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和同學聚會,大家在酒桌上邊共敬,邊發(fā)揚“專門利人”精神,總希望對方多喝酒。當酒喝到五成時,連心都散發(fā)出熱情,吐出的語言足夠把孤獨的心烘得暖融融的; 把酒喝到七成時,更是兄弟稱謂,豪氣四溢,在杯與杯中把彼此的情感碰得叮當響……
喝酒就是要營造一種氛圍,酒勁來了,思維能力得到膨脹,腦細胞就會異常活躍,平凡之人就敢超越常規(guī)去想象,就敢東西南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這樣,就有古人斗酒詩百篇,成為典故;就有層巒疊嶂的酒文化,讓人敬仰。于是乎,酒的故事延伸出多少桃園結(jié)義、多少誓酒為盟之壯舉。
詩仙加酒仙的李白,斗酒詩百篇,在他傳世的900多篇詩中,僅正面寫酒的就有70多首,真可謂“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喜酒的遠非李白一人。諸如散文大師歐陽修,文壇領(lǐng)袖蘇東坡,世外桃源的陶淵明等?!肮艁硎ベt多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卓文君與家徒四壁的司馬相如私奔中,二人身無分文,卓文君毅然撥釵,為司馬相如沽酒,被傳為愛情佳話。
相傳,三國時期的劉伶對酒的追求最為執(zhí)著。他不僅愛酒,還特意吩咐家人,如果自己死了,就將自己埋在陶器作坊附近,待自己的尸骨化作泥土后,再將此泥制作成一把酒壺,以便終日與酒為伴。
如果說武松酒后打虎成英雄,是飲酒后莽撞之舉的話,那么宋太祖“杯酒釋兵權(quán)”,項羽大設(shè)“鴻門宴”,是飲酒中的陰謀; 諸葛亮用草藥釀酒,令水土不服的將士飲之,則是飲酒的機智;曹孟德煮酒論英雄,則是飲酒的理智。
酒,成全和造就了文人,文人也反過來救酒。相傳,有一家坐落在三縣交界、處于三不管地段的酒店,生意蕭條,瀕臨倒閉。忽一日,三位秀才路過,并在此店喝酒,見其生意慘淡,遂揮筆提聯(lián):“東不管西不管,酒管(館); 樂也罷哀也罷,喝罷(吧)?!贝寺?lián)一語道破了當時民不聊生、人們借酒澆愁的普遍心態(tài)與民情,使大眾產(chǎn)生了共鳴,酒店從此顧客盈門。
在民間,既有“酒是穿腸毒藥”之提醒,也有“無酒不成禮儀”的說法。在一些地方,婦女生了小孩,被稱作“喝了酒”。如果所生的是女孩,則說添了一個“酒壇子”,意思是女兒今后長大了,出嫁了,常常會給父親送酒來喝。在浙江紹興,生了小孩即釀酒存放。生了男孩,存酒被稱作“狀元紅”; 若生的是女孩,存酒則為“女兒紅”。
酒與醫(yī)藥,更是有著不解之緣。從古至今,就不知有多少治病用的藥酒。就連繁寫的“醫(yī)”字里,也有酒(酉)的一席之地。
自酒誕生以來,在歷史的長河中,酒已經(jīng)久不衰。從古斟到今,源遠流長,從不斷流。現(xiàn)在,酒是禮尚往來的首選,喝酒成了世間人士永恒的樂趣。這是不是酒文化的一脈,那只好把酒問青天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