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禪詩(十一)

一年春盡

——宋.云蓋智本

一年春盡一年春,

野草山花幾度新。

天曉不因鐘鼓動,

月明非為夜行人。

 

   著者小傳:云蓋智本禪師,名守智,生于劍州龍津陳氏。二十三歲得度,受具于建州開元寺。政和五年,升座說偈曰:“未出世,頭似馬杓;出世后,口如驢觜。百年終須自壞,一任天下卜度歸?!卑沧?,良久乃化。

 

   賞析:“一年春盡一年春,野草山花幾度新”,宇宙萬有的變換興衰,自然萬物的更替流轉,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如法身的自然流露,我們要用清凈、平常、無我、無相的心去感受這一切,去領悟這一切?!绊俚交ㄖι希侣浜吨小??!疤鞎圆灰蜱姽膭印保炝亮?,并不是敲鐘擂鼓才天亮,不敲晨鐘,天也一樣會亮,這是自然如此,并不是有所求、有所為,因而受到影響?!霸旅鞣菫橐剐腥恕保瑳]有夜行人,月亮一樣皎潔明亮,月亮譬喻我們本有的真如佛性。無論濁世凈土,驢胎馬臟,佛性總是朗朗獨照,非斷非常,凈裸裸,赤灑灑,賀鐸鐸,光爍爍。學者當偷心經(jīng)盡,法性活潑,如云開而月露,如海闊而天空,復還本有之佛性,記證自性之真覺,且道如何是真覺?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

夏日

――宋.惠洪覺范

山縣蕭條半放衙,

蓮塘無主自開花。

三岔路口炊煙起,

白瓦青旗一兩家。

 

   著者小傳:惠洪覺范(1071-1128),北宋著名詩畫僧、詩評家,字覺范,俗姓彭,新昌(今江西省宜豐)人。嗣法于真凈克文禪師,力倡文字禪。曾飽學四方,為無盡居士張商英宰相禮敬。能畫梅竹,工于詩詞,與黃庭堅交好?!端卧娾n》稱其詩為“宋僧之冠”。著有《石門文字禪》、《冷齋夜話》、《禪林僧寶傳》、《林間路》等傳世。

 

    賞析:惠洪的詩詞綺麗風流?!笆执菏菥壓问拢恳晦錃w心未到家”,是惠洪的得意之句。這首夏日詩包含著濃郁的詩情和樸雅的詩意,堪稱詩作中的上品。

詩僧身居福嚴古寺,首句“半放衙”描寫了山城生活的寧靜灑脫,這蕭疏的生活正好適合友人閑適的心性。俗事如此,雅事何堪!“蓮塘無主自開花”,那方塘中的清蓮,正獨自吐露著芬芳。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正是譬喻清凈無染的佛性;又清蓮半處泥中,花開空中,正是代表佛家即有即空、非有非空的不二智慧?!叭砺房诖稛熎?,白瓦青旗一兩家”,詩之后兩句以炊煙、路口、白瓦、青旗和一兩處人家為物像,烘托出一幅寧馨祥和的山鄉(xiāng)夏景,文辭雖平淡無奇,意境卻古雅靜謐,非假詩家里手,何來如此神韻!尾句“白瓦青旗一兩家”,竟是點到為止,使人覺得詩味雋永,含蓄可玩。許彥周評論惠洪詩作為“頗似文章巨公所作,殊不類衲子”,賀裳在《載酒詩話》中也曾經(jīng)指出:“僧詩之妙,無如洪覺范者,此故一名家,不當以僧論也。”由此可見,惠洪當可躋入古往今來大詩人行列。

 

筠溪晚望

――宋.惠洪覺范

小溪倚春漲,攘我釣月灣。

新晴為不平,約束晚見還。

銀梭時撥刺,破碎波中山。

整鉤背落日,一葉嫩紅間。

 

    著者小傳:惠洪覺范(1071-1128),北宋著名詩畫僧、詩評家,字覺范,俗姓彭,新昌(今江西省宜豐)人。嗣法于真凈克文禪師,力倡文字禪。曾飽學四方,為無盡居士張商英宰相禮敬。能畫梅竹,工于詩詞,與黃庭堅交好。《宋詩鈔》稱其詩為“宋僧之冠”。著有《石門文字禪》、《冷齋夜話》、《禪林僧寶傳》、《林間路》等傳世。

 

     賞析:惠洪曾經(jīng)受到政治的牽累發(fā)配海南,三年方釋,又被誣坐獄,再釋居湘上。本詩作于久困牢獄之災,脫禍返還故里之際?;莺榈墓棚L詩最為雄健振踔,字字穩(wěn)當,不落生澀?!靶∠写簼q”,詩一開頭,便點出望中的溪水。一個“倚”字將活潑泛濫的溪水賦予了生機,她竟憑借春雪初融的時機猛漲起來,意欲何為?“攘我釣月灣”,原來是要沖刷釣魚彎的堤岸。一個“攘”字恰似輕俏喜悅的調侃,詩僧不是厭惡的痛責,而是欣賞溪水頑皮活潑的情狀。兒提時代的“釣月灣”留下多少美好的回憶,而釣月不就是頓悟清凈本來的天字第一號嗎?三四句真切刻劃了“攘我”河灣的舒卷變化,“為不平”側重寫溪水在清日拂朝下起伏跌宕;“晚見還”寫溪水在兩岸夾峙下回流蕩漾?!般y梭時撥刺,破碎波中山”,不時有魚兒路出水面,并發(fā)出撥撥的聲響,一下子打碎了溪水倒映的青山,河灣暮景竟是如此引人入勝?!罢^背落日,一葉嫩紅間”,此刻,詩人馳騁想像的翅膀,懸想游子身背落日、臨岸垂釣的悠然情景?!耙蝗~”句是比擬,意謂身著春衫的游子好似一片綠葉,映襯在被落日染萬嫩紅的河灣中。萬籟俱寂,一片寧馨。詩僮此時的感受,好比沉浸在靈澈空明的化境中,物我兩忘。

 

 

枯木巖前

――宋.上封祖秀

枯木巖前夜放華,

鐵牛依舊臥煙沙。

儂家鞭影重拈出,

一念回心便到家。

 

    著者小傳:上封祖秀禪師(生卒年不詳),潭州人,黃龍死心悟新禪師法嗣,常德府何氏子。

 

    賞析:本詩體現(xiàn)了華嚴經(jīng)中的法界圓融無礙的思想:三際回互、一念萬劫,法界重重無盡、光光相攝?!翱菽編r前夜放華”,是枯萎與新生的互攝;夜晚開花,是夜晚與白晝的互攝;“鐵牛依舊臥煙沙”,是無情與有情的互攝;“一念回心便到家”,是一念與曠劫的互攝……在剿絕情見的禪境中,蘊含著法法圓融、事事無礙的極致妙境。時空觀念被完全打破,“過去一切劫,安置未來今。未來現(xiàn)在劫,回置過去世”。大小廣狹之相也被予以徹底破除,“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呈現(xiàn)出毛端納世界、大小相安處的至境,且一微塵、一毛孔、一毛端所攝入事物保持原真,不失其本來面目,沒有絲毫人為勉強之相。正如《華嚴經(jīng)》所說:“一一毛孔中,億剎不思議。種種相莊嚴,未曾有迫隘?!薄毒S摩詰經(jīng)》亦云,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而大海本相如故。這是眾生的本來家鄉(xiāng),這是諸佛證悟的諸法實相。

 

喚處分明

――宋.長靈守卓

喚處分明應處親,

不知誰是負恩人。

東家漏泄西家事,

卻使旁人笑轉新。

 

    著者小傳:長靈守卓禪師,宋代禪僧。黃龍派一系,提法于靈源惟清,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示寂。

 

賞析:這一首詩偈,是長靈禪師寫慧忠國師與待者間的一段典故。照顧慧忠國師起居飲食的待者,三十多年仍未開悟,慧忠國師很想幫他。一日,當待者在作務時,慧忠國師叫喚他:“佛祖呀!”沒有人答應。國師就更大聲地叫:“佛祖呀!”侍者就問:“國師,您在叫誰呀?”慧忠大笑:“佛祖!我在叫你呀!”侍者一聽,又吃驚又詫異:“國師!我是侍者,不是佛祖,您怎么叫我佛祖呢?”慧忠國師哈哈大笑而去。

“喚處分明應處親”,國師字字分明,聲聲喚醒主人公,而小侍者卻不能直下承擔,親見本來。但于禪師看來,小侍者應也好,不應也好,確是句句皆親。為何?于佛眼中,眾生無不是佛,應是佛,不應亦是佛。只是小和尚不知罷了,國師到的此境,早已三輪體空,還哪有什么報恩與負恩的分別知見呢?自是“不知誰是負恩人”?!皷|家漏泄西家事,卻使旁人笑轉新”,祖師向上之意,非心非思,豈是言說可以相傳?東家人自管東家事,西家人自管西家事,真如實相本是漏泄不得,縱然漏泄,未明者也只會不得,徒然執(zhí)指為月,為明眼人所笑矣。

禾山普化忽顛狂

――宋.中際可遵

禾山普化忽顛狂,打鼓搖鈴戲一場。

劫火洞然宜煮茗,嵐風大作好乘涼。

四蛇同篋看他弄,一鼠侵藤不自量。

滄海月明何處去,廣寒金殿白銀床。

 

    著者小傳:中際可遵禪師(生卒年不詳),約十一世紀上半葉在世,號野軒,嗣法于報本有蘭禪師,住福州中際。以詩頌暴所長,故叢林目為“遵大言”。

 

    賞析:這首詩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已經(jīng)證悟真如實相的禪者的大自在。禾山打鼓,普化搖鈴,雪峰輥球,國師水碗,趙州吃茶,盡是向上拈提,不過都是一種緣生緣滅的教化方便,夢中佛事一場而已??v然劫火洞然,大千俱壞,禪者卻可用它從容煮茗;嵐風大作,摧山破海,禪者卻可于中自在乘涼。禪者觀看四大毒蛇組成的生命體,宛如觀賞一幕戲劇。日月飛馳,侵蝕著生命的枯藤,禪者對之也如如不動。為什么禪師會如此的從容自在呢?法界萬有、亙古至斯都只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生生滅滅不過是一場幻相罷了,而真如妙心自是不動不搖,不去不來,不增不減。哪里有什么畏俱和憂愁呢?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現(xiàn)前。

 

 

南枝向暖北枝寒

――宋.雪庵從瑾

南枝向暖北枝寒,

何事春風作兩般?

憑仗高樓莫吹笛,

大家留取倚欄看。

 

    著者小傳:雪庵從瑾(1117-1200),宋代高僧,臨濟宗黃龍慧南一派,經(jīng)晦堂祖心、靈源惟清、長靈守卓、育王介諶、萬年曇賁傳到雪庵從瑾。

 

賞析:本詩是雪庵禪師頌倩女離魂詩偈。倩女離魂是唐代的傳奇故事。倩娘許王宙為妻,但父親反悔,倩娘抑郁成疾。王宙欲赴京師,途中忽遇倩娘,遂相攜至蜀,兩人一起生活了五年,產(chǎn)下二子。后來王宙回到岳父家拜謝,卻發(fā)現(xiàn)倩娘仍病在閨中,唯余一息。眾人見王宙與“倩娘”回來,非常奇怪,室中病女起身出門相迎,兩位倩娘合為一體。此時方知,和王宙一起生活達五年之久的倩娘,原來竟是病女的離魂!

“南枝向暖北枝寒”,梅花之所以在春風中有先開扣綻之別,是因為南支向陽、北枝朝陰,但它們都擁有同一根株,先開后綻,只是現(xiàn)象的生滅差異,生命的根元并無兩般。詩人告誡高樓上的吹笛者,不要再吹奏那些花開而喜花落而悲的銷魂曲,惹人沉陷于幻化的無常中不能自拔。留下這些花朵,供人倚欄細細賞玩,也供明眼人好好參究。本詩含思宛轉,風情搖曳,將人思緒引向了梅花之后的深遠悟境。只有丫在不涉迷悟、真妄一體的立場,才能欣賞此詩。真妄不二,迥超情識。若無分別,則不論變現(xiàn)為何種形式的生命體,都是菩提道場。倩女離魂,也正表達了真妄不二的悟境。

 

風鈴

――宋.天童如凈

通身是口掛虛空,

不管東西南北風。

一等與渠談般若,

滴丁東了滴丁東。

 

著者小傳:天童如凈(1163-1228),俗姓俞,字長翁,明州(今浙江寧波一帶)葦江人。嗣法于雪竇鑒禪師,系曹洞宗十三世傳人,歷主杭州凈慈、明州天童、景德等著名寺院。有語錄二卷傳世。

 

賞析:“通身是口掛虛空”,真如自性妙用無邊,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舌、身、意亦復如是,色聲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塵塵萬物亦是本心自性的隨緣顯現(xiàn),不離本心。此之風鈴已經(jīng)完全漏泄了諸佛的向上密意,故云“通身是口”,通身即是自性的顯現(xiàn)?!安还軚|西南北風”,風鈴總是遇風則響,風止則息。譬喻真如自性總是不變隨緣,萬物緣生緣滅而真如自性不變不異。“一等與渠談般若”,頓悟心性的利根之人,自然能夠會得這萬有說法的奧秘。茲引一公案說明,昔日黃庭堅隨侍晦堂禪師現(xiàn)行,其時巖桂盛放,晦堂問:“聞到了嗎?”黃庭堅說:“聞到了。”晦堂說:“吾無隱乎爾?!秉S庭堅豁然大悟。須知,無情無時不在說法,無處不在彰顯著無上般若真諦,藏不住,掖不住。且問一句,何謂無上般若真諦?滴丁東了滴丁東。

 

 

一上座下火

――宋. 天童如凈

萬法歸一,生也猶如著衫。

一歸何處,死也還同脫褲。

生死脫著不相干,

一道神光常獨露。

咦!疾焰過風發(fā)大機,

塵塵剎剎沒回互。

 

 著者小傳:天童如凈(1163-1228),俗姓俞,字長翁,明州(今浙江寧波一帶)葦江人。嗣法于雪竇鑒禪師,系曹洞宗十三世傳人,歷主杭州凈慈、明州天童、景德等著名寺院。有語錄二卷傳世。

 

賞析:何謂生死?生者謂諸新根起,死者謂諸根壞。蓋有生者必有死,有因者必克果,是以生死輪回永無休止。廣義解釋生死,可分二種。(1)分段生死:謂凡夫于三界六道生死輪回時,系分段展轉而受生死。(2)變易生死:指菩薩等離三界之輪回,遠離分段生死,而僅于斷煩惱時產(chǎn)生微細的生滅變化,謂之變易生死?!毒闵嵴摗罚骸叭绾瘟鬓D生死?由舍前取后蘊故,如是義宗前已征遣,如燎原火雖剎那滅,而由相續(xù)說有流轉。如是蘊聚,假說有情,愛取為緣,流轉生死?!痹诙U師看來,“生也猶如著衫,死也還同脫褲”,生死本是緣起性空,亦如陽焰幻化不實,于凡俗則生滅輪轉,于法身則無增無減。故“生死脫著不相干,一道神光常獨露”,涅槃妙心總是常住不壞,亙古至今不動不搖,遠離垢凈凡圣生滅之二邊,光盈盈、赤裸裸,寂照塵塵剎剎,大機妙用無邊。

 

春花秋月

――宋.黃龍慧開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在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著者小傳:黃龍慧開(1183-1260),宋孝宗著名禪師,世稱無門和尚,杭州錢塘人,俗姓梁。卒于南宋理宗景定元年,世壽七十八歲。

 

賞析:黃龍禪師曾受教于江蘇省萬壽寺月林師觀禪師,參“無”安話頭。慧開苦參六年,卻未契入。于是,慧開在佛前勵志自誓:“我如果參不透這無字話頭,絕不寤寐休息,我要是懈怠睡眠,就爛全身無一完好之處!”從此更加精進勇猛,不敢須臾放逸。一天,慧開在法堂內經(jīng)行,寂寥中,從遙遙的齋堂那一頭,傳來一陣一陣綿綿密密,如排山倒海般的鼓擊,慧開胸中久遠以來的疑團,頓然消失,豁然省悟,高唱偈頌:“青天白日一聲雷,大地群生眼豁開,萬家森羅齊稽首,須彌勃跳舞三臺。”至此悟到本來。

這首詩出自黃龍禪師的名著《無門關》第十九則,全顯禪者法爾如是、自然無作的精神。饑來食,困則眠,熱取涼,寒向火。自自然然,隨緣任性,笑傲浮生,了無閑事閑非,坐看春花秋月,四時皆是好景,菩提煩惱俱滅。

 

湖上春光

――宋.道濟

湖上春光已破慳,

湖邊楊柳指雕欄。

算來不用一文買,

輸與山僧閑往還。

 

著者小傳:道濟(1148-1209),字湖隱,號方圓叟,俗名李心起,臺州(今浙江臨海境內)人。南宋著名僧人,早年落發(fā)于杭州靈隱寺,從佛海遠禪師出家,此后徹悟,行跡迨幾天下。平生秉性疏狂,不忌酒肉,不守相上的戒律,整日瘋瘋癲癲,常濟世救民,深得民眾的喜愛,人稱“濟顛”,后人尊為濟公活佛。

 

賞析:道濟禪師性耽林泉,通曉詩墨。這是一首瀟灑自在,禪趣盈盈的好詩。首兩句“湖上春光已破慳,湖邊楊柳指雕欄”,描繪冬去春來的西湖秀美風光,湖邊楊柳拂欄,春色十分,任人玩賞?!八銇聿挥靡晃馁I,輸與山僧閑往還”,趣味十足,無限風光本是吾心中物,當然“不用一文買”。禪師在這樣的春意盎然中,盡得逍遙自在,自然任運安閑,禪悅充滿,不甚樂哉!經(jīng)中指出,一般以七地及七地以前為有功用,八地以上則為無功用而任運自然。此詩可以窺見道濟禪師的本地風光。

 

幾度西湖

――宋.道濟

幾度西湖獨上船,

篙師識我不論錢。

一聲啼鳥破幽寂,

正是山橫落照邊。

 

 

著者小傳:道濟(1148-1209),字湖隱,號方圓叟,俗名李心起,臺州(今浙江臨海境內)人。南宋著名僧人,早年落發(fā)于杭州靈隱寺,從佛海遠禪師出家,此后徹悟,行跡迨幾天下。平生秉性疏狂,不忌酒肉,不守相上的戒律,整日瘋瘋癲癲,常濟世救民,深得民眾的喜愛,人稱“濟顛”,后人尊為濟公活佛。

 

賞析:多么灑脫豁達的大顛禪師!興之所至,獨自暢游西湖?!案輲熥R我不論錢”,篙師自然認識這顛僧,沒有向他問價計錢。從理上講,篙師即我,我即篙師,自度者度人,度人者自度。何也?眾生與萬物皆是吾人自心中所現(xiàn),萬法唯識,萬境唯心,無有一外物而出自心外。故度人者即是度已,度已即是度人,我成佛,即是眾生成佛,眾生成佛,我方成佛?!督饎偨?jīng)》指出,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shù)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以眾生心性,當體即是無余涅槃。“一聲啼鳥破幽寂,正是山橫落照邊”,后兩句即景會心,直指向上真如,描不可思議之現(xiàn)量境。何謂現(xiàn)量?《因明入正理論疏》:“能緣行相,不動不搖,自循照境,不籌不度,離分別心,照符前境,明局自體,故名現(xiàn)量?!爆F(xiàn)量之境解不得,說不得,慮不得,學者當如何?醉傲風顛卒未休,杖尖明月冠南洲。轉身移步誰能解?雪覆蘆花十二樓。

 

絕筆詩

――宋.道濟

六十年來狼藉,

東壁打倒西壁,

如今收拾歸來,

依舊水連天碧。

 

著者小傳:道濟(1148-1209),字湖隱,號方圓叟,俗名李心起,臺州(今浙江臨海境內)人。南宋著名僧人,早年落發(fā)于杭州靈隱寺,從佛海遠禪師出家,此后徹悟,行跡迨幾天下。平生秉性疏狂,不忌酒肉,不守相上的戒律,整日瘋瘋癲癲,常濟世救民,深得民眾的喜愛,人稱“濟顛”,后人尊為濟公活佛。

 

賞析:道濟禪師傳說為降龍羅漢降世幻化人間,入游戲神通三昧,度化眾生于無量。禪師為糾正北宋以來壓抑束縛覺性的理學偏風,故“六十年來狼藉,東壁打倒西壁”,示現(xiàn)如癡似狂之狀,不忌酒肉,不守清規(guī)戒律。須知此是禪師慈悲化現(xiàn),矯枉過正之權舉。后世狂禪之人,不明禪師之游戲幻行,竟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為口頭禪,大肆踐踏律行,自以為是。正如永明禪師所垂誡的:“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飲酒如屎尿相似,便可飲酒。若見端正男女如死尸相似,便可行淫。若見已財如糞土相似,便可偷盜。饒爾煉得至此田地,亦未可順汝意在。直待無量圣身,始可行世間逆順事?!钡罎U師六十年來游戲人間,“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廣度無量眾生而終歸畢竟了無可得,無一眾生得度。真如當中,哪有逆順之事!只是水連天碧,不動如如。

手影戲

――宋.惠明

三尺生綃作戲臺,

全憑十指逞詼諧。

有時明月燈窗下,

一笑還從掌握來。

 

    著者小傳:惠明(生卒年不詳),人稱“明顛”,與道濟同為南宋寧宗時名僧,出家于華亭普照寺。平日潦倒猖狂,人莫能測,談災福輒驗,亦能詩。洪邁《夷堅志》中記載:“未嘗睡眠,通夕于廊廡門,倚柱囁嚅,審聽之,多誦經(jīng)文,雖祁寒盛暑不變?!?/p>

 

    賞析:詩的首兩句直接描寫手影戲的表演,“三尺生綃”言“戲臺”之小,“全憑十指逞詼諧”,揭示手影戲的種種風趣表演都只是表演者的“十指”運用自如的技巧所致。詩僧通過這種似乎直覺的描述告訴我們:人生舞臺不過導演的是一場大戲,所有的行為和結果都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緣起罷了。我們何必認假作真,執(zhí)影為實,而造作種種惡業(yè),以致六道輪轉不休呢?“有時明月燈窗下”,明月譬喻清凈圓明的自性,雖然生滅輪轉無休,但圓明自性不生不滅,不動不搖,不增不減??v然大戲悲歡離合、轟轟烈烈,畢竟是虛幻一場;而此圓明妙性卻始終不變不異,吾人只要一念回心,返照自性,戲罷當下自然如如。此時,“一笑還從掌握來”,古今多少事,都付這一笑之中。且道如何是“一笑”意?云開月露碧天朗,垢去光來寶鏡明。

 

煙暖土膏

――宋.虛堂智愚

煙暖土膏農(nóng)事動,

一犁新雨破春耕。

郊原渺渺青無際,

野草閑花次第生。

 

著者小傳:虛堂智愚(1185-1269),南宋著名禪僧,從道場和尚得法,是臨濟宗第四十代。先后住育王,凈慈,徑山等寺院,道傾東南,僧徒眾多。后受高麗國王延請居住高麗八年。

 

賞析:虛堂的這首詩勾畫出一幅鄉(xiāng)土氣息極為濃郁的早春耕作圖,極力點染“盛世太平”的環(huán)境氛圍,象征禪師清凈心性的證境。新雨、春耕、農(nóng)忙,郊原渺渺、花草叢生,在這樣的靜謐安寧的陽春三月里,一切都洋溢著活潑潑的生機,綿綿的春雨淅淅瀝瀝,泥土散發(fā)著淡淡的芬香。禪師完全沉浸在春意盎然的喜悅和祥和中,而沒有纖毫的機心雜念。與虛堂此偈相映成趣的是大慧偈:正月十四十五,雙徑椎鑼打鼓。要識祖意西來,看取村歌社舞!

鄉(xiāng)村野趣,觸目菩提。質樸的農(nóng)家生活,也就是喜悅的禪悟境界,農(nóng)家樂即是佛家樂。

 

進月軒

――宋.大川普濟

桂輪孤朗碧無寬,

簾卷清風入座寒。

底事明明人不薦,

又隨化影上欄桿。

 

著者小傳:大川普濟(1178-1253),南宋楊岐一派著名禪師,法系為:圓悟克勤――大慧宗杲――佛照德光――浙翁如琰――大川普濟。理宗寶祐元年示寂,壽七十五。

 

賞析:古大德中詠月入禪的詩很多,諸如“千江同一月,萬戶盡逢春”,“獨空無人知,孤月照寒泉”,“個中正念常相續(xù),月咬無心云霧收”,“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輪明月到床前”,“明月皎潔非內外,不動如如照大千”。本詩是大川普濟禪師在杭州靈隱寺的進月軒所題的詠月詩。中秋八月,桂花香郁,月中之桂香,更隨其清光,布滿法界?!肮疠喒吕时虩o寬”,月朗星稀,孤朗的明月使浩淼的蒼穹更顯寂寥?!昂熅砬屣L入座寒”,月人中秋,暑氣將盡。禪師在月夜下跏趺而坐,開窗卷簾賞鑒明月,夜風徐徐而來,自然有“入座寒”之感?!暗资旅髅魅瞬凰]”,宇宙萬有的真如實相如同中秋之月那樣明明白白,了了可見。奈何眾生迷昧本性,妄執(zhí)無明而不認不識,遂使無價摩尼藏于身內而不知。“又隨化影上欄桿”,意趣玄遠,在這皎潔的月光中,禪機處處呈現(xiàn),月影、寒泉、欄桿等無處不是,法法顯真。

 

晚春

――宋.守璋

草深煙景重,

林茂夕陽微。

不雨花猶落,

無風絮自飛。

 

    著者小傳:守璋,南宋詩僧,紹興中住臨安(今杭州)天申萬壽圓覺寺,賜號文慧大師。著有《柿園集》傳世。

 

    賞析:這首五言詩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平常最奇崛”,平平常常的四句偈,卻匠心獨運,禪趣深妙。首句寫草深,百草深長才顯得煙景重重;次句寫林茂,林木茂盛使夕暉縹緲黯然;后兩句以白描的手法,描摹暮春之際花落絮飛的自然景象,卻不落窠臼,揭示萬事萬物法爾如是的必然?;洳⒎且欢ㄒ驗橛甏?,絮飛也不因為風吹,花開必有花落,絮長必有絮飛。不獨花木如此,人事古今亦是如此?!笆欠ㄗ》ㄎ?,世間相常住”,此處,向上天機徹底顯現(xiàn)。正如楊岐示眾云“春雨普潤,一滴滴不落別處”,劉脊虛云“首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一切法皆是佛法,一真法界不離當下。所謂“花開隴上,柳綻堤邊,黃鶯調叔夜之琴,芳草入謝公之句。何必聞聲悟道,見色明心?”學者如何會得?頭頭非外物,一一本來心。

山居詩之一

――元.石屋清珙

過去事已過去了,

未來不必預思量。

只今只道即今句,

梅子熟時梔子香。

 

    著者小傳:石屋清珙,元朝高僧,臨濟宗第十八代禪僧,住浙江吳興霞霧山。

 

    賞析:“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金剛經(jīng)》云:“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實際理地本無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心,故言得與不得皆是虛妄,《金剛經(jīng)》只是破執(zhí),不可執(zhí)著于字面文意。諸佛無心之心離相離形,空有俱不可擬,凡圣皆莫能名,頭頭總是,迷之則當面錯過;法法咸非,悟之則舉體昭明?!爸唤裰坏兰唇窬洌纷邮鞎r梔子香”,何謂諸佛無心之心?梅子熟時梔子香。且道這個末后一句作恁么生?一條蕩蕩歸元路,直下還家莫問津。

 

 

山居詩之二

――元.石屋清珙

萬境萬機俱寢息,

一知一見盡消融。

閑閑兩耳全無用,

坐到晨雞與暮鐘。

 

著者小傳:石屋清珙,元朝高僧,臨濟宗第十八代禪僧,住浙江吳興霞霧山。

 

賞析:“萬境萬機俱寢息,一知一見盡消融”,萬境萬塵,萬有萬面,整個虛空大地俱皆消損,無有生滅,不凈不染,亦無去來;一切情識、一切知見、一切分別盡自消融,如如不動,住平等觀。對于證悟本來的禪師來說,從外部的物質妄塵世界到內在的根識妄念世界,皆是緣起而性空,性空不礙緣起,此中本無實性可得,更何有塵??扇??“閑閑兩耳全無用,坐到晨雞與暮鐘”,禪師完全進入一種心無所住的大空三昧――遠離一切有無、是非、善惡,根塵俱忘,時空悉泯,能所雙亡。禪宗講究轉身一路,要從勝境上轉身下來,回歸平常。雖然物質世界的現(xiàn)象遷謝不停,有成有壞,而真性卻不動不搖,仿佛兩耳閑閑無用。此時的詩僧宛若成為無依道人,“入色界不被色惑,入聲界不被聲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觸界不被觸惑,入法界不被法惑。所以達六種色聲香味觸法,皆是空相,不能系此無依道人”(《臨濟錄》)。

山居詩之三

――元.石屋清珙

紙窗竹屋槿籬笆,客到蒿湯便當茶。

多見清貧長快樂,少聞濁富不驕奢。

看經(jīng)移案就明月,供佛簪瓶折野花。

盡說上方兜率好,如何及得老僧家。

 

著者小傳:石屋清珙,元朝高僧,臨濟宗第十八代禪僧,住浙江吳興霞霧山。

 

賞析:我們可以從禪師的居住環(huán)境、行住坐臥略窺其修行的本地風光?!凹埓爸裎蓍然h笆,客到蒿湯便當茶”,禪師居住在一間籬笆圍住的竹屋里,每每客人來訪,便奉上一碗草湯,敘敘參禪的功夫和見地?!岸嘁娗遑氶L快樂,少聞濁富不驕奢”,所謂“道從貧中徹,情向老邊枯”,清貧寡欲的生活可以慢慢杜絕五欲六塵的誘惑,自然能夠長養(yǎng)道業(yè),法喜充滿;而濁富之人容易生起功高我慢,外魔內擾較多,所知障深重。“看經(jīng)移案就明月,供佛簪瓶折野花”,沒有燈光,看經(jīng)可以就著月光;沒有鮮花,隨拈一朵野花供養(yǎng)諸佛。這種清貧、自然、閑適的生活正和道妙,甚至趕得上彌勒菩薩居住的兜率天宮。在一片平常的結廬生活中,禪師“不能離棄現(xiàn)象界而耽于圣境”,行住坐臥無不流露出禪悟的自信和法喜。

 

山居之五

――元.石屋清珙

黃葉任從流水去,

白云曾便入山來。

寥寥巖畔三間屋,

兩片柴門竟日開。

 

著者小傳:石屋清珙,元朝高僧,臨濟宗第十八代禪僧,住浙江吳興霞霧山。

 

賞析:清珙的山居詩總是信手拈來,又渾然天成,儼然已得詩禪之三昧?!包S葉任從流水去”,秋日已至,秋風肅殺,草木漸漸凋零,黃葉紛紛附落。葉落歸根,而在溪澗水流之旁,落葉自然“一任流水”?!鞍自圃闳肷絹怼保锔邭馑?,青山少了一片綠色,只有幾朵白云從遠方徐徐飄來?!傲攘葞r畔三間屋”,此時此刻,與老僧相伴的,沒有那“滿山筍蕨滿山茶”,也沒有“一樹紅花間白花”,只有那山巖畔的三間石屋?!皟善耖T竟日開”,陶淵明隱居時,“門雖設而常關”。但清珙禪師卻不同,連關門的必要都沒有了。禪師自是身心坦蕩于天地之間,了無一物可以掛懷了。清珙的山居詩皆是禪詩佳作,茲再錄一首以饗讀者:“入此門來學此宗,切須仔細要推究。清虛體寂理猶在,忖度心忘境自空。樹掛殘云成片白,山銜落日半邊紅。是風動耶是幡動?不是幡兮不是風?!?/p>

 

裁縫詩

――元.石屋清珙

手攜刀尺走諸方,

線去針來日日忙。

量盡別人長與短,

自家長短幾時量?

 

著者小傳:石屋清珙,元朝高僧,臨濟宗第十八代禪僧,住浙江吳興霞霧山。

 

賞析:“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針來日日忙”,裁縫師手里拿著刀尺,四處奔波,替人穿針引線縫制衣裳,忙碌不停。我們雖不是裁縫師,卻每天為誰辛苦為誰忙?這種忙都是執(zhí)著、憎愛、分別上的忙,忙來忙去只會愈陷愈深?!缎判你憽吩疲骸爸恋罒o難,惟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比绻覀儾淮鎼墼鳌⒉挥嬢^分別,就容易看清自己面目,隨緣自在?!傲勘M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常人習慣于量度別人的是非長短,而不知道反觀自己,這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六祖說:“若見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比绻覀兡芤载熑酥呢熞眩∫阎乃∪?,我們就能道業(yè)精進,任運安閑。

 

無敵

――元.石屋清珙

眼空湖海氣凌云,

杰出叢林思不群。

古往今來誰是我?

得饒人處且饒人。

 

著者小傳:石屋清珙,元朝高僧,臨濟宗第十八代禪僧,住浙江吳興霞霧山。

 

賞析:禪師的沖天氣概和大氣磅礴在這首詩中可見一斑。“眼空湖海氣凌云”,石頭希遷禪師曾贊嘆證悟心性的過來人:“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只有那些明心見性、證悟本來的禪者才有如此的氣魄和膽識。他們獨立不羈而傲然于天地之間,不受人惑,不與物拘;他們絕不依門傍戶,數(shù)他人寶,而是隨處作主,立處皆真。正如禪師所形容的“個個如獅子兒,吒呀地咆哮一聲,壁立千仞”?!敖艹鰠擦炙疾蝗骸?,不群者,沒有對手。禪師氣凌云天,大道孤侶,自是戛家獨造,迥異凡人。正如杜甫在贊嘆李白時說:“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边@是形容李白才情高迥,想找一個對手也不可得?!肮磐駚碚l是我?得饒人處且饒人”,已經(jīng)證悟真如妙性的禪者了知十方如來與眾生同一體性,共一法身,古往今來都是我,誰不是我?覓一個“非我”而不可得。既然“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自然得饒人處且饒人了,又有什么看不破、放不下的呢?

 

山居詩之一

――宋.雪巖祖欽

一杯晴雪早茶香,

午睡初醒春晝長,

拶著通身都是眼,

半窗疏影對斜陽。

 

    著者小傳:雪巖祖欽(1214-1287),宋末元初高僧,婺州(浙江金華)人。5歲出家,16歲剃度。初參天目殿古柏悟道。歷任潭州龍興、湘西道林等寺,又住湖州光孝道場。咸淳五年(1269)住仰山,名聲益彰。得心印于云峰妙高禪師,為臨濟宗第十七代傳人,力主儒釋思想相通。入元后,受元世祖優(yōu)禮,傳法高峰原妙。

 

    賞析:“一杯晴雪早茶香”,禪僧好茶,自古如是。該詩寫的是在冬去春來的時節(jié),山中尚有積雪未融。晨光微露之際,禪師就把巖石上收拾起來,烹茶一壺,頓然整個茅屋香氣四溢?!拔缢跣汛簳冮L”,山居無事,老僧年事已高,自然晚睡早起,似乎白天顯得特別長一些,不妨午睡片刻?!稗僦ㄉ矶际茄邸?,在這閑居無事的生活中,自然蘊藉著無上的妙道。如果能在其中有所悟入,自然“通身是眼”了,如同觀音大士證悟真如自性一般,六根互用,妙用無窮,通身是眼,通身是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此中含有向上密意,正如元優(yōu)曇僧人詩云:“通身是手通身是眼,夜半三更木鳥啼?!薄鞍氪笆栌皩π标枴?,疏影即梅花。禪師的山居生活竟是如此自在愜意,渴來飲茶,困來即眠,還有一樹寒梅“對斜陽”。正所謂“見聞覺知無障礙,聲香味觸常春藤三昧,如鳥空中恁么飛,無取無舍無掛礙。若會應處本無心,始得名為觀自在”。那么什么是觀自在的“通身是眼”?半窗疏影對斜陽。

山居詩之二

――宋.雪巖祖欽

竟日窗間坐寂寥,

巖前稚筍欲齊腰。

幽禽忽來藤花落,

澗瀑飛聲渡石橋。

 

著者小傳:雪巖祖欽(1214-1287),宋末元初高僧,婺州(浙江金華)人。5歲出家,16歲剃度。初參天目殿古柏悟道。歷任潭州龍興、湘西道林等寺,又住湖州光孝道場。咸淳五年(1269)住仰山,名聲益彰。得心印于云峰妙高禪師,為臨濟宗第十七代傳人,力主儒釋思想相通。入元后,受元世祖優(yōu)禮,傳法高峰原妙。

 

    賞析:首句“竟日窗間坐寂寥”,表明禪師身居茅屋,別無其它雜事,只是坐禪?!熬谷铡奔凑?,“寂寥”寂靜無有妄念?!斗鹦哉摗吩疲骸凹澎o相者,自性清凈,諸惑本來無生。見此二空,名寂靜相。(中略)無生故說寂,無滅故說靜。”

禪師自是善能守護諸根門等,永拔煩惱習氣,于擾動、放逸中,深見過患,攝伏其心,令不流散。次句“巖前稚筍欲齊腰”,極富禪趣。禪師山居之前、幽篁叢里,新筍挺拔有節(jié),舉頭向天,生機盎然?!坝那莺鰜硖倩洹保谟纳畹臐竟戎?,山禽驀地啟動翅膀飛翔向上,藤架上的花兒隨著這股清紛紛飄落。鳥自飛翔,花自飄落,全然一派自在悠閑的勝境?!皾酒亠w聲渡石橋”,禪師傾耳靜聽,那山澗的瀑布泉水,傳來飛渡石橋時發(fā)出的淙淙流響。禪師完全沉浸在這法法圓融的美妙意境之中,心中油然而生起無限的愉悅和法喜。瀑聲皆演妙音,山水無非真如。在這般若全體顯露的靈明妙境,禪師與道合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禪詩——悟道偈(一)
禪詩欣賞——拶著通身都是眼 半窗疏影對斜陽
禪詩三百首(宋一)
禪機|通身是眼
《通身是眼》
【禪詩賞析】春花秋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