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音、形、義三者的結合體,所以在漢字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知其音、明其義、記其形。漢字字形,是漢字的外部形態(tài),是漢字識記的難點。在教學實踐中我注意探討學生產生錯別字的原因,針對這些原因,運用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漢字特點與小學生記憶字形心理淺析
從漢字本身的角度來講,漢字是較難掌握的一類文字。它有以下特點:
1)漢字數(shù)量龐大,結構復雜,筆畫繁多。
2)漢字字形類似者多,差別細微。
3)漢字字型的記憶主要靠機械重復,記憶強化,導致識字過程枯燥無味,影響識字效果。
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由于他們身心發(fā)展的局限,掌握字形有以下特點:1)對物體知覺主要以整體的輪廓感知為主,忽略細枝末節(jié)的辨別。于是,在辨別和記憶字形時,易抓住較明顯筆畫,而忽略細節(jié)。
2)不隨意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能對字形進行反復認讀,主動對漢字進行反復認讀,主動對漢字進行識記。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漢字結構的繁雜同小學生尚未發(fā)育成熟的認知能力形成巨大反差,這就對漢字的字形識記帶來了一定困難。正因如此,字形的出錯率總是大于字音、字義。
(二)字形錯誤情況分析
實踐表明,小學生字形記憶過程中主要會發(fā)生三種錯誤:忘字、錯字、別字。
1、忘字 即忘記整個漢字的字形,聽其音而忘其筆畫、結構等。這種情況在聽寫過程中表現(xiàn)尤其明顯。當老師念某字字音時,常有學生會將整個字都忘掉,而當老師稍加提示,該學生就會恍然大悟,猛然想起這個字。
2、錯字 即只大概記住該字的輪廓,書寫該字時出現(xiàn)細微錯誤。錯字又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是增減筆畫,如“或”學生經常少寫一撇 ,而“武” 學生有經常會多寫一撇。
第二種是改變結構,如把左右結構的“落”寫成上下結構,把上下結構的“貓”寫成左右結構等。
第三種是改變局部,如把“游”寫成三點水加放,把“奶”寫成女子旁加及。
3、別字 既在書寫某字時,將該字寫成其它漢字的情況。別字一般有以下四種情況:一種為音同而形、義不同的音別字,如把“汗水”寫成“漢水”。第二種為音形相近而字義不同的音形別字,如把“親人”寫成“辛人”、“搶東西”寫成“槍東西”等。第三種為形近而音義不同的形別字,如“刻、該、孩”三字經常有學生混用,再如“渴、喝”“熱、熟”等,在書寫運用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混用現(xiàn)象。第四種為雙音詞中前后兩字互換替代的義別字。如“骯臟”一詞,經常有將“臟東西”寫成“骯東西”的情況。
(三)解決對策
通過以上學生字形識記的特點及在字形掌握過程中易出現(xiàn)的錯誤情況分析,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在識字教學過程中,突破識字難點,強化字形教學,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根據(jù)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及其結構特點,運用形象化的生動語言及靈活多樣的方法,為學生進行剖析,以加深其對字形的印象。
2、強化字形結構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常被學生忽略而丟失的細小而隱蔽的部分,要特別加以提醒。
3、加強學生對字形的整體認識與表象記憶,通過正反對比,克服習慣定勢的影響。
4、強調字形、字音、字義的相互聯(lián)系,通過對同音字的比較,引導學生分化出不同義、不同形的同音字,借以消除相互間的干擾。
聯(lián)系客服