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盡心下》言“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的意思是:完全相信《尚書》,不如無《尚書》。孟子雖是特指,但其中所體現(xiàn)的,是一種敢對經(jīng)典權威提出質(zhì)疑的精神,無論是子史經(jīng)集,亦或者是小道雜文,我們均應該帶著辯證思維去閱讀,產(chǎn)生自己的感悟和觀點。
由于中國古典詩歌取得了較高成就,今人在品鑒古典詩歌時,易先入為主,懷著“古人之詩便是好詩”的想法去解讀。即使產(chǎn)生了某種不解和其他觀點,也會自我否定,選擇偏從古人的意志。
對于名家詩作,更是全篇夸贊,即便是平庸之作、瑕疵之出,亦認為詩人必有其深意。若是如此盡贊詩,那不如無詩。品鑒古人之詩,今人同樣應有“疑古”精神,敢于質(zhì)疑古人詩作。
前段時間有一部名為《銀河補習班》的熱播電影,其中有這樣一幕:
鄧超飾演的父親,騎著自行車送兒子上學,經(jīng)過一座河橋時,父親停了下來,他帶著兒子走到岸邊,躺在藍天之下,碧草之上,父親說起了“草色遙看近卻無”這句詩。
他指著遠方的草地說到:“你看,遠遠的望去,是不是一大片濃郁的草綠色”。
父親又拍了拍身邊的草地,繼續(xù)說到:“湊近了看,是不是沒那么綠了?”
兒子對比看看了,恍然大悟道:“原來那首詩說的是這個意思!”
當然,提及這一電影片段,并非與諸位討論教育問題,重點在于韓愈的這句詩。從這一片段可以很好地理解,此句詩意是說草的顏色,遠遠地能夠很明顯的看見,但是近看確實稀稀拉拉的,幾乎感受不到碧草之色。
這種經(jīng)歷想必我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韓愈這一首詩體現(xiàn)生活中的真趣,“草色”一句更含有一種距離產(chǎn)生美的感覺,但是這句詩表達的真正準確嗎?
這首詩題目比較長,叫做《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此題韓愈共寫了兩首詩,其一便是: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詩的語句平淡雋永、清新自然,這種境界正是李白說的“天然去雕飾”,作詩最難的便是平淡之中蘊含詩意,梅堯臣亦認為“欲造平淡難”,這也是此詩成為千古名篇的原因之一。讀者在看品鑒這首七絕時,也能很輕松的理解其中的含義。
首句寫的是京都街道細雨朦朧,滋潤如酥,遠遠地能夠看見青青草色,但是近看只有疏落的草芽,草色原來是春雨朦朦朧朧所造成的錯覺。一年之中最能體現(xiàn)春色的,就是這早春的嫩綠草色了,這種生機勃發(fā)的朝氣,完全勝過那滿城的煙柳。
此詩無論是語句還是意境,都十分傳神優(yōu)美,仿佛一幅筆意淡雅的水墨國畫。但第二句中的“看”卻不甚準確,從上文解讀之中,我們可以得知,這里是想表達“草色遙遠時看見”,但“看”能表達“看見”之意嗎?我們來看“看”字的含義:
《說文·目部》:看,睎也。本義:用手加額遮目而遠望。
《古代漢語詞典》:1.眼睛注視一定的方向或?qū)ο螅?.看望,探訪;3.看待,照料;4.估計,料想;5.用在動詞之后,表示嘗試之意;6.看護,看守。
無論持何種含義,都無法通順詩意,其中與韓愈詩意最接近的應是“用眼睛望”,但這僅能表達“看”的動作,并不能表達“看”的結果,也就是無法表達“看見”的意思。如果要更準確的表達這一層詩意,“看”字應用“見”字,也就是“草色遙見近卻無”。
然而“見”是仄聲,這首七絕首句為平起入韻式,第二句格律應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用“見”則會出律,“看”在此可為平聲,并且結合上下詩句,讀者也能理解詩人與表達的意思,所以便用了“看”字。
瑕不掩瑜,韓愈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晚唐古文運動的領袖人物,其文章造詣,早已出神入化,后世少有能及。但這并不能代表韓愈的詩文就是完美無缺、無可挑剔的,在品鑒古人之詩,應有“疑其字詞使用恰當與否”的精神。
文章優(yōu)劣,雖有天賦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與自身學識有關。李白被譽為一代仙才,殊不知其少年也曾有枕書釋經(jīng)、挑燈苦讀之時,杜甫更是“讀書破萬卷”。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詩人的作品亦是逐漸成長的過程,所以大部分名家的作品,非是在一個水平線上,而是有參差優(yōu)劣之分,作品越多的詩人,這種差別也更加清晰,試看晚唐詩人李商隱一組詠史詩的對比:
遏云歌響清,回雪舞腰輕。只要君流眄,君傾國自傾。(《歌舞》)
李商隱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諷,這首詩諷刺的是國君沉湎聲樂酒色,會招致亡國之禍,所以他才會發(fā)出“君傾國自傾”的議論。此詩道理雖然深刻,然始終少了些許詩味,紀曉嵐言其“殊乏蘊藉”。
故而歷來唐詩集本,都很少選錄此詩,相比之下,他另外兩首同樣托古諷今的《北齊二首》則高明的多,試看其一:
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
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此詩是諷刺北齊后主高緯,這位君主荒淫無道,寵幸馮淑妃而不理朝政,李商隱首句先發(fā)議論,以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戲諸侯的愚蠢做法,來諷刺沉湎于美色的君王。第二句用晉朝索靖對著洛陽宮門言“會見汝在荊棘中耳”的典故,說明荒淫亡國的道理。
兩句兩典故,如鹽著水,不留痕跡,卻味在其中,令人嘗之難忘。但如果繼續(xù)發(fā)議論,那么則犯了上一首詩同樣的毛病,所以,李商隱在三、四句以形象生動的畫面,來引發(fā)讀者的思考。
兩句分別是兩個畫面,一個是馮淑妃侍奉北齊后主高緯,玉體橫陳,荒淫之極,不堪入目;第二幅則是北周武帝攻進晉陽城的畫面,也正是北齊亡國之時。兩幅畫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亡國在際,前線將士為保護家國浴血奮戰(zhàn),而誰知他們所保護的君主,正在宮中縱情享樂。如此一來,讀者的憤懣之情,油然而生,對于酒色誤國的道理,也理解的更為深刻。
同一詩人,作同一主題之詩,《北齊》遠勝《歌舞》,優(yōu)劣十分明顯。
南宋陸游詩歌成就非常之高,其愛國主義的作品,猶如黃鐘大呂,一掃南宋初年吟風弄月的靡靡詩風,對整個南宋詩壇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但其古風《示子遹》有句:“我初學詩日,但欲工藻繪。中年始少悟,漸若窺宏大”。他同樣認為自己的詩作是一個逐漸成長的過程,少年只知道追求辭藻華麗,中年時才開始悟到一些詩的真意。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亦借林黛玉之口,勸誡初學詩者,莫去學陸游那些淺近的詩,一入了這個格局便學出不來的。
因此,人生境遇不同、詩學觀點的轉(zhuǎn)變,都會造成作品的,今人不能受“名家”影響,而不敢質(zhì)疑他們有失整體水平的詩作。
歌言情志,詩人在創(chuàng)作之時,往往會將自己的人生感悟、哲學思辨、歷史觀點等融入其中,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等等這些振聾發(fā)聵的名句,能夠給予讀者深刻的啟迪、以及對歷史的認識。
但此終究是詩人的主觀看法,不同的學識、不同的人生境遇、不同的地位高度,所講述的道理也有差別,因此對于詩歌的內(nèi)容觀點,亦不能全盤接受,應當疑其是非,學會取舍。譬如項羽烏江自刎這一歷史事件,不同的詩人便有不同的看法。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保ā断娜战^句》李清照)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對于項羽烏江自刎的行為作出了肯定,認為他這樣的做法轟轟烈烈,生的時候不愧為人杰,即便是死,也當?shù)钠鸸硇壑?,正是因為如此,項羽才能被后世銘記。李清照有這種看法,那是因為她處于風雨飄搖的南宋,朝廷對于金人一味求和,所以她借項羽之果敢,來諷刺南宋之無能。
在杜牧眼中,則有不一樣的評價,他的核心觀點是: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他認為兩軍作戰(zhàn),勝敗乃兵家常事,劉邦曾多次失敗,男子漢大丈夫應該學會忍辱負重,如那臥薪嘗膽的勾踐。而且項羽的發(fā)跡地江東,人杰地靈,才俊良多,如果能夠看開垓下兵敗,重整旗鼓,未必不能勝過劉邦。
然而,王安石對杜牧的看法卻不認同,他在《疊題烏江亭》中說到: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王安石覺得,項羽于劉邦爭霸多年,早顯疲態(tài),這次一敗,則徹底失去了問鼎中原的機會,沒有能力再與劉邦爭奪天下。江東子弟雖然很多才俊,但是他們肯與項羽卷土重來嗎?當初項羽勢大尚不能贏,如今劉邦兵多將廣,再與之相爭無異于螳臂擋車。
由此可見,對于同一事件,詩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便有不同的解讀,因此今人在品鑒古人之詩時,應有對其觀點提出“質(zhì)疑”的精神,從而甄別取舍。
見書則信,見文則信、見古詩則贊譽,將其置于頂峰高處,如此很容易囿于古人之作,而不能產(chǎn)生客觀的認識,孔子認為:“疑是思之使,學之端”,所以品鑒古人之詩同樣要秉承一種“疑古”精神。
詩歌終究是人為之作,在于字詞的應用之上,恐怕沒有哪位詩人能夠斷言自己作品所用字詞完美無瑕。很多時候,靈感乍現(xiàn)而揮就的詩作,往往會導致某個字詞不甚嚴謹,因此古人才有煉字煉句之說。今人在品鑒古詩時,對于不認同處,要勇于質(zhì)疑,或許今人質(zhì)疑多是錯的,但其精神是可貴的,是應當具備的,這正是孔子所說思考的表現(xiàn)、學習的開端。
同樣,古代詩人一生中不同時間段、不同詩學觀念的影響下,作品的成就也是不同的,就像《田忌賽馬》一樣,齊威王的賽馬整體高于田忌的馬;上、中、下三等所對應的賽馬,也勝過田忌,但田忌的上等馬卻是勝過齊威王中等馬的。
一流的詩人,諸如杜甫,亦有上、中、下三等作品,而杜牧這等稍遜于他的詩人,其上等之作,未必不能勝過杜甫的中等之作,所以在品鑒古人詩作時,我們要仔細甄別詩人作品的優(yōu)劣,從中探析優(yōu)劣所造成的的原因,這樣才有所得、才能產(chǎn)生深刻的詩學思考。
最后就像蘇軾所說“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詩人的作品內(nèi)容,只能代表其個人觀點,以及詩人所處人生階段的觀點,今人在體會之時,應帶著思考取舍,明辨古人詩作之是非。
然“疑古”并非信口開河、以薄古人來彰顯自己的個性,而是應以謹慎的態(tài)度,進行嚴密細致的辨證。
上文諸例,或有吹毛求疵之嫌,但筆者并非是鄙薄古人,僅是認為詩詞一道,對當下而言,應破而后立。若束縛于古人之詩,亦步亦趨,詩詞這一體裁則很難繼承發(fā)揚下去,只有帶著疑古的精神,去品鑒古人之詩,才能推陳出新。
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