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初次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的賈島,騎著一頭小毛驢行走在大街上。驢背上的他無意賞街景,腦子里想著詩句。
他邊在驢背上吟誦,邊下意識地做出推和敲的動作,路人覺得好奇,紛紛看著他的怪異之舉。
這時,迎面過來一個大車隊。賈島想得入神,他的坐騎避讓躲閃已來不及,一場“車禍”不可避免,他的小毛驢直接沖進了車騎隊伍里。
雙方停下來解決“糾紛”,賈島被侍兵帶到車隊的長官面前,來者不是別人,正是當時京兆尹韓愈。韓愈尋問緣由,賈島如實相告說自己正在吟作一首詩,而且被兩個字取舍難住了。
詩壇泰斗韓愈一聽來了精神,讓他把詩念來聽聽。賈島吟誦道:鳥宿池邊樹,僧敲(推)月下門。用推,還是用敲,一時拿不定主意。
韓愈聽了,仔細琢磨了半天,最后建議賈島“敲”更傳神,也更合文意,切合夜晚月下之意境。賈島聽罷,覺得有理,連連稱贊。
一場“車禍”,兩人可謂不撞不相識,從此成為朋友。推敲之典,也由此而來。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更是成為千古名句。
這兩句詩,出自賈島送給他的好朋友李凝的詩《題李凝幽居》,廣為后世流傳。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北宋阮閱所著的《詩話總龜》里,記錄了這段故事。推敲也成為反復琢磨,仔細思量的代名詞。
賈島有“詩奴”之稱,也有“苦吟詩人”之譽,正如推敲之典一樣,他會為了一個字或一個詞,反復思量,找到最佳的表達。用時下的話來說,完全具備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給后世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句,如《尋隱者不遇》曰: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對于詩句的推敲,除了賈島外,還留下不少名家的佳話。大家都會背誦的“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著名的《泊船瓜洲》。其中,春風又綠江南岸,在原創(chuàng)詩稿中,“綠”字,涂改幾次,“到、入、滿”都嘗試過,最后用了最鮮活的綠,格調(diào)清新,意境俱佳。
推敲影響之深,也出現(xiàn)在不少詩詞佳句中。如宋代詩人胡仲弓的“獨倚西風立,推敲一字難”、清代思想家黃宗羲的“剩水殘山字句饒,剡源仁近共推敲”等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