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古典詩詞共266頁
作者:霜冷星孤 回復(fù)日期:2010-01-01 23:58:35
新年快樂哈!最近忙著考試,少來了。前段忙里偷閑,看了本《唐詩的江山》。可以相互印證啦。
宋之問不是還有首《靈隱寺》很有名么。里面就一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還被后人懷疑是抄的。哈哈。
賀知章這性格太讓人喜歡了。有胸懷。怎么你不選他那首著名的,“笑問客從何處來”那首。劍走偏鋒哈!不過感覺也很好。一個有人世滄桑的感覺。你選的這首后句就感覺韻味無窮。都好。
=============================
老弟是個強人呵
作者:深邃的天空2009 回復(fù)日期:2010-01-05 10:51:50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讀后令人唏噓,平時我們所得到的教育是“邪不勝正”,然而歷史卻一再告訴人們:在君子與小人的較量中,往往是君子蒙難,而小人則得志于天下。張九齡,一代名相尚且如此,何況升斗小民?因此,“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現(xiàn)實就是如此,悲哀啊!
說到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個令人握腕嘆息的人物??芍^前半生興社稷、后半生誤國家。當(dāng)其早年,可說是英姿勃發(fā)、堅決果敢,勵精圖治。誅亂國的韋后、安樂公主,滅干政的天平公主;挽大唐于既倒,開創(chuàng)“開元盛世”,賢能云集,萬邦來朝,威名遠播。后期則任用奸佞、枕于逸樂、荒淫無度、違逆人倫。終致宵小日進、君子競退?!鞍彩分畼贰北┌l(fā),大好江山一朝破碎,落得倉惶西逃、“妻”亡子散、為天下笑。
詩云:痱不有初,鮮克有終。當(dāng)?shù)缆氛咧?,也是普通百姓之戒?br>
===========================================================
兄弟的評論總是如此鏗鏹有力,學(xué)習(xí)。
李隆基真是可惜。
作者:陽臺一隅 提交日期:2010-01-05 19:53 第51首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寫作背景]
孟浩然(公元689-740),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
40歲以前一直隱居,充分享受大自然,與朋友寫詩唱和。
“少好節(jié)義”,從小講氣節(jié),重情義,但肯定不是那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敢殺人放火的那種。他是個文人,干不了那事。
這種性格也許是過去讀書人的典型代表,說白了就是這種人的厚黑功力基本清零。
一生始終隱居的不多。
自我實現(xiàn)和物質(zhì)誘惑激勵著大多數(shù)讀書人出仕。
一個讀書人如果不出去走2步,不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一生孤守寂寞那是不現(xiàn)實的,這不符合基本人性。
孟浩然一直守到40歲,中國歷史上,如此年齡才參加科舉考試的不多。說明拒絕誘惑的定力不淺。
40歲那年,孟浩然來到了京城。
在小說及電視劇中,我們看到,每到這個時候,趕考舉子們就早早來到京城,做著各種準備,互相認識一下是自然,在認識的過程中,主要是鑒別自己。
有一次,考生們聚積在太學(xué)府,伸手比試中,孟浩然的“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語驚四座,無人敢對,由此,我們的主人公聲名鵲起。
孟浩然當(dāng)時與在京城為官的王維和張九齡認識,當(dāng)時張九齡是宰相。
雖然孟浩然厚黑的底子薄,但還是食人間煙火的,他想讓身為宰相的張九齡舉薦自己。
送禮,可能孟浩然經(jīng)濟不富裕,即使兜里有錢,恐怕他也不會掏,不是摳,是不屑。
直說,典型讀書人的他可能也不好說出口,還是間接一點吧,即使回絕了,也能保住臉面,自尊。
這首詩,由此而出。
[本詩簡析]
這是一首干謁詩。
什么是干謁詩:就是一種自薦詩,往往寫得比較含蓄,古代文人好面子。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br>
涵:包含。虛:天空。 混:混合。 太清:有的書上說是指天空。本人覺得也可以理解成廣闊清靜的意思。
八月的洞庭湖水面平靜,天空湖面混為一色。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br>
氣蒸:水面產(chǎn)生的蒸氣。云夢澤:沼澤地帶,包括湖北省東南部、湖南省北部一帶。
岳陽城:湖南省岳陽市。
蒸氣彌漫云夢澤, 波濤洶涌,好像要撼動岳陽城。
這2句是名句,意境突現(xiàn),極為壯觀。對仗非常工整。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br>
濟:渡過。 楫:槳。端居:安居。 圣明:指圣明的皇帝,就是指李隆基。
想渡河而沒有船和槳,無所事事的生活愧對當(dāng)今的大好形勢,愧對圣明的皇帝。
這2句的實際意思就是想出仕。這是“比”的用法,張九齡肯定明白。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br>
徒:白白地。
看著湖邊有人坐著釣魚,真羨慕被釣上來的魚啊。
這2句進一步闡明自己的意愿,張宰相,你就釣我吧,我愿意成為這條魚。
解析完畢。
=================================
這首詩雖然態(tài)度誠懇,但沒起作用,也可能是張九齡太正直,不愿出手,也可能是主考官不買帳張九齡,總之,孟浩然落榜了。
=================================
落榜之后,孟浩然沮喪萬分,怏怏地目睹著京城繁華。
王維當(dāng)時在朝庭做官,就召孟浩然到辦公室,想安慰一下,不料,皇帝李隆基突然駕到,那時不像現(xiàn)在,別人不許私闖辦公領(lǐng)地,王維示意孟浩然藏起來,從王維的慌亂中,李隆基感覺到了什么,王維只好實話實說,李隆基哈哈一笑,“讓他出來吧”。
孟浩然出來,拜見李隆基,李隆基早聞孟浩然大名,用欣喜的眼神看著他,“最近有什么大作嗎?”
唐時文人見面,好像都愛說這個,就像現(xiàn)在,見面就問:“忙啥呢?”
孟浩然有點緊張,“最近沒有”。
李隆基:“來一首如何?”
孟浩然就將以前的一首詩念給皇帝聽,當(dāng)念到“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時,李隆基的臉沉了下來,陰陰地說:“你并未向我求仕,怎么說我拋棄你,為什么這么冤枉我?”(卿不求仕,而朕未棄卿,奈何誣我?)
李隆基甩手而去,孟浩然楞楞地站在原地,心涼如鐵。
這事不能太怪李隆基,哪個皇帝也不愿意聽這話,況且李隆基當(dāng)時還算圣明。
這事孟浩然自己有責(zé)任,2個方面:
1.為什么當(dāng)時孟浩然沒選別的詩,偏偏選中這首。當(dāng)時落榜,想通過這首詩打動皇帝。我想這是他的本意。
2.皇帝沒有太多精力分析你這首詩,只是憑字面意思來理解。
“不才明主棄”,孟浩然的意思,我的理解是這樣:“不才”是一種自謙,“明主”當(dāng)然是真心對李隆基的評價。
“明主棄”,不是說被李隆基拋棄,實際指的是落榜。
用詞不當(dāng)。
孟浩然應(yīng)該立即解釋,可是他沒有,老實厚道人在這種情況下全這樣。
也有人指責(zé)王維,當(dāng)時他能跟皇帝說上話,應(yīng)該為孟浩然解釋。對此不做評論。
看一些皇帝的應(yīng)和詩,好句子幾乎全是淺顯易懂的,太隱喻的當(dāng)時理解不了。念詩要看場合,詩歌朗誦會上你能把李商隱的搬上去嗎?
====================================
皇帝走后,王維埋怨孟浩然,關(guān)鍵時候掉鏈子,孟浩然苦笑一下,沒說什么。然后回家。
====================================
46歲的時候,有一次機會,當(dāng)時任襄州刺史的韓朝宗想幫孟浩然,決定帶他入長安,向皇帝舉薦,2人約好在某地某時不見不散。
恰巧有朋友來,一起喝酒,眼看時間就要到了,那位朋友善意提醒,“該動身了”
孟浩然有點不在乎:“這酒正喝在興頭上,不管他了”(業(yè)已飲矣,身行樂耳,遑恤其他?。?br>
刺史韓朝宗失望之至,發(fā)誓再也不管孟浩然。
孟浩然肯定還有入仕想法,但倔強的他又不愿再次面對李隆基,在是否入仕的問題上,有點舉棋不定,半推半就。
一旦外界的某一件事刺激了他,他就傾向“推”的那一邊。
===================================
50歲時,張九齡貶為荊州長史,召孟浩然入府,這一次,孟浩然干脆地拒絕了。
可能年齡大了,入仕的心沒了,也可能當(dāng)時對張九齡有點意見(個人瞎猜)。
===================================
公元740年,孟浩然52歲時,王昌齡來訪,2人相見甚歡,暢飲無度,病發(fā)身亡。
據(jù)說,孟浩然當(dāng)時正有病,是后背長毒瘡,由于大量飲酒和食鮮物引發(fā)病亡。
本人對醫(yī)學(xué)略知一二,判斷他當(dāng)時得病極有可能是“蛇盤瘡”,學(xué)名叫“帶狀皰疹”
===================================
倔強伴隨誠懇,善良伴隨敏感。
唐朝詩人中,有人最喜歡的不是李白、杜甫,是孟浩然。
如果整個唐朝詩人評一個善良排行榜,我極力推薦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春曉》)
這首詩,我們已經(jīng)聽的麻木了,也知道它是一首好詩。
到底好在哪兒?
大部分評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繪出春天的自然景色,朗朗上口。再展開,可以滿滿寫一張紙。
下面談?wù)勎覀€人的理解:
春天的某個夜晚,風(fēng)雨交加,詩人沒睡好,早晨醒來時,比平時晚。
雖然詩人昨夜沒睡好,可能還想多睡一會,但“啼鳥”的叫聲并沒有令詩人厭煩,醒來后,他想到的是什么?是昨夜的風(fēng)雨把多少花吹落。
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會有這種聯(lián)想嗎?
善良人大多敏感。只有敏感的人才會這么細膩,而且這種敏感人必須善良,才能在風(fēng)雨過后,想到花落。
非善良人也可能敏感,但不會注意生活中的這類瑣碎,不會產(chǎn)生感動。
大自然的極其細微的變化都會給敏感的人以顫動,善良敏感的人會因這種顫動而產(chǎn)生感動。
這種感動,不是一般人都能引發(fā)的。
同樣,這樣的詩,也不是誰都能寫的。
本人以為,這首詩應(yīng)從作者善良敏感的角度欣賞。
孟浩然40歲時才想出仕。說明他不急。
一個急于出仕的人你能說他一定善良嗎?
孟浩然的品性贏得了李白的嚴重贊許。
(本段文字只討論孟浩然的善良,不評論善良的功利性)
===================================
王維曾繪過一幅畫,畫中人騎馬吟詩,身長而瘦,衣穿白袍,儀表堂堂,凜然如生。
畫中人就是孟浩然。
===================================
一個倔強、善良、敏感的詩人。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謝謝閱覽。
本文由<貼庫網(wǎng)>脫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32708/39.html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