊密關(guān)聯(lián)。宋代蘇軾寓竹為君子曰:“璧上墨君不解語,見之當可消百憂?!蔽耐瑒t稱竹“心虛異眾草,節(jié)勁逾凡木”。竹在中國自古就是純正、正直、謙虛的象征,竹為文人喜愛之物,所謂“寧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也。竹為氣節(jié)之象征,因此中國歷史上很多愛竹成癖的古人,魏晉有“竹林七賢”,唐代有“竹溪六逸”,王維有“竹里館”。
中國盛產(chǎn)竹子,中國人又特別喜愛竹子,故以竹子為雕刻材料是合乎古人審美心理的必然選擇。竹子其皮薄如紙,與肌理有色差,雕刻時可用來做文章(留青),技藝高超者能在竹皮上刻出“墨分五色”的書畫效果;竹皮內(nèi)有一層“篾青”,是竹子最細密、顏色最易變紅的地方,打磨平整后,可雕刻浮雕或鏤空及透雕;竹子剖開里面為竹簧,可以取下壓成平板,做成各種器物加以雕刻。竹根肉質(zhì)厚實,可以雕成各種人物走獸、山水花木等等。
明清時期是竹雕筆筒的全盛時期,出現(xiàn)了大量專攻竹雕筆筒的雕刻大師,按照雕刻風格和活動區(qū)域形成了嘉定派、金陵派等派別,他們在繼承前人雕刻技法的基礎(chǔ)上,還創(chuàng)造了一些新的雕刻技法。如嘉定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吳之璠,他創(chuàng)造的“薄地陽文”雕刻技法,獨樹一幟,為后人所爭相效仿;而金陵派創(chuàng)始人濮仲謙的“大璞不斫”雕刻刀法,更是被后世的文人墨客所推祟。
提到嘉定竹刻,就不能不提朱鶴(松鄰)、朱纓(小松)父子。前人稱朱氏竹刻“筆尊尤精絕”。以嘉定朱氏為代表的竹刻家創(chuàng)作出了具有高度藝術(shù)水準的作品,那渾樸古穆的風格,為后人效仿傳承。現(xiàn)藏于南京博物院有一件高浮雕松鶴筆筒,是朱鶴的作品,是目前所見最早的一件竹刻筆筒實物。深峻嫻熟的雕刻技法讓作品層次清晰,古松與仙鶴形態(tài)逼真,自有一種古樸渾厚之美。
到了朱氏三代傳人朱雅征(三松),則更多地從繪畫藝術(shù)中汲取營養(yǎng),作品中有許多表現(xiàn)人物故事之作。傳世朱三松的一件透雕仕女圖筆筒,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從中也能發(fā)現(xiàn)朱三松作品的許多特點。作者將高浮雕與鏤雕技法相結(jié)合,在主體人物之外襯以巨大的山巖、蟠曲的松樹、幽深的庭院作為背景,有種宛若油畫般的立體感和空間感。細看這件作品,仕女姿態(tài)優(yōu)雅,衣飾飄逸自然,表情生動傳神,仿佛正在花園中閑庭信步,那清簡古雅的風格讓人倍感清新。乾隆皇帝在《詠三松竹刻筆筒》中寫到:“不期精細期蒼古,以樸因之歷久存”,道出了三松竹雕的精髓。
近年竹雕筆筒成為種類眾多的文房用品中的新貴,從成交結(jié)果來看,價格多在幾十萬、上百萬元級別徘徊,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上的一件清康熙竹高浮雕山水人物圖筆筒,最終以1076萬元港元成交,成為至今竹雕藝術(shù)品拍賣中的最高價。迄今為止也沒有新的紀錄超越。
決定一個筆筒的價值,首先是材質(zhì)的優(yōu)劣,自然界中竹生長的范圍很廣,品種繁多,常見的有毛竹、棕竹、斑竹和方竹等。毛竹亦被稱筒竹,枝干較粗,其圓筒狀的形體易雕刻成筆筒、臂擱等文房用具。斑竹也叫湘妃竹,主要產(chǎn)于江浙和兩湖地區(qū),形體修長,表面有紅褐色斑點,傳說是由湘妃的淚水所化,斑竹通常被用作扇骨、手杖或其他生活用具。棕竹,顏色較深,纖維粗壯分明,形成了不同的條紋,韌性很強,劈成片狀后,多用來拼貼成盒、匣之屬。方竹,體細長呈方柱形,產(chǎn)于江浙地區(qū),極其罕見。所以目前市場上筆筒的竹料以毛竹為最。
其次是工藝的精絕程度。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推出的清康熙竹高浮雕山水人物圖筆筒用花梨木作為筆筒的邊緣及底部,這種木邊和底的方法開始時只用于香筒,以及其他不需要堅實底部的器皿,后來才逐漸應(yīng)用到筆筒的制作上。一只筆筒能夠拍出千萬元,大大出乎市場的預(yù)料。隨著制作的發(fā)展其他技法如高浮雕、淺浮雕、透雕都逐漸應(yīng)用到筆筒的創(chuàng)制當中。
第三是造型的獨特,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一件濮仲謙款的《竹雕松樹形小壺》,就是直接利用了天然的盤連的竹根雕成松樹形,以松樹干為主體,松枝盤曲成柄,壺蓋雕成了葉形,疊壓錯落,與主干相連,柄下隱刻陰文“仲謙”楷書款。雖然這件作品并沒有在拍賣市場出現(xiàn),但一樣是價值連城。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為是否為名家名品,明清兩代竹刻名家的作品是市場上藏家青睞的對象,清代金元玨曾著《竹人錄》,在這本著作中他認為,“雕竹有二派,一始于金陵的竹刻家金陵的濮仲謙(澄),一始于嘉定的朱松鄰(鶴)。明代竹刻名家除了兩位“開派”人物之外,“嘉定派”的創(chuàng)始人朱松鄰、其子朱纓(字清父、號小松)、其孫朱稚征(號三松)都是“嘉定派”刻竹高手。還有沈大生、秦一爵等名家??墒撬麄兊膫魇雷髌窐O少。張希黃運用“留青”之法,開辟了一代刻竹新風。清代刻竹名家有吳之、封錫爵、王易、周芷巖等名家,超百萬元成交的往往是這類作品。例如前文提到的最高價的竹雕筆筒就有“顧玨”,“宗玉”刻款,顧玨是清代康熙年間的竹刻名家,字宗玉,江蘇嘉定人,刻畫精深,細如毫發(fā),一器必經(jīng)一兩載始成。因此,其制作的筆筒頗受藏家的青睞。竹雕筆筒成交價排行榜第二位的也是一件顧玨作品,這件竹雕《西廂記》相送圖筆筒出自香港佳士得2005年秋拍,同樣有“顧玨”、“宗玉”款,高17厘米,成交價546.96萬元。清代康熙早期,竹雕名家仍有許多,但是到乾隆時期,真正參與竹雕筆筒制作的文人減少,此時所制的竹雕筆筒多露匠氣。文人的參與直接促使了筆筒藝術(shù)價值的提高,這類筆筒的市場價位相對一般藝人的作品要高出許多。對于竹雕作品來說,名家制作已成為判定其價位的一個要素,往往由于器物上的名人款而使其自身價位迅速攀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