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俯臥位或坐位,雙手平放于身體兩側(cè)或自然下垂,在背部,兩側(cè)肩胛下角連線與后正中線相交處,為取穴部位。
【主治】胸脅脹痛,脊強,腰背疼痛,黃疸。膽囊炎,膽道蛔蟲癥,胃腸炎,肋間神經(jīng)痛,各類心臟疾患,額竇炎。
【配伍】
1、配陽陵泉、日月,有疏肝利膽、清熱止痛的作用,主治脅肋痛、黃疸、嘔吐。
2、配心俞、內(nèi)關(guān),有寬胸利氣、溫陽通絡的作用,主治心律不齊、胸悶。
1、幫助心臟保持年輕和活力:
中醫(yī)認為,心絞痛是由于心氣不足、心陽不振,導致氣滯血瘀,心血不透而引起的。治療心絞痛應以活血化瘀、理氣通陽為原則。所以經(jīng)常按摩至陽穴會幫助心臟保持年輕和活力,解決心慌氣短等問題。
2、治療腰背疼痛:
患者采取俯伏坐位或俯臥位,施術(shù)者將左右手拇指或食指伸直,然后用力按壓穴位,每次點按3~5分鐘,用于治療腰背疼痛。
3、治療黃疸、膽囊炎:
患者采取俯伏坐位或俯臥位,施術(shù)者用單手或雙手的指腹放在穴位上,并做旋轉(zhuǎn)回環(huán)的連續(xù)按揉動作,力量慢慢增大,再由大慢慢減小,均勻持續(xù),可用于治療黃疸、膽囊炎、膽道蛔蟲癥。
4、治療胃腸炎:
患者采取俯伏坐位或俯臥位,施術(shù)者用中指或食指指端伸直,用力按壓穴位,用于治療胃腸炎。
5、個人按摩操作:
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3~5分鐘,早晚各1次。利膽退黃,利膈寬胸。可以治療腰背強痛,脊強,黃疸,膽囊炎,胸脅脹滿,咳嗽,氣喘,支氣管哮喘,瘧疾,膽道蛔蟲癥。配俠溪、期門、中庭,可治胸脅脹痛;配肺俞、合谷、魚際、天府,可治咳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